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根據媒體報導,京東正加速組織變革,最矚目的是,主攻下沉市場的京喜剛剛完成一輪調整,由原來零售集團下面的事業部直接升級為京喜事業群。原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旗下新通路事業部、社區團購業務部以及1號店業務,以及原京東商城市場部全部整合進新的京喜事業群。
京喜事業群的新任負責人名為李亞龍,任職京東七年有餘,曾擔任京東通訊事業部手機業務一部的總經理,後任CEO特別助理。負責人調整的同時匯報線也發生了變化,新任負責人直接向劉強東本人匯報,在此之前,京喜歸屬徐雷負責。
過去一年內,劉強東甚少公開露面,他正有意培養更多的副手,以更好管理這家成立22年,擁有32萬員工,員工學歷從高中、大專到史丹福大學海歸等人才層次跨度極大的公司。他也希望藉此打消華爾街長期以來的質疑——京東就等於劉強東。
去年9月,京東將「拼購」改名為「京喜」,一個月後,京喜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有了騰訊的助力,僅僅成立一年的京喜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今年618,京喜日均訂單達到700萬單。今年雙十一,僅11月5日超級比拼日一天,下單量突破1200萬。
說實在,我們看到京東當前的改革,實際上是完全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一次調整,那麼京東把京喜進一步升級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京東已經在中國電商市場上樹立起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差異化競爭優勢,所以在傳統的市場之上,京東已經被大家認可成為市比較正規而且物流水平服務水平都非常好的一個平臺,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京東的業績發展也持續屬於非常好的持續穩定狀態。但是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持續穩定實際上並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持續穩定代表你這家公司已經進入成熟期,發展的潛力非常大,發展的前景也很好,屬於穩步上升的階段,但是同樣也會讓整個資本市場缺少想像的空間,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處於持續穩定增長的網際網路公司,就會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也是為什麼京東會把拼購作為非常重要的全新利潤增長點的重要原因。
其次,我們要知道當前的拼購市場實際上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一整套商業模式,這些年經過拼多多的高速增長,實際上我們看到整個市場上已經對拼購的商業模式有了非常明確的定義,而且整個市場其實對於拼購的認同度也非常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京東做拼購可以說完全沒有市場探索的壓力,也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只要按照傳統的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創新就可以完全實現高速的增長,這樣的增長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增長壓力的。在前面的雷都已經被他清楚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做拼購這樣的商業模式無疑是一件非常靠譜的邏輯,再加上有微信作為一級平臺的流量導流,完全不用擔心流量的問題,所以京東做拼購完全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靠譜的選擇。
第三,對於整個下沉市場來說,拼購已經成為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商業模式,中國的絕大多數消費者實際上依然是價格敏感性的用戶,只要產品的質量是合格的,而拼購的價格又是足夠低的,那麼就一定能夠推動整個市場的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是整個頭部市場已經開始出現流量枯竭而下沉,市場正是一片全面的藍海,雖然已經有了不少競爭者,至少從目前來看下沉市場還是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可以佔據,所以京東這個時候進入下沉市場主打拼購模式,無疑是用一個成熟的模式對一個比較形成用戶習慣的市場,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和升級無疑是明確而且有用的。
不過我們也要明白,雖然目前來看市場上的競爭還沒有那麼激烈,但是隨著京東淘寶特價版等多個用戶的進入,其實市場的競爭程度正在不斷加劇,未來很有可能也不會變成紅海市場到這樣的一個情況的話,誰能笑到最後比拼的就是資本的實力和自身的能力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