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作用-八類穴性表
穴位作用-八類穴性表
1.氣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氣海
固元氣,凡一切氣疾皆宜取
尺澤
調肺氣
陷谷
調胃氣
神門
除心鬱內結之氣
羶中
升脾氣,降胃氣
中脘
解鬱升清降濁利氣
上星
瀉諸熱氣
天樞
調腸胃之氣
勞宮
清熱理氣
通谷
理五臟之氣
大敦
瀉肝氣
膏肓
補陽氣
列缺
逐水利氣
魚際
清熱利氣
大陵
降心氣,降濁氣
太陽
理諸陽熱氣
關元
驅腹中一切冷氣
大包
行腹中諸氣
天柱
理諸氣,治頭上氣
天突
降諸氣
氣戶
利氣
大椎
調利胃氣
攢竹
宣瀉頭部熱氣
肩井
鎮肝氣,降逆氣
巨骨
開肺降逆氣
曲池
行氣
彧中
開胸降衛氣
俞府
降逆氣,理腎氣,清肺順氣
合谷
升清降濁,理大腸氣,宣諸氣
中府
理肺利氣
雲門
開胸降氣
肩髃
理肺舒氣
水道
理三焦膀胱腎中熱氣
隱白
昇陽氣
復溜
固衛氣,布陰氣,收腎氣
陽陵泉
行氣導濁氣
公孫
運脾氣
足三裡
升氣,降氣,調中氣
太衝
降氣
三陰交
行氣降氣
2.血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三陰交
通經行瘀清血生血涼血固血
太衝
通經行瘀清血生血涼血
委中
清血
間使
行血
隱白
止經血
上星
止口鼻出血
承山
清熱血
曲泉
清血涼血養血活血
行間
行瘀破血結
崑崙
下血
曲池
行血
交信
調經血
血海
調血
膈俞
統理全身之血
足三裡
清血,養血,行血,補血
中極
調經血,止崩漏
大椎
散瘀血
陽陵泉
行血
氣海
瀉血
承漿
宣通血脈
3.虛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神闕
補氣血,益腎精
關元
固下元,益腎精
氣海
補氣振陽,益腎精
中極
補氣血,益精
曲骨
補真氣益精
膏肓
益氣振陽
章門
補五臟,益氣血
中脘
振陽益胃,補六腑
足三裡
益胃,補氣血
解溪
益胃
上廉
益胃
三陰交
補三陰,益陽壯精生氣血
公孫
補中土,運脾陽
陽陵泉
補脾滋陰,固精益氣血
湧泉
補腎,益精,滋陰
神門
安心神
然谷
益腎振陽
水泉
益腎陰
太溪
益腎,振陽,滋陰
照海
益腎陰
復溜
補腎氣、滋陰,振陽,固精
交信
補腎滋陰
陰谷
益腎陰
曲泉
養肝補血
蠡溝
益肝
太衝
養肝氣
太淵
潤肺
大敦
盆腎胃
4.實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天樞
瀉腎
大敦
瀉心
太溪
瀉腎
神門
瀉心
章門
瀉腎
少衝
瀉心
然谷
瀉腎
通裡
瀉心
大陵
瀉心包絡
陰陵泉
瀉心
勞宮
瀉心包絡
公孫
瀉脾
內關
瀉心包絡
腕骨
瀉脾
曲澤
瀉心包絡
商丘
瀉脾
中衝
瀉心包絡
陽陵泉
瀉肝
俞府
瀉肺
行間
瀉肝
肺俞
瀉肺
太衝
瀉肝
列缺
瀉肺
蠡溝
瀉肝
尺澤
瀉肺
中封
瀉肝
少商
瀉肺
關元
瀉三焦
天突
瀉肺
外關
瀉三焦
太淵
瀉肺
支溝
瀉三焦
中腕
瀉腸逐穢
關衝
瀉三焦
太白
瀉腸逐穢
太白
瀉胸膈
照海
瀉腸逐穢
豐隆
瀉胸膈
長強
瀉腸逐穢
中府
瀉胸膈
水泉
瀉腸逐穢
羶中
瀉胸膈
天樞
瀉腸逐穢
巨闕
瀉胸膈
上脘
瀉胸膈
5.寒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中脘
溫中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關元
溫下焦,暖子宮
大椎
餮表寒
氣海
溫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腎俞
溫下焦,治足冷如冰
後溪
餮表寒冷
厲兌
溫下焦,治足冷如冰
章門
髒寒結聚
歸來
治下元寒冷寒疝
足三裡
治胃寒,腹中寒冷
三陰交
溫中下焦,血寒,一切寒冷
公孫
理心腹之寒
曲泉
理血寒腹中痛
陰陵泉
溫中焦,理睥氣
隱白
溫脾壯陽,理中下焦寒
百會
諸陽之首,理頭寒
大敦
溫肝暖下元,治寒疝
6.熱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通裡
清心熱
大陵
清心胸熱
少府
清心熱
勞宮
清心胸熱
內關
清心包絡,六腑及胸中熱
十井
治諸熱病
神門
清胃熱
魚際
清肺熱
下廉
清胃熱
肺俞
清肺熱
風門
清三焦熱
中府
瀉四肢熱
氣衝
清三焦熱
缺盆
瀉四肢熱
少商
清三焦熱
大杼
瀉四肢熱
肝俞
清三焦熱
雲門
瀉四肢熱
心俞
清三焦熱
肩髃
瀉四肢熱
關衝
清三焦熱
然谷
清五臟之熱
支溝
清三焦熱
尺澤
清五臟之熱
上星
清頭目鼻中熱
腎俞
清五臟之熱
百會
清頭部熱
脾俞
清五臟之熱
絲竹空
清頭目熱
魄戶
清五臟之熱
曲池
清血氣,表裡,頭面,諸竅熱
意舍
清五臟之熱
解溪
清胃熱
志室
清五臟之熱
合谷
清氣分,頭面諸竅之熱
陽陵泉
降肝贍熱
絕骨
清三陽經熱及腦熱
三陰交
清血熱,平肝熱
大椎
清表熱
足三裡
清胃及六腑熱
後溪
清表熱
上廉
清腸胃熱
豐隆
降腸胃熱,及痰熱
天樞
清大腸熱
上脘
清心胃熱
尺澤
清血,瀉心火,治暑熱
金津
退胃熱,心熱,生津止渴
委中
清血熱,降大腸膀胱熱
玉液
退胃熱,心熱,生津止渴
7.風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風府
搜周身之風,治頭風外感風
風池
治頭風,外感風邪
風門
肝風甚動
風市
治腰腿風
百會
治卒中風,頭風
囪會
治鼻塞頭風
大敦
舒筋驅風祛邪
魚際
理腎清肺,扶正祛邪
瘈脈
去頭面邪風
水溝
卒中風,頭面風邪
頰車
口噤喎斜風邪
承漿
口喎偏風
肩髃
擅周身四肢百骸之風
曲池
搜周身風邪
八風
治腿膝風邪
八邪
手臂風邪
少商
治小兒驚風喉風,一切風邪
足三裡
搜四肢風
崑崙
治攣急風邪
地倉
治口噤喎斜
環跳
搜經絡及四肢之風
膝關
治腿膝諸風
三陰交
治中風,主周身四肢風
委中
腰腿風
太衝
冶驚癇筋痺風邪
然谷
治嬰兒撮口臍風
8.溼類
穴名
穴性
穴名
穴性
委中
利溼
下廉
祛溼
然谷
利溼
絕骨
祛溼
陽陵泉
利溼
陰市
祛溼
內關
利溼
曲池
行溼
伏兔
利溼
崑崙
行溼
太溪
利溼
三陰交
行溼化溼
風市
利溼
復溜
化溼
足三裡
祛溼行溼
中脘
祛溼化溼
上廉
祛溼行溼
一、課題介紹
「董氏奇穴針灸療法」傳承於臺灣、盛行於海外,近年來風行於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傳針灸絕技,嫡傳弟子楊維傑先生將「董氏奇穴」發揚光大,在海外針灸界影響深遠,業界盛譽「董氏奇穴獨步世界專治大病」。近幾年「董氏奇穴針灸療法」盛傳於大陸,它以穴法、針法、診法、心法、療法為獨門之功,其療效迅速、易懂、易學,對治療重症、急症、痛症有極佳效果,引起了針灸界的廣泛重視,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繼續教育和新技術推廣項目。「董氏奇穴針灸療法」與普通針灸不同之處在於:1、臨床效果驚人,取穴靈活機動,雖有定穴並無定點,常就病變反應取穴。2、用針精要,一穴多病,臨床從不超過六針,然每針之所至,立起沉痾,令人嘆服。3、診療操作手法、思路、治療模式清晰,不受時間及條件限制。4、經濟、安全,見效快,學習掌握董氏奇穴療法增強了醫生診療水平和經濟效益。為此中國針灸推拿協會及中推聯合醫學研究院在全國範圍舉辦「董氏奇穴特色療法臨床應用研修班」,以滿足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學習要求。
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
(一)穴法特色: 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雙耳、頭面以及前胸、後背等十二個部位,脈絡清晰,有章可循。
(二)針法特色: 董氏針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與十四正經傳統針法迥然不同。董氏針法內容有:倒馬針法、動氣針法、牽引針法、不定穴針法。倒馬、動氣、牽引針法、不定穴針法又體現了董氏針法的靈活性,乃董公高深絕學之一,此針法講究治病無定穴,取穴無定處,注重疾病的外在感應,正所謂「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最為精妙處,乃董氏刺血針法,其特點:1、刺血以遠處施針為主,甚合"瀉絡遠針"之古義。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劃分許多特效刺血區,如心肺區、肝膽區、腎區等等。3、治療範圍廣泛,特效速效,簡單安全。
(三)診法特色: 正確的診斷及對穴性的了解,是應用董氏奇穴的關鍵所在。董公診病,首看掌診,次看面診。董氏掌診秘訣乃董門弟子習用的獨門診法,此中真訣需經口授心傳,方可瞭然於胸。董氏掌診之診斷結果是一種病機辨證,按照人體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依據掌診分區的形色異常,將其辨證結果歸類,然後據此選穴施治,此乃最為關鍵處。如患者掌上肺區出現氣色反應,即可診為肺虛,而靈骨、大白又有肺神經通過,故針此二穴必有顯著效果。依法取穴,療效奇特。
(四)心法特色:
1、全息通應:董氏奇穴針灸,屬於多層次的全息針灸學,認為整體中任何一個獨立部分,都影縮著整體的信息。諸多特效奇穴的創立,均與此原理有關。最常用的九種全息對應關係,可以囊括當前出現的許多全息針灸療法,臨證應用,變化無窮。
2、同氣相求:楊師又稱之為"體應",是董氏奇穴在治療方面最有針對性的發揮與創造。體應之要點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脈治脈,以皮治皮。如治療各種骨刺,常用削骨針,必須貼骨扎針方有特效。
3、臟腑別通: 臟腑別通,實乃臟腑氣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經上,主治膀胱經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經上,補腎作用極佳;木穴在大腸經上,治肝火旺極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經上,透過胃與心包通,治心絞痛特效。
4、絡病理論:該理論源於《內經》,昌明於葉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發揮,其拿手絕活—「刺血針法」,即以絡病理論為依據。對初病氣結在經,經主氣;久病血傷入絡,絡主血。董公以毫針通經調氣,以三稜針刺絡活血,使一些看似複雜的疑難重症迎刃而解,渙然冰釋。
(五)治療特色:「董氏奇穴針灸療法」的治療特色是取穴少,見效快,治療範圍廣,對各種痛症、面癱、鼻炎、哮喘、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結腸炎、耳鳴、耳聾、帶狀皰疹、丹毒、不孕症、婦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療效。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見影;又如腎關穴治尿頻;木穴治鵝掌風;婦科穴治不孕症;駟馬穴治過敏性鼻炎及多種皮膚病;正脊穴及上三黃治各種骨刺;通關、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針法治療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汙穴治久年惡瘡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裡治暴聾;側三裡、側下三裡治三叉神經痛均有特效。
三、學習內容
第一天:
1、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馬、動氣與牽引)。
2、董氏奇穴的理論與十四經理論比較。
第二天:
1、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二二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2、董氏奇穴三三部位到七七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3、董氏奇穴七七部位到十十部位的穴位取穴法及主治介紹。
第三、四天:
1、董氏奇穴特殊診斷法。
(一)穴位理論:①奇正接軌論。②針證相對論。③穴位空間論。
(二)配穴理論:①專穴專用。②辨證用穴。③專穴配合辯證
2、常見病治療。
(一)、頭面頸項:頭部疼痛、眼的疾病、鼻的疾病、耳的疾病、口齒疾病、顏面疾病咽喉疾病、頸項疾病。
(二)、四肢軀幹:上肢疾病、下肢疾病。
(三)、胸腹病:胸膜炎、肋膜炎、胸悶、大腸部脹痛、子宮發炎等。
(四)、腰背痛:背痛、肩背痛、脊椎骨刺、腰痛、腎虛腰痛、閃腰岔氣等。
(五)、臟腑疾病:心臟病、肝膽病、肝硬化、肝炎、膽囊炎;肺病(肺氣腫、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氣喘等)、脾胃病(胃潰瘍、急性胃痛、十二指腸潰瘍、胃炎、食欲不振等)。腎、膀胱病(腎炎、水腫、腎結石等)。大小腸病(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腸出血、痔瘡、盲腸炎、便秘等)。
(六)、其它疾病:前後陰病(陽痿早洩、龜頭炎、尿道痛、遺精、小便出血等)。婦科病(子宮痛、輸卵管閉塞、子宮肌瘤、陰道炎、月經痛、難痛、久年不孕、乳房脹痛等)。中風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發抖、中風血壓高等)。高血壓、黃疸、糖尿、失眠症、發高熱、癲癇、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過少、牛皮癬、青春痘、小兒夜哭、食物中毒等。
第五天:
1、疑難病治療思路,疑難病的治療沒有定法,本班提供一些針對疑難病治療的思路。
2、董氏奇穴放血療法示範。
3、共同討論董氏奇穴的學習體會。
四、招生對象
各醫院針灸科、中醫科、骨傷科、理療科、疼痛科、康復科從事推拿、軟組織損傷、脊椎病、理療、骨傷、康復、針灸、針刀等科室醫師、理療師和各從事針灸技術、教學、科研機構,以及從事針灸保健有關人員等。
五、主講專家
邱雅昌:中國針灸推拿協會副會長。中推聯合醫學研究院副院長。臺灣著名中醫針灸專家。董氏奇穴療法課題研究及授課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教授。早年師從董景昌先生嫡傳弟子,拜臺灣針灸泰鬥楊維傑為師,後再拜師中國名老中醫顏德馨教授學習內科疑難重症。15年前即挾技在天津河西醫院開創董氏奇穴研究所,善用董氏奇穴針灸療法治療中風後遺症、軟組織損傷性疼痛、各種疑難雜症獲得佳績。
六、研修方式及證書
1、由邱教授親自授課,並且現場示範教學。保證每位學員都能掌握董氏奇穴療法。
2、該研修班屬國家一級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結束經考核合格,授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I類繼續教育學分證書或中國針灸推拿協會頒發的中英文對照學業證書。(可申請勞動部頒發全國通用高級按摩師證書及健康管理師)。
3、經中推聯合醫學研究院決定,所有參會人員均頒發研究院結業證書,可以作為就業上崗的參考證明。
4、憑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證書自參會之日起24個月內,免費複習3次。(參加複習者必須帶中推結業證書及身份證)
5、報到時交四張2寸照片。歡迎各學員收集整理臨床病例現場與專家交流。
七、時間:第三十五期:2016年8月10日—8月15日(10日全天報到)北京
第三十六期:2016年8月18日—8月23日(18日全天報到) 廣州
八、主辦方與承辦方
主辦方:中國針灸推拿協會 中推聯合醫學研究院
承辦方:中推聯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九、研修費及報名辦法
1、研修費每人4200元(包括:資料費、光碟、證書費、合影以及三次免費複習的費用)。
2、食宿協助安排:住宿每人每天大概50—100元不等,餐費每人每天大概20—30元不等。
3、參加學習的學員必須以傳真、電話、簡訊、郵箱或其他聯繫方式報名註冊。
報名郵箱 :2453509530@qq.com 微信15614175545
聯繫人: 陳玉懷(陳主任) 手機:13341185591
報名網址www.zyzjtnxh.com
微信加公眾號:zhentuipeixun888每月更新課程分享中醫知識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