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館長還在發文分析為何在車市大環境遇冷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技術卻成為了投資客們眼中的「香餑餑」,而拿到5億美元的滴滴就已經招兵買馬加速自動駕駛布局,為達成2030年實現平臺運營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著,那麼為何滴滴會如此看好這項「鈔票粉碎機」項目呢?
據相關消息顯示,滴滴出行計劃今年將新增200名員工,以加強其自動駕駛部門,並加快在上海及其他地區擴展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也就是說,滴滴自動駕駛部門到今年年底將有500至600名員工。
同時,經過4年的布局時間,滴滴陸續在中美兩地組建了約擁有400名研發人員、涉及高精地圖、(路人及車輛)行為預測、路線規劃與控制等細分領域的團隊,而在去年8月的時候,滴滴自動駕駛部門就獨立成為公司,甚至在今年6月,還提出到2030年通過滴滴平臺運營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看來燒錢的盡頭還沒到。
之所以滴滴這麼著急的跑步進入這塊燒錢的領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雖然這項技術現在非常不成熟,但是未來的潛力卻非常巨大,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自動駕駛技術就可以和未來智慧出行劃上等號。
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的規模為54億美元,而在2020年,雖然有疫情的阻擾,但是其規模也預計將超過60億美元,甚至根據這個曲線的變化,到2035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就將超過5400萬輛,由此看來,自動駕駛技術不僅是未來趨勢,而且其發展空間巨大,任何一家身處其中的車企都很難抵禦這樣的誘惑。
不過,自動駕駛技術可是人送外號「鈔票粉碎機」,這就使得滴滴資金消耗巨大,軟銀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的5億美元資金很快就燒光了,同時,據滴滴COO孟醒表示,目前滴滴旗下一輛自動駕駛車的成本在100萬元左右,也就是說,滴滴若想實現其百萬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那麼這個成本絕對是以萬億為單位的。
滴滴將自動駕駛與出行服務融合,或許是使其實現商業化的一種方式,不過實現這一偉大目標的前提是滴滴得先挨過長時間的高投入,而且還要等到技術足夠成熟,能讓大多數車主朋友們接受自動駕駛代替司機思考,以此帶乘客到達目的地時,這個閉環才算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