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婆媳關係,不是做母女,不是當敵人,而是……

2021-03-03 VIKAN薇

小美結婚的第一天,婆婆慈眉善目地拉著她的手到陽臺上,對她說,「當初我做媳婦的時候,婆婆對我很不好,那時候我就下決心,等我做了婆婆一定把媳婦兒當親女兒一樣看待。

那一刻,小美激動得手裡的水杯都差點沒拿穩,脆生生地喊了一聲媽。

婚前沒少聽身邊人談起婆媳間的事,原本對婆媳相處還有些戰戰兢兢的小美,確信自己走運地遇上了一個好婆婆,以後的日子應該很好過。

然而她的確信,還沒維持到半年的時間,就碎了一地。

事情的起因,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婆婆出門逛街順手給小美買了件衣裳,款式和顏色都很「老套」,小美收下了,卻沒忍住品評了幾句衣服,沒想到婆婆當時沒吱聲,心裡卻不高興了,一連幾天都是冷冷淡淡的。

「至於嗎?」小美打電話給我抱怨道,「我是當她是親媽才直說的,她怎麼還見外了呢?

我說,「說個客氣話你怎麼還當了真?她本來就不是你媽,別期望那麼高。」 

很少有人意識到,大部分的婆媳關係不好,並非是遇到了天生難相處的婆或媳,而在於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更弄錯了婆媳相處的方式。

曾經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老太太,膝下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老太太去女兒家住了一個月,回來後人家問她,你女婿怎麼樣啊?

老太太笑容滿面地說:我女婿可好了,在家洗衣做飯,啥事兒都不用我女兒幹。我女兒看電視,還洗好水果端過來。喝水,我女兒都不用起身,招呼一聲就拿過來。

然後老太太又去兒子家住了一個月,回來人家又問她,你媳婦兒怎麼樣啊?

老太太就有點不高興地說:我兒媳婦真不像話,在家不洗衣不做飯,只知道吃。看著電視,還要兒子洗水果端過去。喝個水,都不會自己站起來倒,喊我兒子倒水端過去!

婆媳和母女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看了這個故事想必你就明白了。

血濃於水,人之常情。婆媳永遠不會是母女,對彼此期望過高,實際根本做不到,矛盾只會越積越深。

所以,婆婆萬萬不能當做媽!婆媳之間,既沒有血緣親情的支撐,又沒有長久相處的鋪墊,兩個人雖然成了一家人,但往往立場不同,也不夠了解對方,代溝的存在是不可忽視的。

對待婆婆,你不能有在媽媽面前的那套撒嬌、胡鬧的做派,讓她看到你的優點,她才會喜歡你;你也不要指望婆婆會像親媽那樣不問緣由地關心你、包容你,有太多的期待,最後稍有不滿和摩擦,帶來的心理落差也就更大。

不過,婆婆不是媽,也更不是天敵。

如今,太多的新聞和文章習慣將婆婆和媳婦的立場對立起來。婆媳之間真的有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嗎?其實未必,但這種帶有「敵意」的心態,對婆媳關係有害而無益。

女人都是敏感的,你對她是否有敵意、是否故意疏遠,她心中都有數。越是抱著牴觸和消極的心態去相處,日子也越是難過。

婆婆和媳婦,雖沒有血緣關係,卻確實成為了一家人。

這樣的關係既特別,又特殊,不是母女,不是天敵,其實更像是「上下級」。如果說你和丈夫是並肩為家庭奮鬥的「同事」,那婆婆就是那個需要尊敬和關照的「領導」。

這種關係,近似於一種社會關係,更考驗的是兩個人為人處世的情商和待人接物的技巧,需要更多的經營和維護。

但要說到婆媳之間具體應該如何相處?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是複雜而又不唯一的。不過,看了下面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婆婆和媳婦儘管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內核是一致的,都是源自於愛。

只要能抓住兩個人之間的共通之處,便可以跨越年齡和立場的鴻溝,達成理解。這裡,卡娃教你三招,幫你迅速俘獲婆婆的歡心!

送婆婆一件貼心的禮物。

過年是個大日子,一定別忘了給婆婆準備一份禮物。記得跟老公好好討論,摸清婆婆的喜好再準備。禮物不一定要很貴重,但一定要是符合婆婆需求和審美,否則很可能吃力不討好。

陪婆婆看她喜歡的電視劇。

春節假期,有空多陪婆婆消磨一下時間,看劇是最好的選擇。有了共同的愛好和話題,婆媳之間很容易就能放下戒備,自然地溝通交流,以後也不愁沒有共同話題了!

給婆婆做一頓她愛吃的菜。

婆婆都喜歡能幹的媳婦。尤其春節團圓,做一道有年味、婆婆又愛吃的菜,正好可以化解婆媳之間的尷尬,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畢竟,愛的表達不盡相同,美味讓彼此世界相通!

比如全家福砂鍋就不錯,營養豐富,寓意美好。而且製作過程也比較簡單,各位媳婦可以立即學起來:

全家福砂鍋製作步驟 

食材準備:鹹肉150g、基圍蝦200g(約12隻)、爆魚200g 、鵪鶉蛋12個、泡發肉皮60g、白菜250g、黃豆芽150g、蛋餃8個、冬筍80g、香菇3隻

輔料準備:家樂濃湯寶2個 水6碗 料酒15g

1.白菜、黃豆芽洗淨切成段,香菇泡水、基圍蝦洗淨備用

2.鹹肉蒸熟切片、冬筍焯水切片, 鵪鶉蛋煮熟剝去外殼,肉皮泡軟切小,爆魚切小塊、蛋餃備用。

3. 在鍋裡放入6碗水和適量的料酒加入2個家樂濃湯寶煮至開備用。

4. 取一大砂鍋,最底下鋪上白菜和黃豆芽。其它食材都鋪在上面,在中間放上香菇

5. 把煮好的濃湯倒入砂鍋中,加蓋煮開轉小火燜至10分鐘後撒上蔥絲即可。

(此圖出自豆果達人@疏簾花影)

做這道全家福砂鍋,除了食材一定要新鮮,最重要的就是家樂濃湯寶了!它決定著湯汁的滋味,這正是這道菜的靈魂!3碗水加上一顆家樂濃湯寶,水開之後放入鍋裡,能融化成鮮美湯汁,充分滲入食材。有了它,不用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就能喝到鮮香十足的好湯汁。家裡做菜煲湯,用它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了!

婆媳的關係,影響著一個家的溫度。放下彼此的戒心和架子,好好經營婆媳感情,才是正確婆媳相處之道。如果你們還有什麼婆媳之間相處的故事或者妙招,也別忘了在評論裡和大家分享。

▽新年將至,趕緊點擊【閱讀原文】get新年新招,好好拉近婆媳之間的距離吧!

相關焦點

  • 姚晨發文悼念婆婆,引人淚目:原來好的婆媳關係,不是親如母女
    好的婆媳關係絕不會把彼此當母女知乎上有個問題:婆媳真的能處成母女嗎?可時間一長她發現,婆媳親如母女,終究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美好願望。有一天,她從親戚的口中得知:婆婆對她各種抱怨,還說「我又不是家裡的保姆」。她很吃驚,是,自己帶娃太累了,難免有時心情不好,對婆婆說話的語氣衝了些。
  • 「最好的婆媳關係,從來都不是忍出來的.」
    羨慕歸羨慕,伊能靜的婆婆卻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畢竟很多人在結婚之前單純想嫁給愛情,殊不知連帶一起需要接受的,還有對方的家庭和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也有人說,通過觀察婚後的婆媳關係如何,就能了解到她的婚姻是否幸福。這話雖然糙,但理卻不糙。01婆媳關係究竟有多重要?
  • 婚姻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小三,而是婆媳關係。引人深思!
    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婆媳之間的關係,向來是中國人家庭關係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主題。婆媳之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矛盾呢?▼這是自古以來就難平衡的偽三角關係。對於媽寶男來說,這類婆媳關係是最難維繫的,什麼事都聽媽媽的,嫁這種男人的女人還真是悲催呀!懂事的婆婆才能換來稱職的兒媳!▼「清官難斷家務事」, 婚姻中,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小三,而是婆媳關係。
  •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不要把婆婆當媽」
    但婆媳這種關係,也並非沒有竅門,在這裡藏著更深的邏輯,而你可能還沒看到。有人說,婆媳矛盾的問題就是夾在中間的男人,可隊友只能起到事後調節的作用(如果碰到豬隊友,調教又是個問題)。而你是最直接的感受者,進退有度應對,掌握婆媳關係的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告狀」,才是上策。現在網絡上、影視劇,似乎只要談論婆媳關係都是談虎色變,敬而遠之甚至是避之不及。
  •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沒關係」
    她拼命想要搞好婆媳關係,與對方成為一家人,卻發現事與願違,婆婆似乎永遠都面目可憎,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其實她忽略了一個道理:這世上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關係」。 畢竟大多數的婆媳矛盾,就是從兒媳把婆婆當媽開始的。 就像我那個閨蜜一樣,執著地要讓自己成為老公家族的一份子。她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已經「過界」了。 許多人都理解錯了那句話:「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以為結了婚就要同對方的家庭產生緊密聯繫。
  • 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只有四個字
    ,而是兩個家庭很多錯綜複雜的關係導致的。 婆媳關係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袖手旁觀,女人對於婆婆的私事,最好不要插手。,雖說做不到親如母女,但至少最起碼的尊重是有的。 婆媳之間的相處,需要多方人的努力,但是大家最好的做法就是「袖手旁觀」,對彼此都袖手旁觀,互不幹涉,才能過好各自的生活,才能有一段良好的婆媳關係。 即便是夫妻,都要做到「親密有間」,更何況是處理婆媳關係呢?
  • 她是最「作」女明星,卻在節目中,揭開最好的婆媳關係的面相
    伊能靜情不自禁誇獎,婆媳之間的情感流動,令人感慨。都說婆媳是情敵,甚至天敵,這種情感詛咒,在她們身上被無形化解。本人認為,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合作共贏。尊重、平等是合作共贏的基礎節目中,伊能靜為婆婆量體重。婆婆屬於比較豐滿的體型,為避免婆婆的真實體重曝光,伊能靜有意遮擋鏡頭。善解人意的尊重,通過細節展露無遺。
  •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不再期待,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假性親密關係。這是對婆媳關係最好的詮釋。臺灣資深心理諮詢師、作家賴佩霞在《我要心動一輩子:親密關係的10道練習題》書中,有一段關於婆媳關係的通透箴言: 當一個貼心的媳婦認清自己真實的身分,剛開始也許會引發短暫的落寞,但這般務實的洞見反而能讓自己從幻象中解脫,容易輕鬆以對,不再爭寵。
  • 婆媳關係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慢慢地,她和婆婆的關係就基本找到了平衡,和平共處,敬而遠之。這事兒挺有啟示作用的。婆媳關係存在很多天然矛盾,而激化這些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婆媳如母女」的錯誤定位。很多單純的媳婦,進了老公家門,喊婆婆一聲媽,就真的以為彼此都要像親母女一樣待著,自己勉為其難地做,更要求別人一樣做到——你怎麼對你閨女,就該怎麼對我;我媽怎麼對我,你就該怎麼對我。
  • 婆媳關係太難應付,「不如相忘於江湖」,才是婆媳相處最好的狀態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家庭不和諧的罪魁禍首,有些夫妻之間出現矛盾,不是夫妻本身的問題,都是因為婆媳之間相處出現問題,才會導致夫妻矛盾加劇,最後夫妻之間分道揚鑣。其實之前就有聽過一個說話,婆媳之間相處最好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沒關係不是說不來往,而是彼此之間不幹預、不討好、彼此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婆媳之間相處,又該怎樣做到"沒有關係"呢?
  • 天王嫂昆凌也會面臨婆媳關係的矛盾,原來有錢也不是能夠解決所有
    婆媳矛盾在中國的家庭之爭很普遍。普通人有很多事情要忙,比如說工作,比如說學業,等你有了婚姻,有了家庭之後,婆媳關係會成為你一個新的煩惱。可以說婆婆跟媳婦的由於立場不同,天然就是敵人。不僅我們普通人如此,明星也不例外。
  • 婆媳關係的好壞,決定著家庭是否幸福
    冬雪與婆婆的關係非常好,鄰居都誇她們像母女,婆婆也逢人便說,這個媳婦比閨女還強。但婆婆病重臨終前卻不讓她守在跟前。冬雪是中學的老師,33年前嫁到婆家。結婚後他們沒有和公婆住在一起,但每個周末都要買一些水果和蔬菜回婆婆家,進到家門就開始收拾,然後進廚房幫著婆婆做飯炒菜。吃過飯,收拾停當,就會跟婆婆聊上一會兒。
  • 幸福家庭系列課程:怎樣處好婆媳關係(1)
    我們看書上寫的啊,家庭內的婆媳全是從外面來的,到一個家裡面如同母女。婆媳,婆婆兒媳婦兒都是外人,那誰是自己人呢,那個爸爸兒子是自己人,你看兒子隨誰的姓,隨爸爸的姓啊,爸爸姓張,兒子也姓張,媽媽姓什麼呢?媽媽不一定姓張的,兒媳婦也是外姓,所以你倆人都是外姓人,人家那才是一家子了,唉,你要搞明白這個關係啊。
  • 大s婆婆談婆媳相處之道,坦言別忘了身份,暴露真實婆媳關係
    01: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在綜藝節目《可凡傾聽》中張蘭就曾表示,對兒媳大s非常滿意,如果滿分為100分,絕對會給150分。張蘭和大s的關係一直都很好,為此網友非常羨慕,在一次活動中婆婆拉著兒媳的手,親密的同時又很開心。可婆婆畢竟不是媽,不能和兒媳真的感同身受。
  •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婆媳關係,而是貌合神離的「假性親密關係」
    一提起結婚,很多人會擔心婆媳關係,因為婆媳不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彼此是否足夠親密。對於那些十分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會越來越愛對方,信任對方。但對那些不太親密的伴侶來說,他們的生活容易化成一灘死水,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相敬如賓,卻難以讓心的距離靠得更近。
  • 當婆媳關係惡化時,矛盾的導火索不是生活瑣事,是扛不住的丈夫
    據說婆媳關係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關係,因為一個男人讓兩個不相干的人接觸在一起,因此婆媳關係大多不是兩個女人之間的事,而是中間的男人不理解問題,處理不善導致關係惡化。因此一個好的婚姻需要一個高情商的男人來調解,才能更幸福,否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裂痕。
  • 工藤新一未來最大的難題不是對抗黑方,而是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如果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那麼我覺得家中對於「婆媳」之間關係的處理肯定是這本經中最難念的一段,現實中如此,動漫的世界亦是如此,就好比說今天我要和大家所聊得這兩位主角:工藤有希子和毛利蘭。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工藤有希子在得知取消與兒子見面的計劃後,她那失落遺憾的表情配上那句充滿了怨氣的「不會吧,好不容易回次日本不見兒子就回去了嗎?難得想嚇嚇小新才變裝的。」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她這次和兒子見面的期待。
  • 婆媳關係:要懂得把自己當「外人」
    但她做的這一切,都沒有得到婆家人的熱情回應和感激。讓她感覺吃力不討好,好心被當驢肝肺,不被善待。為此心裡越來越委屈,想不開。婆媳關係演變得一團糟。老公老李夾在中間充當的角色,無非是一塊整不出什麼花頭的和稀泥的夾心餅乾。張姐說,她一直以來想成為婆家的一份子。
  • 秀兒媳親手做的相冊,婆媳關係令人羨慕
    相冊裡的照片滿滿當當,堪比字典,婆媳關係一向是難題,但是後來張蘭也點讚了下方的評論,誇大S確實是個好兒媳。一對婆媳卻親如母女,她們的關係的確是讓人羨慕。 大S當然也是美女,但是她能嫁給汪小菲靠的也不是美貌。 這世界上漂亮的女人不止大S一個人,但是她能嫁入豪門,並且能夠不卑不亢地生活卻是她的本領。
  • 當代婆媳關係的四大圖鑑,你是哪一種?新型模式讓雙方都更好過
    看伊能靜就知道想起伊能靜,在於之前她參與的《婆婆和媽媽》節目,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她和現任婆婆的相處之道,就像母女一般。很多明星夫婦都參加了,反映出來的婆媳關係都不一樣,唯有伊能靜和婆婆的關係獲得了大批網友們的稱讚:情商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