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谷歌無人車開始商用,自動駕駛時代到了

2021-01-20 車東西

看點:Waymo無人車在美國正式向乘客收費,自動駕駛進入落地階段!

車東西 | 曉寒 Origin

自動駕駛技術迎來史上最重大時刻!

10月27日消息,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時間10月24日周四,谷歌CFO Ruth Porat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已經開始商業化,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放的無人車,於第三季度向乘客收取費用。

這是全球第一個自動駕駛技術向公眾開放、並進行商業化的案例,代表著自動駕駛技術從研發階段正式步入應用量產階段,也標誌著全球出行與汽車產業史上最重大的變革正式拉開帷幕。

今年8月份,Waymo曾表示將與負責鳳凰城公共運輸機構Valley Metro正式建立合作關係,計劃年底在鳳凰城推出一項付費的移動出行服務。現在來看,Waymo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至此,Waymo已經拿下了全球第一個開啟公開道路路測、全球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公開路測、全球第一個拿掉安全員的公開路測,以及全球第一個向公眾收費的自動駕駛系統等多個第一。

用APP支付乘車費用

2016年起,Waymo就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錢德勒等地開始測試,2017年4月又推出了Early Rider試乘計劃,向數百個家庭開放了試乘。經過註冊審核的用戶,在APP上下單,即可叫一輛Waymo的無人車前來接駕,並且是7X24小時服務。

▲Waymo的試乘計劃


Ruth Porat在電話會議上表示,Waymo在美國加州鳳凰城的試乘計劃規模又擴大了一些,並且開始測試定價模型。

不過Ruth Porat也強調,雖然Waymo已經開始向乘客收費,但是本次商業化還尚屬於非常早的階段。谷歌一位發言人表示,現階段收費主要是為了徵求用戶意見,測試價格模型。

據悉,Waymo本次商業化中,Waymo也正是通過這個APP向乘客收費。

需要注意的是,Waymo的無人車最開始是有一個安全員在駕駛位上,但2017年11月他們就拿掉了安全員,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技術實力。

而到了今年5月,Waymo又開始用沒有安全員的無人車參與early rider試乘項目,讓無人車真的成為了無人網約車,可見其谷歌對其技術自信度之高。

▲注意駕駛座沒有安全員


Waymo已是無人車一哥

谷歌於2009年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是全球最早開啟自動駕駛技術研究的商業企業(學術機構除外)。

Waymo官網數據顯示,其目前在美國加州山景城、舊金山,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錢德勒,密西根州底特律等共計6個州的26座城市/地區進行測試,累計完成了超過1000萬英裡,約合1600萬公裡的實際路測裡程。

▲Waymo在開放道路進行載人試乘


技術上,根據加州車管所公布的數據,去年12個月中,Waymo投入75臺車在加州總共測試了352,545英裡的路程,而脫離次數只有63次,也就是說Waymo的無人車平均每跑5596英裡,約合9000公裡才會出現一次無法應對的情況!


作為對比,無人車界第二大玩家,通用Cruise的無人車,每2000公裡就要幹預一次。

此外,Waymo還在發力商用車自動駕駛業務,正在研發無人駕駛卡車。

8月初,全球知名投行摩根史坦利向客戶表示,Waymo的估值高達1750億美元,其中無人計程車業務估值800億美元、用於載貨的無人駕駛商用車業務估值900億美元,軟體授權服務則在70億美元左右。

不管是從研發進展、落地進展,還是技術成熟度來看,經過10年的發展,Waymo在這個領域成果斐然,是無人車一哥。

Waymo十年研發路

2009年,在史丹福大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龍的帶隊下,在谷歌收購的自動化公司510 System基礎上,谷歌在Google X實驗室中正式立項了無人車項目,直接面向L4級以上高等級自動駕駛。

▲塞巴斯蒂安·特龍


團隊除了有特龍領銜,還有出身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谷歌無人車 CTO克裡斯·厄姆森,510 System的創始人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曾經的DARPA無人車挑戰賽冠軍隊伍成員布萊恩·薩爾斯基等等。

在多年的研發過程中,谷歌的無人車從豐田普銳斯發展為谷歌自研的「螢火蟲」再到雷克薩斯RX450h,直至後來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作後換成了混動廂式車Pacifica。

谷歌的團隊也相繼搞定了自研雷射雷達、自採高精度地圖、自製大規模仿真系統等自動駕駛研發的關鍵問題,無人車在加州、亞利桑那州多地進行實際路測。在路測裡程上,谷歌的無人車始終保持了業界領先,並且在每千英裡人工幹預數這一指標上一直保持領先。

然而遲遲未能商業化,谷歌無人車團隊的元老們開始相繼流失。上述谷歌無人車先驅們出走後創辦的公司包括:Udacity,Otto(被Uber收購),Argo.ai,Aurora等等。

或許受此刺激,谷歌開始強推無人車業務的商業化。2016年12月,谷歌無人車項目從谷歌獨立出來,成立商業公司「Waymo」,在Alphabet旗下。谷歌無人車的商業化自此明顯開始加速。


從2017年4月開始,研發八年過後,谷歌無人車終於開始在美國鳳凰城地區投入數百輛試運營車輛,招募了數百名志願者長期試乘。

眼下,Waymo的無人車數量仍維持在不超過600輛,但其實際路測裡程已經超過了1000萬英裡。

今年初,Waymo CEO Krafick正式宣布將在今年正式商業化。隨即,Waymo開始「大肆買車」。今年3月,Waymo宣布與捷豹路虎達成合作,將購置2萬臺I-pace用於組建無人車車隊。而今年6月,軟銀宣布投資Waymo的競爭對手Cruise了,Waymo又宣布將從菲亞特克萊斯勒處訂購6.2萬臺無人車。

現在,谷歌的無人車商業大計真正開始了。

自動駕駛系列課第四季來啦!本季將著力通過8場講解,由8位先行者為大家系統性解讀自動駕駛技術如何重塑物流系統。想加入自動駕駛社群聽課的朋友可以點開課程表掃碼報名 !

相關焦點

  • 肯德基在上海商用L4無人駕駛,日本網友看了直呼不講武德
    到2018年,新石器發布了首款L4級無人車,據稱配備自主可控的車規級線控底盤、獨家設計研發的三重自動駕駛安全系統及智能車聯網AI平臺。L4無人駕駛最快規模化商用方向?而且新石器也還不是全球範圍內,該種模式最受資本追捧的那一個。
  • 無人駕駛計程車開到北京 商用還遠嗎?
    就在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Apollo Robotaxi在北京開放的同時,據央視報導,北京市擬瞄準L4級以上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運行,統籌「車、路、雲、網、圖」等各類優質要素資源,規劃建設全球首個L4級自動駕駛示範區。相比較國外更側重單車智能,國內自動駕駛企業普遍更注重車路協同的雙軌發展。
  • 谷歌和百度的另一場「戰爭」,自動駕駛還需要多長時間上路?
    而到了L4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所有的操作都有自動系統來執行,L3和L4有本質的區別。自動駕駛技術之爭還是要看中國和美國 無人駕駛技術最早出現在美國,而目前中國和美國都已經領先全球,最能代表中國和美國自動駕駛技術實力的分別是百度和谷歌。
  • 自動駕駛七年爭奪戰:燒錢、聯盟、難落地
    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在首鋼園區運行,圖源汽車經緯另一個原因,百度是國內最早開始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之一。2013年,百度開始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拓荒,李彥宏發現那時國內並沒有很好的參照系,所以將目光投向國外,發現了谷歌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4年,當時後者已開始了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百度卻什麼都沒有。
  • 國產無人計程車上路測試,無人駕駛時代來了
    無遠程遙控的真正無人駕駛從AutoX公布的視頻來看,RoboTaxi在車內無駕駛者,也沒有無遠程遙控的情況下,自動行駛在深圳的街道,轉彎、避讓障礙也都是連貫流暢的操作,完全一副老司機的樣子。唯一可在任意地點停車的無人計程車,現已多地試運營2016年在深圳成立的AutoX,多年來已經在中國鬧市區積累了大量的行駛數據,尤其從2018年開始在深圳中心地區開展了大規模路測,通過收穫海量的L4級自動駕駛數據來訓練完善自動駕駛算法
  • 王志勤:車聯網支持實現無人駕駛的思考
    在單車智能無人駕駛方面,美國的谷歌Waymo、特斯拉和通用Cruise等已經開展了大量的測試,相應如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已經量產上映,並且逐步在加州鳳凰城等試驗載人無人駕駛計程車功能。
  • 武漢觀察|「中國車都」加速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初夏時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武漢開發區,以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為核心,這裡已聚集幾十家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圈」初步形成。東風無人駕駛車。這是我國最大的5G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示範區,也是國內建成的首個基於大規模商用5G的車聯網,規劃開放測試道路159公裡,全域覆蓋「5G+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可實現遠程駕駛、車路協同,是5G真正進行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應用。
  • 「L5等級」完全無人駕駛離我們有多遠?_易車網
    隨著2009年GoogleX無人駕駛項目的確定,無人駕駛的浪潮開始席捲全球被民眾所津津樂道。如今已經過去11年了,無人駕駛究竟發展到何種程度,離我們到底有多遠?接下來且隨我一起一探究竟。無人駕駛產業布局現況1.行業布局現況:協同創新是趨勢無人駕駛作為汽車未來行業的一塊大蛋糕,全球有實力的相關企業紛紛布局。除了傳統車企外,像主流的科技巨頭和網際網路公司(谷歌、蘋果、英偉達、特斯拉以及國內的華為,百度)以及初創公司均積極布局無人駕駛,開發駕駛系統和算法。
  • 無人駕駛 擁有怎樣的過去和未來?
    顯然,自動駕駛有望作出自智慧型手機問世以來,對我們生活方式最具革命性的改變。在通用汽車公司前副總裁勞倫斯·伯恩斯和作家克里斯多福·舒爾根合著的《自動時代:無人駕駛重塑世界》一書中,兩位作者講述了近十年來,引領這場變革的創新者的非凡故事,故事從2004年的一場穿越莫哈韋沙漠的越野機器人百萬美元大獎賽開始,一直講述到如今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熱潮。
  • 24頁PPT詳解谷歌Waymo無人駕駛系統「附下載」
    PPT簡介:谷歌Waymo:多傳感器融合路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硬體感知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軟體決策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技術之安全系統谷歌Waymo:無人駕駛測試車輛谷歌Waymo:無人駕駛合作夥伴谷歌Waymo:四大商業模式
  • 主線科技聯合全球捷運拓展港口智慧物流新版圖 自動駕駛商用化進程...
    主線科技港口無人駕駛卡車車隊圖片來源:主線科技提供在融資與商用落地頻傳好消息時,自動駕駛與物流的產業結合又有新進展。可以看到,處在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化落地前夜,在資本與行業的熱情之下,物流與自動駕駛平臺對於商業化、規模化落地的競速也在加劇。
  • 戰「疫」需求急呼無人駕駛車衝上前線
    京東物流X事業部自動駕駛研發部負責人孔旗表示,疫情發生後不久,京東物流就開始了在疫情核心區武漢的智能配送籌備工作,並從各地抽調無人配送車馳援武漢。目前,武漢市第九醫院每天的訂單有10單至20單,每單30件左右,訂單內容主要為醫療用品和救援物資,而無人配送車可以承擔醫院50%至70%的訂單配送量。
  • 對話百度自動駕駛「頭號乘客」:無人出租時代真來了嗎?
    一、百度Apollo再秀成果 「頭號乘客」引關注自2013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經過多年發展,百度Apollo現已形成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三大板塊協同並進的一種業務格局。而就在這兩天,百度Apollo又通過召開生態大會、發布首份多場景自動駕駛運營報告等形式,對其新近成果做了一次集中的展示。
  • 全無人Robotaxi首次「出街」 中國自動駕駛邁出一大步
    據AutoX方面介紹,首批全無人Robotaxi採用了克萊斯勒大捷龍車型,保持高達40公裡的時速。大捷龍也是谷歌無人駕駛公司Waymo在美國面向公眾運營的全無人駕駛的車型。此前AutoX也已經在加州獲得了全無人駕駛牌照。
  • 自動駕駛夢醒 自動駕駛公司走上「車路協同」賺錢之路
    不過,這已經不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可以很酷、很性感、很谷歌的自動駕駛單車技術進步。而且這些「攻克多少個城市」的好消息,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為了給我們看的。很顯然,在國內,科技公司,已不再是這場自動駕駛革命的主導者。
  • 全球十大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排名
    隨著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前向避碰和自動泊車等半自主技術的日益普及,預計將為未來幾年無人駕駛汽車的應用鋪平道路。此外,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使數十家規模較小、技術專業化的初創企業得以吸引投資,並爭奪利潤豐厚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2年底,全球自主汽車市場將達到600萬輛以上,2019年至2022年將保持40%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 百度完成全球首次全無人駕駛直播 無人車進入平行駕駛時代
    新華財經上海9月15日電(記者高少華) 百度15日首次直播了全無人駕駛的Robotaxi,其技術落地是Robotaxi實現商業閉環的必要條件,將加速中國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部署。目前Apollo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正在加速。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指出,高精地圖的率先應用,標誌著廣汽新能源已經進入了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的融合發展階段。廣汽新能源將基於5G技術車載應用的優勢,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並有望讓中國車企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又一次引領。  造車新勢力因與網際網路科技的深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在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量產上也紛紛給出時間表。
  • 因速度慢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被交警攔他和它如何互動?
    因速度慢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被交警攔他和它如何互動?可是現實中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是因為速度過快被交警追趕,卻是因為過慢。電影《霹靂遊俠》中的「神車」  日前據外媒報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加州山景城行駛時被警察勒令靠邊停車,理由是行駛速度過慢。
  • 【自動駕駛周報】京平高速擬開放測試;眾車企發布L3+自動駕駛量產...
    在同日開幕的2020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汽集團表示力爭在2025年之前實現L4級自動駕駛產品量產,及L5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長安汽車表示將在2022年逐步開始量產L4;理想汽車透露公司正在和博世合作,到2022年推出L3以及能夠升級到L4的自動駕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