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平臺驚動央行,部分第三方支付提供分期服務

2021-01-09 支付百科

千元潮鞋價格可翻10倍賣,球鞋倒爺2天賺22.8萬美金,近一段時間,炒鞋市場的異常火爆引發廣泛關注。然而火爆的背後,其暗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撰文 |張浩東

編輯 |日堯九日

出品 |支付百科

見過買房搖號的,見過買鞋也要搖號的嗎?去年以來,「炒鞋」成為諸多媒體的高頻詞,一些品牌球鞋的限量款被熱炒。

即便是沒有什麼經濟收入的學生,也加入到炒鞋群體之中,使整個炒鞋市場呈現全民皆販的場景。

一場可以發家致富的運動,在眾人參與中逐漸打響,巨大的資金湧入,也加大了風險爆發的可能性。

在今年七月份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雙1972年的耐克球鞋以約合300萬人民幣的價格拍出,打破球鞋拍賣的世界紀錄。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下發一份金融簡報,對數十家炒鞋平臺進行了點名。

瘋狂的炒鞋市場

很多品牌通過採取限量、聯名、抽籤獲取等飢餓營銷策略製造稀缺感,出現新鞋發布前專賣店排長隊的情況。

某炒鞋軟體顯示,一款上半年市場上非常火爆的喬丹AJ1, 發售時的原始價僅為1299元,3個月後,價格暴漲到1.9萬元,價格翻了十倍之多,可見其中的暴利。

炒鞋就是倒手賺差價,簡單易操作,大量00後也紛紛參與其中。目前瘋狂的炒鞋還在進行,各路資本也虎視眈眈。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口號「10年前你錯過炒房,5年前你錯過炒比特幣,現在難道你還要錯過炒鞋嗎?」鞋市的瘋狂可見一斑。

現在這個炒鞋的現象是相當的火爆,其實很多人一開始是熱愛球鞋的收藏,純屬個人愛好。但是在資本的運作和推動之下,炒鞋市場似乎變味了。

需求大,營銷好,明星效應,品牌方限量發行,又有黃牛囤貨,鞋的價格被逐漸抬高,有人想要藉此機會暴富,卻沒考慮到其中存在的泡沫。

適度的泡沫有利於一個行業的發展與壯大,但泡沫過多,破碎便只是時間問題。一旦破滅,後果不可估量。

央行警示風險

部分炒鞋平臺並無宣傳的那般美好。不僅炒鞋嚴重,而且微商泛濫,還混雜著專門賣A貨的商家。

由於該行業缺乏監管,野蠻增長,已經導致各種亂象頻出,有的炒鞋平臺上,許多商家和個人賣家只為割用戶韭菜。

如今,「炒鞋」已經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有些「炒鞋」App催生了行業亂象的發生。除此之外,在某些炒鞋APP上,也能看到第三方支付的身影。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近日發布《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簡報指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槓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

「支付百科」調查了市場中幾款比較出名的炒鞋APP後發現,在部分APP中的確存在分期業務。

賺錢效應可能會使用戶本身,從一個消費者,轉而成為一名投資者。而當用戶的身份發生變化後,也會加大對槓桿資金的需求,進而會使用分期業務資金來炒鞋。

在nice上,「支付百科」選擇了一款商品後,付款時提示支持支付寶及微信支付,選擇支付寶,確認訂單後進行跳轉,不支持使用花唄支付,顯示該付款方式不支持當前交易,但是可以使用信用卡。

除了信用卡之外,一家位於上海的現金貸公司負責人對「支付百科」表示,目前正在與某時尚App合作分期支付業務,但因這次監管政策,只好暫停上線。

炒鞋或涉非法集資

「炒鞋」App的登場和大量的廣告宣傳,短時間內讓市場迅速膨脹,那些抱著投機而不是消費動機入場的「炒家」,推高了球鞋的市場價格,而這些價格遠遠超出了球鞋的使用和收藏價值。

球鞋交易平臺「鬥牛」用K線、漲跌幅等專業圖表呈現球鞋價格走勢,「毒App」曾上線的寄售服務,為了賺取交易佣金,許多平臺都以各種方式來增加銷量。

平臺對於利益的渴望,以及默許和助推,種種這些行為最終導致了球鞋價格的水漲船高,也帶來了許多金融亂象。

已經有年輕人投入大量積蓄,抱著「暴富夢」在球鞋交易市場上大肆活動,最後血本無歸的案例發生。

「炒鞋」行業背後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問題值得警惕。

目前,「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並且炒鞋存在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各義務機構要加強對涉及「炒鞋」平臺的資金交易監測,強化對「炒鞋」平颱風險特徵的識別,結合外部公開信息等,提高分析研判能力。

相關焦點

  • 炒鞋App被央行警示風險背後: "毒"可直接用花唄付款
    簡報特別提到,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槓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金融觀察團調查發現,目前炒鞋平臺「毒」可以用支付寶的花唄進行直接支付,識貨App可以直接跳轉到淘寶店,使用花唄分期。
  • 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第三方支付產業新變量
    第三方支付包括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預付卡等業務根據人民銀行2010年6月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和受理、銀行卡收單等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 「斷直連」後,第三方支付機構日子難過,收小貸牌照找出路
    近期,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開始收購小貸牌照,前有連連支付收購網易小貸牌照,後有拉卡拉支付重新收購廣州拉卡拉小貸公司。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公司收購小貸牌照,是業績承壓下多元布局尋找突圍的表現,而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第三方支付機構雪上加霜,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 炒鞋風險驚動央行上海分行 炒鞋為何越炒越「邪」
    原標題:「炒鞋」風險驚動央行!球鞋一面牆,堪比一套房。。。炒鞋,為何越炒越「邪」?最近幾年,球鞋收藏的話題逐漸火熱,一些球鞋交易平臺也應運而生。不過,這也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市場現象,那就是——炒鞋。一些千餘元的限量版球鞋,甚至會被炒到上萬元。炒鞋圈,究竟有多瘋狂呢?
  • 分期易以商品折舊費為名收割用戶,通聯支付提供支付...
    李先生表示,分期易實際上根本不是分期商城,而是以購物的名義借款,且強制用二手回收的形式收取用戶砍頭息,包裝成折舊費規避監管。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多名用戶表示也如是表示。雖然沒有超過國家規定的法律紅線,但是在近幾年法院的判決中,已經明確支持借款人可以不還超過24%的利息部分。 顯然,分期易將「砍頭息」包裝成「折舊費」的花式做法已經違規。
  • 謝平:央行數字貨幣的基礎設施建好後 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壟斷
    第一,電子支付的「主動脈」是商業銀行,「毛細血管」是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2020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458億筆,金額603萬億元;第三方支付共處理電子支付1432億筆,金額61萬億元。從筆數看,第三方支付是商業銀行的3倍多;但從金額看,第三方支付只有商業銀行的10%。
  • 數字人民幣會衝擊第三方支付嗎?
    在央行數字人民幣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的過程中,哪些公司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會對第三方支付產生什麼影響?推動金融新基建數字人民幣勢會讓傳統金融進一步數位化,並在基礎設施層面發生重大變革。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解釋道:「央行數字貨幣運行機制的設計要點,遵從傳統貨幣思路,發行和回籠基於現行『央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來完成,構建由央行、商業銀行、第三方機構參與的完整的、均衡有序的數字貨幣生態體系,保證數字貨幣發放、流通、回收全生命周期的閉環可控。」
  • 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對手來了!首家國際巨頭100%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
    圖片來源:天眼查外資青睞中國市場事實上,2019年9月,央行就批准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允許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在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的吸引下,外資一直在尋求進入中國支付領域相關市場。比如此前,美國運通、萬事達、VISA均已獲得銀行卡清算牌照。
  • 數字人民幣問世,第三方支付將被取代,支付寶等軟體將何去何從?
    根據現有的情況看,央行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平臺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但受影響的業務範圍有限。僅從背景看,數字人民幣要比第三方平臺強,數字人民幣能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提供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清算服務,有力支持了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實現了跨行資金清算零在途。
  • 炒鞋或涉及傳銷,央行點名十多個炒鞋平臺!
    具體就是指平臺提供一批球鞋, 大家在線購買之後不發貨, 依舊由平臺保管。 這樣看來, 想要參與炒鞋的所有擔心全部都消失了, 平臺提供的種種「保障」
  • 樂刷科技榮膺「年度卓越第三方支付平臺」獎
    據了解,中國金鼎獎是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年度大型金融行業活動。  據了解,樂刷科技成立於2013年,樂刷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成立之初便榮獲多家名企戰略投資,在2014年取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並於2019年7月10日成功續牌,是為數不多同時擁有全國範圍銀行卡收單和行動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之一。
  • 第三方支付市場洗牌進一步加劇 央行再公示4家已註銷機構
    12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官網「已註銷許可機構」名單再新增4家支付機構,分別是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蘇CA」)、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
  • 央行推出「硬錢包」,首次實現脫離手機支付
    央行推出「硬錢包」,首次實現脫離手機支付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行動支付逐漸取代了紙幣、硬幣支付。市場上的行動支付平臺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像京東、蘇寧、阿里巴巴、騰訊都推出了行動支付平臺。     其中馬化騰旗下的微信和馬雲旗下的支付寶,是當下最大的兩大行動支付平臺,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 2020年,獨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市場出清的元年
    在一份針對三方支付的研究報告中,沙利文公司指出,從第三方支付的運營模式來看,可以分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和非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兩種類型。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是指非金融機構或大型電商平臺等企業集團擁有或控制的支付服務提供商。
  • ...部分曾為非法博彩平臺提供支付通道,百聯優力、首信易支付等遭...
    截至9月底,全國公安機關共立各類跨境賭博案件88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萬餘人,打掉涉賭平臺1700餘個,打掉非法支付平臺和地下錢莊1400餘個,查明涉案資金上萬億元。公安部此前即通知,要嚴厲打擊為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網絡技術支持及資金支付結算等幫助的行為。此前,觸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為賭博平臺提供支付結算的多為「第四方支付平臺」。
  • 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值多少錢?答案是……
    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值多少錢?國美告訴我們:可能是7.2億。近日,國美控股旗下港股子公司公告稱,以7.2億元收購目標公司天津冠創美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旗下有全資子公司、具有網際網路支付資質牌照的銀盈通支付。早在2017年初起就有的國美補課金融,謀劃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傳聞落了地。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涵 2020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分化在進一步加劇。有些中小支付公司今年「賣身」於巨頭平臺,如今年以來拼多多、字節跳動、攜程已經攬入支付牌照並應用到自己的業務場景之中,計劃上市的快手也正意圖收購一張支付牌照。
  • 央行上海分行警示炒鞋風險:或存涉眾型經濟金融違法
    據《中國證券報》10月18日消息,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近日發布《警惕「炒鞋」熱潮 防範金融風險》的金融簡報。簡報指出,近期國內球鞋轉賣出現「炒鞋熱」,「炒鞋」平臺實為擊鼓傳花式資本遊戲,各義務機構應高度關注,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防範此類風險。 簡報顯示,目前國內已有10餘個「炒鞋」平臺,毒、Nice、鬥牛、當客(get)、YOHO!
  • 蘇州迎來2000萬元數字錢包 第三方支付公司積極參與
    此次共有10萬人中籤,每個紅包200元,使用場景覆蓋上萬家商戶,涵蓋商場超市、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生活服務等,並首次引入電商平臺京東商城。據了解,數字人民幣紅包使用期限為15天,從12月11日20時至12月27日24時。
  • 民生信用卡:華為商城銀聯分期 分期支付單筆滿3000立減100
    民生信用卡:華為商城銀聯分期 分期支付單筆滿3000立減100 2020/12/14 15:31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