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防不勝防
文 |林小林
近年來,在監管嚴厲打擊下,借貸平臺砍頭息行為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目前,仍有很多平臺給砍頭息穿上「服務費」、「保險費用」、「會員費」等馬甲,繼續收割用戶。
這不,WEMONEY研究室近期就接到用戶投訴,分期易利用商品分期的形式,變相向向用戶收取砍頭息。
一手商品下單即變成二手摺價 近三分之一收取砍頭息
李先生從分期易借款,該平臺並不是普通的借款平臺,經客服介紹,必須在該平臺上購買額度內的分期商品,然後再由平臺收回的形式給用戶借款。
李先生「購買」了價值9000元的筆記本,平臺顯示,如果變賣的話只能得到6750元。李先生本想留下商品,但被客服告知,平臺不能發貨只能變賣,而且下單成功就開始形成分期計息,共三期每期實際還款3176元。
按照客服說法,李先生只能選擇「變賣」進行借款,而且從李先生展示的界面來看,也沒有退款選項。在沒有收到貨品的情況下,李先生「購買」的電腦已經變為「二手貨」, 9000元實際上只借到6750元,被折價25%,平臺收取了近三分之一的「砍頭息」。以IRR計算,這筆借款的實際年化利率為240%。
李先生向平臺客服提出疑問,為何產品壓根沒收到,就會被扣除接近三分之一的費用。客服給出的回答是,平臺收取的是回收折舊費。
李先生表示,分期易實際上根本不是分期商城,而是以購物的名義借款,且強制用二手回收的形式收取用戶砍頭息,包裝成折舊費規避監管。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多名用戶表示也如是表示。
李先生說,分期易借款頁面顯示,首期只需還3000元,綜合年化利率為24%,目的就是誘導消費者借款。
WEMONEY研究室算了下,即使李先生拿到手9000元,每期還款3176元。以IRR計算,年化利息也達到了36%。雖然沒有超過國家規定的法律紅線,但是在近幾年法院的判決中,已經明確支持借款人可以不還超過24%的利息部分。
顯然,分期易將「砍頭息」包裝成「折舊費」的花式做法已經違規。
通聯支付提供支付通道
據李先生反映,該筆借款並沒有任何合同,也沒有顯示放款機構,僅顯示深圳市滇南網絡有限公司和支付通道為通聯支付。
在聚投訴上,WEMONEY研究室發現,解決投訴方為南粵融資擔保(廣東)有限公司(下稱「南粵擔保」)。根據聚投訴工作人員的證實,該公司確實是分期易的處理公司,也就是說南粵擔保才是分期易背後真正的運營公司。
根據《融資擔保公司暫行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融資性擔保公司不得從事下列活動: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託發放貸款、受託投資等。
一位融資擔保公司高管對WEMONEY研究室表示,融資擔保公司只能做擔保業務,像南粵擔保這樣通過包裝分期商城借款的形式放款肯定屬於違規行為。
通過用戶王先生(化名)提供的截圖來看,中建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建保理」)為南粵擔保的分期商城提供了擔保業務。
(王先生提供)
(中建保理官網截圖)
中建保理的官網介紹也證實了中建保理為消費分期平臺提供擔保業務。
除此之外,王先生的截圖還顯示,通聯支付為分期易提供了支付通道。事實上,通聯支付和違規商戶合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央行信息顯示,僅2019年通聯支付就收到了5張罰單,其中多次是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代付業務客戶與其經營業務不符被罰。2020年上半年,因存在違反商戶規定、違反反洗錢法等,通聯支付一周內被連開兩張罰單。
此前,WEMONEY曾報導過《通聯支付旗下小貸公司和套路貸平臺合作 年化利率高達84%》。
從聚投訴上的投訴信息來看,截至目前,分期易和通聯支付仍有合作,通聯支付再一次為違規商戶提供支付通道。
通聯支付是總部位於上海的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曾是業界前三,多次被傳出上市。
雖然整個支付行業仍在「過冬」,但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仍需把舵前行。
針對分期易和通聯支付是何合作關係、通聯支付是否知情分期易真正運營公司為南粵擔保等問題,WEMONEY研究室向通聯支付去函詢問,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