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信不過形形色色的交友軟體,先看看基友們怎麼說:
李天天:
大家都這麼忙!見面你還不上床?浪費時間啊
米娜不是我:
剛入圈我也這麼想,後來怕得病就收手了
紅孩兒:
試一次,就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同志了,比起和女人幹,那感覺!
張張張張:
用那種軟體的人又不全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比如我,就只看看帥哥而已
金莎莎:
我能說我在男同交友軟體上發現了我老公……我是女的,後來離婚了
小浪人:
現在有多少愛情不是性慾開頭的呢,沒有性慾還能叫愛情?
發小jolin:
用軟體吊出來的難道不是開房睡覺,難道還想相親共度餘生?都是成年人,別那麼幼稚!
leo乖乖:
交友——上床——約炮,三部曲
貓奴鏟屎官:
人餓了要吃飯,饑渴了要啪啪,為了所謂的忠誠而在家打飛機也太殘忍了吧
本人非常不認同這種交友方式,畢竟人看不見,也不了解,合適不合適不說,有病沒病不知道,這也是光速般上升的愛滋感染率就是很好的證明原因之一。二話不說開房睡覺真的好嗎?今天我們討論一下中國男同性戀群體面臨的生活現狀。
難以正常化的生活
雖說男同群體在現實中尋找戀人比異性戀者難度大許多,但這並不是我們就贊同網絡交友,交友本身沒有錯,把交友與約炮劃上等號,就是絕對的錯誤。當然一定也有不想濫交不願意419,真正想找一個合的來的同性過日子,卻一直未果的人。在漫漫的尋找途中,想要在循循漸進的交流中發展下去,不願意直奔性愛,但男人的肉慾如此泛濫,人性如此浮躁,究竟能堅持到多久才能尋得?有多少人是本著找個生活的伴而踏上了無法拔足的深淵。原本有著得體工作,陽光外表的男人,卻可能被同性戀這個標籤而排出局外,他們通常要經受社會及家庭給予的雙重矛盾衝突和壓力,諸多不公平的待遇,加之情感生活無法寄託,形單影隻的孤獨感,更甚至於,有迫於社會家庭壓力而選擇假結婚或形式婚姻的男同,日夜生活在謊言中,他們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精神壓力。
受詛咒的愛滋病毒感染
很多同性戀者努力爭取自身權益,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追求性愛自由、人人平等,甚至不惜向社會向家庭出櫃。但很多人說起男同性戀,都會不由自由的聯想到愛滋病,如影隨形。從1982年開始,在同性戀群體中出現一種傳染癌症——愛滋病,與其說這是上帝對同性戀者的詛咒,不如說這是對部分追求自由性愛群體的懲罰。在中國,12月1日被列為愛滋病日,防控重點群體在男同群體。某研究室有效數據表明:300多名愛滋病患者中,50%是男男傳播,年齡集中在19——59歲之間,其中大學生佔比40%。百度上搜索同性戀愛滋病有幾十萬相關報導,兩者雖不能捆綁,但比例的上升讓人不得不正視。
巨大的家庭壓力
今年,同性戀一詞越來越頻繁的被人們提起,也越來越被大眾寬容接受。但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傳宗接代,對中國老一輩人來說,有著不一樣的生命聖神意義。因為同性戀者所面對的最大困境應是基於家庭而非社會。一般來說,同性戀者有幾種不同的選擇,第一,勇敢出櫃。向父母坦白,求得寬容或就此偃旗息鼓。但極少數有能認同並支持的父母。第二,選擇形式婚姻。即男同性戀找一個女同性戀合作形式結婚,滿足各自的家庭和社會形勢需求。但這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家庭矛盾、經濟矛盾、情感矛盾層出不窮,有勉強走下去的也日日夜夜生活在謊言中。真是的婚姻尚有各式各樣的家庭糾紛,何況是這種名存實亡的形式婚姻,毫無感情支撐,走向滅亡是必然。第三,選擇異性婚姻,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同夫,同妻。以正常婚姻的名義娶妻,背地裡和同性戀人交往。雖然很多男同不願意結婚,但迫於社會家庭壓力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在這樣的婚姻中要承受更大的情感壓力,缺乏愛情和性生活的保障,力不從心的敷衍和愧疚時刻伴隨著男同,殘缺的家庭環境,給雙方甚至孩子帶來巨大的痛苦。據調查,中國有80%的男同性戀即將結婚或已結婚,有專家說同妻人數可能多達2500萬,也就是說每年都有大量的女性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男同性戀者結婚成為同妻,導致婚姻不幸甚至自殺。這種騙婚形式我們尚可稱之為道德淪喪,但其根本原因還是社會和家庭輿論壓力導致的惡果。
點擊左下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