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中油屋的基層小玲:心明如鏡,遊刃有餘

2021-01-09 子辰lwcx

2019年,《千與千尋》終於在面市18年後登陸我國內地,首映日近三成排片,可謂萬人空巷。

在這部動畫中,不論是自然景色的遼闊畫面還是建築的新奇,無一不滲透著美學震撼。

還有俊美、溫柔而又神秘的理想型男友白龍,迷霧重重、貪婪卻孤獨入骨的魅力型無臉男,從迷糊、依賴的小姑娘一點點成長為獨立堅強的女性的千尋,控制欲可怕的湯婆婆和被她溺愛無比的巨嬰寶寶,千奇百怪的小妖怪……

宮崎駿老先生的神作《千與千尋》,承載了太多我們童年的夢幻記憶。

而在以上眾多耳熟能詳的人物中,油屋基層「職員」小玲,則是一個不火然而有溫度的角色。

小千何以在艱險的油屋順利生活下來?對她實際幫助最大的是誰?

是小玲。

幫助千尋去找湯婆婆,獲得留下的可能;湯屋的妖怪從電梯出來時,她用身體擋住千尋,並盡力幫千尋打掩護;在面對無臉男的威脅時,厲聲說:「你如果敢對小千怎麼樣,我一定不會放過你的。」;再到夜談的安撫,乃至給千尋找一身適合的衣服、與千尋一起刷最髒的澡盆、最後劃木盆幫助千尋離開等等。

由此可見她的善良、細心與勇敢。

嘴硬心軟的小玲,不僅全心愛護著萍水相逢的千尋,在油屋中也以不同於其他妖怪的形象生活得遊刃有餘。

她世故麼?是。她幼稚麼?不。我願意稱她,心明如鏡。

據說在最初的人物設定中,小玲的身份是白狐,為的是貼近現實社會中的白領形象。當然也不全是空穴來風。

可以這麼說,小玲是整部動畫中最具有職場借鑑意義的女性,在職場中,需要這樣的人。

本篇文章,就從這個意義上入手。

為什麼小玲能在油屋中生存得遊刃有餘?

她是一個吃苦耐勞,明哲保身的人。

在油屋中有一個硬性規矩,不工作就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油屋中大多數職員——姑且稱為職員——都是癩蛤蟆或者其他妖怪的形象,而小玲則保持著人類狀態,由此可見吃苦耐勞不假。

清楚認識油屋性質的小玲,負責油屋最底層工作。面對清掃最髒的大浴池、清潔地板、為鍋爐爺爺送飯、跑腿等等甚至都不能接觸油屋客人的工作,不僅吃苦耐勞,且從沒有忘記自己的位置,不越界,不推脫,得到了湯婆婆的信任。

除了幫助千尋時,她所做了的「違規」行為。

她是一個有責任心,周全的人。

且最開始不論一路護送千尋去找湯婆婆,就看她對千尋平日生活中的盡心負責無微不至,就對「有責任心」可見一斑。

而當渾身布滿垃圾的河神來洗澡時,所有的人都在看熱鬧,只有小玲挺身而出幫助千尋。當然,在她的帶動下,油屋的職員們最終都來幫忙,成功將人類的垃圾全部從河神體內扯出來,解救了河神。

至於周全,大家也都明白,就是事事比人多想一步,凡事也都多留一個心眼,以全周全。

比如,和鍋爐爺爺相處講禮貌,並要求千尋也要尊重他以防生怨;比如處處提點千尋不該犯的規矩;比如和同事們相處時滴水不漏,恰到好處。

她是一個懂得適當偽裝,隨機應變的人。

適當偽裝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蜥蜴尚且模仿周圍環境的顏色來保護自己或利於捕食。

對於身處曹營的小玲而言,偽裝自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適當則代表不至於喪失自己全部的真心。

對待懵懂而溫善的千尋,小玲一腔真心幾乎毫無保留,而對待湯婆婆等油屋「骨幹人員」,小玲則左右逢源,不留話柄。

所謂隨機應變,則是一個人能力與情商的高度結合。

同樣是解救河神,假如小玲作壁上觀,憑千尋一個人的力量決不能使河神解脫,屆時河神若怒,油王的人豈有一搏之力?也許平時小玲並不會挺身而出,但當時站出來了,不論出於私心還是審時度勢,都是隨機應變的完美體現。

還有

她是一個堅定而有韌性,隱忍而有志向的人。

這是整部動畫中最動人的畫面之一。

在幽藍的夜色中,小玲與千尋吃著鬆軟的糕點,閒躺在檻欄邊,望著遠處呼嘯而駛向目的地的明亮動車,微風拂過,漲起的潮水帶來豐沛的清爽,哪怕不發一語都美好得令人陶醉。

何況小玲說:「有一天我一定要去那個城鎮。」

夜晚能夠包容所有的堅韌和脆弱,以及不為人知的理想。

所以小玲得以在油屋中,生活得留有餘地的原因,你知道了嗎?

小玲和油屋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既然小玲能夠做到遊刃有餘,油屋中其他人何以做不到呢?那就要看她與眾不同的地方。

先說這個「眾」。

油屋中的妖怪大多貪婪、油滑、苟且偷生、儘可能推脫以求偷懶和降低風險。最典型的畫面就是後來被無臉男用金子誘惑,然後被吃掉的蛤蟆,再有河神洗澡和無臉男撒錢這兩個劇情中的眾生像。

再說不同。

1.小玲雖然在無臉男撒錢時也會儘可能地撿,但是有目的,為了離開。且對自己、對外界都有明確的認識。

2.小玲對離開油屋,前往外界有堅定的決心,她從未沉醉於當下的奢靡。

3.面對危險的工作時,她並不一味躲在別人屁股後面撿便宜,而是站出來。

4.雖然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但仍保有可貴的赤子之心,對別人善良,對生活積極。

在當代成年人的世界裡,不迷失在車水馬龍,不忘赤子之心,盡情熱愛生活,是件容易而隨便能達到的事情嗎?

在職場中,如何成為像小玲一樣的「職場高手」?

如題,需要做些什麼,或者說注意什麼?

先談談我對小玲的看法吧。

我覺得小玲像是蘆葦。

柔弱到一折能斷,卻又堅強得風颳不屈,潔白的纖絨好比高潔品質,偏偏陷在汙池泥沼之中,然而由於蘆葦的葉、莖、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淨化汙水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認清了生活真相依舊熱愛生活,並反饋贈生活。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首先應當有這樣的意識:我很重要,但並非唯我獨尊。

隨後既要冷靜辨別工作中的歪歪道道,也能欣賞職場中的寶藏。

不盲目相信他人,也不把關係搞僵,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

努力讓自己在圓滿完成自己的工作時,也能成辦公室裡的「淨化器」,讓其他人以你為不可或缺和榜樣。

最後,找回也許已經被自己弄丟了的赤子之心,和生活握手言和。

祝願

有這麼一個故事。

甲對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滿意,總覺得所有事情都在針對他一個人,因此每天一睜眼,就是告訴自己:「今天又是糟糕的一天!」

在前往公司上班的路上堵車了,他懟天怨地。到達公司後也給所有人臭臉色看。

乙的企劃出了差錯,甲毫不留情地嘲笑,並因此洋洋得意。

上司分配任務下來,甲三緘其口,但不該他發言時又誇誇其談。

下班去聚餐,甲和其他人都聊不上話,正尷尬時聽見有人問他:「你每天都這麼自信,是不是還有什麼遠大的理想?」

甲愣住了。

他沒有理想。

與諸位共棄。

而小玲,是一個在動畫中的有血有肉的角色,一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人,一個值得學習的職場女性。

願我們能像小玲一樣,在略顯糟糕的生活中起舞,在職場中心如明鏡,遊刃有餘。

相關焦點

  • 《千與千尋》熱映 這幾個經典場景在日本都有原型
    《千與千尋》中的諸多經典場景,玄幻又令人印象深刻,而在日本,也可以找到它們的原型。問世18年後,日本經典動畫《千與千尋》終於登陸中國內地銀屏。該片從6月15日開啟全國點映,上座率高達97%,幾乎場場爆滿。據中新網報導,截至26日,影片累計票房已經突破2.68億元人民幣。
  • 如何評價《千與千尋》裡的小玲?
    小玲更像現實中的人 ,不是非好即壞,而是複雜的、變化的。小玲身處在湯屋這個大環境中,深諳湯屋的生存法則,對顧客畢恭畢敬,懂得如何與同事們相處,儘量不招惹麻煩。她有貪念,會為了鍋爐爺爺的蠑螈而帶小千去見湯婆婆,會跟著嘍囉們一起搶著撿河神沐浴後留下的金子,會為了得到金子給她討厭的妖怪無臉男獻上食物。
  • 洪崖洞與「油屋」的相似之處,現實版的千與千尋,只是IP炒作?
    每一個愛做夢的青年或許都幻想過有朝一日和女主角千尋一樣,在無意之間踏入影片中油屋那樣的異世界。但大家可曾知道,這樣的幻想其實擁有著成為現實的可能,因為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三次元的「油屋」——重慶洪崖洞。洪崖洞,一個被掛上了「現實版千與千尋」名號的景點,那麼它和千與千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 《千與千尋》中的事件-意義關係:一個符號學視角
    文|藍江 我們可以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中千尋的例子來分析德勒茲的事件-意義的關係。千尋成為了湯婆婆世界裡的不定物,她沒有固定的值,也就是說,千尋需要在湯婆婆的油屋世界裡生成自己,這個與德勒茲的夢遊仙境的愛麗絲有些類似。不過,千尋先後在鍋爐爺爺、在小玲那裡合作打工,後來與湯婆婆籤下了一份協議,成為湯婆婆手下的合法打工者。但是,在湯婆婆的協議上,千尋原本的名字被抹除,而是被稱為小千。
  • 千與千尋:小玲在裡面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在小玲的幫助下,小千認識了蜘蛛大爺等管理火藥湯的人。那時候小玲還沒有想過要幫助小千逃走,因為她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影片中的小玲,是人類所不能比擬的,她是除了白龍以外給千尋最多幫助的人,看得出,小玲並沒有在這個大染缸裡生活太久,從她提醒千尋不要離白龍太近,就可以看出,她討厭白龍這樣一個侍從為湯婆婆效命。
  • 《千與千尋》最初企劃主題竟是爺孫戀?至今還有手稿放在美術館!
    說起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是一部繞不開的作品,這部片子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受到了大批觀眾的喜愛,並於2003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還成為了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 傳統日式加奢華歐式風等於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而且從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中就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位室內設計天才!宮崎駿大師的代表作品《千與千尋》動畫中室內場景都精緻無比,能看到眾多風格的巧妙融合,甚至可以直接作為現實中的參考。「油屋」是千尋故事的主場景,來,一起到油屋內部看一看。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有著兩個最明顯的標籤:迷失和成長。千尋從最初的迷失到最後的成長,過程中千尋的蛻變所帶來的共情。這些是無關年齡,都是人們普遍能感到共鳴的感情。《千與千尋》對於一個尚需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小孩。她們會覺得所得到的,所擁有的是理所當然。影片開頭,千尋在車上埋怨新學校,埋怨玫瑰花。
  • 《千與千尋》人物大揭秘,沒想到,他們竟是這樣的人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雖然是已經火了很多年,但直到2019年才在大陸上映。它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動漫作品,更是借動漫人物反映了許多現實中形形色色的人。白龍和千尋01湯婆婆-資本家形象湯婆婆是油屋的老闆,經營著澡堂、餐廳等實體經濟。
  • 小玲
    一進餐廳門,熟悉的裝潢便映入眼帘,小玲跟著紫格來過幾次,這個餐廳總色調是紅色,處處泛著古色古香的感覺,非常的乾淨舒適,背景音樂是很舒緩愜意的,當然,這些服務的背後是高昂的消費。「歡迎光臨,請問幾位?」「三位」小玲淡淡的答了一聲。……他們落了座,菜也端了上來。「紫格,你最近工作忙嗎?你呢?小玲?」
  • 山東昌樂雕刻"心明如鏡"特異天然藍寶石
    「心明如鏡」特異天然藍寶石 「心明如鏡」特異天然藍寶石差不多有5角錢大小   近日,山東昌樂雕刻出一枚「心明如鏡」特異天然藍寶石。華商珠寶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亞洲珠寶聯合會珠寶鑑定師、山東博大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延年先生認為,這顆「心明如鏡」寶石品質優秀,是難得的寶中之寶。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 小玲續
    她說著恨鐵不成鋼的戳了一下小玲的腦袋。「其實……,我也不知道啦,我就是看見他第一眼就很開心,要不要認真,我還得考慮考慮。」小玲含混的說,她似乎想到了什麼,臉上浮現了絲絲愁苦。「你自己把握尺度吧,可別被別人給賣了,記得讓我給你把把關哦!」「哎呀知道啦,紫格你真好!」小玲摟著紫格,為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開心。
  • 別相信網上的傳言,看看《千與千尋》真實的場景到底在哪裡
    《千與千尋》這部出自日本漫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整整影響了八零後這一代人,相信看過《千與千尋》的人都會被感人的劇情和唯美的畫風所吸引。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即拿下日本電影總票房第一,並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等國際電影獎項。
  • 《千與千尋》:人總是要被逼著,才能一夜長大!
    (文章來源公眾號:大家一起來擼串兒)聽著周深這首空靈、溫柔的《親愛的旅人啊》,讓人不自覺地又回到了《千與千尋》的夢境,一段【我的名字叫千尋】與【我的名字叫千】的旅程。以前看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驚嘆於美妙的畫風,覺得每一幀都可以用來做壁紙,也常常羨慕善良的千尋,因為她有暖心陪伴身邊的小白龍,還有一路幫助她的鍋爐爺爺、小玲、無臉男…慢慢地,她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小朋友成長為堅強勇敢的少年。1.
  • 宮崎駿經典《千與千尋》,深度解析,這些細節你沒注意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宮崎駿經典奇幻電影《千與千尋》。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這個電影,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那麼你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嗎?電影裡有許多細節,你真的注意到了嗎?《千與千尋》女主千尋影片中最開始油屋世界的鬼怪,被人類定義為骯髒的存在,白蘿蔔神卻在電梯中護送著小千到達頂層沒有被其他人發現,這寓意著即使是上流社會也可以有人人平等的觀念
  • 假如《千與千尋》是職場:以為自己需要白龍,其實需要的是她!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筆下的都是動人之作,而在 2001 年上映的《千與千尋》(臺譯:神隱少女)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成為了不少觀眾的集體回憶。上一次,我們就分析了《千與千尋》中的一些隱藏細節,透露出千尋跟白龍或許並不可以在現實世界中再度重逢(詳文在此);這次就不如看看千尋工作的「油屋」中,有哪些人其實跟我們日常身邊的人非常相似的吧!
  • 你真的看懂了《千與千尋》?
    對於《千與千尋》影射的內涵,大柚子我有一點十分肯定,而這一點很可能顛覆很多人對於該影片主旨的認知,那就是《千與千尋》絕對不是以成長為主題。為了闡明這一點,大柚子先旗幟鮮明地對《千與千尋》進行定性。對,沒錯!!《千與千尋》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悲劇!!不對啊,它哪裡悲了?!
  • 《千與千尋》一部特別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看的動畫片
    兒子剛上幼兒園,老師開家長會建議我們可以給孩子看看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疫情期間閒來無事帶兒子一起看了這部動畫片,發現這部動畫片真的是很適合小孩子觀看哦!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理了很多的磨難,認識了好多善良的好朋友:白龍、小玲、鍋爐爺爺……也因為千尋的天真和善良在最後終於救出爸爸媽媽!
  • 《千與千尋》:童話世界裡的詩意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動畫產業急速發展,但是日本動畫產業在許多方面仍然處於領先地位,而即便是今天,在群英雲集的日本動畫界,宮崎駿仍然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千與千尋》幾乎可以被視為是宮崎駿創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作品,同時也是國內觀眾最早接觸到的經典動畫作品之一。
  • 《千與千尋》重映掀熱潮,為什麼我們卻懷念當年的臺灣配音版?
    在大銀幕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真的好似在看一部全新的電影,儘管,那些色彩,那些情節,早就爛熟於胸但是大陸的明星配音版,卻頗受爭議周冬雨+井柏然+田壯壯,好似《後來的我們》主演一年後的重逢聚會其實當年的日本原版中,最主要角色的配音,是以聲優(配音演員)為主的比如千尋的配音柊瑠美,童星出身的她和宮崎駿以及吉卜力合作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