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net大家在油畫和電影中肯定見過,但是卻很少有人了解它。Bonnet真的算是小眾了,這個帽子在國內沒有標準的譯名,相關資料也很少,一般稱為BB帽,嬰兒帽,貴婦帽,Lolita圈通常簡稱BNT,伯奈特等。
Bonnet起源於中世紀,一直到現代前都很流行。款式很多樣,但最常見還是這種:
這種帽子除了有普通帽子的遮陽遮風遮灰的作用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像一個罩子直接蓋在頭上,不會破壞髮型,因此是精心打扮過的女性外出時兼具美型度和實用性的選擇。現在社會不那麼流行Bonnt了的原因,現代人這種頭可斷髮型不能亂的執念已經沒那麼強了。
看Bonnet畫起來挺難的,似乎難以下手,因為我們在生活中較少見,我們所認知和腦海中的Bonnet形象大多來自電視劇、電影、記錄片及繪畫作品等。
2007BBC電視短片《克蘭福德》Bonnet人物造型
Bonnet的造型不只是有老奶奶,還有年輕的女性,在電影中年輕女性Bonnet角色
安妮海瑟薇電影《Becoming Jane》中的造型
阿曼達·塞弗裡德電影《悲慘世界》中的造型
米雅·瓦斯科斯瓦《簡愛》中的造型
Keira Knightley 《傲慢與偏見》中的造型
油畫中Bonnet也是常客,在這種古典人物畫中出境的機率也是挺高的
克裡斯託費爾威廉Eckersberg,一名年輕女子的畫像,1815;油畫
古董法國油畫肖像的主婦花邊帽
阿耳特彌斯做夢,1881年春天,馬奈
TYPE OF BEAUTY 詹姆斯 提索
這些Bonnet的造型雖然小眾,但有一番獨特的味道,這也許就是屬於那個時代的魅力。
Bonnet就像閒適生活和慵懶的午後
Bonnet就像是一個古老又久遠的故事
Bonnet就像留聲機和黑膠片中悠揚的鄉村歌曲
Bonnet就像炊煙嫋嫋的田園小鎮和開滿野花的想見小道
下面奉上Bonnet的一直一些畫法參考
畫之前先找參考圖進行研究。下面就是一張很不錯的參考,其中Boonet的結構能看的很清楚了。
圖中將Bonnet的主要結構分三個部分
因為Bonnet有千變萬化的為微妙的形狀,以及還要和球形的頭部連接再一起,而且頭部和面部作為整張畫的視覺中心,有bug的時候非常顯眼。畫Bonnet時一定要自己洗地推敲和修正各種形狀和透視,同理畫各種頭物,比如禮貌和皇冠這些都要特別仔細。
清楚了bonnet的結構和大致畫法,熟悉掌握後觸類旁通可以畫別的角度也不是什麼難事了。設計Bonnet的時候我建議從這個角度設計,會比較容易上手。接著貼一些各式各樣的Bonnet的設計,了解了基本知識後,設計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本公眾號已開通留言功能~
各位小夥伴們可以在下方留言說出對畫面不懂的疑問,
說不定明天就能看見技法乾貨~
別忘了,有好東西記得分享給小夥伴喲!
◣點擊連結學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