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家駿
我一口氣讀了1977年12月7日《漢中日報》上的《千秋偉業創建者——洋縣引酉工程奮戰報告》,心裡很激動。通訊寫得紮實、有內容,有思想,感情充沛。我可以想到引酉戰士讀到它時可能迸發的熱情,別的地方正在抬田的同志們讀到它時可能受到的鼓舞。我讀了以後是頗受劉雪珍、王潤娃、李金明、鐵姑娘排的女同志們的精神所感動、所教育的。把我們生活中的普通英雄、把農業學大寨的英雄業跡報告給廣大讀者,是我們黨報的責任。
我遠在西安古城,千裡外讀引酉工程的報告,也許同一般在這裡讀它的人感受不同。因為我近二十年來,腦子裡總放著一個引酉工程的。那是1958年大躍進中地理系同學協助測量過引酉水河上山的長渠。1959年初,西安電影製片廠要一個劇本。我同五九級、六○級兩個同學,由洋縣城,爬黃牛坡,徒步走到茅坪,了解地理系同學實習的材料,住過三幾天,訪問過幾個人。鬱鬱蔥蔥的崇嶺上,屈曲盤旋著一條砍去梢林、燒掉叢莽的長渠測量線。前年(1974年)遇到一個洋縣來的工農兵大學生,他家在茅坪。問起地,他說七八歲時分明記得那條測量線,在群山中盤旋,痕跡保留過好幾年。當時劇本沒寫成,原因之一,是沒有實際動工建成。
不過,我的詩集還留下了一首1959年2月22日在洋縣吟的《醉花間·茅坪》曰:「嶺妝翠,繞酉水,晨靄豔陽裡。各處有茅坪,此地山村美。/ 鐵廠峪煙升,高渠雲漢墜;千塊鏡田明,躍進盤歌脆。」每每翻開集子,念到「高渠雲漢墜」,就想像那條測量線化作銀河自天而落,高高盤旋,從山頂流過。想像總是空的。現在讀到報告,怎不高興?盤山銀河是洋縣人民以驚世精神創造的現實。再吟拙句時,心裡就踏實了。現不由復用原韻謅《醉花間·喜讀引酉報告》,曰:「雪飛瑞,笑盈淚,喜訊傳千裡,酉水繞崇山,革命人民捩。/ 越嶺望迢遙,紅旗飄不已。大寨化茅坪,理想成真事。」我想現在的引酉長渠要比五八年的測量線,不知宏偉多少倍呵!
(原題《讀<千秋偉業創建者>》,內中《醉花間·茅坪》後刊於1992年2月18日《陝西日報》;前後兩首《醉花間》詞,同又刊於1998年2月5日《西安日報》)
刊於1977年12月28日《漢中日報》;
(註:本文作者已經授權本頭條)
(馬家駿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原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原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原理事、陝西省高等學校戲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原顧問、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原常務理事、陝西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個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獨著有《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美學史的新階段》、《詩歌探藝》、《世界文學探究》等12種;與女兒馬曉翽二人合著《世界文學真髓》、《西洋戲劇史》等4種;主編有《世界文學史》(3卷)、《高爾基創作研究》等9種;編輯有《歐美現代派文學30講》等4種;參編合著有《馬列文論百題》、《文化學研究方法》、《東方文學50講》、《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等40多種。
名列《中國作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劍橋《國際傳記辭典》(英文第27版)、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國外俄羅斯學專家名錄》(俄文版)、《陝西百年文藝經典》等40餘種。)
作者/來源:藝苑天地351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