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堅持使用英制度量衡,造就了多少不便?

2020-12-07 大叔談旅遊

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這一點毫無疑問。而這個國家在許多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之最,全球第一,包括科技、軍事等等領域。

但是有一點很奇怪的是,這個眾多方面都強大無比的國家,卻一直沿用古老的英制單位,與這個瞬息萬變而又處處相連的世界格格不入。

關於度量衡的單位,這世界估計只剩下兩種,公制和英制。

公制大家很熟悉,例如表達長度的米,表達質量的公斤,表達容量的升等等,都是從小就學習,並且全球通用的單位。

而英制的話,大家應該也有所耳聞——包括表達長度的英寸/英尺/碼,表示質量的磅,和表示容量的加侖都屬於英制單位。

這兩種度量衡系統佔據的範圍有多大呢?看圖

圖片上紅色區域使用英制,黃色混合使用兩種,而藍色使用公制。也就是說,英制單位這種過時的系統,早已半邊身體入土為安——但另一半身體卻在美國大地上吆喝著「我還能再活500年」。

就連英國人自己都放棄了英制單位,用上了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單位。但脫胎於英國殖民地的美國,到目前還在為日不落帝國堅守著陣地。所以在美國人的世界裡,也充滿著各種全世界人民都不熟悉的符號。

當然了,還有兩個奇葩也在使用——緬甸和利比亞。

這樣的結果就是,而許多初到美國的外國友人,都要面臨著各種單位換算問題。1英寸、1英寸、1碼、1英裡到底有多長?1盎司、1磅到底有多重?1加侖的油,到底能用多久?而32華氏度是高溫預警呢,還是需要防寒警告?

而且不說兩種系統之間的換算,英制就連自身的換算都極其困難。

我們知道,公制的換算都是10的次方為基數。例如:1千米=10^3米=10^4分米=10^5釐米=106^毫米=10^9微米=10^12納米,多麼工整漂亮,引起極度舒適。

但是英制單位,卻分分鐘把強迫症逼死。因為英裡、碼、英尺、英寸等都有相應的度量衡,所以這些長度單位是沒有進位規律可言的。於是也就出現了,1英裡=1760碼=5280英尺=63360英寸,這種奇葩的關係。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當時設定這些單位的時候,也是屁股對腦袋的決定。

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普洛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幾乎全世界人民,都曾試過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測量著世界萬物。

例如,他們最常用的長度單位英寸(inch),就被定義為一節大拇指的長度。但是在歷史上的多個時期,1英寸還會被定義為3個麥粒首尾相連的長度。

英尺的寫法為Foot,顧名思義即腳掌長度。但腳掌長度的個人差異就能接近10釐米,混亂和誤差是必然的。

這就造就了一個特點,也就是不同時期的同一個單位卻大小不一。

中國人也有過這樣的設定,常說的一拃(zha第三聲),就是拇指和中指張開時,指端之間長度。但是,人有高矮胖瘦,這樣定義出來的長度也是飄忽不定的,誤差很大。後來統一度量衡以後,就無法作為官方單位了。

這種不統一的情況也深深的影響著英國的前殖民地香港。

比如給你這個數據,你知道袁詠儀的三維嗎?

而且,相比單單使用英制的美國,香港還受到中國古代度量衡的影響。比如重量單位裡面還有司馬斤(600克)、司馬兩(37.5克)。

而司馬這個單位現在也叫「港稱」,其中1司馬斤=16司馬兩,「半斤八兩」就是這麼來的。而更讓人頭痛的是,儘管相差了100克,但無論是市斤還是司馬斤,大家都會簡稱為「斤」。

在計算樓宇面積時,房地產界用的是英制單位。所以,港媒經常報導的千尺豪宅,換算下來也不過九十多平。而在計算容積時,英制「加侖」也是水務署的水費單的常用單位。

而度量衡不統一的結果,不僅僅是外國人不能一眼知道具體的量那麼簡單,還造成了很多事故甚至慘案。

例如,在加拿大還是公制英制混用時,就發生了著名的「基米尼滑翔機事件」。1983年,加拿大航空143號班機的機長計算好需要加2萬千克的燃油。但工作人員卻以為把它當成2萬磅來計算。

結果,只加了不到一半油的飛機,飛到一半航程就自動熄火了。所以,飛機只能緊急迫降在附近的基米尼空軍基地。因飛機高度太高,速度太快無法直接降落,機長只好決定先滑翔再降落。而這也次滑翔,也打破了民航滑翔飛行的世界紀錄。

而美國也在混亂的單位上吃過不少癟。例如,NASA的火星氣候探測者號,就因控制小組搞混了公制和英制,直接導致探測器墜毀。當時,探測器上使用的是公制單位中表示力的磅。但地面人員輸入的卻是英制單位中表示重量的磅。

於是,斥資3億美元,且花了一年才從地球飛到火星的探測器就這樣打了水漂。這或許就是美國民眾追求自由的代價吧。

相關焦點

  • 美國三害;英制單位、小費及華氏度
    從1776年美國立國至今,對外關係就在保守、封閉及自由、開放間徘徊。(相對於世界文明的中心亞非歐大陸,美國就是一個大洲級島嶼,因此有島國心態)去過美國的人都會對美國三害:英制單位、小費及華氏度深有感受。一,美國自外於世界,使用英制單位。
  • 全世界都在量體溫,為啥只有美國人都「高燒」近百度?
    其實,美國當時繼承的類似英制度量衡還有很多,比如長度單位英裡、英寸、英尺,容量單位加侖、品脫、蒲式耳,重量單位磅、盎司。 18世紀正是科學革命的時代,一大批比英制單位換算容易的多的公制單位正在歐洲湧現。如果說美國人在當英國小弟的時候,不得不接受頗為原始的英制單位體系。獨立革命則給了美國擺脫這套體系的機會。只可惜,美國的立國先驅們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他們意識到了公制單位的科學和簡便,但卻又覺得改度量衡這麼大的事,得聽全美國人民的意見,於是就搞了次公投。
  • 廣西省度量衡檢定所簡史
    作為計量工作者,研究廣西省度量衡檢定實物佐證固然重要,但器物失落湮沒眾多,傳世物證畢竟有限,因此要對文獻資料進行挖掘。其中考驗是計量研究者對物證及文獻的綜合認知、分析與考量。民國前期,廣西官方繼續沿用清末時期使用的各種度量衡器具,而廣西民間實際所使用的,乃除官方所定的營造尺庫平制外度量衡器具。度器方面以九五尺和排錢尺為最通用。
  • 碰碰涼巴西咖啡季之【咖啡與度量:盎司、磅、毫升、CC、品脫、加侖】
    在歐美黃金市場上交易的黃金,其使用的黃金交易計量單位是金衡盎司,它與歐美日常使用的度量衡單位常衡盎司是有區別的。將通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本初子午線的從北極點到赤道的長度(一萬公裡)的一千萬分之一定為一米,1米=100釐米  1毫升=1立方釐米=1/1000立方分米5.品脫  1gallon加侖=4quarts夸脫  1quart夸脫=2pints品脫=1.136litres升  品脫(pint)是一個容量單位,主要在英國、美國及愛爾蘭使用
  • 明明「斤」是我國傳統的度量衡,為何現在一斤剛好500克?
    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中國官方開始在曆法和度量衡上面,開始採用國際通用標準。統一度量衡,中國從秦朝就開始這麼幹了這個影響很大,一直到現在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其影響,比方說曆法吧,中國現在用的是公曆,但民間節日什麼的,用的還是傳統的農曆,於是中國特色:一年過兩個新年。
  • 一斤剛好500克,一寸剛好3.33釐米,我國的度量衡是如何演變的?
    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中國官方開始在曆法和度量衡上面,開始採用國際通用標準。統一度量衡,中國從秦朝就開始這麼幹了這個影響很大,一直到現在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其影響,比方說曆法吧,中國現在用的是公曆,但民間節日什麼的,用的還是傳統的農曆,於是中國特色:一年過兩個新年。這有時候還讓外國人十分驚詫。
  • 薦讀│生活要有度量衡
    我一個朋友在說起做西餐和做中餐的方法區別上指出,西餐放油放鹽都說多少多少克,中餐做菜,廚師一回身,拿起大勺,就著感覺那麼一量,可以起鍋了。之所以對朋友這句話記憶深刻是從我來看,就是一個中餐大廚——不求精確的人。
  • 英國人三大愛好:教中國人喝茶,教印度人做咖喱,還教壞了美國
    說起英國這個國家,很多人都比較熟悉。現在很多人出國旅遊的時候,都喜歡去英國蹭一身「英倫貴族範」,學英國貴婦喝下午茶,還要模仿人家用盤子端wifi密碼的「高貴」氣質。而英國人作為一個老牌強國,在鼎盛時期,幾乎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有他們的殖民地。
  • 一臺電子秤讓英國人鐵了脫歐的心
    這個案例告訴了大家「一國兩制」存在的必要性,事實上,直至今日,在香港民間仍然在使用這一套沿襲自英國殖民時代的度量衡體系,以致於和內地人交流時,往往陷入「雞同鴨講」的困境。另一個案例就是,小編老爸的當年的香港客戶抱怨香港住房緊張,說他們家四口人擠在「200多平方」的小屋內,這聽得在場的大陸人眼睛都直了——200多平方米,這分明是豪得不能再豪的豪宅嘛,居然還嫌擠?
  • 「千克」變了:人類思維是宇宙的度量衡 | 睡前聊一會兒
    近日,國際計量局投票決定,標準質量單位不再是國際千克原器,將使用量子力學中的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千克。這標誌著人類將不再依賴於自然界的實物、而是運用自然界的法則來定義千克,正如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所言,「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是科學進步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國際千克原器,這塊從19世紀以來就扮演千克等價物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優雅的註腳。
  • 一打,一節,一馬力,這些你分得清都是多少嗎?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重量單位就是公斤,一公斤是多少以及與其它重量單位的換算都沒有異議,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國際度量衡大會卻重新定義了一公斤的重量。將以前用標準砝碼為公斤單位的規定,將被量子常數(兩種測試方法)所代替,這是因為保存100多年的標準砝碼出現了鏽跡,所以決定棄用砝碼。
  • 古代中國的數字、音樂和度量衡,都來源於崑崙山下的一根竹子?
    古中國的數字、音樂和所有的度量衡,竟都來自於一根竹子。班固的《漢書》記載:「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我們的人文初祖黃帝,派遣一個叫「泠綸」的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越過大夏,一路向西,到達了崑崙山的北面,那裡有一片幽深的山谷,叫「解谷」,泠綸在解谷中砍下了一根竹子,截取了長得最均勻的兩端為節的一段竹子,也就是一根標準的圓柱體竹筒,再從最中間截斷,這就製成了著名的樂器——黃鐘。往裡面吹氣,就發出了黃鐘的音律。
  • 為統一度量衡,人類有多拼
    但是,人們慢慢發現,如果不定量,解決「是多少」的問題,很多事物就沒辦法定性。比方說:有一種冷,叫作「你媽覺得你冷」。可見,沒有定量的定性,是盲目的。所以,我們就要給溫度定一個客觀的、大家公認的標準:多少度?18°C。大家秒懂。生活離不開定量,科學就更離不開定量。甚至可以說,整個現代文明,都是在量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古人一般是用人體來搞量化。
  • 一盎司黃金是多少克_黃金計量單位分析
    一盎司黃金是多少克_黃金計量單位分析很多人對於盎司的了解僅限於一種單位,具體不詳。在國內,黃金的計量都是以克為單位,然而在國際貴金屬交易市場上用的卻都是盎司,因此知道盎司的計量還是很有必要的,那一盎司等於多少克呢?hmaforex小編降講解分析黃金:
  • 公制 ,英制,美制螺牙,喉牙的區別
    美制螺絲    美制螺紋,在美國廣泛採用,該類螺紋分三個系列:粗牙系列     UNC, 細牙系列UNF,特細特細牙系列UNFF 。螺距是用每英寸      含多少個牙表示.英制螺絲 BSW    常用的英制螺紋是標準惠氏粗牙系列,簡稱: BSW   英制螺紋外    徑是以英寸 單位,(每英寸等於25.4毫米)如3/16,5/8,1/4,1/2,     英制螺距是用每英寸 含多少個牙表示。
  • 法國革命勝利度量衡重來,為解決問題無心插柳,卻成為後世的典範
    法國大革命,度量衡也要革命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當天災與人禍的雙重壓力到達頂點,往往造成政權更替。 1780 年代,法國因為連續乾旱與極端天氣氣候導致糧食不足、民不聊生,一般人民更無力繳稅給地主、教會與政府。然而王公貴族與教會等上層階級卻幾乎無需繳稅,人民早已憤恨不平。
  • 真善美是文藝價值的度量衡
    可以說,真善美是文藝價值的度量衡。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