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大多數是從4歲左右開始換牙,最晚到7-8歲才啟動。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擁有一口好牙是很多人的夢想,比如糖果小時候的牙齒就不齊,因此特別羨慕那些唇紅齒白,齒如編貝的人,一口好牙看上去十分有活力。
很多媽媽對寶寶牙縫大這件事也十分介懷,雖然知道乳牙遲早都會換下,卻擔心是不是寶寶的恆牙長出後也是這個樣子。
寶寶不願上幼兒園,原來是因牙醜被嘲笑
萍萍每天除了上班還要接送兒子軒軒上幼兒園,早上的時間十分緊張。最近她發現軒軒上幼兒園變得十分不積極,拖拖拉拉不愛去。
一開始萍萍沒放在心上,甚至吼了孩子幾次,後來她發現軒軒越來越沉悶,萍萍把兒子拉到身前,詢問他是不是在幼兒園受欺負了?
沒想到兒子「哇」得一聲哭出來,原來前幾天幼兒園拍了合照,小朋友們傳閱著照片,突然一個小朋友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喊起來。
「你們看軒軒的牙縫可真大!」幾個小朋友七嘴八舌開始「評論」起軒軒的牙縫來,幾乎每天都要提幾次,漸漸地,軒軒都不敢笑了。
看著兒子的牙縫好像確實有點稀疏,萍萍當即決定帶孩子去牙科醫院走一趟,沒想到大夫反而誇獎軒軒長得好,以後的牙也會很漂亮。
乳牙牙縫醜,對恆牙反而是好事
其實軒軒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剛出生時可愛的小乳牙十分緊湊,長到6、7歲時,牙反而變醜了,家長們更多的是擔心後續長出的恆牙。
畢竟乳牙雖醜,但是會脫落,要是恆牙也是如此,那才是伴隨一生的。醫生對萍萍說的話並不是寬慰她,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寶寶的乳牙為什麼會越長越稀?
1.頜骨發育
緊密的乳牙逐漸變得稀疏,牙縫越來越大,尤其是門牙的牙縫,雖然看著有些不美觀,但乳牙變稀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乳牙從萌出後形狀固定,只會磨損不會長大,但是人體骨骼是在不斷發育的,頜骨包括牙床也會逐漸變大,因此牙齒間就變得寬鬆了。
2. 恆牙即將萌出
醫生表示:兒童在6-12歲時恆牙擠壓乳牙,使其從牙槽骨中脫落被恆牙替換,正常情況下人類乳牙有20顆,而恆牙有28-32顆。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成年人的牙齒要比寶寶的乳牙體積大,數量多,如果不提前預留出縫隙,恆牙就無法在原來的空間上整齊排列。
甚至可以說,乳牙變得越稀,為恆牙預留的生長空間就越大,恆牙更容易變得整齊,將來會有一口人人羨慕的好牙,自然擁有高顏值。
孩子換牙期間應該如何護理牙齒?
1. 適當食硬物
在二戰時期,美國軍隊中流傳一種有趣的說法,判斷不出來日本人和中國人時,就看他的牙齒。日本人因為飲食文化結構中沒有肉食啃骨頭這一飲食習慣,不食硬物導致頜骨發育不完全,牙齒普遍存在不整齊的現象。
在幼兒時期適當給孩子吃堅果,脆骨,肉骨頭,有助於充分擠壓牙齦,刺激頜骨發育,長出的恆牙會更整齊堅硬。
2. 及時治療牙病
在新舊牙齒更替期,牙齦容易發炎甚至膿腫。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每日清潔口腔,及時前往醫院治療,防止牙根周炎惡化。
3. 不幹擾換牙過程
換牙過程中乳牙活動或缺失,會讓孩子感到不適應。要注意制止孩子吮唇,舔牙縫,偏嚼,自行拔牙等不良行為,會影響換牙過程。
糖果媽媽叮囑:
難看的乳牙牙縫是寶寶牙齒健康發育的象徵,只要重視寶寶換牙過程,給予精心護理,乳牙遲早會被整齊好看的恆牙替代。
不論是乳牙期還是恆牙期,都要讓寶寶養成堅持清潔口腔衛生的習慣。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