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穿插15公裡,我軍快得出乎南朝鮮軍意料,飯沒吃指揮部就被端

2020-12-13 看北朝

1953年7月,就在韓戰即將停戰之前,南朝鮮李承晚當局為了破壞雙方達成的停火協議,悍然扣留我方的被俘人員,並且揚言即使在沒有美國及其盟友支持的情況下,南朝鮮也將獨立戰鬥下去,直至取得最後勝利,云云。為了對南朝鮮當局的囂張氣焰進行打擊,我軍決心集中兵力,對金城前線的南朝鮮軍進行猛烈打擊。

▲金城戰役中我軍在坦克掩護下突擊敵軍陣地

7月13日夜,我20兵團的5個軍對4個師的南朝鮮軍發起了全線攻擊。我軍炮兵集中了1100多門大炮,對敵人的陣地進行了自韓戰爆發以來我軍實施的最猛烈的炮擊。在約1個小時的火力準備中,我軍密集地向敵人的陣地發射了超過1900噸炮彈,整個敵軍的前沿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

▲我軍攻擊南朝鮮軍陣地

隨後我軍步兵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向南朝鮮軍發起了猛攻,敵人的前哨陣地一個個地被打垮,在進攻發起的1個小時內,我軍就全線突破了敵人的防禦,並迅猛地向敵人的縱深地帶穿插。其中60軍180師538團的突擊方向是金城川弓形地帶入口處的黑雲吐嶺。

538團2營6連擔任尖刀連的任務,他們沿著轎巖山的東側向預定目標前進。一路上他們不斷地與前線潰退下來的敵人殘兵敗將發生交火,並遭遇敵人的防禦陣地,但是他們為了不影響穿插任務,只是簡單地將敵人擊潰,衝過去。

▲我軍「喀秋莎」火箭炮在齊射

當天晚上大雨如注,能見度極低,嚴重地妨礙了敵人縱深炮兵和航空兵的出擊,這使得我軍得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一路向南猛進。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被6連突破,當6連抵達金城川大橋時,這裡已經被驚恐萬分的南朝鮮軍自行炸毀,只剩下一道搖搖晃晃的鋼梁還架在河上,6連顧不得危險,在夜暗中冒著敵人的零星火力,冒險硬是從鋼梁上爬了過去,抵達了對岸。

▲大批南朝鮮軍被俘

過河之後,6連就發現南岸的敵人的心態和北岸的完全不一樣。由於敵人不信我軍在一個晚上就能向敵人縱深突擊達15公裡,而且他們又炸毀了金城川大橋,因此敵軍的心情是相當輕鬆的,仍然在照常吃飯和作息。

6連發現在前方有一個敵人的指揮部,門口停著許多汽車,門口人員進進出出,並沒有出現慌亂的景象。6連於是立即分數路對敵人的指揮部發起了攻擊,先是一頓手榴彈砸的外面敵人的巡邏隊、哨兵死的死,逃的逃,隨後我軍各戰鬥小組又相互掩護對敵指揮部發起突擊,當衝進指揮部時,桌子上還擺著酒菜,才吃喝到一半的敵指揮官倉促逃出大門,想坐車逃跑時,被我軍迂迴過來的部隊俘虜。

▲我軍車隊向前線運輸物資

6連在打掉敵人這個指揮部後,繼續向黑雲吐嶺方向前進。我軍在夜暗和大雨的掩護下,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隨後開始奮力攀登山頂。雨大路滑,敵人又警惕性全無,這給我軍的奇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我軍剛剛繳獲的美制無線電步話機

6連順利地登上了主峰,對著毫無防備的敵軍一個營指揮部發起攻擊,敵人不是在防炮洞裡睡覺就是躲在帳篷裡避雨。6連集中火力很快敲掉了外面的帳篷,隨後對敵人的防炮洞發起攻擊,在敵人還在半夢半醒之際就將敵人全部殲滅。

這場漂亮的突襲戰鬥就這麼結束了,6連不但順利地佔領了黑雲吐嶺這個關鍵的制高點,還俘虜包括敵軍營長在內的40多人,為整個韓戰的最終結束做出了貢獻。

參考資料

《屢創奇蹟的60軍》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西山口邦迪拉之戰:解放軍迂迴穿插貝利小道,打得印軍魂飛魄散
    印軍判斷中國軍隊的進攻只能沿公路軸線進行,絕不可能進行穿插,但是我軍在當地藏民的指點下找到了一條可以向敵後進行穿插的小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貝利小道,這條小道由北向南聯通錯山口、波辛山口到登班,可以直插到印軍據點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
  • 面對我軍戰士刺刀,日本少佐掏出鈔票想求饒
    3月初的一天泰山軍分區部隊接到了泰安地下黨的可靠情報,駐泰日軍指揮官滕田少佐,擬於次日天上午乘汽車去萊蕪視察當地日偽軍的訓練情況。由於滕田多次指揮駐泰安的日偽軍,對我根據地實施掃蕩和清剿,積極執行三光政策,無惡不作,欠下了無數血債。因此我軍決心以軍分區特務營1連在泰萊公路實施伏擊,由泰安(南)縣大隊配合作戰,吃掉這股敵人。
  • 一名志願軍戰士發威,上百南朝鮮軍喪膽,敵人軍官威脅踢打全沒用
    在朝鮮中部北漢江東岸的魚隱山西北的883.7高地,是南朝鮮軍第5師團的防區,這裡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密蘇裡」防線的重要支撐點,敵人在此苦心經營了2年多,構築了極為堅固的工事,並且還得到了後方強大的炮兵支援,易守難攻。但為了動搖敵人在朝鮮中部地區的防線,迫使其早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我軍決心對883.7高地進行一次攻堅戰。
  • 為「算」出我軍行動,偽軍頭子卜了一卦,結果還真靈驗了!
    9月12日凌晨,渤海軍區特務營抵近無棣城東南天齊廟附近,準備切斷埕口至陽信的公路。偵察員報告在3華裡外的小村發現一股敵人。特務營立即切斷小馬家與天齊廟守敵的聯絡。隨後衝進村內,將熟睡的敵軍全部俘虜。敵軍官直到被俘還不敢相信是真的,他招供上司張子良在11日下午的通報中還說方圓150公裡之內無共軍。城裡敵軍甚至還請戲班在八角樓還唱了半夜的大戲,結果一覺還沒醒,就做了俘虜。
  • 一舉端掉前沿指揮部,這次軍演讓印軍倒吸一口冷氣
    據媒體報導,6月16日當天,我軍西藏軍區就在海拔高達4700米的高原上組織進行了一場有計劃、立體式的「斬首」軍事演習。毫無疑問,這是對發生在15日晚印度軍人野蠻且無理越境導致邊境暴力衝突事件的有力回應。從詳細報導不難看出,這次西藏軍區進行的實兵演習地點在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
  • 1962年中印開戰,我軍獲勝後主動後撤40裡,蔣介石不理解
    我軍最高首長大手一劈,說:「打就打嘛。我們自衛還擊!印方整了我們多年。忍到極點,也就到了火山爆發的時候。掃了它,打得要狠!」 1962年10月20日,我軍實施全面反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 這次自衛還擊戰,主要是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歷時一個月左右,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
  • 金城戰役南朝鮮軍遭重創,彭老總:敵人不到窮途末路就不會老實
    金城戰役是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戰役,它本可以以避免發生,奈何南朝鮮李承晚集團公開反對韓戰停戰協議,鐵了心的要將戰爭打到底,為了教訓南朝鮮軍,同時也為了志願軍在停戰談判中贏得主動,於是志願軍第20兵團經過嚴密籌劃後,在金城地區發起了一次主要針對南朝鮮軍的大規模進攻。
  • 15軍1個連頂住3個南朝鮮營猛攻,2人奪回前沿陣地,咋做到的?
    1951年3月,15軍奉中央軍委的命令開赴抗美援朝前線,準備參加第五次戰役。15軍在參戰後,擔任中線突擊任務。15軍在3兵團的建制內,先是突破了臨津江,然後向三八線以南、漢城以北的美3師駐防的漣川發起了猛攻。
  • 東溪穿插,傷亡6位師團幹部,對越作戰僅一例:因天線暴露?
    作者:朱炳東 1979年2月17日6時40分許,42軍126師在43軍坦克團的引導下,向越南東溪實施穿插作戰。43軍坦克團1營提前15分鐘佔領東溪,勝利完成作戰任務,成功切斷了4號公路,為跟隨的42軍坦克團搭乘42軍124師步兵經側翼向高平迂迴,圍殲高平之敵打下基礎。
  • 這名士官5公裡武裝越野成績破紀錄,為什麼評定降一等?
    武警青海總隊某支隊機動七中隊士官馬忠跑完5公裡武裝越野,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去年,馬忠從特戰中隊被調整到機動中隊,原本就軍事素質過硬的他到了新單位更是「如魚得水」。這次中隊組織5公裡武裝越野考核,馬忠不出意料地取得優秀成績,並再一次打破自己在第二季度考核中創下的中隊紀錄。「好樣的,你又突破了自己!」一年多時間裡,班長劉偉見證著馬忠的執著和努力。
  • 43天腥風血雨後,敗在了志願軍手中
    10月14日凌晨3時許,美軍以美二師、美九師1個團和南朝鮮軍第二師的3萬多人的兵力,大口徑火炮300餘門,以及坦克、裝甲戰車,在飛機的配合下,以極其罕見的火力密度(每秒發射炮彈
  •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志願軍繳獲的南朝鮮軍「白虎團」團旗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姜廷玉 這面用彩色絲線精工細繡的虎頭旗,是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9團副排長楊育才率偵察班在朝鮮戰場繳獲南朝鮮軍首都師第1團(號稱「白虎團」)的團旗。
  • 7天晚餐有新意,端上桌全家都愛,老公說回來再晚也要吃家裡的飯
    ,而且製作簡單,成熟快,不耽誤時間。春韭最香,放點兒肉末與豆腐絲同炒,香得多吃半碗飯。素三丁是土豆丁、胡蘿蔔丁同炒,起鍋前倒入黃瓜丁,好看又好吃。吐司布丁和吐司山藥卷本來是下午的小點心,我一人哪吃得完啊,端上桌之前再進烤箱加加熱,全家一起享用,中西結合也很有樂趣。沒有額外做湯,早上喝剩下的玉米渣兒粥,又加了點水同煮,正經粗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