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施總穎記者 何麗娜
今天是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寵物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很多人知道被貓狗咬傷要打狂犬疫苗,那如果被抓傷呢?
七歲的小俞(化名)是個「小鏟屎官」。一個月前親戚家裡的貓媽媽生了好多幼貓,將其中一隻送給她,小俞開心極了,每天都和小貓作伴玩耍。
前一陣,小俞開始發熱,同時左腋下面長出一個腫塊,按一下會痛。之後腫塊越來越大,雖然小俞沒有咳嗽、嘔吐、腹瀉,但媽媽擔心會不會小貓身上什麼寄生蟲傳染給了小俞,帶著孩子到杭州市兒童醫院感染科趙仕勇主任醫師處就診。
小女孩腋下的腫塊
趙主任仔細檢查小俞,發現她的左手手背上有幾個皮疹,一部分還有結痂。媽媽很自信地回答:「前幾天就有了,是蚊蟲叮咬的。」沒想到小俞奶聲奶氣地糾正了媽媽,說:「有些是蚊蟲咬的,那個結痂是之前被小貓抓傷過,留下來的,現在已經好啦。」
原來,大約十多天前,小俞和喵咪玩耍時手背被小貓抓傷了,劃痕有深有淺。因為愛貓,她對這些傷口全然不在意,也沒有跟媽媽提起。
「謎底」被解開,小俞得了較為少見的貓抓病(巴爾通體感染),經過精心的救治及護理,小俞順利康復出院了。
但因為領養的幼貓沒有接種過疫苗,小俞被抓傷時也沒有及時打疫苗,趙主任叮囑媽媽及時為小俞接種狂犬病疫苗。
據介紹,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傷口傳播,被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雖然是家養的寵物,但很難保證寵物有沒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其他動物發生接觸,因此也存在感染風險。
趙仕勇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在將貓送給孩子作寵物時,要先給貓進行驅蟲和健康檢查,並接種相關疫苗。平時要定期洗澡及修剪指甲。
一旦發現孩子被貓咬或抓傷,應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病疫苗。如未能及時接種,在狂犬病發病前仍可接種該疫苗。
另外,貓抓病也可通過貓身上的跳蚤叮咬傳播。家裡養貓的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需及時就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