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剛聽說有什麼貓屎咖啡,也不以為然啊;因為我們的老婆餅也沒有老婆啊!菠蘿包也沒有菠蘿啊!魚香肉絲也沒有魚啊!雷峰塔裡也沒有雷鋒啊!但.
!!!貓屎咖啡裡真的有貓屎啊!!!
不過也只是在它的誕生過程中有存在貓屎,處理好的成品是沒有的。
麝香貓或大靈貓
最開始的貓屎咖啡就是這傢伙拉的,這傢伙它叫麝[shè]香貓,是屬於靈貓科的一種,它把咖啡果實吃進去,然後拉出來的時候因為沒能把咖啡豆消化掉,也就變成了我們所認識的貓屎咖啡;它們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像果子狸?但它不是,果子狸大部分分布在中國,而麝香貓主要在印尼,只不過它們都屬於靈貓科動物,後來把貓屎咖啡商業化的主要是採用椰子貓;
椰子貓
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有人能把這個殘留在翔裡的咖啡豆變成一種美食,而且還挺受歡迎,這是不是有點毀三觀啊,那貓屎咖啡有什麼特點呢?
貓屎咖啡的特點:
相比起其它咖啡沒有什麼苦味,還有股特殊的香味。
長在樹上的咖啡果
咖啡果分解圖,種子就是咖啡豆了
原理是什麼呢?
麝香貓把咖啡果實吃進去後,把果肉消化掉了,留下了裡面的咖啡豆,咖啡豆在它的特殊消化環境中與胃酸及蛋白酶發生了反應,使得導致咖啡豆有苦澀味的蛋白質被分解消化,從而變得沒有那麼苦;
貓屎咖啡
然後麝香貓的消化系統中還有一種酵素,使得咖啡豆在胃腸內停留的這段時間產生了發酵,而就是這個過程讓咖啡豆擁有了獨一無二的香味;
腦洞大開的衍生品:
了解了原理之後,對於沒有飼養椰子貓的農戶怎麼辦?
於是乎有了巴西鳥屎咖啡!!!
巴西雀屎咖啡
!!!還有大象屎咖啡!!!
泰國大象屎咖啡
!!麂屎咖啡!!!
麂(jǐ)
!!!松鼠屎咖啡!!!
松鼠屎咖啡
沒毛病!這都是運用動物無法消化咖啡豆的原理,但你我問哪個好吃?恕我勇氣不夠,還沒來得及嘗試。
貓屎咖啡是怎麼誕生的?又是怎樣到了肚子裡的:
關於貓屎咖啡的誕生,追溯起來可是一部血淚的殖民史;在18世紀的時候,荷蘭人在印尼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進行了殖民計劃,在那建立了咖啡豆種植園,後來還引進了葉門的小果咖啡進行種植;在1830年到1870年這段殖民時期,殖民者打起了佔據國家自然資源的小算盤,他們開始禁止當地的原住農民摘取咖啡果自己食用;
但農民對這些聞名於世的咖啡充滿著渴望與好奇心,直到有一天,農民發現當地的麝香貓也會吃咖啡果,但是麝香貓排出的粑粑之中,還能看到完整的咖啡豆,於是乎他們把這些消化不了的咖啡豆拿回去清洗,在通過烘烤、研磨後飲用,變成了他們自己的咖啡飲料。
沒想到通過這種方法得來的咖啡既有如此超乎想像的味道,聞起來濃香馥鬱,便開始在當地居民、荷蘭殖民者中開始流傳;而因為產量很低,貓屎咖啡的價格就一直很貴,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如果你買得很便宜,那可能是假的貓屎咖啡,就跟市面上遍地的藍山咖啡一樣。
貓屎咖啡是怎麼成為世界「網紅」的:
一位叫Tony Wild的先生便是這起事件的始作甬者,在1981年的一天,他從《國家地理》雜誌上看到了有關貓屎咖啡的信息;而到1991年他已經在英國皇家泰勒公司擔任咖啡總監了,於是他買了一公斤貓屎咖啡過來看看,想引起當地報紙和電臺的注意,結果沒想到經過報紙、電視、電臺的大肆曝光,從而一發不可收拾,漸漸的走入了大眾視野。
直到2013年,英國最大的廣播公司BBC報導了關於貓屎咖啡背後的殘酷生產過程,引起了世界矚目;當地的偷獵者將椰子貓抓進籠子裡,每天提供大量的咖啡果讓它們吃,好讓椰子貓排洩出更多的咖啡豆,這樣導致飲食非常不正常而患上健康問題,糞便開始出現帶血,甚至死亡也是常有發生的;還有一些貓產生了情緒上的問題,跟籠子裡的同類發生撕咬的情況。
正在吃咖啡果的椰子貓
這時候這位Tony Wild先生轉身一變投身到了反貓屎咖啡的運動裡,還出了一本叫《咖啡:黑歷史》的書;真的有種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覺。
人工飼養的貓屎咖啡被曝光
還是那麼一句老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其實攤上這樣一個命題跟攤上能不能吃狗肉本質上是一樣的,這裡要向遊街示眾呼籲的抵制者表示敬意,希望你們的努力能為這個世界的價值觀進行一次次升華的洗禮。
前段時間還聽說有個腦洞,希望借科學之力,培養出這種麝香貓、椰子貓胃中的蛋白酶,讓咖啡豆能在實驗室內產生同樣的效果;這樣就能避免這種不人道的行為了,而且價格還會降低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