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觀察|「中國車都」加速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2020-12-13 瀟湘晨報

疫後重振,作為中國製造「開路先鋒」的武漢開發區,正全力加快汽車產業與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跨界融合,推動傳統汽車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

初夏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開發區,以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為核心,這裡已聚集幾十家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

東風無人駕駛車。(視界網 高旭 攝)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視界網 張敏 攝

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提速

林立的打樁機、穿梭的渣土車……疫後重振,在武漢西南通順河河灣處,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正加緊建設。

這是我國最大的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示範區,也是國內建成的首個基於大規模商用5G的車聯網,規劃開放測試道路159公裡,全域覆蓋「5G+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可實現遠程駕駛、車路協同,是5G真正進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去年9月,一期28公裡開放測試道路建成,公交車、環衛車、計程車、物流車等多種車型自動駕駛場景同時開放使用,並發出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短短半年,已吸引東風公司、中國一汽、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AutoX等11類共40多臺自動駕駛車輛前來進行道路測試,共發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25張,其中示範應用牌照7張,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車輛載人載物商業化試運營。

為搶佔「下一代汽車」制高點,目前,示範區正搶抓5G「新基建」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封閉測試場二期建設,打造極限測試道、柔性化廣場、長直線道路、環形路口、模擬高速、極端氣候環境測試區等幾十個子項,以滿足數百個場景測試需求,推動中國下一代汽車產業走在世界前列。同時,引進建設專業測試實驗室,形成測試驗證、技術創新、標準研究、質量仲裁等技術服務能力,使智能網聯汽車從示範應用走向商業化。

據悉,圍繞90平方公裡示範區,武漢開發區還將建成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下一代汽車小鎮,使自動駕駛融入市民的生活方式。

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量產下線

沒有駕駛室、方向盤、油門與剎車,黑白相間的長方體車廂內,看不見駕駛員身影……近日,由東風公司技術中心自主開發的國內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在位於武漢開發區的東風公司技術中心試製車間正式量產下線。

這是目前國內最先實現量產、商業化運營的5G通信L4級自動駕駛汽車,它配備4個雷射雷達、1個毫米波雷達、16個超聲波雷達和12個攝像頭,不僅具備一鍵招車、動態限速、環島通行、動態避障、多車編隊、自動泊車及後臺招車、遠程控制、調度監控等功能,還能在車聯網和北鬥系統的加持下,實現遠程遙控接管車輛,時延只有5毫秒—6毫秒。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分類,自動駕駛汽車從低到高可分為5個階段。其中,L1為輔助駕駛,L2為部分自動駕駛,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而L4、L5分別為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東風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認為,東風Sharing-VAN 1.0 Plus的量產,說明我們在L4級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實現了產業化,並正在實現商業化。

據悉,截至目前,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已收到70多輛新車訂單,涉及無人微公交、無人物流車、清掃消殺車等多個車型。其中,首批共6輛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將駛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國家海洋實驗室,在智能園區進行載人擺渡、運送物品等運營活動。

不止是Sharing-VAN 1.0 Plus。在智能網聯方面,目前,以場景驅動為出發點,東風公司已完成5G+無人駕駛港口集卡、無人駕駛工程車、環衛車、物流車等數十種應用場景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測試,部分產品在全國多地示範運行。其中,無人駕駛智能對點載運平臺「Sharing Box」,沒有駕駛室、方向盤和座椅,依靠5G技術及L4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無人配送,目前正處在商業運營的前夜,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投入運營。

「一旦具備商業化條件,就第一時間推向市場。」據悉,今年東風公司將發布5G+V2X量產車輛,上線集團網聯汽車平臺,並不斷迭代人工智慧車機系統,致力在AI體驗領域走在行業前列。

多家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齊聚「車都」

除東風公司外,目前,武漢開發區已集聚一批以自動駕駛為方向的研髮型企業,涉及通信、地圖導航、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一批產品和技術領跑全國。

2017年在武漢開發區成立的華礪智行,是一家專業從事V2X車路協同技術應用研發和交通智能算法的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已在國內多個車路協同項目中落地,包括為東風Sharing-VAN 1.0 Plus提供車路協同技術。

華礪智行創始人兼CEO邱志軍告訴記者,Sharing-VAN 1.0 Plus搭載的是華礪智行新一代車路協同智能終端設備和技術,它具備國際領先的超視距感知性能,可對接新一代各式交通信號燈、攝像頭檢測器等。憑藉它,無人駕駛汽車可根據園區交通狀況,動態規划行駛路線並全自動駕駛,還能根據道路限速指示牌提示,啟動動態限速功能,平穩駛過限速區域,當前方遇到車輛或行人時,能繞過車輛,實現主動避讓。

由於其成熟的C-V2X技術能滿足國內外不同應用需求,今年以來,華礪智行國際、國內兩大市場同步發力,除拿下北汽、上汽的乘用車量產前裝預研外,還擊敗全球10多家對手,成功中標美國交通部位於華盛頓的車路協同項目,以及加拿大在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封閉測試場項目。邱志軍說,繼去年底順利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後,今年下半年公司有望完成下一輪融資,未來將在規模化落地方面重點發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產品和技術服務領域,獨角獸企業環宇智行開發出具有高度自動化的L4級自動駕駛硬體「泰坦」和軟體「雅典娜」,已服務10家國內知名企業。其開發的重卡無人駕駛編隊技術,已成功上路測試,標誌著自動駕駛技術「具備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武漢開發區已初步形成「整車廠+上下遊創新企業」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全國82家自動駕駛領先技術創新企業成立的「自動駕駛城市示範與產業協同創新聯盟」,已落戶於此,成員包括戴姆勒、寶馬、東風、一汽、上汽、吉利、蔚來等車企,以及華為、騰訊、滴滴、小馬智行、馭勢科技、圖森未來等通信、新能源、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創新企業。7月1日,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開發區籤署協議,將在「車都」建設武漢生產基地、研發測試中心、運營中心,組建L4級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團隊,開展商業試點運營。

武漢開發區表示,下一步,將加大與百度、華為、京東等企業的合作力度,力爭集聚更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到2022年,形成一個涵蓋下一代汽車研發設計、智能終端製造、智慧交通平臺運營的完備產業生態體系,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來源:湖北日報數字傳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加速洗牌,國內自動駕駛正進入快車道 | CCF-GAIR 202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改變了很多原有的商業模式,給全世界帶來了嚴重衝擊,自動駕駛行業也加速進入兩極分化的狀態。巨頭們也搵食艱難。上半年通用、Zoox、Ike、Kodiak Robotics等多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宣布裁員。放眼國內,受益於新基建,政策加持,國內自動駕駛進入快車道。
  • 「中國車谷」來了,一起走進車谷感受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的新動能
    早在9月份的湖北高質量發展資本大會的「數智網端·驅動未來」分論壇,首次提出「中國車谷」概念:武漢經開區將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兩大發展路徑,打造「數字車谷」,建設「智能車谷」,培育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兩大發展新動能。
  • 「V影響力車谷行」活動來了 15位微博大V實時分享「中國車谷」魅力
    長江網訊(記者李愛華 通訊員孫亞雲)「中國車谷城邀你來」。12月1日,「V影響力車谷行」活動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啟迪協信武漢科創園正式啟動,15位微博大V走進「中國車谷」,通過微博圖文及視頻直播等為網友全景展示「中國車谷」魅力。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如果說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圍繞商業化落地做文章,那麼,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絕對是熱詞。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表示,北汽集團將力爭在2025年之前,實現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及L5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  加速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已經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集體目標。
  • 地鐵2號線首度自動駕駛 無人自動折返國內領先
    昨天,地鐵2號線首度自動駕駛。記者金思柳 攝  武漢晚報消息 (記者齊翔 通訊員張程貽)昨天上午,武漢地鐵2號線首次進行自動駕駛測試。上海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武漢項目部副經理黃毅說,2號線將採用有人值守的自動駕駛模式,其無人自動折返功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採用世界上最安全駕駛模式  昨天上午10點半,記者從武昌螃蟹岬地鐵站上車。地鐵列車駕駛室內,身著制服的司機按下啟動按鈕,列車緩緩加速開往光谷廣場。
  • 招兵買馬加速自動駕駛布局,滴滴為何如此看好「鈔票粉碎機」項目
    昨日館長還在發文分析為何在車市大環境遇冷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技術卻成為了投資客們眼中的「香餑餑」,而拿到5億美元的滴滴就已經招兵買馬加速自動駕駛布局,為達成2030年實現平臺運營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著,那麼為何滴滴會如此看好這項「鈔票粉碎機」項目呢?
  • 外國人說中國車——東風風神AX7 PRO
    我們將邀請外國友人,以他們的角度來看看咱們中國車的實力。今天邀請到的是來自義大利的喬尼。 喬尼你好,你對中國車有什麼印象嗎? 喬:我覺得中國,特別是自主品牌的汽車顏值都很高,而且豪華度、智能化和性能上也都不錯,和十年前的車完全不一樣。
  • 武漢經開區將建全國最大自動駕駛運營...
    這是武漢經開區新增的78公裡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施工現場。年內,武漢經開區將擁有106公裡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屆時將擁有超過100種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應用場景。「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 小馬智行進入自動駕駛下半場:規模化和無人化是門檻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編輯 | 楊錦自動駕駛已進入下半場,行業馬太效應會更加凸顯。這是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TO樓天城對於自動駕駛行業做出的判斷。國內自動駕駛在2016年得到空前關注,人才、資本等迅速進入,但如AI一樣,市場對自動駕駛也有些過於樂觀,高昂投入、事故頻發和商業化能力令其遭到不少質疑。
  • 百度完成全球首次全無人駕駛直播 無人車進入平行駕駛時代
    新華財經上海9月15日電(記者高少華) 百度15日首次直播了全無人駕駛的Robotaxi,其技術落地是Robotaxi實現商業閉環的必要條件,將加速中國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部署。目前Apollo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
  • 男子在自動駕駛特斯拉車內睡覺 見到警燈後自動加速至150km/h
    (原標題:加拿大男子在自動駕駛特斯拉車內睡覺 見到警燈後自動加速至150km/h)在自動駕駛體驗方面,特斯拉的Autopilot獲得了車主公認的好評。但是就連特斯拉自己,當前也不敢說其已經做到了完全自動駕駛。
  • 重慶攜手百度打造自動駕駛之城 加速汽車產業升級
    【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如今,中國各城市競相為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和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做準備,中國重慶市政府就已經與百度進行合作建設自動駕駛汽車試驗場。
  • 疫情防控不減壓 復工復產正加速——武漢「解封」滿月觀察
    新華社武漢5月8日電題:疫情防控不減壓 復工復產正加速——武漢「解封」滿月觀察新華社記者公共運輸恢復全網運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接近99%,餐飲門店有序開放堂食,高三年級和中職、技工學校畢業年級復學複課……自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以來已有一個月,這座封閉76天的城市正加速「
  • 武漢波普奇域記
    告訴你一件事,你在武漢吹的海爾美的格力空調,你在武漢喝到的每一瓶可口可樂,都是經開製造。生活日用無所不造的經開製造,差點就讓我相信,美好生活是從車間傳送帶自動滾到懷裡來的。擁抱下一代汽車產業,「車都」 經開更新了自己的 title,發力向 「中國車谷」 跨越。「車谷」經開是全球汽車工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逾 2 萬家企業、73 家世界五百強在這裡安家。
  • 不只「光谷」,武漢集齊「四谷」了!
    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內武漢與華為共同打造的「武漢雲」正在加速串起一條完整的國產計算產業鏈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展示的鯤鵬920處理器。華引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內國內最小尺寸Mini LED產線正在試運行這將讓中國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上實現全球引領華引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UVC深紫外燈珠,應用於殺菌消毒、醫療及家電產品。
  • Aurora宣布收購Uber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加速Aurnra Driver平臺發展
    據外媒當地時間12月7日報導,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Aurora將收購Uber(優步)自動駕駛研究部門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
  • 分享自動駕駛秘籍加速商業部署步伐百度Apollo智駕系列閃耀2020...
    而在下午的智能汽車分論壇上,智艙、智雲、智駕、智圖四大系列的詳細布局得以進一步揭秘:更智能、更可感的下一代智能座艙服務,以平臺化方式開放領先能力、助力OEM的智能車雲,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部署的智駕系列,擁有全域智駕地圖產品體系的智圖系列,展現出百度Apollo作為汽車智能化領軍者的創新與擔當。
  • 谷歌無人車開始商用,自動駕駛時代到了
    看點:Waymo無人車在美國正式向乘客收費,自動駕駛進入落地階段!
  • 瞄準近千億CRO市場,他用AI深耕讓醫藥研發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從人人唾棄的「毒藥」再到抗癌神藥,從眼藥水到「美容神器」,沙利度胺和比馬前列素成為老藥新用最經典的詮釋,而這些都離不開真實世界證據在藥物增加新適應症、新的適用人群等提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遙領醫療科技是通過人工智慧對於個人執行效率10倍的以上增強,再吸取前兩個模式的優點解決了傳統CRO的成本結構無法的解決行業痛點,「AI+CRO」的「自動駕駛」3.0模式開始登場。進入醫藥研發的「自動駕駛」時代中國的CRO起步較晚,1996年才出現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CRO。
  • 百度Apollo攜手德州儀器加速量產下一代自動駕駛產品
    百度Apollo宣布與Texas Instruments德州儀器(以下簡稱「TI」)合作,將TI的車規級處理器納入Apollo軟硬一體的自動駕駛產品設計中,為行業提供領先一代的汽車智能化產品。12月8日,Apollo2020生態大會上,百度剛剛發布了可量產的高階智能駕駛產品ANP,同時也對外展示了支持高階智能駕駛ANP和自主泊車AVP功能的計算平臺ACU「四喜」。TI是為Apollo ACU提供車規級晶片的主要半導體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