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高 1.8 米
國內 ERCP 頂尖高手
已完成近 10000 例 ERCP 手術
不僅個子高、技術高,他還姓高
名副其實的「三高專家」!
近日,國內知名膽胰內鏡 ERCP 專家、原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高明發副教授加盟重慶北部寬仁醫院。
重慶北部寬仁醫院肝膽外科高明發教授
技術精湛,「粉絲」遍布雲貴川
1993 年,高明發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醫療系,成為一名部隊醫院的肝膽外科醫生,一直從事肝膽外科臨床、教學工作。期間,除了開展肝膽外科常規及腔鏡手術,高明發還不斷鑽研臨床高精尖技術。
2003 年,高明發開始接觸膽胰系疾病內鏡診斷和治療(ERCP)新技術,是重慶最早開展此項技術的醫生之一。他主動學習胃鏡、十二指腸鏡及造影技術等新技術,一點點鑽研,再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形成規範,在院內開展多項研究與應用。
高明發教授正在教學查房
從醫 20 多年來,高明發的患者越來越多,甚至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都有很多慕名找他看病的「忠實粉絲」。
高明發是一位全面發展的複合型人才,對肝膽胰脾疾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 ERCP 技術。目前,他擔任中國西南 ERCP 協作組委員、重慶內鏡外科學組委員,逐漸成為西南、乃至全國知名的 ERCP 專家。
攻堅克難,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即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是指通過口腔,經食道、胃將十二指腸鏡送至十二指腸,經十二指腸乳頭選擇性膽管或胰管插管造影,對膽道或胰腺疾病展開診斷、治療的操作技術。
「不開刀、無痛苦,只用幾毫米粗的內窺鏡就能完成膽管胰管結石取石、放支架、疏通膽道等複雜手術。」高明發介紹,ERCP 技術是經自然生理通道進行操作,具有創傷小、效果好、痛苦少、恢復快等優點,代表了現代微創外科的發展趨勢,已成為眾多膽胰疾病首選診斷治療方法。
雖然好處多多,但 ERCP 是內鏡四級手術,操作難度大、手術風險高,被譽為消化內鏡診療「皇冠上的明珠」。
「醫生要身穿 30 多斤重的鉛衣,手持一根接近 2 米長的十二指腸內鏡,站在 X 光機旁,雙眼注視屏幕,一刻都不得分神……」
不僅要有外科醫生的悟性和技巧,也要具備內科醫生的細膩和頭腦。高明發認為,做好 ERCP,需要做到如下幾點:第一,技術熟練,這是手術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操作要規範,術前一定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術中操作規範,防範術後併發症,所有操作必須規範且細緻;第三,良好的心態必不可缺。
醫者仁心,推廣 ERCP 熱心公益
近年來,為了幫助更多肝膽患者走出病痛折磨,高明發積極推廣普及 ERCP 技術,牽頭主辦了兩場 ERCP 技術研討會,吸引了 200 多名國內外內鏡醫師參會。2016 年,「中國西南地區 ERCP 培訓基地」在高明發所在的新橋醫院肝膽外科掛牌成立。
同時,高明發還開通 ERCP 技術推廣微信公眾號「鏡藝會」,撰寫、發布 ERCP 技術文章近 100 餘篇,受到國內 ERCP 工作者的一致好評,各地不少同行還自願找上門來「拜師學藝」。
新橋醫院對口幫扶德江縣(前排右一為高明發教授)
2017 年-2019 年,高明發連續三年入選新橋醫院幫扶專家隊成員,進駐貴州省德江縣,每年開展為期 3 個月的對口幫扶工作,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教學查房、學術講座、疑難病例會診等活動服務患者,培養了一批當地熟練操作 ERCP 的醫生。
今年 2 月,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明發牽頭成立「愛心網絡義診服務聯盟」,聯合來自北京、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等地數十名專家,開展網絡公益義診,服務全國各地患者,一起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