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偷偷溜走了,當我們還沉浸在自己是一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少年時。人生須臾一瞬間,青春已逝,中年悄然而至。
回顧前半生,忙忙碌碌,努力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鮮明的稜角讓初入社會的你毫不畏懼,執著、較真……有著自己的小脾氣,也正因為如此無形當中傷害了身邊的許多人。
梁實秋曾經說過:「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於人於己都不宜。」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脾氣這個東西一定要控制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誰都不甘願無私接受別人的脾氣,失望攢夠了也就離開了。
青春已逝,身體的恢復能力也逐漸變弱,餘生就該心態放寬一些。放過自己,放過他人,去看看世間的美好,也許會收穫不一樣的驚喜。
02、別輕易發脾氣,傷感情
人生是一條無法回頭的旅行,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換了模樣,曾經的摯友,如今的陌生人,曾經的陌生人,如今的「旅伴」。
佛說,眾生平等。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需要維護的,無論雙方是怎樣的身份,當情緒來臨的時候說出的話常常口不擇言。
也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誤會有的時候就這樣產生了。
成年人的世界裡,雙方的感情如果受損了,並不能像小孩一樣,一顆糖就能哄好。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活得不容易。
你發脾氣的時候自己內心是得到了釋放,但別人的內心卻增加了負重,久而久之,被傷透的心也就會慢慢離開你了。
人生下半場別輕易發脾氣,來到這個世間遇到的人是緣分,所有的感情都來之不易,要學會好好珍惜。
惡語傷人六月寒,別因為你的脾氣,讓身邊的人、身邊的感情,被你傷透了,餘生不該如此孤獨。
03、別輕易發脾氣,傷身體
人到中年,隨意「發脾氣」傷身體,有損自己的健康。
人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是自己的身體,發脾氣其實是一件懲罰自己的事情。氣大傷肝,你又為何要跟自己的健康過不去呢?
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曾說過:「那些易於爆發激情的人,最好在發言之前把舌頭在嘴裡轉上幾圈。」
當一個人情緒來臨的時候總是很難控制自己的言行,理智的人善於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堅決不做情緒的奴隸。
發脾氣,只會傷害自己的健康,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長命百歲,有什麼比活到九十九歲還依然身體健朗笑口常開要來的幸福呢?
善待自己,好好活著,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人生下半場已經沒有什麼事情是值得去糾結的了,快樂多一點,痛苦就少一點。
04、別輕易發脾氣,請放下
脾氣可以有,但是不能亂發脾氣。社會的壓力如此之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說不出來的心酸苦楚。
有些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做決定,那與其活在抱怨痛苦當中,不如心放寬一點,想得越多越容易把自己困住。
生活也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只是我們被情緒蒙蔽了雙眼,沒有發現那些美好瞬間。
人生是一條沒有回頭路的單行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糾結著不放只會讓自己的心負重不堪。前方一片大好光明不去追求,為何要糾結那些逝去的痛苦之事呢?
人就該看開一些,生活是值得去享受的。前半生讓自己勞心勞力,人生下半場要好好取悅自己,保持一個快樂的心情,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活得更加通透。
學會看開,享受當下生活,活得更加通透。
學會控制情緒,放下那些「看不順眼」的事情,隨那些年輕人去「折騰」吧。總有些路需要他們去摸索,總有些事你也管不了。
與其為那些事發脾氣,不如看開些,過好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人的心境都會不一樣。
05
人生下半場,把脾氣調成「靜音模式」。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明天的太陽不會因為你今日的沮喪而不再升起,人生也不會因為你今日的懊悔讓你重新來過。
為人處事,重在以和為貴,人生後半場,前塵往事也該不必那麼計較了。
人到中年,要懂得享受生活,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脾氣也需要有所改變,氣大傷身。
心態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給自己負擔,不給他人負擔。
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把內心那個浮躁狂妄的自己打敗,迎接一個全新的、成熟穩重的自己開啟下半場的路程。
回顧之前走過的那些路也該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那就別再和這個世界較勁了。
人貴在能活出一份豁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脾氣調成「靜音模式」,餘生方能怡然自得!
-END-
今日話題:
人到中年,你會被情緒控制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