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棗棗 攝影:柯文雯
在中國,潮汕人做生意無孔不入,即使是全世界,到處都遍布著潮汕人的生意足跡,很多人都說潮汕人做生意厲害,有自己一本生意經,所以做生意都很成功,對於潮汕人,小編我是又佩服又好奇,那麼到底潮汕人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奧秘呢?
一位在廣州做生意的潮汕長輩跟我說,潮汕人做生意成功,多靠以下幾點:團結,眼光,想法,拼搏,冒險,還有堅持,很多時候,潮汕人做事,都有著一股執拗勁,不成功便不罷休。
在廣州,成功的潮汕人很多,像在新媒體跟網際網路領域,有玩車教授的姚俊峰,有米的陳第,兼職貓的創始人王銳旭,而在我們周圍,身邊許多便利店的老闆都是潮汕人,還有廣州火車站附近,十三行,中大,沙河這些地方的檔口,都有著潮汕人的身影,再說美食這個領域,身邊有名很火的潮汕餐廳還真不少。
潮汕人開餐廳,對於食材的追求近乎處女座,例如在棠下科新路食神匯食街的這家「交己人」潮汕菜館,老闆是80後,年紀輕輕卻已是5家企業的老闆。在常人看來,他偏執得有點「傻」,為了讓在廣州的潮汕人地道的家鄉菜,他花了十年時間,把潮汕翻了個底朝天,挑選出潮汕地區最時令的、最正宗的材料,然後把他帶到了廣州。
其實,對於普通吃貨來說,有時候是分辨不出食材是否正宗的,但是老闆輝哥說,「做生意,最要緊的是過得了自己那一關」。自己開店不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只希望給在廣州的潮汕人一個吃正宗家鄉菜的地方。確實,在小編看來,已經財務自由的他不需要那麼折騰,現在做餐廳已經沒有過去那麼掙錢了。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大約有600萬的潮汕人,因此潮汕菜館也自然在廣州遍地開花。但只有它,一直令我魂牽夢繞,朝思暮想!
老闆輝哥說:「許多人都說我開餐廳,太墮落了。其實我是對吃抱有一種極為認真的態度,想把家鄉看似樸實,實為珍品的東西,帶到這個大都市來。」
「就像我們餐廳用的紙巾,都是達食品級標準的,絕對不添加什麼螢光劑、漂白劑的。」的確,在廣州的餐廳已經鮮少能看到這種黃黃的紙巾,大家都貪戀美的一面,反倒忽略了這才是「最美」的。
潮汕人對於食材的嚴苛和尊重,反映的是潮汕人對美食的追求。對於出門在外的潮汕人,平時工作生活很辛苦,離開家鄉久了不免想念家裡的父母朋友,而此時,解除鄉愁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約上幾個老鄉,一起找家店嘗嘗家鄉的味道!
潮汕人開餐廳,很多食材都必須從潮汕運來,像這家店裡85%的食材都是從潮汕每天新鮮運過來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食材新鮮與正宗。那哥魚、烏莢、軟匙、紅雞…這些名字,非潮汕人的我真的是聽都沒聽過,但如果你是潮汕人,你一定能懂。
海魚,吃的是一個鮮字,海利雜魚煲幾乎是每桌必點,魚都是淺海魚,潮汕人的味蕾從小被餵慣了,好不好吃,一試便知。一揭開鍋蓋,海魚的鮮香撲鼻而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佔領了你整個靈魂。
潮汕人吃魚喜歡清蒸,不會下太多重口味的材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吃出魚的鮮味,這道菜對食材要求也很高,魚稍微不新鮮就會變味,看似普通的雜魚煲,魚肉鮮嫩,就連煲中的魚湯,都鮮甜到讓我無法忘懷。
生醃三目蟹
潮汕菜裡的「生醃」系列,有著「潮汕毒藥」之稱,有的人是一口不沾,但是有的人卻對它愛若痴狂,稍微嘗上一口便欲罷不能,越吃越上癮!生醃的海鮮,對於是否新鮮很考究,一般這道菜我只敢在潮汕餐廳吃。
生醃過後的螃蟹,沒有腥味,一掰開那蟹膏亮瞎了我雙眼,一吮一吸,軟糯香滑,啫喱一般的蟹肉,一點點鮮,一點點微辣,好吃到連手指頭都要吮上了!蟹膏、香菜、蒜蓉、辣椒,只能說「愛你愛到無路可退!」
滷水拼盤
每次想到這些滷水總會忍不住流口水,滷水的香味香到入骨,味道和火候都恰到好處,熟而不爛,那獨特的滷香,令人回味無窮!如果你是地道的膠己人,那麼這道菜,一定得點!
以前吃滷鵝要坐400多公裡長途,現在卻是滷鵝坐400+公裡長途。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動動手指頭!鵝肉肥瘦均勻,蘸上蒜泥醋和鵝滷,口水都流到屏幕上了!
潮汕蠔烙
一道很普通的菜,但卻成為潮汕美食的標誌之一,記得有次去潮汕同學的家裡,同學媽媽也會在家做這道菜,味道竟不比廣州的潮汕餐廳差,只能說潮汕的媽媽個個都自帶大廚屬性。
金黃的蛋裹著蠔仔,鮮香可口。蠔烙份量非常充足,入口時滾燙鮮甜又爆漿,蠔仔滑嫩多汁的口感,在舌尖上瞬間炸開,並迅速蔓延至整個口腔!配一碟重口味的魚露、一碟辣醬,魚露霸道的香氣和雞蛋豬油香,混在嘴裡,膩在心裡!
普寧豆醬雞
豆醬是潮汕地區比較傳統的調味品,而其中以普寧產的最佳,潮汕人做菜喜歡放豆醬,普寧豆醬的味道鹹鮮帶甘,用來烹煮海鮮、肉類有一種別樣的美味,這道普寧豆醬雞,用的是在潮汕養足半年的雞,每隻都有4斤重,雞肉緊緻而又嫩滑,雞皮爽脆而又彈牙,配上豆醬,簡直是滿分啊!
雞腿「啖啖肉」,無法抗拒地往碗裡,夾!夾!夾!
白菜雙丸煲
這道菜我想不用小編我多做介紹,潮汕牛肉丸可以說是馳名國際,牛肉經過4個多小時的反覆捶打,其彈牙程度,星爺更用「打桌球」的段子來譬喻。
咬下去的第一口,便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它!用牛肉丸與白菜做湯,就圖一個甜字,與清煮牛肉丸芹菜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味蕾體驗。
紅桃粿
紅桃粿是潮汕最常見的粿,象徵吉祥如意。小編的老闆節操哥是潮汕人,據他說每次家裡拜神他媽媽總會做成堆成堆的紅桃粿,然後那一段時間他們家只能經常吃蕃薯粥,配紅桃粿還有鵝肉,哈哈哈~小時候他很怕過節就是因為這個,不過現在長大離開家鄉久了,有時候卻又懷念起這個小時候不喜歡的紅桃粿,不知道看到這微信的同學你們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體驗。
據聞店內珍藏著幾個上百年的粿印,是一戶潮汕人家代代相傳之物。看著這些粿印,讓我感受到這裡賣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潮汕文化與特色。
番薯粥
據說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大米的價格更是貴得飛起,所以很多人都靠摻入番薯煮粥來充飢。這些都離我們這代人越來越遙遠,但一碗看似平凡而不起眼的番薯粥,卻飽含著這麼多辛酸的故事。蕃薯粥伴著烏橄欖、酸菜,一口氣吃下5大碗妥妥的。番薯香甜綿密,每一口都是回憶的味道。
在寫這家店的時候,因為對潮汕菜不熟悉,棗棗拉上了節操哥來介紹這些菜,很多菜的典故還有背後的故事都由節操哥口訴,在他跟我說起這些菜的時候,我能夠感受到他眼裡閃動的光還有口水...
關於潮汕的美食,特別是潮汕傳統的美食,真的是多至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白粥,麻葉,菜脯蛋,砂鍋粥,海鮮,雜魚,滷水,炒牛河...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潮汕菜的好吃程度堪比舌尖上的中國。如果你想試試潮汕美食,可以來這家店,位置在天河的科新路,真的很好找。
環境方面,無論是大廳還是房間,都給人一種淡淡的素雅之風,明亮開闊的環境甚是舒適。也許老闆就是想打造成這樣,讓吃貨們都感覺到「回家吃飯」了!
大房間能夠容納28人,一張超大的圓桌,體現了濃重的潮汕飯桌文化。大家都造,潮汕人「嗜茶如命」,房間又豈能少得了沏茶區呢~
還有一個「八面玲瓏」的房間,拉上門就是一個8~10人的小房間,推開門就能容納40人的超長型房間,適合公司部門聚會哦!
看著這一桌子菜,仿佛回到了我潮汕同學的家裡,很多菜單單看不算特別突出,但是就是吃完忘不了,在這裡吃飯,就像在潮汕家裡吃飯一樣,而且老闆夥計都是潮汕人,有時候可以聽到他們用潮汕話交流,如果你是潮汕人,你一定會喜歡這裡。
地址:棠下科新路食神匯食街
電話:020-85269588
營業時間:午市 10:00-14:00 ;晚市 17:00-23:00
路線指引:1、BRT棠下站,按路線指引走500米即到
2、地鐵5號線科韻路站B出口,按路線指引走500米即到
吃喝玩樂IN廣州
微信號:Gzlifes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廣州地區第一微信自媒體,聚集大量本地吃貨,白領每天精選廣州地區吃喝玩樂、旅遊美食、優惠打折等第一手資訊,與你一起,吃喝玩樂,玩轉廣州!商務合作,美食探店,請聯繫主編微信:Gz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