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重振,作為中國製造「開路先鋒」的武漢開發區,正全力加快汽車產業與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業態跨界融合,推動傳統汽車向「下一代汽車」轉型升級。
初夏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開發區,以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為核心,這裡已聚集幾十家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
東風無人駕駛車。(視界網 高旭 攝)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視界網 張敏 攝
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提速
林立的打樁機、穿梭的渣土車……疫後重振,在武漢西南通順河河灣處,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正加緊建設。
這是我國最大的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示範區,也是國內建成的首個基於大規模商用5G的車聯網,規劃開放測試道路159公裡,全域覆蓋「5G+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可實現遠程駕駛、車路協同,是5G真正進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去年9月,一期28公裡開放測試道路建成,公交車、環衛車、計程車、物流車等多種車型自動駕駛場景同時開放使用,並發出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短短半年,已吸引東風公司、中國一汽、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AutoX等11類共40多臺自動駕駛車輛前來進行道路測試,共發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25張,其中示範應用牌照7張,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車輛載人載物商業化試運營。
為搶佔「下一代汽車」制高點,目前,示範區正搶抓5G「新基建」戰略機遇,加快推進封閉測試場二期建設,打造極限測試道、柔性化廣場、長直線道路、環形路口、模擬高速、極端氣候環境測試區等幾十個子項,以滿足數百個場景測試需求,推動中國下一代汽車產業走在世界前列。同時,引進建設專業測試實驗室,形成測試驗證、技術創新、標準研究、質量仲裁等技術服務能力,使智能網聯汽車從示範應用走向商業化。
據悉,圍繞90平方公裡示範區,武漢開發區還將建成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下一代汽車小鎮,使自動駕駛融入市民的生活方式。
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量產下線
沒有駕駛室、方向盤、油門與剎車,黑白相間的長方體車廂內,看不見駕駛員身影……近日,由東風公司技術中心自主開發的國內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在位於武漢開發區的東風公司技術中心試製車間正式量產下線。
這是目前國內最先實現量產、商業化運營的5G通信L4級自動駕駛汽車,它配備4個雷射雷達、1個毫米波雷達、16個超聲波雷達和12個攝像頭,不僅具備一鍵招車、動態限速、環島通行、動態避障、多車編隊、自動泊車及後臺招車、遠程控制、調度監控等功能,還能在車聯網和北鬥系統的加持下,實現遠程遙控接管車輛,時延只有5毫秒—6毫秒。
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分類,自動駕駛汽車從低到高可分為5個階段。其中,L1為輔助駕駛,L2為部分自動駕駛,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而L4、L5分別為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東風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認為,東風Sharing-VAN 1.0 Plus的量產,說明我們在L4級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實現了產業化,並正在實現商業化。
據悉,截至目前,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已收到70多輛新車訂單,涉及無人微公交、無人物流車、清掃消殺車等多個車型。其中,首批共6輛東風Sharing-VAN 1.0 Plus將駛向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國家海洋實驗室,在智能園區進行載人擺渡、運送物品等運營活動。
不止是Sharing-VAN 1.0 Plus。在智能網聯方面,目前,以場景驅動為出發點,東風公司已完成5G+無人駕駛港口集卡、無人駕駛工程車、環衛車、物流車等數十種應用場景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測試,部分產品在全國多地示範運行。其中,無人駕駛智能對點載運平臺「Sharing Box」,沒有駕駛室、方向盤和座椅,依靠5G技術及L4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無人配送,目前正處在商業運營的前夜,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投入運營。
「一旦具備商業化條件,就第一時間推向市場。」據悉,今年東風公司將發布5G+V2X量產車輛,上線集團網聯汽車平臺,並不斷迭代人工智慧車機系統,致力在AI體驗領域走在行業前列。
多家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齊聚「車都」
除東風公司外,目前,武漢開發區已集聚一批以自動駕駛為方向的研髮型企業,涉及通信、地圖導航、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一批產品和技術領跑全國。
2017年在武漢開發區成立的華礪智行,是一家專業從事V2X車路協同技術應用研發和交通智能算法的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已在國內多個車路協同項目中落地,包括為東風Sharing-VAN 1.0 Plus提供車路協同技術。
華礪智行創始人兼CEO邱志軍告訴記者,Sharing-VAN 1.0 Plus搭載的是華礪智行新一代車路協同智能終端設備和技術,它具備國際領先的超視距感知性能,可對接新一代各式交通信號燈、攝像頭檢測器等。憑藉它,無人駕駛汽車可根據園區交通狀況,動態規划行駛路線並全自動駕駛,還能根據道路限速指示牌提示,啟動動態限速功能,平穩駛過限速區域,當前方遇到車輛或行人時,能繞過車輛,實現主動避讓。
由於其成熟的C-V2X技術能滿足國內外不同應用需求,今年以來,華礪智行國際、國內兩大市場同步發力,除拿下北汽、上汽的乘用車量產前裝預研外,還擊敗全球10多家對手,成功中標美國交通部位於華盛頓的車路協同項目,以及加拿大在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封閉測試場項目。邱志軍說,繼去年底順利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後,今年下半年公司有望完成下一輪融資,未來將在規模化落地方面重點發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產品和技術服務領域,獨角獸企業環宇智行開發出具有高度自動化的L4級自動駕駛硬體「泰坦」和軟體「雅典娜」,已服務10家國內知名企業。其開發的重卡無人駕駛編隊技術,已成功上路測試,標誌著自動駕駛技術「具備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武漢開發區已初步形成「整車廠+上下遊創新企業」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全國82家自動駕駛領先技術創新企業成立的「自動駕駛城市示範與產業協同創新聯盟」,已落戶於此,成員包括戴姆勒、寶馬、東風、一汽、上汽、吉利、蔚來等車企,以及華為、騰訊、滴滴、小馬智行、馭勢科技、圖森未來等通信、新能源、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創新企業。7月1日,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開發區籤署協議,將在「車都」建設武漢生產基地、研發測試中心、運營中心,組建L4級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團隊,開展商業試點運營。
武漢開發區表示,下一步,將加大與百度、華為、京東等企業的合作力度,力爭集聚更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企業。到2022年,形成一個涵蓋下一代汽車研發設計、智能終端製造、智慧交通平臺運營的完備產業生態體系,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來源:湖北日報數字傳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