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投產

2020-12-21 中國證券網

  新華社濟南12月12日電(記者王志)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下線,由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12日正式投產。

  山東豪馳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地位於濟南市萊蕪區,建築面積近13萬平方米。該製造基地目前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智能新能源整車,聚集超級輕量化核心部件、智能可變車身、先進氫能動力三大核心技術,成為國內第一家智能可變車身生產基地。

  中建電力萊蕪豪馳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經理張濤介紹,與普通生產車間廠房不同,項目建設的車間廠房內需要安裝智能設備,共有32000多個預埋件,對平行度的要求達到0.05毫米/米。

  此次下線的首款專用於快遞運輸的新能源物流車「橙仕01」,是專為解決城市物流「最後一公裡」而全新研發設計,並實現完全標準化、模塊化、接口通用化。

相關焦點

  • 智能+ 東風無人駕駛集卡賦能5G智慧港口
    5月11日 ,在「5G+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雲發布會」上,《港口無人駕駛貨櫃卡車標準》企業聯合標準、《5G智慧港口全業務場景落地白皮書》和《5G智慧港口實施方案和路線圖》率先在行業聯合發布。在主會場廈門港口,東風商用車無人駕駛港口貨櫃卡車進行了現場作業,並完成了5G智慧碼頭全業務場景的現場驗收。
  • 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公布
    原標題: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公布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布全國首批13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名單,東營市從全國60餘個城市(城區)中脫穎而出,與北京延慶區、上海金山區、南京、杭州等12個城市(城區)同時入選,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地市
  • 山東省首個5G無人駕駛公交小巴示範應用項目啟動試運營
    青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範(一期)項目,是即墨區政府、藍谷管理局、海洋國家實驗室等部門和單位鼎力支持下,由山東省鑫誠恆業集團和山東易華錄信息共同投資,山東易華錄和東風汽車集團技術中心密切合作,由山東易華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的山東省首個5G無人駕駛公交小巴示範應用項目。
  • 萬仁新能源商用車正式獲準上市,搶佔城配物流賽道
    據悉,早在今年7月29日,雙方就於中國針對新能源商用車的解決方案業務成立合資公司達成一致,旨在為中國的物流配送行業提供新能源商用車運營相關解決方案,並在未來提供相關支持平臺,以實現在物流行業、特別是城市配送方面新能源商用車的普及。
  • 全國首家海島應用場景的民用無人駕駛...
    會上透露,全國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日前已公布,金山華東無人機基地成為全國首家以海島為應用場景的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今後通過無人機在海島間的物流「連結」,舟山剛出海的高檔海鮮有望1小時配送到上海、2小時到達市民餐桌。
  • 商用車股比開放周年,外資車企搶灘登陸
    自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規定,即「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 斯凱孚球軸承新昌生產基地暨新能源汽車軸承產品線投產
    1月20日上午,斯凱孚(SKF)球軸承新昌生產基地暨新能源汽車軸承產品線投產。市領導馬衛光、盛閱春、陸維、邵全卯,縣領導李寧、黃旭榮、盛林炳、裘武宏等出席投產儀式。項目二期計劃今年3月動工建設,建成後,可有效拓展我縣軸承全產業鏈,實現本土化研發和生產,有力提升「全國軸承之鄉」的地位和影響力。紹興市副市長邵全卯對項目投產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斯凱孚(SKF)球軸承新昌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順利落地,充分說明斯凱孚公司對我市產業能級和營商環境的認可,對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大門口左側,一座長方形的石基上寫著7個用鐵皮打造的深藍色方塊大字——寶能智能製造區,同時配有寶能的標誌「B」。在汽車方面,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汽車」)成立於2017年3月,總部位於深圳,該公司試圖以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為核心,打造覆蓋前瞻技術研發、整車高端製造、核心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三電系統、動力總成等)、汽車銷售、汽車出行、汽車金融與後市場服務等「汽車智造」全產業鏈生態圈,全面覆蓋轎車、SUV、MPV、BPV等全車型區間;在商用車產業,重點發力廂式物流車、輕型卡車和新能源客車領域。
  • 高精尖填補國內空白,高唐時風集團製造的拖拉機可無人駕駛
    時風集團新型施工技術裝備製造項目現場。項目投資2.2億元,主要建設自動焊接加工線2條,熱鍍鋅生產線2條。熱鍍鋅線由中國鋼研規劃設計,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承建,分兩期建設。目前,年產20萬噸焊管線和10萬噸熱鍍鋅生產線已建成投產。
  • 中國商用車需求紅利「刷新」發展影響力
    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楊琳介紹,目前,商用車高端產品市場爭奪日益激烈。以重卡為例,今年以來我國商用車頭部企業紛紛加大高端重卡的投放力度,高端車銷售佔比不斷上升,並逐漸形成規模,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  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五屆廣州商用車展上,解放、福田、陝汽、南京依維柯、江鈴的展臺都展出了市場主流的高端車型,展示了我國商用車技術和製造的最高水平。
  • 中植系以中植一客為主力 深耕新能源商用車領域
    據悉,中植系旗下中植一客目前在新能源商用整車研發製造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此前,公司更籤約了一份關於中植一客新能源商用整車研發製造基地的創建協議,預計將在山西大同市投資70億元打造新能源商用車製造基。目前,基地已經動工。
  • 寶能汽車首個自建整車基地投產 姚振華放言「10-15年成為全球一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 自收購觀致汽車進入整車製造領域三年之後,寶能汽車開始將其此前規劃的宏大的汽車製造版圖變成現實。11月8日,寶能汽車首個自建整車製造基地西安基地正式投產。加上以前收購的江蘇常熟觀致製造基地和深圳寶能汽車汽車製造基地(原長安PSA製造基地),寶能汽車旗下目前有三個已投產的整車基地。據了解,寶能汽車西安基地從2018年3月份開工建設,規劃總產能100萬輛,一期產能50萬輛,目前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產能為30萬輛。
  • 東風公司十堰基地又添零部件新工廠,明年建成投產
    據悉,該工廠將落地於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的東風零部件工業園中,規劃佔地75畝,一期用地58畝,總投資3億元,預計2021年2月建成投產,年產值將達12億元,年稅收達5670萬元。 圖片來源:東風汽車 另據了解,新工廠後期將以傳動部件系統、空氣供給系統、車輛控制系統、輪端系統、轉向系統作為主要發展業務,建設成為以商用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研發
  • 四維圖新和松下將成立新能源商用車出行服務公司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和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7月29日就於中國針對新能源商用車的解決方案業務成立合資公司達成一致,旨在為中國的物流配送行業提供新能源商用車運營相關解決方案,並在未來提供相關支持平臺,以實現在物流行業、特別是城市配送方面新能源商用車的普及。
  • 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
    7月31日下午,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儀式舉行
  • A股市場:新能源「第二春」,8隻「隱形賽道」龍頭暴露(名單)
    所以細分領域不要忽略,而細分領域中的無人駕駛市場前景廣闊。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近日向百度Apollo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這是北京市首次允許測試主體在公開道路進行無人化自動駕駛測試。完全無人化的道路測試是自動駕駛車輛商業化、規模化落地的重點突破方向,自動駕駛發展邁進「無人駕駛」新階段。
  • 智創未來尚品宅配華東智能製造基地正式開業投產
    尚品宅配華東智造基地佔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正式投產後,將新增年產150萬套定製家具及配套家居產品,這是繼佛山南海智能製造基地之後,尚品宅配立足華東的第一個智能製造基地。作為定位為世界級工業4.0家具製造基地,尚品宅配華東智造基地集設計、製造與銷售為一體,按照世界一流智造水平建設,以數據化、智能化的核心優勢,引領中國智造走向世界。
  • 武漢觀察|「中國車都」加速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疫後重振,作為中國製造「開路先鋒」的武漢開發區,正全力加快汽車產業與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跨界融合,推動傳統汽車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初夏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開發區,以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為核心,這裡已聚集幾十家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
  • 泛家居新聞連連看:全國首個發泡陶瓷研發製造示範基地成立!
    全國首個發泡陶瓷研發製造示範基地在鄂爾多斯成立 11月17日,中國建築衛生陶瓷行業首個發泡陶瓷研發製造示範基地,在位於達拉特旗的內蒙古建能興輝陶瓷有限公司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