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這支龐大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是怎樣煉成的?

2021-01-17 浙江在線

2021-01-14 06:21 |台州生活垃圾分類

2020年,「拉風」學院共成功舉辦了46場督導員資格認證考試,培養出12765名合格督導員。

2020年台州市各縣(市、區)督導員考試情況明細表


2020年各縣(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認證考試開展情況

為縱深推進台州市垃圾分類工作,配合「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模式運行,培養一批業務精通、高素質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完善督導員持證上崗制度,台州市分類辦指導「拉風」學院開展了垃圾分類督導員執業資格認證考試,第一次考試在2019年10月26日舉行,「拉風」學院以公益免費為原則,每年組織多批次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執業資格認證考試,對合格者發放垃圾分類執業資格證書。

督導員資格考試以上機形式進行,考試系統全市統一,內容為垃圾分類知識在線測試,市分類辦負責提供題庫、考紀監督、成績審核、證書頒發等服務。

台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執業認證考試考場規則

一、考生在每場考試前15分鐘憑身份證入場,入座後將身份證放在桌面醒目位置,以備查對。

二、考生入場不得攜帶任何書籍、筆記、手機等具備存儲功能的設備,隨身物品一律放在考場指定位置。

三、考試開始後,根據監考人員的提示,輸入帳號、密碼等信息,進入考試系統。

四、考生對試題不理解時,不得向監考人員詢問;如遇計算機操作或系統故障問題,可舉手示意,由監考人員處理。

五、考生按照計算機軟體考試系統的要求答題,答題結束後務必提交答卷。沒有按照要求進行登錄、答題、交卷的考生,考試系統將不能正確記錄信息,後果由考生承擔。

六、考生在考場內必須嚴格遵守考場紀律,保持安靜,不準吸菸,不準交頭接耳。提前交卷的考生須舉手示意,待監考人員確認後方可離場。

七、考生應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的管理,接受監考人員的監督和檢查。

督導員考試考場

督導員主要分為義務型、兼職型與專職型,義務型以黨員幹部、社團志願者為主;兼職型包括物業工作人員等;專職型有垃圾分類服務企業工作人員、街道社區招聘人員等。

以身體健康,有責任心,熱愛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垃圾分類工作,願意參與社區的垃圾分類專項教育活動,積極發揮示範引導作用為督導員選拔的前提。

在督導員考試之前,「拉風」學院會組織集中培訓,對於部分因各類理由不參加集中培訓的學員,通過郵寄資料等形式方便其自習。

(原標題:《全國最龐大、最規範、最專業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是怎樣煉成的?》,編輯:張丹萍。)

1610576507000

相關焦點

  • 年逾花甲督導員見證垃圾分類「成長年」
    從2020年4月起,只要有他們在的地方,那些垃圾分類收集箱總是乾淨如新,垃圾分類工作也開展得井然有序,綠色桶內都是廚餘垃圾(易腐垃圾),灰色桶內都是其他垃圾,垃圾的異味也大大減輕
  • 這支隊伍用餘熱奉獻社區,助力垃圾分類
    龍錦苑二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是一支由15名社區居民志願者組成的隊伍。在社區綜合治理委員曲力華的組織引導下,這隻平均年齡65歲以上的隊伍,自2019年11月起,無論風霜雨雪,每天早晨7點到9點都會有人值守在社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
  • 抓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 杭州濱江浦沿推進全域精準分類
    垃圾分類這件民生關鍵小事,對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來說,既是提標轉型,轉變發展理念,探索基層治理的切入口,又是爭先進位,創新工作方法,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的重要舉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浦沿街道堅持抓緊抓實、久久為功,不搞單兵作戰,奪取團體冠軍,破題基層治理精細化,實現全域垃圾精準分類。
  • 垃圾分類督導員收到大棉衣、暖寶貼!工作更有幹勁兒了
    劉振東 ZAKER 哈爾濱記者 霍亮 文 / 攝進入嚴冬,哈市溫度越來越低,近日,香坊區健康街道辦事處的桶邊督導員心裡卻暖洋洋的——他們收到了香坊區垃圾分類辦為送來的大棉衣、暖寶貼等禦寒物品。目前,哈市在全市範圍內推開垃圾分類,為保障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即使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節,很多社區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員依然工作在戶外生活垃圾投放點,指導居民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
  • 垃圾分類捐贈儀式暨安和街道桶邊督導員表彰儀式順利召開
    12月20日,為助力垃圾分類工作,由哈爾濱市道裏區安和街道辦事處、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志願者聯合會、哈爾濱市海寧皮城聯手舉辦的彰顯社會責任助力垃圾分類捐贈儀式暨桶邊督導員表彰儀式在海寧皮革城順利召開。通過本次垃圾分類捐贈暨桶邊督導員表彰儀式,能夠更好的落實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社會組織牽引作用,架起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橋梁,讓企業更好地發揮作用支持垃圾分類工作,讓政府更好的完成垃圾分類工作,讓公眾更好的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為街道辦事處更好的解決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形成政府﹑社會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合作開展垃圾分類的模式樣板,促進哈爾濱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開展
  • 廣州這個村垃圾分類收集點全配備洗手液和紙巾
    黨建公園旁的一座垃圾分類定時收集點,同樣忙碌不息。身穿「垃圾分類督導員」馬甲的黨員巫炳嬌正忙著指導村民分類投放垃圾。 紅色黨員先鋒隊、銀髮新風尚督導隊、綠色小天使宣傳隊三支隊伍「齊上陣」,通過「紅黑榜」「榮譽榜」、「衛生之家」評審及「棟長制」、垃圾分類上門收運制度,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好做實,探索出一條有實效、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路徑。
  • 2020年度垃圾分類優秀小區名單,看看你家小區上榜了沒
    建立黨員宣傳、引導、督導先鋒隊,發揮對家庭成員、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帶動作用,提高垃圾分類「參與率」,培育居民志願服務隊,參與宣傳動員、督導垃圾分類,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孵化院落環保小分隊,招募社區青少年,通過「家校聯合」、「生態課堂」等,提高垃圾分類「推廣率」。
  • 過渡房垃圾分類難推進?杭州濱江浦沿有訣竅
    近日,杭州市濱江區6月份過渡房垃圾分類考核出爐,浦沿街道幾乎包攬前20名。這裡是如何破解垃圾分類過渡房難題的?  去年12月起,浦沿街道率先在濱江區範圍內開展過渡房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浦聯社區過渡房為首個試點。  怎麼做?浦聯社區有自己的方法。
  • 垃圾分類創新的「香坊樣本」
    開出冰城垃圾分類提醒第一單;成績與經費撥付掛鈎,落後將被約談;建立直通高層和基層的微信工作群,曬問題,高效快速修復分類系統BUG;包保的職工幹部與督導員同步上下班,解決督導員在崗不履職問題;通過合理資源置換調動企業參與垃圾分類宣傳,打造科技感十足的垃圾分類體驗館;為各街道辦配備小型電瓶分類轉運車……香坊區通過一系列機制創新
  • 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全國第一檔,南寧放了哪些大招?
    年第三季度全國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目前,南寧市已初步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截至2020年10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55%。我們來看看這些成績的背後南寧市放了哪些大招吧持續提高頂層設計指導力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例會制度,形成多部門統籌指導協調的工作機制。
  • 【蘇州】一屋、兩隊、三桶、四清 吳江區桃源鎮用「1234」把垃圾分...
    這款清潔屋大大提升了小區居民對清潔屋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小區居民都不排斥在清潔屋前佇立,願意趁著扔垃圾的機會與左鄰右舍多攀談幾句。「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半牆上貼著的半腰高的垃圾分類指南知識,更是方便了小朋友跟著大人一起來扔垃圾時能夠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並且不受投遞窗口關閉的影響,成為24小時的宣傳陣地。
  • 黃埔 智慧治理開創垃圾分類新局面
    居民倒完垃圾就能算出分數,積累到一定額度即可換取護手霜等生活用品。」文衝街瑞東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許美娟介紹,這是垃圾處理鏈條上「黑科技」運用的一個例子。為督促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同時便於有效監管,在各社區分類投放點共配備督導員852人,並組織回社區報到黨員1.7萬人,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和站桶督導。「每天早上7—9點,晚上6—9點,這是下樓投放垃圾的時間。一開始我們還不適應,慢慢地在督導員提醒監督下,都習慣了。」聯和街黃陂新村一名阿姨說。
  • 南昌垃圾分類 你想了解的都在這兒
    答:當前,南昌市垃圾分類的指導思想是「應分盡分」,我們將製作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發放給廣大市民,並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精準正確投放。    3.我們在酒店吃飯,比如說餐盤骨碟什麼的,服務員要換的話,上面的垃圾是不是也要分類收集呢?酒店泔水桶裡什麼都有,這類垃圾又要怎麼處理?    答:需要酒店方面進行二次分揀,分類投放。
  • 桂林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海口今日起試行垃圾分類 各區探索垃圾分類好經驗
    自今年6月22日開始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在街道以及社區的支持下,該小區通過設置垃圾分類容器,在垃圾投放點設置照明燈、洗手臺、破袋機器、視頻監控,並聘請督導員和志願者,制定獎懲措施等方式,讓垃圾分類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  7月22日上午8時30分,儲運小區退休老人劉清明拎著一袋垃圾,來到了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 廣州中心六區全面提升垃圾分類精細化水平
    荔灣區:資料庫助力垃圾分類 「西村模式」促廢棄物價值變現  回收廢舊木料、家具、玻璃瓶等低附加值的廢棄物,每天把廢物回收的詳細數據記錄在案,再交給促進中心匯總,這是廣州垃圾分類促進中心駐點荔灣區西村街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
  • 海口瓊山區醫療機構積極推廣垃圾分類 醫院垃圾實現「對號入座」
    督導員進行「二次分類投放」。  「為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我們對垃圾分類專管員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工作。」走進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標識標語,不管是門診大廳、病患病室,還是職工辦公室,都能看到分類垃圾桶,前來就診的市民在督導員的引導下,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 廣西桂林持續推進文明城市進程 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12月3日,廣西桂林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桂林市是廣西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城市。到2025年將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 實行一年,鄭州垃圾分類的成效不太理想,問題出在哪兒?
    而小區垃圾分類的宣傳,也只能靠著督導員苦口婆心地去講解。據了解,鄭州市目前約有8000多名督導員,300-500戶的小區至少有一名,但是數量仍然不夠,「不少督導員在居民扔垃圾時能很好督導,但在其他時間就顯得力不從心,另外宣傳也都處在起步階段上,還沒能讓垃圾分類習慣入腦入心。」該負責人說。
  • 2020垃圾分類「曬」成績 看看表彰都有誰?
    垃圾分類不是小事,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意。今天,望城區高塘嶺街道西塘街社區舉行2020年度垃圾分類表彰活動,表彰2020年度13名垃圾分類優秀督導員、4戶垃圾分類優秀家庭、15名垃圾分類最美志願者、20名垃圾分類優秀保潔員,促進垃圾分類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居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