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如何發現行情、控制風險?跟馬紅漫學價值投資, 21課升級投資認知邏輯,把握投資趨勢.新浪理財大學會員課程百門隨心聽,詳情點擊>>>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作者: 李溯婉 林春挺

[ 在新能源汽車大潮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被業內認為是國家發改委這次摸底調查的原因之一。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行業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很快可能會超越燃油車,這時候國家發改委對各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摸底調查,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也是在提醒大家要合理發展,現在投資比較衝動。關於這次國家發改委摸底調查,另一出發點被認為是防止產能過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車企內部人士認為,此舉在摸底之外,也傳遞出防止當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信號。 ]

[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9.3萬輛,同比下降37.4%。 ]

[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寶能汽車目前擁有36家與汽車有關的全資子公司。 ]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廣州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下稱「廣州寶能」)本應該早已竣工,甚至已經開始生產汽車。然而,事與願違。

2020年12月1日,第一財經記者到廣州寶能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這個計劃總投資300億元的產業園,自2017年12月26日舉行奠基活動以來,至今仍在施工當中。其中,廠房僅完成部分鋼鐵框架的搭建,而地面上雜草叢生。

國內新能源車市跌宕起伏,大環境不斷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眾多車企的投資計劃和進展。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這在汽車圈一石激起千層浪。

尤其是《通知》第三條,要求各地提供本地區純電動汽車項目規劃和招商引資情況,其中明確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含已核准和備案、未開工建設的項目)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寶能為何被點名,備受各方關注。

進度延期

廣州寶能緊緊挨著廣州市14號地鐵線鎮龍北站,該產業園區其中一個門口距離地鐵口大約幾十米,是名副其實的地鐵上蓋。

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大門口左側,一座長方形的石基上寫著7個用鐵皮打造的深藍色方塊大字——寶能智能製造區,同時配有寶能的標誌「B」。

在該園區內,風吹日曬後已經破舊不堪的綠色宣傳牌上仍留有當年描繪的藍圖:該新能源整車製造基地規劃年產100萬輛,一期產能50萬輛,項目佔地1500畝,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該項目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工藝規劃和設備投入,包含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和PACK全工藝過程,廣州寶能的願景是將此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綠色智慧工廠」。

按宣傳牌上的規劃:該項目2018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底完成基建工程並開始工藝設備安裝,2020年第三季度首車下線。

在寶能官網上,記者查到一則發布於2017年與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有關的消息:「預計2019年底,廣州東部將崛起一座全新的大型汽車產業基地。」然而,如今已臨近2020年歲末,廣州寶能廠房尚未竣工,工藝設備更是不見蹤影,距離試生產以及正式投產還需時日。

「我是兩三個月前進入這個工地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完工,今年肯定是無法完工的。」園區內一名來自雲南的工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道。多名工人皆表示不知完工的日期。

廣州寶能始於2017年。2017年4月25日,寶能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籤署重大產業項目合作協議,決定在該區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總部、新能源汽車及創新價值園項目。

2017年9月1日,廣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註冊;10月13日,該公司成功摘得位於廣河高速以南、九龍大道以西的工業項目用地。從此,寶能開始在廣州的造車夢。

寶能官網顯示,寶能布局的製造業矩陣包含寶能汽車、南玻集團、中炬高新、韶能集團等。在汽車方面,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汽車」)成立於2017年3月,總部位於深圳,該公司試圖以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為核心,打造覆蓋前瞻技術研發、整車高端製造、核心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三電系統、動力總成等)、汽車銷售、汽車出行、汽車金融與後市場服務等「汽車智造」全產業鏈生態圈,全面覆蓋轎車、SUV、MPV、BPV等全車型區間;在商用車產業,重點發力廂式物流車、輕型卡車和新能源客車領域。

天眼查顯示,成立於2017年的寶能汽車,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股東分別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集團」)、深圳寶源物流有限公司。其中,前者投資佔比為99%。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此前宣稱,寶能汽車的發展策略是,堅定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並優化提升燃油車業務,用10~15年時間將寶能汽車打造成為具備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集團。為了布局汽車領域,2017年,寶能戰略投資觀致汽車。觀致汽車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奇瑞汽車和以色列集團旗下Kenon Holdings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企業。

在整車製造上,寶能目前擁有七大基地,包括江蘇常熟觀致製造基地、深圳寶能汽車製造基地(原長安PSA製造基地),以及西安、廣州、貴陽、昆明、崑山等重點區域生產基地。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方了解到,一家新能源工廠從動土到投產一般需要15個月以上,與廣州寶能項目成立時間比較接近、同屬華南系的廣新智能化工廠和小鵬肇慶工廠皆已建成並投產。

2017年4月27日,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與化龍鎮交界處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下稱「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約7500畝,廣汽集團攜產業園各落戶企業總投資額預計超450億元。廣新智能化工廠是產業園首個項目,投資47億元,首期產能20萬輛/年,總規劃40萬輛/年,該工廠超過80%的工程主體建設已於2018年12月竣工,並於2019年實現投產。

小鵬汽車肇慶工廠在今年6月9日首次對外公開亮相,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該工廠通過直播的形式介紹小鵬P7從衝壓焊裝到總裝檢測的全過程。小鵬汽車肇慶項目於2017年4月28日與肇慶市籤約落戶肇慶高新區,總體規劃3000畝,首期佔地903畝,產能10萬~15萬輛,建成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

該工廠自2018年6月27日動工,到2019年9月30日全廠主體廠房全部建成,設備全面導入並實現投試產,前後歷時15個月,比行業平均建設周期縮短了超過3個月。

相比之下,廣州寶能推進速度相對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寶能不僅是項目進程明顯慢於預期,產能也將可能發生變化。

在廣州寶能園區內的綠色宣傳牌旁邊,另一則巨大的白色宣傳牌則顯示,廣州寶能對規劃產能數字進行更新,規劃產能變為60萬輛,一期產能30萬輛。其中,「60」和「30」兩個數字分別寫在白紙上之後貼上去的。

對比綠、白兩塊宣傳牌的數據可發現,規劃產能和一期產能在兩塊牌子上出現了不同數字,但第一財經記者無法確認這些數字及其變化是寶能的官方調整,還是園區內個別人員的私自「塗抹」。

記者在廣州寶能的園區內進行實地調查大約1個小時後,一名身穿工服的工作人員騎電動車跑過來,要求記者馬上離開。

寶能為什麼被點名

關於寶能在各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的進程,截至記者發稿時,國家發改委尚未對外公布調查的結果。

在新能源汽車大潮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被業內認為是國家發改委這次摸底調查的原因之一。

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行業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很快可能會超越燃油車,這時候國家發改委對各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摸底調查,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也是在提醒大家要合理發展,現在投資比較衝動。

「過去光伏和風電的發展,都經歷過起起伏伏。」上述國家發改委知情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此次摸底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做法很好,因為任何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都是全社會的問題,最後都是公眾在埋單。

這次《通知》點名的恆大、寶能,共同特徵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來造車,而且在全國多地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家車企老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道,國家發改委具體調查的內容不清楚,不過,聽說主要是調查企業是否存在借投資新能源汽車圈地的情況。

廣州一家擁有一定規模工業用地的製造企業老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根據他了解的情況,前幾年,一些內地政府部門為了招商引資,對於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項目批地比較寬鬆,還給予非常可觀的補貼。而一些企業拿到幾千畝土地之後,又可以用此來抵押貸款融資,而在當地實際投入非常有限,正因此,有些內陸城市陸續出現「殭屍」企業,也存在一些企業將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的情況。

上述製造企業老總還談道,廣州市整體監管還是相對嚴格的,他二三十年前買下的工業用地,由於當時要改商業用地補差價比工業用地高好多倍,他不捨得投入而沒有改成商業用地,但現在因做製造業難而有了將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的設想,但基本上是不可能改的,如果是三舊改造,有途徑辦理,如果不是,要交由政府收儲後,再招拍掛。

「有極個別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工業用地,可以按一定比例申請一定配套的商業用地,用來建員工宿舍等,但絕大多數工業用地是無法改動的。」 上述製造企業老總如是說。

關於這次國家發改委摸底調查,另一出發點被認為是防止產能過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車企內部人士認為,此舉在摸底之外,也傳遞出防止當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信號。

《通知》表示,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明確提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此舉也是為了加強投資監管,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上述規劃中,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在汽車新車銷售總量中的佔比,從之前所提到的25%降低至20%左右。在弱化量方面的硬性指標外,規劃重點強調了關鍵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恆大、寶能等企業在多地上馬的新能源項目動輒幾十萬輛甚至上百萬輛,因此被業內認為這也是被點名的原因之一,全面摸底,整體防止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

造車之路不平坦

鑑於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最近幾年各地紛紛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目前,究竟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了多少?

有媒體根據各大企業公開新聞資料粗略統計,全國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超過2000萬輛,達到2660萬輛左右。產能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和陝西省,逾十家企業在廣東省累計的總產能超過500萬輛,而引進項目最多的是江蘇省。

不過,各大企業紛紛對外宣布產能之後,並沒有全部投產,有一些企業甚至因熬不過寒冬而紛紛倒下。例如,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長江汽車最終也未能挺過這個冬天,日前被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該企業此前曾發布消息稱,計劃在廣東省佛山市將分兩期投建16萬輛總產能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稱,目前沒有掌握關於全國新能源總體產能的數據。

近日,工信部網站公布了新能源車免車購稅第37批目錄。崔東樹談道,2020年以來,申報新能源車廠家數量達到211家,比2018年的223家和2019年的224家有所減少。其中,今年乘用車廠家數量是65家,相對於2018年的76家和2019年的85家相對減少,但高於2017年的水平。

實際上,新能源車市的發展速度並沒有跟上車企的期望值。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首遭負增長,而今年上半年因遭遇疫情衝擊更是出現暴跌。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下降4.0%;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9.3萬輛,同比下降37.4%。長達12個月跌跌不休的新能源車市,對諸多造車新勢力而言是嚴峻的考驗。直至今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車市才明顯好轉。

企業對外宣布的產能計劃,與真實的市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於新能源車市當前容量有限,一些車企因盲目擴張而倒下,一些車企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些企業投產計劃則明顯慢於規劃。

一家動力電池公司高層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道,這幾年吃夠了國內汽車廠家的苦,頻頻遇到一些車企因陷入困境而拖欠貨款的情況,現在該企業的汽車客戶都是海外的。

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幹一番事業的寶能集團,其前行之路未必如其預期那般順利進行。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寶能汽車目前擁有36家與汽車有關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公司包括廣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西安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昆明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貴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海南寶能汽車研發有限公司、海南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

值得關注的是,天眼查顯示,寶能汽車的「周邊風險」和「預警提示」分別高達32條和101條。作為一名後來者,寶能汽車要適應汽車行業情況以及大環境的劇變,還需要一個過程。

相關焦點

  • 【財經下午茶】廣州基地延期投產,寶能「造車」為何被點名?
    車險綜合改革實施以來,約90%的客戶年繳保費下降,車均保費由3700元/輛下降至2700元/輛。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車主保費都下降了,還有約10%的客戶車險保費有所上升。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
    來源: 財經網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一紙文件發起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調查。恆大、寶能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此前筆者試圖回答寶能是否真心造車這一問題。而另一邊,作為製造業的皇冠,汽車行業的燒錢眾所周知,蔚來李斌說「沒有200億不要造車」,小鵬汽車何小鵬說「200億都不夠花」。以寶能造車作為案例,僅以戰略投資的觀致汽車為例,從2017年底控股至今投入也超過了200億,基地建設、研發支出、生產製造,每一個環節都是巨額的投入。這得賣多少房子的利潤可以補上這一筆支出?對於並非以地產為主業的寶能來說,算一算這一帳,「圈地」一說就難圓其說。
  • 寶能造車新階段:自主新能源平臺首款車為增程式
    在陝西和西安地方政府相關領導的見證下,寶能汽車集團第一個自主建設的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歷經961天正式竣工投產。並且,寶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xEV平臺首款車型也同時下線。寶能造車,正式邁入新階段。對於從房地產跨界造車的寶能,外界一直持有懷疑態度。
  • 發改委點名2大地產商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發改委點名兩大地產商!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風險仍在釋放?新能源車板塊連續爆炒後,一堆利空來了。先是華為重申不造車;再是發改委對新能源車的徹查事件,點名恆大和寶能相關項目!這事讓港股恆大汽車一度閃崩,A股新能源車板塊跳水了。感恩節,部分股民卻過上了「過山車」的一天。閃崩、被悶殺的股票多了起來!
  • 「造車」激化分歧,寶能姚氏兄弟分家!是分家還是分散風險?
    去年11月,發改委發布文件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其中重點點名了寶能汽車。寶能汽車回函承認虛假宣傳、產能注水。因為經營理念不同,姚氏兄弟已在2018年分開做地產,如今徹底「分家」或許因為「造車」對矛盾的深入激化。姚氏兄弟地產經營分歧2015年之前,寶能集團鮮有人知,「寶萬之爭」令寶能系和姚振華一戰成名,而在這期間,姚建輝並不被人所熟知。
  • 寶能汽車首個自建整車基地投產 姚振華放言「10-15年成為全球一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 自收購觀致汽車進入整車製造領域三年之後,寶能汽車開始將其此前規劃的宏大的汽車製造版圖變成現實。11月8日,寶能汽車首個自建整車製造基地西安基地正式投產。加上以前收購的江蘇常熟觀致製造基地和深圳寶能汽車汽車製造基地(原長安PSA製造基地),寶能汽車旗下目前有三個已投產的整車基地。據了解,寶能汽車西安基地從2018年3月份開工建設,規劃總產能100萬輛,一期產能50萬輛,目前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產能為30萬輛。
  • 發改委摸底調查,恆大造車能否逃過一劫?
    前有五糧液不賣酒改賣車收購奇瑞旗下凱翼汽車;創維電視創始人成立新造車品牌「天美汽車」;後有阿里巴巴聯姻上汽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項目,恆大跨界造車......國內新能源汽車項目進行地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監管層終於出手!發改委摸底調查這一舉動被視為監管開始整頓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信號,首當其衝的便是此前高調跨界造車的中國恆大(03333.HK)。
  • 零部件集團招聘3000人 寶能造車欲打通崑山深圳多地產業鏈
    三年來,寶能集團通過兼併重組,戰略投資大幅縮短了造車周期。日前,《華夏時報》從供應商處了解到,寶能汽車計劃成立約3000人規模的汽車零部件集團,總部將位於深圳。在恆大造車加速,特斯拉中國業務剛擬定年產100萬輛的大背景下,寶能這家資金雄厚的造車入局者正給這一系統性戰場不斷增添新的籌碼,同時,寶能也在以其巨大的產業投入吸引力將江蘇,深圳,西安等地產業鏈連接貫穿。
  • 恆馳1路跑視頻曝光 造車是認真的,地也圈了不少
    去年,許家印跑遍全球,組建了造車的隊伍,許家印把它稱為造車的「夢之隊」,而到了今年,「夢之隊」已經開始為恆大汽車秀「果實」了。11月11日,恆大汽車公布恆馳系列命名體系;11月12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
  • 寶能殺到比亞迪老巢,姚振華卻並非真心想盤活觀致
    11月8日,寶能汽車集團西安基地綠色智慧工廠宣布建成投產,寶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xEV平臺也迎來首車下線。首款車型是基於觀致3打造而來的增程式電動車,新車有望明年上市。樂逗汽車注意到,與當初基地開工時情景頗為類似,此番工廠竣工投產儀式,也引來了陝西省委、西安市委一眾領導班子高規格出席捧場。
  • 寶能真造車?僅1處完成階段建設,旁邊汽車小鎮早已預售賣房!
    據知名財經媒體統計發現:姚振華旗下「寶能」全國8大「造車」基地,總投資額超2000億元、整車年產能將達375萬輛、總佔地面積超10000畝(合6670000平方米)!不過(轉折來了),截止到目前,寶能在廣州、杭州、昆明、西安、崑山、貴陽、深圳等城市的8大整車生產基地,僅有1處基地(西安西鹹新區)完成了第一期的第一階段建設工作!
  • 誰說姚老闆造車不認真?三年砸下200億,觀致7下線了
    事實上,像大谷俊明,雖掛個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但已實質管理具體經營運作,主導汽車板塊的寶能集團常務副總裁陳琳,其作用似乎更在於「保駕護航」。順帶提及,寶能此前曾引進北汽系高管,但效果不太明顯。廣州寶能觀致文化中心在汽車業務上的野心,二、三年來,姚振華對外從不掩飾自己「造車夢」,與之前低調潛行的個性,表現大相逕庭。
  • 逆市布局展現寶能入局決心 步步為營搭建汽車全產業鏈
    如果說企業跨界造車是一場戰爭,那麼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和格局則決定了這家企業的未來發展。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正是這樣一位善謀者,他的造車戰略版圖正一點點變得清晰。11月8日,寶能汽車西安基地宣告正式竣工投產。基於自研的xEV平臺開發的首車暨寶能增程式電動(REV)車型迎來首秀。
  • 恆大與FF分手又火速戀上國能,生產啥車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麼?
    國能汽車,恆大的又一"新歡"有了之前與FF的"合離"事故後,恆大在造車領域的一舉一動顯然會受到不少的關注。而在與FF"分手"後,恆大又覓得了另一個"新歡"——國能汽車。對於許多造車新勢力來說,國能汽車還是有著技術支撐的。NEVS收購薩博資產,為國能汽車贏得了技術背書。2017年1月,國能汽車成為國家發改委批覆的第十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2018年11月5日,國能汽車正式進入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13批),正式獲得造車資質。
  • 【已投企業】小鵬汽車廣州智造基地奠基-第四範式x卡詩 美發界的黑...
    小鵬汽車小鵬汽車廣州智造基地奠基小鵬汽車廣州智造基地奠基Jeff Dean在獲得華盛了谷歌公 司,成為了該公司最早的員工之今日,小鵬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造基地(簡稱「廣州智造基地」)在廣州市知識城智能裝備區奠基,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周亞偉
  • 總投資30億元華東基地正式投產 尚品宅配智造「三足鼎立」
    2020年7月4日上午,尚品宅配華東智能製造基地正式開業投產,佔地面積30多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該基地是繼佛山南海智能製造基地、成都崇州生產智造基地「西部研發製造中心」之外的新一個智能製造基地,標誌著尚品宅配形成了華東、華南、西南「三足鼎立」的局面。
  • 蓄勢待發,恆大''造車''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最近恆大造車的消息不斷,繼拿下40億港幣融資、公布恆馳車標之後,更加重磅的消息傳來——近日恆大汽車位於廣州和上海兩處生產基地全面啟動了試生產,這意味著恆大汽車的全面量產已迎來倒計時。造車以來,恆大似乎從未掩飾過自己的野心:''要用3-5年的時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航者。''
  • 兩大汽車基地亮相,恆大造車如何從「一窮二白」到成功破局?
    智能製造遇上「黑科技」 隨著近日許家印對恆大汽車生產基地進行視察之後,作為恆大造車大本營的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遭到曝光,首度走進大眾視野。
  • 寶能汽車,關於汽車生活的野望與新世界的構想
    所以,當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喊出「10-15年成為國內一流汽車製造商」的時候,我們該相信這個「造車夢」嗎?但當其一步步落實時,我們由衷感嘆其背後的底氣與勇氣。到目前,寶能汽車集團已經投資超過千億,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完成「整車-零部件-出行」的全產業鏈布局。
  • 寶能集團在廣州開發區布局「四中心一基金」<...
    南方網訊 4月18日,廣州開發區與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集團」)舉行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籤約活動。此次籤約是廣州開發區三大千億級投資籤約動工投產活動後,又一系列重大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項目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