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今天,競爭越來越大,科技的進步,很多簡單重複性的職位正在被智能和自動化代替,面對生活的壓力,失業的危機,一個人的自信和安定從哪裡來?職場中怎樣才能做到自信和穩定?
首先,我們要明白,自信源於對生活、對職業未來的把控能力。之所以不自信,是因為感覺自己對某些事情不能掌控,原因可能是因為沒有做過、沒有聽說過、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所以,要解決自信不足,就必須讓自己擁有更高的能力,或者是去做能夠掌控得了的事情。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安定和穩定。生活中的安定,源於不斷的收入保障和持續的儲蓄。如果一個人總是入不敷出,或者是經常處於失業危機之中,這怎麼能有安定的感覺呢?
職場中的穩定,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更想尋求一份穩定的事做。但事實上,現在社會人員流動性非常大,如果是在微小企業工作,這種流動性會更大。根據一些數據,微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到3年,可見形勢的嚴峻性。所以,只有穩定的職業,沒有固定的工作,除非是做公務員,或者在實力比較強的單位。
那麼現在的形勢如此不樂觀,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1、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不管是新入職場的小白,還是人到中年的老司機,都有必要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認真的審視。現在職場上都在講「35歲分水嶺」、「中年危機」,但並不是所有人到中年都會出現危機,所以說,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以我的經驗,如果不想以後很被動,有三類工作是可選的。
一是公務員。我們不可否認,在我國公務員是比較穩定的職業。
二是銷售類型的工作,銷售無邊界,如果溝通能力比較好,可以挑戰這類工作。一名優秀的銷售人才,是很難失業的,而且在這條路上積累下的人脈、銷售能力、處事能力等等,即便失業了,甚至所在的行業消失了,想換個行業,也是很容易的,任何的行業都需要銷售人員。
三是需要不太容易取得的各種證書或者特殊的能力,來促進職業發展的崗位。誰能能去幹的事情,要麼競爭比較大,要麼工資比較低,要麼工作強度比較大,只有那些不是誰都能幹得了的事,才不容易失業。比如網絡安全工程師、測評師等等,需要專業的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學習,考取相應的各種證書來提高自己的價值。還有向管理方向發展、企業策劃方向發展等等。這裡特別說一下,如果向管理方向發展,如果只是以技能做管理,也是有風險的,因為一旦你所會的技能,被新興的事物所代替,又沒有及時跟進學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2、持續學習。
現在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一專多能的人才會發展更好,持續學習是對每一個職場人都很重要的,不管你是哪個年齡段,都需要靠學習來提升自己,改變自己。不同的人需要學習不同的東西,比如可以提高學歷、增加技能、考取特種證書等等,這些對發展都很關鍵。
比如一個職場新人,如果意識到這些,一方面大量的閱讀,從讀書中增長閱歷,改變內心,另一方面能加自學考試,取得更高的學歷證書,同時再去報考職業方向上的更高級別的或者公認的證書,比如IE認證、環評師、人力資源師等等,從這三個方面不斷學習,隨著學習取得的進步,在職場中就會慢慢的表現出來,促進了職業的發展。
3、適時改變。
我們還要學會適時改變,前面說過,隨著發展,有些職業可能會消失,有些技術會進步。即便某些職位不會消失,但是是年輕人的天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必將失去。在種種原因下,會出現各種不想出現的問題。關鍵是我們碰到這些問題時,要學會變通和去適時改變。如果是技術發展很快的職業,就要不斷地跟進學習。如果失業了,因為種種原因不斷繼續原有的職業了,我們也要一方面找一份能幹得了的事兒做,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技能或者知識,來為以後做好規劃。
我們的知識和能力能夠支撐起自己的夢想了,自信自然就會有,安定的生活,和職場的相對穩定性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