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後莫名長出腫塊,博大名醫團奮戰3小時成功「清掃」

2021-02-06 南昌博大耳鼻咽喉醫院

  長痘痘是很平常的事,一般都長在臉上。其實除了臉,還有一個地方也會長類似痘痘的「硬包」,比如說耳朵後面。  28歲小夥張安(化名)兩年前就發現左耳朵後面出現一個「花生米」大小的疙瘩,因為不痛不癢,平日身體健康,小張也沒有當回事。數天前,他發現這個好久沒有關注的疙瘩已經有「棗子」大小了,這才風風火火就醫求助。經過檢查,發現左側耳垂下可觸及一腫物,直徑約3公分大小,表面光滑,被診斷為腮腺腫塊。

  

  腮腺是人體最大的誕腺,位於面部雙側耳前及耳垂下,其功能為分泌唾液、幫助消化,面神經分支呈網狀分布於腮腺的深葉與淺葉之間。腮腺腫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男女均可患病,病因不明,良性腫瘤約佔70%~80%。患者多因發現腮腺區無痛性腫塊後而就診,其病史可為數年乃至數十年。

醫聯體發揮聯動優勢

兩院專家精心手術救命也保顏


  作為江西省腫瘤醫院醫聯體醫院,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發揮醫聯體專家聯合會診優勢,邀請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魏運輝教授與鄧彬華博士共同為該名患者診斷病情,並最終確定行腮腺淺葉腫物切除術的手術方案。

  

魏運輝教授與鄧彬華博士聯合實施腮腺淺葉腫物切除術。

  對於腮腺腫瘤手術的難點,莫過於從錯綜複雜的面部神經網中,小心取出腫瘤,稍有不慎則會有面癱風險。鄧彬華博士講道:「這類腮腺腫瘤手術我們做了很多例,腫瘤細胞可通過出芽生長的方式累及周圍腺體,手術不徹底會導致復發;二是面神經分支呈網狀分布於腮腺的深葉與淺葉之間,腫塊長期緩慢增長,導致面神經推擠移位。因此,手術不僅要將腫瘤徹底切除乾淨,還要完整保留面神經,避免患者術後出現面癱的情況。」

  

術後,小張恢復情況很好,無明顯面癱症狀。

  切下來的腫塊病檢結果為多形性腺瘤,是良性腫瘤。專家表示,腮腺多形性腺瘤早期對患者外觀沒有影響,但隨著病程延長可逐漸長大呈「多結節狀」,累及腺體並壓迫面神經,勢必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面神經受損的概率增大。同時多形性腺瘤長期緩慢生長可能會癌變,建議一旦發現及時就診。

相關焦點

  • 博大耳鼻喉名醫團成功開展耳內鏡下中耳手術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近日,由江西省醫學科學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鄧彬華博士領銜的手術團隊,成功完成全省首例耳內鏡下中耳手術,該技術最顯著的優勢在於切口在耳道內非常隱蔽,術後無明顯疤痕,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後恢復快等特點,因此備受業界推崇。  但由於這一術式相對傳統的顯微鏡手術對相關器械、術者的手術技巧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江西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 脖子上長了「蘋果」大的腫塊,醫生用9個小時切除。專家提醒,這個...
    供稿: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脖子上長出「蘋果」大小腫瘤,患者病情危急1年前,51歲的梁先生發現右頸部長出一個莫名腫物,由於腫物無痛性,且無其他症狀,順利切除原發病灶甲狀腺後開始清掃淋巴結,位於鎖骨上的轉移性淋巴結過大,合併侵犯鎖骨及包繞鎖骨下靜脈和頸內靜脈,分離非常困難。憑藉多年手術經驗和默契的團隊配合,手術團隊突破重重困難,仔細分離並保護保留了重要的組織結構。由於頸部轉移瘤與鎖骨緊密粘連,難以分離。
  • 孩子身上莫名長腫塊 原是患了免疫缺陷病
    3年間,男孩身上出現不明包塊,一查竟是罕見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慢性兒童期肉芽腫病。南京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成功為其實施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免疫功能。據悉,該患兒是南京市兒童醫院首例用中華骨髓庫供者幹細胞完成的移植治療。
  • 身體莫名長出腫塊,究竟危不危險?專家:這幾種恐是腫瘤前兆
    之後記者對觀眾表示了感謝,並承認「如果沒有這封電郵,她可能永遠都不會主動去就醫,那麼她的腫瘤肯定會繼續發展下去,想想都覺得非常可怕……」不僅是頸部,身體很多部位都可能無緣無故地長「包」,有些包塊是良性的,但也可能像上述記者那樣是惡性腫瘤,具體該如何區分,不同位置的腫塊又可能預示哪些問題?
  • 7歲小女孩莫名發熱,腋下還長出個腫塊,問題竟出在她愛玩這……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施總穎記者 何麗娜 今天是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寵物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很多人知道被貓狗咬傷要打狂犬疫苗,那如果被抓傷呢?
  • 15歲男生脖子上長「貪吃蛇」專家提醒:孩子頸部長腫塊、突發聲嘶或...
    小張是湖北十堰人,目前正在讀高一,五一前無意間摸到脖子上有個腫塊,像小石頭一樣堅硬。父母帶小張到當地醫院做彩超檢查發現其甲狀腺上長了多個腫塊,隨後來到武漢進一步求診。該科副主任阮劍和手術團隊,仔細全面評估小張的病情,考慮到其年紀小、尚未成年,而且是疤痕體質,今後還需面對就業、婚姻等問題,阮主任為小張精心設計了個體化手術方案,沿頸部橫紋切口、腔鏡輔助清掃淋巴結,儘量縮短手術傷口、減少損傷的同時又能徹底切除癌性組織。
  • 京東健康「名醫義診直播」迎高潮 「名醫天團」走進直播間
    12月21日,由8位名醫組成的「名醫天團」即將走進直播間,通過「人氣名醫+熱點話題」的高密度集中呈現,將名醫義診直播活動推向高潮。從上午10點到晚上7點,8位名醫將通過直播的形式零距離問診,全面科普健康知識,幫助大家解答各種疾病與健康問題,教授大家如何正確、科學地進行健康管理。據悉,12月21日的「名醫天團」直播內容覆蓋了心臟、母嬰、精神心理、糖尿病、中醫、老年病等多個科室。
  • 胸前長「籃球」大腫塊並潰爛感染 女子乳腺癌復發險送命
    術前患者胸前腫塊。紅網時刻1月8日訊(通訊員 劉安妮 石榮)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病房,初次見到夏阿姨,她癱坐在輪椅上,面容痛苦,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右胸前一個籃球大小的、散發著一股腥臭味的腫塊被浴巾包裹著,需要她藉助肩膀的力量支撐。
  •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頸部腫塊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曾經有份研究統計,在非甲狀腺非炎性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腫瘤佔80%。因此當頸部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腫塊,患者首先擔心的是不是癌症。
  • 胸前長籃球大腫塊潰爛感染,女子乳腺癌復發險送命
    徐怡順主任醫師進一步解釋,夏阿姨的乳腺瘤體巨大,且在腋窩處廣泛轉移,預期手術時間長,存在很高的風險。相關檢查結果提示,患者循環、呼吸均存在系統性疾病,加大了手術難度。此外,患者腫瘤血運豐富,右乳表麵皮膚紅腫破潰,存在嚴重的炎症感染,更增加了手術難度和預後風險。然而,夏阿姨和家人對實施手術根治的意願非常強烈。
  • 竹子順流而下堵住橋洞 重慶潼南消防奮戰4小時成功排險
    接到報警之後,潼南消防第一時間派遣精幹隊伍,趕往現場排險,奮戰4小時完成了排險任務。消防員抵達現場後,發現橋墩下除了纏繞在一起的大堆竹子外,還有木頭、塑料桶等雜物,橋洞幾乎被堵死。如不及時清理,一旦再降暴雨河水繼續上漲,極有可能會威脅石橋的安全。
  • 比熊身上長腫塊(硬塊)-哪類腫塊危險性較大
    下面提到的這些出現在比熊身上長包、腫塊、硬塊或是小疙瘩,是需要我們特別上心的:皮下的小腫塊,並且摸起來感覺有粘連:  有些皮下的腫塊,我們用手摸起來不能活動,好象和下面粘在了一起,是否粘連也是明顯的區別於淋巴結腫大的特點,這種硬包或是腫塊應該特別在意,儘早檢查。
  • 老人多次手術背部腫塊成「小丘陵」,醫生九小時手術成功切除
    今年64歲的王女士是山東人,2014年偶然發現右側背部出現腫塊,恰好王女士的兒子是一名神經外科的醫生,職業敏感讓他立馬就帶自己的母親在當地醫院手術治療,術後病檢考慮粘液型纖維肉瘤
  • 3小時奮戰完成箱梁架設 500條被子「保暖」主體建築
    近3小時奮戰完成箱梁架設   「開始架梁!」1月8日晚上11時,零下9攝氏度,隨著項目負責人劉楊一聲令下,江平路潤揚路互通的關鍵工程,也是揚州快速路建設唯一一段上跨寧啟鐵路高架橋最後兩片箱梁開始吊裝。   為做好保溫工作,現場施工人員全部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裝,戴上了厚手套。
  • 名醫幫幫團N0.141:男子咽喉部長2釐米腫塊是什麼
    網友陳先生的煩惱:     陳先生今年34歲,最近他的脖子咽喉部有一個2釐米長的腫塊,可以用手摸到,平時也不疼,只有轉動脖子時有點疼。雖然平常不疼不癢,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卻讓人不是很安心,請問醫生這種腫塊該怎麼辦?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女子胸前長「籃球」大腫塊,潰爛感染險送命!針對此病,醫師這樣警告
    徐怡順主任醫師進一步解釋,夏阿姨的乳腺瘤體巨大,且在腋窩處廣泛轉移,預期手術時間長,存在很高的風險。相關檢查結果提示,患者循環、呼吸均存在系統性疾病,加大了手術難度。此外,患者腫瘤血運豐富,右乳表麵皮膚紅腫破潰,存在嚴重的炎症感染,更增加了手術難度和預後風險。然而,夏阿姨和家人對實施手術根治的意願非常強烈。
  • 女子左腿長出寄生蟲!變成腫塊整整2年多,與出國經歷有關!
    來源|浙大一院浙江杭州的金女士(化名)旅遊後發現左腿長了一個腫塊。前段時間,金女士發現腫塊變大,而且一碰就痛。到醫院檢查,原來是腿上長了「寄生蟲」。好好的小腿上,怎麼會長出寄生蟲呢?左腿長的「疙瘩」是啥?病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金女士回憶,左腿上的腫塊2年多前就出現了,當時以為是被蚊子叮咬,過幾天就會自行消退,卻沒想到這個腫塊「陪伴」了她這麼久。「一直也消不下去,儘管手摸上去是個硬硬的疙瘩,但它是會活動的。」金女士說,最開始還有點擔心,但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她也就將它拋之腦後了。
  • 保定「皮膚名醫工作站」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馬晨輝)2021年1月2日上午,「北大博導團河北省會診中心3周年成果展暨皮膚名醫工作站成立儀式」在保定希悅國際酒店舉行,北大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和保定市衛健委書記、主任王振民,共同為保定「皮膚名醫工作站」揭牌。圖為皮膚名醫工作站揭牌現場。
  • 中年男子全身發黃、瘙癢確診肝門部膽管癌,專家奮戰六小時挑戰生命...
    近日,該男子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受了高難度的肝門部膽管癌切除術,醫生在術中挑戰生命「雷區」,謹慎游離肝動脈、門靜脈、下腔靜脈,顯露膽總管,清掃肝門部淋巴結,行右半肝、肝尾葉切除,膽腸內引流,經歷每一個步驟的嚴峻挑戰後,手術獲得成功。目前,該男子術後指標正常,正在進一步康復中。53歲的陳先生是湖南永州人。
  • 「好牙給我帶來福氣和福壽」86歲書法家現場寫「福」字感謝名醫團
    種好牙,陸翁一氣呵成,遒勁有力  針對陸翁缺牙多、時間久的問題,口福行動高齡種植專家團通過會診,用「分分種」高齡微創技術,幫陸翁成功種牙。該技術專門為高齡缺牙長者研發,具有手術時間短、癒合快、微創無痛等優勢。  時隔一年,陸翁前來複診,在現場他一口氣倒寫三幅作品,遒勁有力、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