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 --- 張愛玲七政星盤解析

2021-01-19 Hegelian紫蘇









傾城之戀

---- 張愛玲七政星盤解析

 

張愛玲出生於1920年9月30日,太陽天蠍,月亮金牛,命宮雙魚。

 

命宮雙魚,命宮主木星。危月宿上立命度,命度主月亮。命坐長生、又有文昌入命,天資聰穎、頭腦清晰敏捷,善讀書好文章,文字功夫天賦異稟;命宮主木星落入夫妻宮內,敏感多情,感情中在意對方;命度主月亮為男女宮主星,與藝術修養品味等有關,落入三兄弟宮金牛座,月落金牛乃月明滄海之格,月得位;張愛玲生於農曆八月十九,近滿月時分,秋月最美,又逢望期,能量通透飽滿,且月帶貴人化天權,雖生於白晝,月不得時,然而能量已經非常強大有力。

 




月入金牛與羅睺相會,羅睺為火之餘奴,代表遷移跟財帛。她在意錢有世故的一面,因為她曾因為錢的問題與母親產生隔閡再因錢的問題徹底對母親失望,母親曾因為資金的短缺選擇自己出國而讓張愛玲失去留學機會又將她的獎學金一夜賭光,月亮為母親,落入閒極宮望月見羅,母親強勢好玩樂,又對國外文化生活無比嚮往熱衷,這一點也是影響張愛玲的;遷移宮與國外文化、讀書學習等有關,張愛玲自身嚮往外國生活,又受到姑姑和母親的影響,於是她發憤圖強用功讀書,考取了英國的留學名額,即使因戰爭原因不得不到輾轉到香港讀書,她也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取獎學金。而月亮為命位身為母,她的品味、她的追求、她的內心深處價值觀受月亮影響非常重,也可以說受母親影響非常重;然而秋月喜獨明,又逢望月之時,不喜羅睺相會,反有蝕月之象,母親對她的影響,紮根與內心深處的同時,又生出刺,時刻刺痛她敏感多情、靈動通透的內心。

 

月明得位有貴,命宮主星入對宮,她通達人情世故,看透感情中的冷暖,看透人世間的本質,把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體察到入木三分,讓人感覺在她面前每個人都被赤裸裸被看盡;月羅相會,她內心桀驁不遜,勇敢直接,打破常規,將體悟到的一切情感中最細膩最咬囁人心的筆觸不留情面的表達,而命坐長生文昌、命度見貴有光,她太聰明,文字功底太好,一眼望穿的洞察力與一針見血的文字不留情面的表達依託於最聰明得體的方式,讓人目瞪口呆,但無法不認同。就是這樣一種配置,讓張愛玲身上的特質既複雜矛盾,又受人矚目,她的文字之中到處是刺,可是你既恨她又不得不愛她,恨她刺痛你,愛她一語中的地扎醒你。而這種功力世人只能望其項背。她的配置既是她獨有的優勢又是令人詬病的缺點,然而,當她揚起下顎,傲視一切的時候;當她將自己的優缺點所有矛盾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後淋漓盡致的發力的時候,這種衝擊,是每個人都無法抵抗的,你不得不接受她,不得不被她徵服。你可以不認同可以批評她 可以扒無數小道消息詬病她的私生活,可是你無法不被她的靈魂觸動,真誠是把刀,扎哪兒哪兒出血,張愛玲表達的一切是真誠的,一枚月羅合的耿直girl,無論如何都不會跟城府和心機沾邊;月亮太強太聰明,她的真誠咄咄逼人又才情滿溢觸動人性最深層細膩的部分。

 



命宮主與官祿宮為同一顆星體,獨立自主,事業與命同生。且官祿宮內見火星會合紫炁呈火炁職權格,紫炁乃文章之星帶文昌與火星相會,火星為遷移主星,火炁執權格,被太歲釣起激發,力道尤強,文化事業發展。又,火星為遷移主、財帛主星,入射手宮入局,又逢貴格,財運亨、學霸特質渾然天成。

 

張愛玲的星盤中,田宅宮內見本命太歲填實,重視家庭家人,受家庭環境影響非常重,加之夫妻宮與田宅宮主為一顆星,家庭對她的種種影響,延伸至婚姻感情,延伸至她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態度和理解。田宅宮主水星落天秤扶陽入局,水化科名天祿,張愛玲家庭背景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長女。然而水落疾厄,雖有貴終究氣數將盡,到了張愛玲這一輩家勢已經逐漸衰弱,算是沒落貴族之家。父母在她童年時離婚,她跟父親生活,日水相會,太陽得地,父親對她的文學天分早有察覺,也有一些引導幫助,但是太陽為奴僕主落八宮,父親不上進、對她有過虐待暴打軟禁,這些經歷造成張愛玲對家庭有著極端、悲觀的印象。



 

命宮主木星落入夫妻宮,感情中在意關注對方;木土交戰於夫妻宮,能量戰克而不美。夫妻星落入天秤內會合月亮,扶陽入局升殿,能量強勢,加之命宮主入夫妻,感情是她看重的一點,但夫妻更何況夫妻宮主水星落入疾厄宮內,感情中的波折動蕩終究不盡人意,與胡蘭成的「婚姻」以悲劇收場,傷痕累累;後來去到美國,嫁給年長自己近30歲的德國後裔賴雅,也是異路婚姻。疾厄宮也是一個業力之宮,能量暗藏,夫妻主星吸收大量來自這個宮位的能量,張愛玲對待感情、對待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終態度是悲觀的,這種悲觀不是因她冷漠,而是太過在意後的失望。

 

1942年,限行相貌宮,流年太歲釣起限宮,流年祿勳入命,文昌入官祿。同年張愛玲在夏天返回上海,開始寫作生涯。遷移宮內見貴,在《泰晤士報》上發表影評劇評。



 

1943年,換限之際,流年祿勳入限,流年太歲填實男女宮,火力開足 靈感充分激發。這一年是張愛玲文學上大豐收的年份,也是奠定她在文壇地位最重要的年份,同年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傾城之戀》,這些膾炙人口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品都是同一年中完成。同年換限進入福德宮,見本命月孛前引,流年太歲釣起本命月孛,這種運勢遇到感應自當非常強烈。孛為水之餘星,能量陰鷙多變,本身為情慾之星,又為夫妻主餘奴。胡蘭成為汪偽政府工作,因得罪汪精衛入獄,張愛玲被友人帶去幫胡蘭成求情,才有了最初的交集。後來胡蘭成出獄,對張愛玲的文採讚賞有加,二人見面後交談甚歡,一見傾心。孛為餘星,性質雜亂,不純粹,此時胡蘭成已經結婚,所謂與胡蘭成的第一次婚姻,沒有婚禮,只有二人的籤訂的婚書,也就是說,沒有法律的公正、也沒有儀式的認可,這種「婚姻」,屬於典型的餘奴感情,沒有見光,沒有得到上天的認可和眾人的祝福,畢竟此時胡蘭成已經結婚,他有家庭,那麼與張愛玲的結合是不負責任的,是因情而生的佔有,月孛特質昭然若揭。由孛星帶來的感情也終將被孛星帶走,二人婚後不久,胡蘭成離開上海,依然風流成性,之後無數風流韻事不在華夏,1947年,流年太歲填實命宮,張愛玲痛下決心要與之決絕。從運勢來開,在分手後多年內,張愛玲內心並沒有放下胡蘭成,她深居簡出,寫作教學,過著非常低調的生活。

 

1954年,換入官祿宮,此時與月孛的恩怨情仇 各種糾纏終於完全了結。1955年,限行尾火宿,火掌遷移,同年搭乘遊輪遠赴美國。1956年,本命火星前引、限度火宿、流年太歲填起本命火星,張愛玲遇到她的第二任丈夫賴雅。火星紫炁相會,火為遷移宮主,賴雅為德國後裔,還是一名很有才氣的劇作家。受太歲激發,二人於同年結婚。1967年,頂完火星後即將換限之際,賴雅去世。

 


 

張愛玲一生對男女之情的洞察精準明晰到令人發慌,個人一直認為,她在《傾城之戀》裡寫盡了她對感情最通透的理解。範柳原和白流蘇這樣的男女,情場高手,在感情中經歷了太多,屬於老司機誰都騙不過誰,這要是擱在日常,兩個人最多是逢場作戲彼此虐一虐,然後分道揚鑣,因為太相像的人有時候也會因此二產生互克。但,戰亂讓香港淪陷,卻成就了範白二人亂世創造了極端條件,極端條件之下一切皆有可能,張愛玲借著這種極端條件,將婚戀的幾點要素闡述的淋漓極致。

 

「……在這動蕩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邊,隔著他的棉被,擁抱著他。」(張愛玲,傾城之戀Chapter 10)

 

感情中,相互的關係是最基本的條件,相互依靠 相互包容 相互忍耐,二人若能彼此相依相伴,是成全一段感情的必要條件。單方面的努力,終究不夠。

 

「他從被窩裡伸出手來握住她的手。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 (張愛玲,傾城之戀Chapter 10)

 

相互的關係之外,還要有充分的信任和了解,張愛玲用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表達出,當你們彼此看透彼此理解 彼此懂的對方的時候,哪怕只有剎那間的心心相印,也能夠照亮此後漫長乏味生活中的無盡瑣碎。哪怕在外有逢場作戲,哪怕流言蜚語的詆毀,甚至,一方真的犯了錯,當你念及那一剎那的透亮,便會透過眼前的黑暗,看清未來的一切,看到光、信念、和希望。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張愛玲,傾城之戀Chapter 10)

 

天命,要看環境的機會,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到底能否開花結果,除了上述兩條外,老天給不給面子非常關鍵。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依舊如此,這種環境的因素可以理解為運勢,即使彼此盤中緣分深刻,這只是一個引動條件,而彼此的運勢是否合拍、環境狀態到不到位,也是決定一段感情是否會有結果的重要條件。



 

張愛玲一生筆耕不輟,即使在經受感情上的挫敗打擊、悲傷分離,她都沒有在文化學術上放棄懈怠分毫。1968年,換入遷移宮運勢,計都前引,逐漸過起寡居生活,鮮少路面。不管她的作品在海內外華人圈引起多少轟動、褒獎還是批評,她都沒有回應,看上去並沒有對她造成怎樣的影響。她說,出名貴要趁早,23歲橫空出世震驚文壇,一生堅持寫作、在文化事業上始終如一,經歷了心態變化、人情冷暖、跌宕起伏,在1995年由夫妻宮進入奴僕宮的換限之際,加之流年太歲入命衝擊,在洛杉磯的一間公寓中孤獨離世,去世幾天後才被人發現。她的一生,經歷過無盡繁華,又以寂寞到令人恐懼的方式離開,75年人生的種種經歷,正如她的小說名字「傳奇」一般。經歷了20世紀最熱鬧最動蕩的歲月,張愛玲留給世人的是一個落寞的背影,而在背影的正面,可以是嘴角上揚的冷笑,也可以是看清人世冷暖的淡然,盡憑你的想像。



(本文除星盤外配圖 均來自網絡)



本文by紫蘇 

騰訊星座專欄寫手

《半島魅麗》雜誌星座專欄特邀佔星師

新浪微博@Hegelian紫蘇 

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掃描以下二維碼可關注我的公共平臺




相關焦點

  • 《傾城之戀》:從張愛玲的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而張愛玲真正被人熟知是1938年在上海《紫羅蘭》雜誌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後又較陸續發表了《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而《傾城之戀》被很多人肯定並喜歡。從表面上看《傾城之戀》講述是的一個離婚女人白流蘇在娘家受到的冷眼與鄙視,後又與範柳原陰差陽錯的愛情。
  •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張愛玲:《傾城之戀》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張愛玲:《傾城之戀》 2020-04-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原本收錄在她的小說集
  • 張愛玲: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之一。是一篇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那麼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張愛玲 《傾城之戀》一般的男人,喜歡把女人教壞了,又喜歡去感化壞女人,使她變為好女人——張愛玲 《傾城之戀》
  • 張愛玲與她的《傾城之戀》
    民國時期曾湧現出一大批才女,林徽因、蕭紅、陸小曼、張愛玲。都說亂世出英雄,但是那個年代卻湧現出一大批「巾幗」,她們用文字記錄下那個時代的特徵,記錄下那個時代人性的特點。但她們的愛情之路也是坎坷,其中最讓人憐憫的是便是張愛玲。
  • 解讀張愛玲《傾城之戀》的悲劇色彩
    在《傾城之戀》中,張愛玲刻畫了三種人間悲劇,並通過獨有的視角和反差烘託等,將其中的悲劇色彩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中的悲劇色彩進行簡析,並對其中悲劇色彩的產生原因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悲劇色彩;小說解讀 - 1 - 目錄引言​- 3 -1、緒論​- 3 -1.1 《傾城之戀》悲劇色彩的研究價值​- 3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4 -2、《傾城之戀》中對人間悲劇刻畫​- 5 -
  • 傾城不傾城 | 紙上電影張愛玲—— 《傾城之戀》的誤讀和再讀
    《傾城之戀》裡,從腐舊的家庭裡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1944年12月,張愛玲曾親自將這部作品改編成舞臺劇於上海新光大戲院公演。
  • 從《傾城之戀》之中,看張愛玲的愛情觀
    因此對張愛玲的研究從未停歇,可以這麼說,張愛玲是時代的一個符號,她詮釋了那個時代所具有的特徵,而這特徵又深入到社會底層,達到了她所追求的「蒼涼中的更多的回味」。《傾城之戀》作為張愛玲小說創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在張愛玲小說思想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視的決定性作用。
  • 文學欣賞:張愛玲《傾城之戀》賞析
  • 《傾城之戀》:白流蘇—張愛玲的「自我投射」
    2009年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電視劇《傾城之戀》,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家族走向衰亡後的白家六小姐白流蘇(陳數飾演)嫁給了唐家少爺唐一元(王學兵飾演),但是由於結婚之前並不了解唐家少爺的性子,所以結婚以後,整天花天酒地、沾花惹草的唐一元徹底傷透白流蘇的心。
  • 從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之中,看亂世之中的愛情故事
    《傾城之戀》已經掐斷了「傾城之戀」原本所負載的文化信息,從反面對它進行別樣的闡釋,題目與文本相矛盾,傾城的內涵在小說文本中呈現出怪誕的倒錯,由此也賦予文本蒼涼、反諷的感情基調。《傾城之戀》確實也有才子佳人的外殼:白流蘇,一個遺老家族的中國古典淑女,風韻猶存,已離異;範柳原風流倜儻,經濟殷實的華僑後代,黃金單身漢。
  • 從《傾城之戀》普通人的傳奇中,解析張愛玲的寫作風格和藝術目的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愛情故事中唯一以圓滿收尾的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愛玲最膾炙人口的小說之一。小說主要寫了離婚後的白流蘇住在娘家,受盡哥嫂,家人的嫌棄和白眼,不得已,想通過嫁人來尋求出路;而富家公子範柳原愛她卻無意婚姻,在淪陷的香港中,患難與共的兩個人,終結秦晉之好。
  • 張愛玲《傾城之戀》:當婚姻與愛情無關
    也許你沒看過張愛玲的書,但一定聽過陳奕迅的《紅玫瑰》《白玫瑰》這兩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林夕就是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寫的詞。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豆瓣8.5《傾城之戀》:冷靜、古典美、悲劇,張愛玲的悲觀主義
    傅雷在評論《傾城之戀》時曾說這是一部40年代淪陷區的廢墟上綻開的罌粟花,後來被人們大量用於評論張愛玲本人。張愛玲,中國現代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不屬於任何流派,是個獨特的存在,為中國小說史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 【名著解析】張愛玲美其名曰《傾城之戀》,也不過是對平凡夫妻
    傾城之戀》也是一樣。不可否認《傾城之戀》電視劇是非常優秀的作品,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是戲骨極品。但唯一缺憾且不可避免的就是男女主角比小說中的他們要純良且忠於愛情,而張愛玲筆下的範柳原與白流蘇可不是這樣具有高潔品格的人。而《傾城之戀》展現的卻是一個字:俗!表面上看,白流蘇與範柳原都很風雅不接地氣,而實際上他們都是在現實生活中不難找到的俗人。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名裡也是命裡!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白流蘇和範柳原,是名裡也是命裡!看了無數遍的《傾城之戀》,不由得在心裡嘆服張愛玲的輕靈睿智,單一個名字,幾乎就能表達出人物的一生。白——流蘇、範——柳原、小編印象中除了紅樓夢裡的人名以外,大概白流蘇這個名字是我見過的最極致的表現。
  • 張愛玲《傾城之戀》:如果婚姻與愛情無關
    ——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在作家身份之前,張愛玲更是一個女人張愛玲是一個很時髦愛美的女人,她就把自己的第一筆稿費買了一支口紅。如果在現在她活在現在,一定是一個每天發發自拍,寫寫字的文藝女青年。才華橫溢,出名趁早張愛玲是完完全全靠才華寫作的作家,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表了大量的很優秀的作品。今天要講的這本《傾城之戀》也是在她23歲左右發表的。在這一年她同時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所以她的真實創作年齡是很小的,也體現她的才華。
  • 滿心才女張愛玲,傾城之戀的結局,不知多少人看懂了?
    滿心才女張愛玲,傾城之戀的結局,不知多少人看懂了?在現當代著名女作家中,出過許多才女,如寫過《生死場》的蕭紅,寫過《莎菲女士的日記》的丁玲,最觸動小編心的,卻是張愛玲。在張愛玲看來,所謂愛情,不過在講一場風花雪月的傳奇。
  • 所謂男女愛情,就是一場博弈——張愛玲《傾城之戀》
    在張愛玲的筆下,沒有傻白甜的風花雪月、甜膩戀情,有的只是愛情中的防備、博弈、算計。她往往毫不留情地諷刺男人女人們的裝腔作勢、各自盤算。正因為張愛玲文風的刻薄和現實,因此她小說中圓滿結尾的愛情並不多。據說張愛玲本人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到最喜愛自己寫的哪部小說,她淡淡一笑說「我的小說結局大多不完滿,《傾城之戀》算是擁有完滿結局的一部,要說喜愛應該是它了。」
  • 張愛玲的起點就是她的頂點:解讀《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中篇小說,創作於1943年,1944年收入小說集《傳奇》。從知人論世的角度看,《傾城之戀》在題材及情感主題上確實具有庸人俗事的特點,這使它能讓一般的讀者有親切感、真實感,容易將故事中的人物和自身聯繫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具有濃鬱的世俗生活況味的審美體驗。 從思想主題上看,兩個人的愛情雖然離奇但並不崇高,戀愛時互玩感情手腕、勾心鬥角,讓人感到一種濃鬱世俗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