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牙怎麼長出了「兩層」?原來媽媽有責任,只是大家都不知道

2020-12-23 杏媽育兒

#母嬰參考#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小嘟嘟已經六歲了,最近媽媽發現兒子長出了兩層牙,真心說,看著不好看,還有點嚇人呢!為了孩子的牙齒長成了這樣,小嘟嘟的媽媽真是操碎了心,帶孩子去牙科診所,又擔心醫生動壞了孩子好的牙齒,不去長成這樣,孩子以後可就有的好看了。

想來想去,無果,只能來到網絡上向更多的有經驗的寶媽求助。

其實,「雙層牙」寶寶並不罕見,這都是因為孩子乳牙壓根沒有長好有關,那麼當我們遇到孩子的此類問題時,應該怎麼辦好呢?

我們不用過於擔心,不用焦慮到「有病亂投醫」,甚至自責或者責怪日常生活中主要帶孩子的那個人。

我們要查看以下孩子的乳牙情況,看看孩子的乳牙是否已經出現了鬆動或者即將脫落。如果孩子的乳牙已經脫落時,我們至少還有些時間觀察,孩子的恆牙是否已經恢復到了應該在的位置。但如果,孩子的乳牙相當堅固,毫無動搖的意思,那就帶孩子去醫院處理吧,該拔牙就拔,不拔掉,乳牙會一直佔著恆牙的位置,讓恆牙很難復位。

最後,我們一定要清楚,從孩子開始出牙那天,我們就要有意識給孩子做好口腔清理工作,從用紗布幫助孩子清理,到讓孩子自己注意漱口,直到孩子學會正確的刷牙。

知道了該如何應對孩子的「雙排牙」,還是有家長好奇,我們還的雙排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在我們家二寶的身上,又該如何預防呢?

下面內容需要「劃重點」:

換牙期間孩子需要及時的補鈣,好多孩子在出生時,就由於孕期媽媽缺鈣的問題,連同被「缺鈣」了,如果這種缺鈣延續到了孩子的換牙期,依舊沒有得到改善,那孩子就會因此而導致乳牙遲遲不退、恆牙被埋在牙床裡遲遲不長的情況。

如何給孩子灌輸換牙的知識呢?推薦這本乳牙和恆牙的秘密的繪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但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缺鈣不等於非得用藥補,除非醫生有明確的指示和囑咐,否則沒有必要非得給娃吃鈣片等,還是要從食物上下手,儘量給孩子多喝牛奶,豆製品等等。當然,VC/VD的補給在這個階段也是相對重要的。

如果你還是覺得這樣自我檢查不放心,那何必再猶豫,帶孩子去醫院做個口腔CT,通過圖片來明晰孩子的口腔問題,再讓專業的醫生有針對性給予孩子指導和治療,這不是挺好嗎?

我是杏媽育兒,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寶寶「滿口牙」,媽媽滿意了,寶寶卻無奈:我只是不喜歡笑而已
    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寶寶全方位360度的呵護,作為寶寶進食保障的牙齒,也越來越成為不少媽媽們的關注對象。最近,就有這樣一位「滿口牙」的寶寶在網絡上走紅了。從寶寶媽媽分享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寶寶的眼睛黑而亮,皮膚嬌嫩,模樣憨態可掬,樣子十分可愛。
  • 寶寶出牙晚是因為缺鈣?關於寶寶出牙的那些事,你真的了解嗎?
    前段時間帶娃兒出去遛彎時碰到一位寶媽,看見我家這1歲9個月的小寶牙都快長齊了是好生羨慕,還和我叨叨說她家壯壯(她兒子小名兒)都快9個月了還沒出牙,周圍人都說是缺鈣惹得禍,但這補也補了,可這牙卻是連個影子都沒有,都快把她給愁死了。這寶寶出牙晚當真是因為缺鈣嗎?
  • 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就應該刷了!媽媽千萬要重視!
    瓜媽說:上個禮拜,瓜媽寫完《寶寶的出牙數量怎樣算正常?長牙難受怎麼辦?長牙會發燒?你所了解的很可能並不正確!》後,就覺得應該順道再幫媽媽們把刷牙這個問題捋一捋,果不其然啊,推送之後,就有好些媽媽喊我快來「講講什麼時候刷牙和保護牙齒」。
  • 寶寶「滿口牙」走紅,寶媽心滿意足,寶寶無奈:我不要面子的啊
    寶寶拍照太"高冷",寶媽修出"滿口牙",寶寶無奈:我不要面子的啊前不久,有位寶寶因有一口整齊標準的"大白牙"走紅網絡,也引起網友們的熱評。剛開始第一眼看過去寶寶的照片的時候,覺得寶寶笑得很開心,也沒覺得那裡不對勁。
  • 寶寶有這四個表現,第一顆小牙即將萌出,附上乳牙萌出時間表
    小雯對此十分不解:「長牙就長牙,怎麼這麼多事呢?」婆婆一邊給寶寶擦口水一邊說:「你長顆智齒都痛得打滾,我們寶寶這可是長滿口牙呢,有這些小徵兆不是壞事,正好能提醒我們。」寶寶一般幾個月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
  • 寶寶出牙早就聰明?出牙時間和智商的關係,媽媽可別弄錯了
    朋友問我:出牙早晚和寶寶智力有關係嗎?婆婆那天還說出牙早的寶寶更聰明。看那誰誰家寶寶4個月就出牙了,聰明伶俐,一口小白牙特別可愛。我家寶寶這都九個多月了,還沒出牙,婆婆總說我寶寶有點笨,為這跟她吵好幾架了,感覺自己寶寶也挺聰明的呀。其實,寶寶出牙早晚與智力是沒有關係的。
  • 寶寶的出牙順序是什麼?一張圖對照,你家寶寶牙齒「長對」了嗎?
    寶寶長牙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同牙齒的長出是有順序的:寶寶的下面兩顆正門牙是6-10個月的時候長出;上面兩顆正門牙是8-12個月的時候長出;;上面兩顆犬牙是16-22個月的時候長出;下面兩顆犬牙是17-23個月的時候長出;下面兩顆第二磨牙是23-31個月的時候長出;上面兩顆第二磨牙是
  • 寶寶的出牙順序是什麼?看看這張圖,你家寶寶牙齒「長對」了嗎?
    文丨福林媽咪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寶寶牙床上冒出一顆小小的牙尖嗎?相信每個寶媽寶爸都會感到驚喜,不過,對於寶寶長牙的知識,比如什麼時候開始、順序是什麼,我們可能並不完全清楚。了解寶寶出牙規律,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才能說是真正了解寶寶哦!
  • 寶寶牙床、上顎長了很多小白點?別擔心,寶寶只是出馬牙了
    所謂馬牙,就是指寶寶在沒出牙以前,上顎中線兩邊或牙齦上出現米粒大小乳白色或乳黃色小硬塊。醫學上管這個叫做上皮珠,上就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馬牙不是牙,寶寶不能用來咀嚼食物,但也不是疾病,只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 還沒長乳牙,就要開始刷「牙」了?正確的寶寶刷牙歷程,媽媽了解
    每當寶寶開懷大笑,媽媽都沉浸在這份幸福的喜悅中,難以自拔。但如果孩子張開小嘴,露出的是滿口蛀牙,操心的老母親可就開心不起來了。別以為乳牙不是主角,寶寶的乳牙出現齲齒,一樣要多難受有多難受。給寶寶刷牙這事不能拖,從寶寶還沒長牙開始,就需要進行口腔護理了。
  • 寶寶幾個月出牙?萌牙期輔食太軟太精細,娃不愛吃,附食譜
    文|全文共1525字,閱讀時間約2.5分鐘刷手機看到一位媽媽在論壇的留言,說自己的孩子10個月了,還沒出一顆牙,鄰居家7個月已經長了3顆牙齒了,要不要去看醫生啊!下面的評論中,很多媽媽說了自己家孩子的情況,有的確實出牙有點晚,一歲了,只有兩顆牙,有的一顆牙長了一個月,還沒冒出來,是不是有問題?
  • 媽媽做的綠豆糕,難怪不香還黏牙,原來是少加一步「它」
    媽媽做的綠豆糕,難怪不香還黏牙,原來是少加一步「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愛好不同,追求不同,因此生活差異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們日常的一日三餐,因為地勢、環境、運輸等因素,喜歡的也不同。比如說南方喜歡吃米飯,北方喜歡吃麵食,有人喜歡吃辣,有人喜歡吃甜,有人喜歡吃酸,小編我呢?
  • 寶寶多大開始長牙?出牙晚是缺鈣嗎?影響孩子牙齒的問題一次說清!
    從寶寶大約4個月左右開始,什麼時間出牙都有可能,有的寶寶甚至1歲了才長第一顆牙。只要不超過13個月,都算不上出牙延遲。所以像小小崔這樣,6個多月還沒長牙,是很正常的。(怪不得小編問的時候,小小崔媽媽一點兒也不著急。)為什麼出牙時間會相差這麼多呢?其中的原因可就複雜了。基因這個東西還是很神奇的,基本抗拒不了。
  • 4歲寶寶堅持刷牙,半年後卻滿嘴「小黑牙」,父母無知多可怕
    ",父母無知多可怕,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自己和老公的牙齒都不整齊,還總是牙疼,所以媽媽非常擔心天天也沒有一口好牙,在天天開始長出第一顆小乳牙的時候,媽媽就會每天堅持給寶寶刷牙。養成了習慣,天天堅持每天刷牙並不是難事,三歲以後就不用媽媽幫忙刷牙了。每天睡前都會主動去刷牙,這也讓媽媽很欣慰。
  • 【巧虎育兒分享】寶寶出牙期 媽媽早知道
    每一個寶寶出牙時的症狀是不一樣的就像有牙疼經驗的人跟你說的嘴裡的疼痛能夠影響你身體的每個部分。
  • 「每天刷牙居然有蛀牙?」寶寶刷牙有誤區,90%的父母都不知道
    現在的小朋友總是喜歡吃甜食,但是稍微不注意,牙齒健康就會出問題。據統計,中國5歲兒童乳牙齲壞率高達70.9%,這意味著每十個小朋友,就有七個蛀牙寶寶。  很多父母表示孩子每天都會自己刷牙,為什麼還有蛀牙?那是因為對於刷牙這件事情,很多【誤區】寶媽們都不知道。
  • 寶寶頭髮剃了怎麼還是禿禿禿?想讓寶寶長出濃密頭髮,養護很簡單
    文|福林媽咪有的寶寶一出生,頭髮濃密,讓人覺得有點都不像新生兒,可有的寶寶一出生,頭髮稀少的讓媽媽甚是擔憂。還有的寶寶隨著月齡的增加,禿的更厲害了。前不久有一位寶媽曬娃,圖片是她推著嬰兒車,娃在車裡坐著她從後面拍的。
  • 可能是出牙惹的禍
    文 | 米粒媽 最近老有新手媽媽問我: 「米粒媽,我家娃最近脾氣好大啊,總是哭鬧是什麼原因呢?」 「米粒媽,娃發燒了,但去醫院檢查就查不出來問題,怎麼回事啊?」
  • 磨牙單品,解決寶寶出牙不開心的煩惱
    在硬度上也綜合考究了寶寶在牙床沒有牙,甚至出牙的這個階段的耐磨性,質地較為有硬度感,不會產生破損,可較長時間使用。針對於0~18個月的寶寶可放心選擇。在材質上也為了寶寶的安全,不含有任何的有害物質,啃咬的過程中不會讓寶寶感受到任何化工材料的刺激味道等。
  • 寶寶乳牙越長越稀,媽媽擔憂換牙問題,醫生:可能是個高顏值
    很多媽媽對寶寶牙縫大這件事也十分介懷,雖然知道乳牙遲早都會換下,卻擔心是不是寶寶的恆牙長出後也是這個樣子。寶寶不願上幼兒園,原來是因牙醜被嘲笑萍萍每天除了上班還要接送兒子軒軒上幼兒園,早上的時間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