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盒諮詢】​紙紮||中國人的死亡是浪漫的

2021-03-02 西部大學生創業創新智慧產品基地

中國習俗有三大冥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一般在春節除夕,也有給親人燒紙錢送新衣的習慣。每到這些節日,離得近的人會去墳上祭拜,路途遠不方便的城裡人會在夜晚的路邊燒紙錢紙衣,寄託思念。生者跪著為死去的親人祈福,也希望死者能保佑家人平安。

承認人有靈魂,承認有陰間世界,承認陰間還會有很多的陰靈,那麼在陰間的這些眾生都需要生活,有喜歡流行的最新款的衣物,有喜歡最新款的電子產品,有的需要花錢買東西、有的喜歡豪宅豪車...親人用這些錢物還可以賄賂那些鬼神。燒紙錢作用,在陰間的親人和鬼魂,都會得到的。

這些伴隨著思念在火光中,傳到了彼岸。有思念,也伴隨著三分愧疚。放不下的感情,來不及開口的話、未抵達的禮物,未了的心願。

紙紮,讓我們有機會去彌補。

時至今日,看到紙紮我們也會覺得陰森晦氣。甚至碰到相關做這些的店也會低頭匆匆而過。

但是2019年6月,法國人用中國紙紮,在艾菲爾鐵塔附近的博物館辦了一個叫「極樂天堂」的藝術展,被法國的藝文指南雜誌評為「2019年夏天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傳統中式靈厝、阻嚇惡靈的「大土爺」、龍頭獅頭等等這些傳統紙紮少不了。

圖片|PALACE PARADIS極樂天堂-臺灣祭祀

還有西式別墅、中式茶樓,裡面的桌凳、碗筷都精緻得像實物,也有紅酒西餐、火鍋點心、懷石料理、韓國石鍋飯……豐富到你想像不到。

圖片|PALACE PARADIS極樂天堂展覽現場

有時下最新款的電子產品、洗衣機電視這類實用家電、也有奢侈品衣服鞋子包包,就像在陰間逛百貨商場。

圖片|PALACE PARADIS極樂天堂展覽現場

「這麼精緻的模型居然是用紙做的!」一下就吸引了這次的策展人朱利安。

後來他知道了,這些紙紮最後要燒掉,送給離世的親人朋友,忽然覺得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想法很浪漫。

在朱利安看來,中國人燒紙為了讓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過得幸福,有時為了完成他們未了的心願。

但更多時候不是為了死去的人,而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

01

展覽上一座半人高的中式靈厝,是停下腳步觀賞拍照人最多的。這是百年老店「新興糊紙店」做的。

當外國人知道這座精美的紙屋最後要被燒掉,都覺得很可惜。

老闆張徐沛覺得紙紮燒起來才是最好看的。只有看到那團火在燒,人們才覺得心願了了,才真正得到安慰。

圖片|PALACE PARADIS極樂天堂展覽現場

不管事前做了多少心理準備,當死亡真的到來時,我們依然是不知所措,不知該怎樣去接受、也不知該如何排解悲傷。

紙紮是人們獲取安慰的一種方式,「燒些紙,知道親人在另一個地方能過得好一些,自己也開始學著向前看。」

看他做的靈厝,無論正面做得多精緻,背後卻空空地露出竹架。他說這種「有前無後」就是要大家不要回頭,要向前看。

圖片②|張根乞在日據時期接下的靈厝,在當時價格超過30棟透天厝

02

還有一家參展的紙紮店「Skea天堂紙紮」不是百年老店,是幾位20來歲的年輕人在2007年開的店。

他們做最新款的手機相機、時裝奢侈品、環球美食等等,按照客人的意願把當下生活還原出來。

圖片|PALACE PARADIS極樂天堂展覽現場

店裡第一件產品,是老闆韓小豔給自己外公做的日式溫泉旅館。

外公很想去日本的和式旅館住一住,泡泡溫泉。大家總跟他說等身體好了就去,但最後心願未了他就走了。

她兩天兩夜沒睡,做了一個帶露天溫泉的兩層小旅館。

劃開木門,榻榻米上有小木桌,有外公愛玩的骰子和撲克。飯桌上的刺身,外公在夢裡告訴她想吃。床上的被子是真布,上面的花紋是外公生前被單的樣式。

外婆看著紙屋裡的每個角落,幾個月來總是在哭的她笑了。笑著,把這座紙旅館燒去給外公。

紙紮

不僅是圓亡者的心願,也是「幫生者還原那份回憶,仿佛逝去的親人還在身邊,讓他們帶著這份回憶和思念,笑著活下去。」

一團火,兩行淚,幾聲問候。

我漸漸明白燒紙不是底下冷,人間更需要溫暖。

圖片|石臺盤人

相關焦點

  • 中國喪葬忌諱的紙紮,被放到法國博物館:中國人面對死亡浪漫至極
    本質上,紙紮是一個集彩繪、裱糊、紙張塑等技術於一體的傳統手工工藝。 而當人們提及紙紮時,常常會覺得很忌諱,或許是因為作為中國人,我們的骨子裡就充滿著對死亡的忌諱,就像覺得"4"這個數字是"死"的諧音一樣,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裡,紙紮和死亡直接相關,都是不吉利的東西。
  • 燒給死人的紙紮,登上巴黎設計周,老外:中國人太浪漫了
    對於「死」,或跟「死」有關的東西,中國人一向十分避諱,這種避諱呈現在我們的車牌、手機號、辦喜事的日子裡,而且連諧音4也不行,因此更別說燒給已故之人的紙紮了,無論紙紮的外形有多麼精緻多麼好看,都難登大堂之雅,然而,如此被中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紙紮,卻要登上
  • 我們忌諱的紙紮,卻被法國人放進了博物館:中國人的死亡是浪漫的
    本文轉自公眾號:物道精緻生活(ID:wudaojieqi),轉載請聯繫物道精緻生活。
  • 中國人最忌諱的紙紮,為什麼在法國成為了浪漫的藝術展?
    在事死如事生的角度來看,世界上只有埃及可以和中國人相提並論,但比起埃及,中國人更加浪漫。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曾提到杭州繁華市場的「舒家紙紮鋪」「獅子巷口徐家紙紮鋪」。當時的人們可以私人定做各式各樣的「鮮花果品」「宮殿房屋」「僕人侍從」,其製作之精糧,叫人感慨萬千。
  • 中國上墳用的紙紮,榮登巴黎設計展!感嘆:中國人太浪漫了
    展示了中國人祭祀用的各種紙紮。一經展出,當天就吸引了600萬外國人前來觀看,場面火爆。不過,紙紮在唐代才開始流行。漢代提倡儒家思想,唐代提倡道家思想。在兩種文化的影響下,喪葬中「生命二元論」的信仰更加普遍,一些祭祀用品相繼出現。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紙紮是唐大理四年(公元769年)的紙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到了宋代,宋明理學出現,文化得到極大地弘揚。
  • 你所忌諱的紙紮,在法國人眼裡卻是浪漫的藝術
    提起紙紮,時常會讓人忌諱,或許因為它是傳統喪葬祭祀用品,在我們的文化價值觀裡是陰森晦氣的。但事實上,紙紮又名「糊紙」,是一門集合扎竹、剪紙、裱糊、彩繪、紙塑等功夫於一體的傳統工藝,從北宋就開始盛行。策展人名叫朱利安,他被紙紮這一來自東方的古老傳統深深吸引。當他得知這些紙紮最後要燒掉,送給離世的親人朋友時,讓他覺得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想法很浪漫。在他看來,中國人燒紙是為了讓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過得幸福,為了完成他們生前未了的心願,更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
  • 中國人忌諱的紙紮爆紅巴黎!法國人拿它辦展覽,600萬老外搶著去打卡:太浪漫了!
    法國人在鄰近艾菲爾鐵塔的凱布朗利博物館辦了個「極樂天堂」的藝術展,裡面展覽了各種中國人用作祭祀的紙紮,這個展覽甚至被巴黎最高點閱率的藝文指南「Sortir à Paris」選為今夏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 中國葬禮用的紙紮,曾登巴黎設計展,外國人感嘆:中國人太浪漫
    甚至喪葬文化中的紙紮藝術竟然也流傳到國外,還曾經榮登了法國的巴黎設計展。當一群外國人看到中國葬禮用的紙紮品時,還發出連連感嘆,中國人太浪漫了。形態各異的紙紮品中國的紙紮藝術源遠流長。古時候,人們迷信,認為人死後,可以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所以棺木中常會放上死者生前喜歡的物品作為陪葬,越是富貴人家陪葬品越多,也越加的奢華。紙紮也是葬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中國喪葬用的紙紮,在國外火了,法國人觀後感嘆:中國人太浪漫了
    「紙紮」是我國古老的民俗,但因為傳統觀念裡碰這種東西被認為是不吉利,從而很少出現在市中心裡,估計很多人都沒親眼見過。不過在一些偏遠一點的鄉下地方,尤其是在清明重陽祭拜先祖逝者的日子,各式各樣的紙紮能讓人看花了眼。
  • ​中國人最忌諱的紙紮,竟被搬到法國國立博物館上展覽?這個在國內逐漸消逝的手藝,被老外評為「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
    直到家中的百年老店面臨關張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紙紮傳承的重要意義。「許多人為了彌補遺憾而給逝去的親人燒紙,但卻又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逃避,這只會造成更多真實世界裡的遺憾。」憑著新媒體科技專業的加持,張徐展和姐姐一起,給工作坊開臉書帳號,策劃新奇展覽。還鼓勵父母開設紙紮教育工作坊,教兒童和年輕人製作創意紙紮人偶,分享和傳播紙紮美學。
  • 中國人忌諱的紙紮在巴黎火了!法國人拿它辦展覽,600萬老外搶著去打卡:中國人太浪漫了
    為了兌現這個承諾,她想找人製作紙紮溫泉燒給外公,但是怎麼也找不到滿意的店,於是就自己動手,三天兩夜不眠不休,做好了一套擁有露天溫泉的小別墅。」小豔算是悟出了燒紙紮的意義。也因為這樣,她帶領團隊,做出了更多精緻的紙紮,而且都是根據客人的要求定製的,每一個作品都有它專屬的故事。丈夫喜歡的酒店式浴室 ▽
  • 紙紮:關於紙紮的一些文化,你了解嗎?外國人為啥把它搬去展覽館
    但是,對於城市人而言,紙紮可就是個新鮮詞彙了,尤其是年輕一輩,幾乎很少有人知道紙紮是個什麼玩意。紙紮又名糊紙、扎作、扎紙庫、扎罩子,指的是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用紙糊成的紙人、紙馬、紙房子、紙搖錢樹等等。在迷信思想中,紙是陰間用物,用紙糊成的各種器具,都是為了讓死者的鬼魂在陰間使用。
  • 最忌諱死亡的中國人 卻把喪葬辦成了世界第一浪漫
    表示懷疑祖宗能否看懂中文而紙紮和花圈,更是走進了國外的藝術殿堂。憑藉精湛的神秘技藝和栩栩如生的造型,迷倒了一片老外。其實小的時候,我就對祭祖上的紙紮極為著迷。比起墨西哥的亡靈節,我覺得中國的清明更浪漫。
  • 在中國令人驚悚的「扎紙」,被外國人看作浪漫
    (一)扎紙藝術的起源及發展中國的扎紙藝術最初起源於喪俗,又稱糊紙、扎紙、彩糊等,融剪紙、繪畫、草編、泥塑、竹扎和裱糊等多種技藝於一體,是一門獨特的中國民間藝術,從北宋開始盛行。(二)扎紙藝術的浪漫不錯,就是浪漫。有人會問,一種紙紮祭祀品,有什麼浪漫可言?一開始聽到這個評價我也很驚訝,那到底是為什麼呢?現在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
  • 中國紙紮——緬懷死人的藝術!卻登上巴黎時裝周,成為他們的珍品
    特別是紙紮沒到特殊時候是不會去買的,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平白無故買這東西很不吉利,也有著屬於它自己的禁忌。因為存在著這種觀念,所以無論是多麼漂亮精緻的紙紮,在中國人眼裡都是忌諱之物,難登大雅之堂,畢竟是燒給「死者」在底下用的。但是就是這樣一種讓人覺得晦氣的紙紮,在外國居然被認為是一種藝術,甚至紙紮還登上了巴黎的設計展覽!
  • 姬存希月光寶盒裡都有啥,一套多少錢?
    月光寶盒是姬存希六周年限量版高端禮盒彩妝,每一樣都是精工打造,高端,精美,大氣……送禮最好不過它了!
  • 法國人感嘆:中國人真浪漫
    在中國古代的民間,人們認為人去世後,便能夠進入冥國,而那些帶下墓穴的隨葬品,也能夠提供人們在陰間享用,因此帝王們會修築豪華的陵墓,至於普通的人家,自然享受不起如此奢華的待遇,到了宋代以後,一種做為紙紮的冥器在人間也逐漸流行起來。
  • 四月浪漫寶盒~
    集美們夏季來啦,可以穿裙子畫個美美的妝容約會啦~④������️寶盒來啦~評價達人APP是一個免費獲得產品禮盒的神奇平臺,在評價達人,免費體驗美妝產品可以讓我找到我喜歡的好物!
  • 在紙紮店買房買奢侈品,現實版尋夢環遊記攻略
    不同於以往的藝術展覽,今次這個藝術展的內容居然是國人忌諱的「死亡」話題,展出內容則是來自中國臺灣的百年老店「新興糊紙文化」和年輕品牌「Skea天堂紙紮」兩個團隊製作。是的,你沒有看錯,展覽內容就是我們在葬禮時經常見到的紙紮作品!這類產品不同於常規的商品,更是國人避忌的話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死亡極其附屬都是不吉利的代稱,我們更沒有太多機會深入去了解這個行業。
  • 疫情下的世界︱希臘:潘多拉寶盒裡的希望
    白牆藍瓦,海邊日落,宗教文化,古老建築……對希臘的印象僅限於旅遊的嚮往,樂行讓我看到了希臘的友善和自律,這簡直就是疫情世界下歐洲國家裡的一股清流,也可以說是潘多拉寶盒被打開後僅存於寶盒裡的東西。希臘神話裡,潘多拉寶盒打開後,世間才有了仇恨、戰爭、瘟疫等等,但所幸,寶盒底部還留著最後一樣東西,那就是希望。 ▲ 希臘聖託裡尼日落景觀小鎮 攝影 / 愛攝影的牛魔王這是希臘全國「禁足」的第五天,素來崇尚自由的希臘人竟然也可以自覺響應政府「Μνουμε σπτι」的號召,安安心心地待在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