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4月26日下午河南省孟州市一遊樂場內充氣遊樂設施被大風吹翻一事,當地官方發布通報稱,共造成6名兒童受傷。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善後工作正在進行,對有關信息將持續跟進公布。
從現場視頻來看,龐大的充氣城堡被大風吹翻,孩子們有的跌落在地,有的被壓在下面,路人呼救連連,場面讓人揪心。
近年來,類似事故並不鮮見,2018年,廣西崇左市一廣場,一場大風將兩個充氣城堡瞬間掀翻,正在城堡內玩耍的數名兒童受傷;去年5月,河北保定淶源縣一廣場附近突發龍捲風,廣場內一座充氣城堡被掀翻,造成2名兒童死亡,多人受傷,還有三亞、無錫、滄州……充氣城堡一再變成傷人利器,歡樂時刻戛然而止,類似悲劇不能避免嗎?
出事的兒童娛樂設施多有相似之處,比如,私人經營缺乏安全保障,衛生條件堪憂,和監管「躲貓貓」後不久又重新開張,等等。
此前,充氣城堡釀成的悲劇,往往被歸因於標準缺失。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規定的遊樂設施,主要針對大型遊樂設施,而充氣城堡被普遍認為屬於小型的兒童娛樂設施,因此不在該規定的調整範圍內。有鑑於此,2019年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充氣式遊樂設施安全規範》,對充氣遊樂設施在錨固、壓載、圍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並於當年7月正式實施。而早在2015年,此番事件的發生地河南省就推出了充氣式遊樂設施地方標準,對其防風性等進行了詳細規定。遺憾的是,標準和規範並未帶來現實中的安全和防護,充氣城堡釀成的悲劇還在發生。有報導稱,這些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相關廠家和經營者仍可選擇不採用。現實中,相關地方、區域是否適宜搭建充氣城堡、是否定期養護、是否配備安全員等,基本都靠商家自行把關,這無疑為事故和悲劇埋下了隱患。
另一方面,充氣城堡往往準入門檻較低,經營者只要與租賃場所籤訂合同,便可以開張賺錢。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遊戲設施得到迅猛發展。廣場上、商場內外以及人們居住的小區附近,各種兒童遊樂設施可謂遍地開花,並且深受孩子們歡迎。表面的歡樂往往掩蓋了安全隱患。對兒童遊樂設施的質檢標準及監管,仍處於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的狀態,以至於兒童遊樂設施一直在野蠻生長。
每每發生類似悲劇,相關的反思都在進行,也總有聲音提醒,要及時制定專業性強、有強制力的明確標準,將兒童遊樂設施納入法規範疇統一全盤管理;質檢、消防、工商、衛生部門要釐清責權利,恪守職責,加大監管,把好每一道關口,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經營者要摒棄僥倖思想,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質量過硬的產品,牢記安全要則,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確保設施時刻處於安全狀態,等等。但呼籲、建議過後,往往就沒有下文了。
悲劇釀成之後,相關人員付出法律代價了嗎?
查閱以往有關此類糾紛的判決不難發現,這些案件往往都是針對充氣城堡經營者或者場地管理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而提起的侵權責任之訴,也大多以充氣城堡經營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告終,相關人員因此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很少見。孩子的錢本來就好賺,如果犯了錯、出了事之後,僅僅賠錢就能了事,那麼如何能震懾住一些經營者的牟利之心?
一再發生的悲劇什麼時候才能帶來相關監管、運營的真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