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敵環繞,留給陌陌的時間已經不多。
文丨範東成
作為一家曾經極富話題性的公司,陌陌這幾年稱得上低調。當然,這話也不一定對,之前的高調,難說有幾分來自主觀意願,又有幾分來自它被貼上的「約炮神器」標籤。
或許應該這麼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的進化,特別是視線範圍內更多新銳APP的爆紅,大家對陌陌已經見怪不怪,甚至早已用腳投票不再關心。
這多少有點像海克財經前幾天提到的微博的景況,雖然社區氛圍被指蕪雜粗放不加克制,而且自2014年12月上市以來股價多有較大幅度起伏,近日回落至21美元左右後,再度傳出暴跌及腰斬之聲,但至少從營收視角看,當前的陌陌仍是個賺錢的平臺,說它仍在「悶聲發大財」也不算太離譜。
陌陌無疑仍是唐巖的陌陌。從4月28日提交SEC的20-F文件能夠看到,截至2020年3月31日,陌陌創始人兼CEO唐巖仍為大股東,持股20.4%,有70.6%的投票權。
而據3月19日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陌陌2019年全年營收170.15億元,同比增長2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淨利潤44.93億元,同比增長29.8%,已連續20個季度保持盈利。
但唐巖需要看到的,顯然不只是這些象徵著美好的數字。
先且不說當前股價與歷史最高點53.31美元落差懸殊,如下這樣兩個已綿延很久的問題實在值得焦慮:其一,陌陌月活用戶規模遭遇天花板,2019年年底的1.145億,相較2018年年底的1.133億,幾乎是原地踏步;其二,陌陌營收來源單一,直播業務已連續多年在營收中的佔比接近8成,直播業務之外,還看不到足以挑起大梁的新生力量,而直播業務眾所周知已被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形成合圍,壓力之大可以想見。
儘管無論從營收還是從產品看,陌陌都已是一家更像秀場直播平臺的公司,但已坐穩陌生人社交賽道頭把交椅的陌陌,並未放棄在社交方向上的創新嘗試,只是它所孵化上線的此類項目,總體聲量不大,所知者不多。
這裡面唯一有個例外的,就是基於AI技術的換臉應用ZAO,但ZAO在2019年8月底迅速火遍朋友圈後,因涉及網絡數據安全等因素被工信部約談下架,再之後便淡出了公眾視野,整個周期只有3天。
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9歲的陌陌已經算不得年輕,在無數年輕人的注意力被抖音、快手、B站等大舉收割的當下,如何擺脫路徑依賴,讓自己重新新銳起來,是它當前極為緊迫的一項任務。
01
直播是座怎樣的金礦?
如果把陌陌比作人,那麼2012年的陌陌和今天的陌陌,長相已大為不同,或者乾脆說,這是兩個人。
現在打開陌陌,它首先推給用戶的,是帶有「附近」標籤的內容。可見,儘管直播是陌陌第一大營收來源,但它最想嘗試引導的,還是基於地理位置的交友需求。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周圍人的動態、目前的在線用戶,而是否發起聊天,主要依據差不多是用戶正在使用的頭像。此外,站內還有音視頻內容、同城KTV之類。
這顯然還沒進入到大量用戶願意付費的內容地帶。
點擊底部直播按鈕,你才算稍微入了這個聲色場的門。頂部「女神/男神來了」、「音樂」、「遊戲」等十幾個頻道分欄無不提示,這才是平臺最有料的地方。
有趣的是,儘管已進入直播欄,但產品首先引導用戶觀看的,還是基於地理位置的附近的直播。
這並非陌陌一家如此,但這裡涉及一個產品邏輯的小問題:平臺推薦的是附近的直播,但對那些真正想要看直播的用戶來說,他們可能更想看到的是平臺最受歡迎的秀場,無關距離。
頂部十幾個頻道遵循的也是兩套內容邏輯:一是基於位置認識新朋友;二是基於熱度看直播。比如「女神/男神來了」、「顏值」明顯是在引導內容,但緊隨其後的「交友」頻道又在提醒你,這依舊是個社交平臺。
至此,打開這個APP,自己到底是來交友,還是來看直播的,恐怕你已經傻傻分不清楚。
陌陌變成直播秀場,大體出於盈利需求,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陌陌能夠持續掘金?一個可供對比的事實是,最早做直播的映客已經淡出了舞臺中央。
原因或許還是和它最早的標籤以及陌陌到底是什麼有關。
就陌陌「約炮神器」一說,早在2014年,唐巖就曾在知乎上回應過。他的原話是,除非你具有較強的社交優勢,否則在陌陌上約炮是非常困難的。這說的當然是對這個標籤的不認同。海克財經早前曾和圖片社交應用nice創始人周首在這個話題上有過交流,周首觀點與之相差不多,他認為很多人對約炮可能有誤會,因為單論約炮,可能豆瓣更勝一籌。
但無論如何,這個標籤起到了作用——大量男性用戶在那幾年瘋狂湧入而且用戶黏性不低。據易觀千帆數據,到2018年1月,陌陌男性用戶佔比已達77.3%。
男性用戶基數龐大,不妨礙陌陌的人氣和商業化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失調,才導致了用戶訴求出現了某種一致性,使得陌陌在之後的直播變現道路上收穫頗豐。
大量訴求一致的用戶群是陌陌發展的基本面,只要這群人的需求還沒被充分滿足,陌陌就有把商業化繼續往下推的動力。
直播並不是陌陌商業化的全部。事實上在找到直播業務前,除了廣告,陌陌還有過很多探索,比如2015年年初推出過禮物商城,涉足實物電商,而且也正是在這一年,陌陌開始籌劃直播業務。此外,遊戲、音樂、會員增值服務等更是緊鑼密鼓。
陌陌為什麼要做內容,也就是唐巖經常提到的泛娛樂?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當大量用戶在此集結,陌陌需要更多內容保證他們沉浸其中。
但陌陌開啟直播業務前的諸多商業化嘗試,並未泛起太大波瀾,從2015年第二季度起,其月活一直是往下走的。而等到2016年試水直播業務,開掘到了空間和價值,成為營收亮點後,其他業務嘗試也就顯得更為暗淡。
2017年4月,陌陌打出了全新廣告——「用視頻認識我」,視頻社交成為新看點,同年它還舉辦過一個名為「MOMO音樂計劃」的直播造星活動,而這些動作的目的無不是為了吸引用戶和主播,推廣它的短視頻和直播業務。現在看,陌陌短視頻的最高價值是引流,而引流的最高價值是開直播間。
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記得陌陌在直播、增值服務以外的商業化嘗試,也很少有人提及它還曾經做過一款被網易起訴侵權其旗下產品《新大話西遊2》的,叫做《逍遙西遊》的遊戲。
雖然如此,由於深諳早前主流男性用戶心理,同時盡力讓這些用戶維持著相當比例的不拋棄不放棄,從其後來直播業務盈利情況看,陌陌像是跨越了時間線,直接把這些用戶平移到了直播時代。
這便需要再次提及陌陌直播的特點。
如果說抖音女主播主打年輕,那麼陌陌女主播無疑主打的是性感。
一個簡單的問題,同時也是答案:在陌陌,女性瑜伽健身類短視頻,經常會被推送到觀看前列。這真的是因為,相較其他內容,陌陌用戶對女性挑戰身體柔韌極限這一內容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嗎?
02
遭遇勁敵圍堵
在知乎搜索陌陌,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很多陌陌用戶自述的小故事,它們有些涉及酒託、飯託,有些涉及收租、放貸,千奇百怪,不勝枚舉,其中有些故事的精彩程度,足以拍個小短劇。
這類故事從未遠離陌陌,只不過,它們現在可能換了個形式。如果一定要見證這樣的橋段,多去幾次陌陌視頻聊天室,你總會碰上這麼一出。
陌陌視頻聊室天,是個類似相親舞臺一樣的虛擬空間,等你進入時,線上往往已經坐了幾位女嘉賓,無一例外年輕靚麗,如果只提供圖片的話,那也都是美女圖。最忙的是主持人,不斷鼓動進場的男嘉賓該對心儀的女嘉賓表示支持,而最基本的支持方式是,先刷個禮物,以獲得和女嘉賓互相關注ID的機會。
如果男嘉賓不行動,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主持人就會反覆催促,兼施各種心理暗示、語言嘲諷,直至達成目的或用戶退出房間。總之,你有多喜歡女嘉賓,你就要刷上多少禮物,這是陌陌平臺上這類相親交友直播間的至上準則。
單純抱著約會交友的心態,恐怕已很難在陌陌上實現願望。套路太多,要充錢的地方太多,女主播好像永遠無法企及,很多抱有交友目的完成註冊的用戶,早已經不這麼想了。
這也讓網友開始好奇玩陌陌的女性用戶構成到底如何。有知乎網友總結,在陌陌上刷動態、打發時間的「正常女」,平臺上8類女用戶中的一種。這一結論獲得了近5000贊。
當陌陌為直播變現而狂奔時,陌生人社交賽道競爭者相繼出現。
曾對陌陌江湖地位形成較大挑戰的是探探。
探探對標的是Tinder,而且它借鑑了Tinder左右滑動的模式。被陌陌收購前,探探月活據稱已超2000萬。探探CEO王宇曾在採訪中表示,探探主要考慮的是如何緩解女性用戶社交壓力,只有雙方都右滑了,用戶間才可以展開對話。也就是說,對話發起的主動權,主要在女性用戶一方,男性用戶只有被女性用戶認可了,他才能進入她的對話框。
與其說探探進入到了陌陌的地盤,不如說,探探開闢了一個新戰場,打開了一個重視女性用戶體驗感、看臉匹配的交友世界。
少有人注意的是,陌陌其實早在2016年年初就曾在其APP當中嵌入了這一功能,名為「點點」。但可想而知,陌陌的生態其實很難支持這種玩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女性用戶已經越來越少了。很難想像一個剛註冊成功,就直接收到陌生人「約麼」兩個字的女性用戶會在這類平臺待多長時間。
陌陌收購探探,支出不菲,現金加股票共計投入7.71億美元。這也著實說明了陌陌對這一領域的重視和捍衛。道理不難理解,儘管已是秀場,但根基還是要研究好兩性關係。
收購探探帶來的好處目前還未被清晰看到,探探依舊處在虧損中,而且由於商業變現提速,目前的探探長得越來越像陌陌了,它有了直播業務,上線了探探幣,收費的地方也更多了。
挑戰者絕不只一個探探。
已被感知到的,至少還包括2019年1月15日同一天上線的多閃、馬桶、聊天寶。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在2019年曾推出包括「躺平」、「唱鴨」等在內7款社交產品,騰訊推出了包括「回音」、「有記」等在內7款社交產品,百度至少上線了3款,字節跳動、快手、YY、網易、搜狐等均有新品。
陌陌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陌陌及其關聯公司已先後發布過數十款社交類APP,這當中還包括了國際業務。
除了眾多選手紛紛在陌陌的優勢領地躍躍欲試,對陌陌來說,更為現實的壓力來自直播業務營收增速放緩。秀場直播流量紅利見頂,如今已是個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這一生意的玩法也變了。
儘管唐巖在幾年前就曾強調,陌陌和抖音快手並非完全同質化競爭,但現在短視頻平臺已在直播領域長驅直入,不僅有秀場直播,電商帶貨勢頭更是極為兇猛。
一手緊抓變現,不能讓營收掉下來,一手緊抓創新,尤其是不能把陌生交友領地拱手讓人,現在的陌陌需要快速做出改變。唐巖所謂立足社交做泛娛樂集團的構想,還遠未撐開局面,而這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陌陌還能不能抓住年輕人。
03
95後還相親嗎?
陌陌成立於2011年8月,彼時很多85後是它的用戶,算下來二十五六歲,正是大學畢業三四年,迫於各種壓力需要約會交友乃至相親結婚的年齡,但9年過去,同樣二十五六歲的95後們還願意用它來實現願望嗎?
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2016年11月,當陌陌開始在直播領域大展拳腳時,一款主打靈魂交友,面向90後用戶,名為「Soul」的社交軟體上線。此後兩年,Soul先後完成了3輪融資。2018年9月,一條「Soul登不上」的微博熱搜,讓它成功出圈。。
這是一款能夠略微了解95後如何開展陌生人社交的產品。
Soul無需上傳真人照片,主要玩法有在線匹配Souler、大雜燴的匿名廣場等,填寫詳細資料,就可以等待產品分配Souler了。戀愛鈴響起說明匹配成功,對話框同時顯示的是兩人的匹配度和距離。
不看臉,先通過資料匹配促進興趣交流,通過廣場動態認識陌生人,是Soul的特點。
隨著用戶的增多,Sou其實也已開始面對探探曾經面對過的問題:優質的社區環境發生漸變,靈魂社交轉為顏值社交、方向盤社交(發自己開車的照片)。這些還屬小變化,就產品形態來說,其中最大一個變化是,廣場似乎成了比私聊更受歡迎的功能。
有用戶抱怨說,Soul已經失去了原來的美好,Soul上的人已經越來越不喜歡聊天了,寧可發一大堆內容到廣場,也不願和陌生人私聊一句,越來越多的人在把Soul當樹洞在玩。
此外,「日拋型」網友,「面基」,「蝦男」(去掉頭就可以「吃」了)這些詞的流行說明,不論男女用戶,在網上結交異性約會已經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交行為了,似乎並不需要為此再專門下個APP。
如前所述,在95後社交需求面前,陌陌並未停止探索,只是成功的不多,而且這些產品大概因為都出自陌陌,它們在產品形態上,有著鮮明的陌陌印記。
拿「赫茲」為例,儘管產品風格十分年輕化,極簡風,但玩著玩著你就會進入一個聊天室,開始進行傳說中的相親交友,這很容易讓人感覺又回到了陌陌聊天室。
一個更加難於回答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結婚率持續走低的低欲望社會,年輕人還那麼在意相親和結婚嗎?
在這一點上,從第一代網絡平臺世紀佳緣、珍愛網,到第二代網絡平臺陌陌、探探,再到如今的更加分眾,年輕人觀念已逐漸發生變化。
應該說陌陌過去9年間一直牢牢抓住的,並非點對點的異性社交,而是大量男性用戶在當前環境下無法滿足的某種剛需。用2017年唐巖在接受尹生採訪時的話說,直播的主要價值其實是互動,給用戶一個高效的和漂亮姑娘說話的機會。
在年輕人觀念改變,可選擇的APP又極其多,特別是注意力已被分流的情況下,陌陌能不能繼續讓年輕人中的主力也就是95後,心生好感長期駐紮貢獻營收,是一道難題。
大兵壓境,留給陌陌的時間已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