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到底是何意?

2021-01-09 社會奇葩百科

文化:為什麼都說「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

納蘭者,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也。納蘭公子文採舉世無雙,武藝精湛,為康熙年間御前侍衛,三十而隕惜其英年早逝,但為文學詩詞集大成者,現今傳世之《納蘭詞》清麗婉約、意境深遠。

男不讀納蘭容若的原因: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和諧狀態,他卻流連嚮往。

倉央嘉措,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嘛,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在康熙三十六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在康熙四十五年的押解途中圓寂。可以說,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他的一生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女不讀倉央嘉措的原因:倉央嘉措的詩情意纏綿,情理通透,不但在中國藏、漢、蒙等各民族間膾炙人口,也受到英、法、日、俄等各國人民的歡迎,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廣泛傳誦。那麼,女人為什麼不適合讀倉央嘉措呢?倉央嘉措既不想汙染梵行又不願錯過美人,顯得活佛對愛情那麼義無反顧。女人本來就是一群感情動物,會以活佛的詩為動力,更加堅決地投入到飛蛾撲火式的愛情中去,有時缺乏理智,有時還會做出有悖倫理的傻事來。加之流存於世的「倉央嘉措情詩」真假難辨,女人把假手之詩當成追求愛情的聖經,再斷章取義,把活佛的勸世歌作為情歌傳唱,可真是褻瀆了佛意、增加了罪過。

相關焦點

  • 納蘭一生,半世性德,半世容若.
    有人說,女不讀倉央,男不讀納蘭,是以倉央的狂妄纏綿,讓女人易沉迷幻想,而納蘭的痴情重義,讓男人易陷於情思,深切入骨,不能自拔。納蘭一生有三個女人最為特別,初戀表妹、嫡妻盧氏和名妓沈宛,多情卻不濫情,風流卻不下流,每一個都是用情至深,每一個也都是失落的結局。●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代表情詩,一眼剎那,情深永遠,你喜歡哪一首
    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每一個喜歡納蘭容若的人,心裡都住著倉央嘉措,反之,每一個喜歡倉央嘉措的人,也不會錯過納蘭容若。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的情詩,是古代情詩的兩座高峰,哀婉傷感,至真至性至純至深,讀來令人感動感傷,更有千般思緒,和詩詞纏繞一起,更有萬般情思,和心中的那個他(她),融為一體。倉央嘉措的代表作:《那一世》。
  • 古有納蘭容若,今有倉央嘉措,雖時代不同,但卻是兩顆相似的靈魂
    納蘭容若筆下詞中不僅寫儘自己一生的愛恨情仇,我們讀《納蘭詞》時,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納蘭容若的這首詞,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對於納蘭容若,或許是與他的感情經歷有關,他的詞總是悲傷的,所以很多男生都不願讀納蘭容若的詞,但是卻受到了眾多女生的追捧。大抵是因為每個女生都期望遇見一個這樣痴情的人吧!正如納蘭自己所說:「我是天上多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
  • 俗語:男不讀金瓶,女不讀西廂,讀書也分性別?背後的原因很深刻
    文/訪客俗語:男不讀金瓶,女不讀西廂,讀書也分性別?但是不是所有的俗語都是能指導生活的,有的俗語其實是取的一些字的諧音,或者是一些字的諧意,在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一些荒謬,這些俗語是不可信的。而有的俗語,則是通過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來講一些其他的知識。下面就隨著小編來看看這些話到底是什麼吧!第一句是「男怕柿子,女怕梨」。小編個人是特別喜歡吃柿餅的,梨也是一種對身體很好的水果,可以潤肺,那為什麼說男人怕柿子,女人怕梨呢?
  • 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一個時代的兩個多情人!驚豔了多少時光
    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一個時代的兩個多情人!驚豔了多少時光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個是認定的轉世靈童,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一個是出身名門的才華橫溢的一品侍衛,仍無法逃脫世俗的安排陷入感情旋渦之中。兩個難逃命運的人,都是身不由己做著無法選擇的事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
  • 「應是綠肥紅瘦」肥和瘦是何意?看似簡單,了解後才知李清照多牛
    「應是綠肥紅瘦」肥和瘦是何意?看似簡單,了解後才知李清照多牛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李清照是個大才女,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女學霸和女神!最後,這個女人長得美,又是個才女,按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文靜的女子,但李清照偏偏不走尋常路,骨子裡是一個女漢子!李清照除了卓越超群的才情,更可以稱得上是宋代女版的「古惑仔」,畢竟她從小就調皮搗蛋,夜不歸宿,好酒好色又好賭。而李清照的詩詞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李清照的語言清新素雅,加之她精通音律,使她的詞聲韻和諧,音韻流轉。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納蘭:大清第一詞人和他的女人們
    可是他也竟然見著了。        也許是在祈福場所,也許是在路上偶遇,那個曾經凝視千萬遍的身影,化成灰也認得!        那一刻,兩個人也許只是一凝目便錯身而過,納蘭連回頭望一眼都不敢;也許惠兒一驚,珠淚滿眼,手握了胸口,面上卻不敢有半分表露。那一剎那,如同黑暗的河面上,兩隻小船交錯而過,船頭站立的,是苦苦思念的兩個戀人。
  • 年少莫讀納蘭詞,人生最苦是相思
    2020年的春節因為疫情被迫宅在家中,閒來無事便讀了一本名為《納蘭詞:一尺華麗,三寸憂傷》的書,一本納蘭詞的詩集。以前也曾讀過納蘭容若的詞,當時沉浸在《長相思.山一程》,還在感悟納蘭容若面對仕途的羈絆,內心的苦悶。此番再讀卻被「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句詩深深打動。究竟是什麼樣的痛苦,才能讓他寫出如此憂傷的詩句。
  • 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很多人理解有誤,是寫給友人而非悼念亡妻
    納蘭的詞風清麗婉約,格高志遠,感情真摯而熾烈,直抒胸臆,不似中國傳統文學一般抒情含蓄委婉。「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詞,便是一個很好的代表,首句直接發出感嘆,淡淡的哀傷寓於其中,所有的感情都寄寓在這一句中,感情直白濃烈。很多隻知道這一句的人會以為容若是在悼念亡妻盧氏,這首詞全篇都是站在女子視角來寫男子的薄情,普遍被被以為是一首閨怨詩,筆者卻不這樣以為。
  • 納蘭 |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剎那之間,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說的複雜滋味都湧上心頭,讓人感慨萬千。開篇一句起到統領全詞的作用,其餘七句都是為了迎合這一句而存在,同時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夢想:人生如果總像剛剛相識時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 納蘭的一首詞,刻畫人性淋漓盡致,每每讀都無限感傷,歲月利如刀
    納蘭的一首詞,刻畫人性淋漓盡致,每每讀都無限感傷,歲月利如刀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日的遇見,是三生的慈悲種下的善果。人與人之間是講究緣分的,與誰相遇或離別早已註定,然後只是沿著命運的軌跡在行走,即使是參悟禪宗的高僧也不能更改命定的紋路。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最真的「情詩」,領受最誠的慈悲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一個宗教領袖卻寫詩言情,這是毫無顧忌地以詩犯禁。倉央嘉措從以身犯禁到以詩犯禁,是困守佛身與追求自由的搏弈,無可奈何又痛苦掙扎。
  • 已讀不回落伍了《日本女高中生流行不讀不回》每天讀空氣實在太煩了……
    文章來源:宅宅新聞用LINE或其他社交軟體聊天最尷尬的就是碰上人家「已讀不回」的情況,然而日本的女高中生最近卻決定乾脆「不讀不回
  • 那時候,男讀金庸,女讀瓊瑤
    當時的港颱風很流行,那是一個男讀金庸,女讀瓊瑤的時代。小區附近出現了一些書報亭,像是一個個小圖書館,可以提供書籍借閱服務,每本按天計費,一天幾毛錢。借的書讀得非常快,因為讀得慢需要花更多的錢,這讓沒有零花錢的我們往往捉襟見肘,這種情形也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書非借不能讀也「。
  • 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年少莫讀納蘭詞,人生最苦是相思
    「家家爭唱納蘭詞,納蘭心事誰人知?」寫下這樣詩句的人有著怎樣的心事?他一生中的知己是誰?這樣一位才子,又是為何在三十一歲時就去世的呢?正如徐志摩所說「成容若君度過了一季比詩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他櫓聲的後面,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並豔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