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越南咖啡,腦海中是否這樣的畫面:金屬滴漏杯,正一滴滴往下面的玻璃杯中滴著咖啡液…… 裡面加了煉奶,口感偏甜。
但是如果你去到越南當地 ,或會驚奇地發現,一向被貼上廉價標籤的越南咖啡,正被「玩」出更多花樣,不止加煉乳,還加雞蛋、水果、綠豆粉、加酒……各種等你來挑戰的口味。在經營方面,還有本土咖啡連鎖店將星巴克擠到市場的牆角,讓其在越南難以施展,也可算是榮耀了。
先聊聊讓人腦洞大開的越南花式咖啡吧,最當紅者非雞蛋咖啡莫屬了。你喝過的卡布奇諾,綿密的奶泡在最上層,那麼將白色的奶泡換成雞蛋黃打出的黃色「蛋泡」就可以了。
雞蛋咖啡是用生雞蛋黃代替牛奶,然後加上煉奶、砂糖和少量的咖啡液一起打出濃厚蛋泡,將其舀在滴漏好的咖啡液上面。
雞蛋咖啡的創始人在河內的老城區開了一間「Giang Cafe」,招牌上寫著創於1946年,算是很有歷史的老店了。一幢不起眼的二層小樓,藏在一條窄窄的巷子中。裡面經常坐滿慕名前來「朝聖」一杯雞蛋咖啡的人,越南老式餐廳那種低矮的桌凳,充滿懷舊感,亞洲人還好,歐美遊客很顯侷促。
點一杯招牌的熱雞蛋咖啡,沒試凍雞蛋咖啡,是因為怕蛋腥味太重。
咖啡上桌,厚實的蛋泡很搶眼,下面藏著黑黑的咖啡液。整杯咖啡浸在熱水中保著溫,這樣的好處是不會涼得太快而失去風味。
先品一口蛋泡,很濃鬱的蛋和奶的香味,口感比卡布奇諾更厚實,因為煉奶之外又加了砂糖的緣故,覺得偏甜膩了些,如果擔心蛋腥味,可以將蛋泡和咖啡攪一攪,混合好之後再喝。其實它口感更像一份甜品,也讓我想起了喜茶的芝士奶蓋茶,都是異曲同工的做法,但雞蛋咖啡明顯創意更早。
為什麼會有用蛋黃來打奶泡的想法呢?據說是因為當年缺乏牛奶,所以創始人才想出了用雞蛋加煉乳來代替牛奶打奶泡的做法,很有創意的出品,值得體驗。
除此之外,他家還有綠豆咖啡,就是用綠豆粉加在奶泡上,這個比較適合不太喜歡咖啡的人,當作一份有趣的小甜品來品嘗。
此外,還有牛油果咖啡、椰子咖啡、乳酪咖啡,還有加入啤酒、朗姆酒的花式咖啡,品種多多。一杯咖啡到了店主手裡,似乎被「玩」壞了,大有「世界如此有趣,創意何必拘泥」的態度。
在這裡喝雞蛋咖啡和其它花式咖啡都不貴,當時是25000-30000越南盾一杯,約人民幣7、8元,如果兩個人前往的話,可以多點幾種口味一起試試。
另外推薦一款幾乎所有人都會喜歡的「椰子咖啡」,越南本地盛產椰子,他們將刮下來的椰子肉和椰子汁混合,再加入牛奶一起打成冰沙,加入黑咖啡中,竟碰撞出讓人驚豔的清新感,並且因為椰子比較新鮮,所以香味特別濃鬱,看起簡單的創意卻有奇妙的滋味。
除了在咖啡的創意方面,咖啡館也玩出新意,比如一間「The Coffee Ship 」,遠看是一艘有點古舊的船,近看是一間咖啡館,這艘「咖啡船」位於胡志明市區河道上。內部的設計是用實木做的復古樣式,炎熱的天氣下,吹著微風,隨著船在水面搖來搖去,喝上一杯還是蠻特別的體驗。
除了可以在河上喝,還可以在樹上喝,越南芹苴市的一家「樹上咖啡館」,可以沿著木質的樓梯,走上建造在樹上的咖啡廳,在上面喝著咖啡,欣賞河畔風光。
越南因為法國殖民的歷史,留下了很多西方的飲食習慣,喝咖啡就是其中一個,也成了普通人生活的日常,也因為這種良好的咖啡氛圍,讓越南成了很多跨國咖啡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但是,越南的咖啡市場,卻也讓很多公司踢到鐵板,比如橫掃全球的巨頭星巴克,在越南耕耘幾年也沒有施展開來。做個對比看,2018年數據,星巴克在中國有3300家,而在越南不到40家,包括其它外資咖啡連鎖店也是如此,最後甚至只能退出越南市場,那是為什麼呢?
答案可能是:除了價格之外,越南本土有更懂當地人喜好的咖啡店!比如這間被很多去過越南的人,甚至歐美遊客都大力推薦的「THE COFFEE HOUSE」,就是星巴克的「勁敵」。
它在越南開出了70多家店,雖然明顯看出有星巴克工業風的影子,但是卻更懂當下年輕人靈活工作的需要,打造出很別致的移動辦公區來。並且每一間都很有特色,會根據所在的街區風格來裝潢,每間「THE COFFEE HOUSE」都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也更有期待值。
當你下次去越南旅行的時候,放下只有滴漏咖啡的單調印象吧,可以嘗試當地不同的創意咖啡,或觀摩一下當地連鎖咖啡店,或許會有小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