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 線上和線下銷售模式如何尋找突破口?

2021-02-14 冷芸時尚

冷芸時尚圈討論是就行業問題的討論及總結。這些分享屬於集體智慧的結晶。希望通過此種方式能讓更多行業人士受益!若想加入冷芸時尚圈,請加微信zhs_dqqz,並務必註明「冷芸時尚圈+姓名+入群理由」,並說明入群希望得到的收穫。本群只關注時尚行業內容,嚴禁發送廣告、低俗、社會、政治等不相關內容。違者將被退群及拉黑。



本次莊主:林安娜,我曾經從事服裝經銷工作,一直關注線上動向,熱愛新生事物熱愛時尚,正在尋找新的突破口。


問題一:大家對於線上有什麼看法?比如誠衣app,韓都衣舍等網上商城做得風生水起,優衣庫zara等紛紛入駐電商平臺。


(圖片來自網絡)

            

1、jammy-上海-電商
感謝安娜做出的框架,這個論點幫助我們作為創業者或者從業人員思考商業模式,我個人認為所有電商也好,網站也好,最重要的目標是以網絡渠道進行商品銷售獲得企業利益和發展。所以我認為首先網站要看目標市場定位是什麼,也就是受眾人群,受眾一定要大,才發揮了網絡的優勢。

2、林安娜-廣州-從業
我個人覺得線上能夠做到對市場快速反應,根據市場根據需求來銷售,又可以依託大數據,減少做貨壓貨的風險,是一種模式上的再造,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柔性供應。比如韓服衣舍就像zara模式。  誠衣和優衣庫抓到了基本款這類剛需求。

3、jammy -上海-電商
韓都是買手制的,但是款式的更新迭代速度和zara不相上下,優衣庫是基本款的,基本款的不是品牌的,容易價格戰,我覺得優衣庫的優勢在於,面料的舒適性和產品很高的性價比。

4、王榮偉-上海-電商
LATIV這個APP,我有在關注,也有買過他們家的產品,產品內容類似於日本優衣庫,都是售賣基本款,大家都能穿的基本款就變成了爆款。

5、小剛- BD-深圳
很多網站和平臺做的很漂亮,架構也很合理,但是運營者並沒搞清楚消費者要什麼產品,產品定位和性價比不合理,大部分初創平臺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但是小平臺細分,絕對是趨勢,比如賣包包的一個小眾網站,賣飾品的一個小平臺,賣牛仔褲定製的一個平臺。

問題二:線上線下怎樣科學結合?除去傳統電商平臺渠道,近來出也現了通過搭配引導消費者消費的平臺app,值得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

1、林安娜-廣州-服裝從業
此實體店非比實體店。將來的實體店更多的絕對只是展示。

2、nancy- 青島-男裝定製
我覺得不管線上線下都要首先明確品牌或者企業的定位,就像韓都衣舍,把自己定位為網際網路企業,那麼它整個鏈條都是圍繞網際網路的,包括定價、產品風格、上下遊、內部管理等等都是為企業的定位或者說目標服務的;而也有一些設計師品牌,滿足於表達自己的設計和生活理念,有清晰的消費人群,可能會排斥大規模的網際網路造勢,更注重線下的體驗與產品的差異化,也會有一撮忠實的消費者。


3、Hedwig-廣州-設計助理
現在逛商場也是很多時候沒有碼或者無法決斷的話就回去再考慮,然後線上下單。

問題三: 怎樣利用線上渠道,都有哪種形式。


(圖片來自網絡)

1、趙圓- 副群主-北京時尚電商
這些都是內容導購類的電商。  有「內容+社區+銷售 」 三個模塊需要設計。  每個模塊的形式又不同,所以分散出很多種,另外因為創始人的背景和愛好,導致網站調性不同。 銷售,包括代購,引流,和自營+代購。  內容有文章形式,搭配模板形式,曬單形式,直播形式。正在創業的非常多,我覺得沒有做的特別好的。

內容導購的門檻看起來比較低,只要放上圖片就可以了。但是對時尚度,對網站體驗,對社區運營,供應鏈的把控都需要專業。創始人一部分是時尚的背景,買手的背景,甚至是明星資源多來做的。其他兩塊都是摸索的,所以不大看的過去。

懂社區的對時尚度把握不行,做的app 特別花,沒有區別度。

2、小剛-BD-深圳
現在的電商想做好,對運營者要求越來越高,不是前幾年隨便誰都發財,沒有長期規劃和得力人才,虧的會很慘。

3、趙圓-副群主-北京的時尚電商
反而,堅持做設計,生產,自建電商渠道,有些挺有特色的,比如前面提的evenlane。  國外看到的案例的一部分是做技術和網際網路的背景來做時尚電商的多。網站體驗和用戶互動都不錯。

國內外還有一個不同。國內創業的選擇有網站,app,自媒體,有的直接放棄網站,做app了,但是app的激活成本太高了。國外的網站還是一個主流;社交媒體賣貨的沒研究過。

4、Jammy-上海-電商
能做到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和形象塑造這是永恆的目標。有個國外的品牌,線下開體驗點(每個款式全尺碼,齊顏色,僅僅一件)客人看過試過後,網上下單,第二天商品到家。

  莊主小結
近年來我國是電商大國,線上銷售勢頭正盛,幾乎達到了全民參與的熱度,各行各業不論新老品牌還是老牌資本集團各種試水,試圖拓展自己的線上渠道。

(圖片來自網絡)

1、線上造就了一批年輕的消費模式和品牌,這種模式擁有讓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成就自己的事業力量,是屬於時代和每一個人的機會。

2、線下經歷過被衝擊的陣痛之後,紛紛尋求改變。效果卻都不盡相同。線上購物擁有線下購物不可比擬的優勢。基於此一點衍生出各種購物網站app,最近興起的購物搭配引導,租衣平臺都讓人耳目一新。像zara,韓都衣舍的少量多款,網絡供應鏈的柔性方式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3、線下怎樣走到線上,大家普遍認為抓住人群特性,做好性價比,並且結合線下的形象展示店是值得關注的大趨勢。

以上是我的歸納和想法,希望大家能提建議。

若要了解更多討論, 請點擊「閱讀原文」。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本專欄

專注於時尚產業

線上買手課程:

線上培訓通告:初級及中級買手課程

(後臺發送「培訓」即可查看)

冷芸會員俱樂部(不同於冷芸時尚圈):

加入冷芸會員俱樂部,與冷芸共同閱讀20本書,聽冷芸分析時尚產業



冷芸活動公告:

冷芸live | 中國為什麼沒有世界級服飾品牌?

冷芸live | 服裝設計師與買手如何做市場調研?

冷芸live | 服裝買手究竟是做什麼的,前景如何?

本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誠意原創。如果您閱讀後感覺有所收穫,感謝您至少能做以下1件事:點讚,轉發,關注,打賞。感謝您對知識的尊重!




相關焦點

  • 社群線上,線下商業模式
    所以從大的三個方面,我們就要去講到底如何引流?如何轉化?如何裂變?那這三個呢,就是整個社群商業模式的【黃金三角】那麼這個黃金三角當中,我們就要去研究到底引流在社群當中如何做?以前我們會發現我們做生意,我們只要約了一幫人到線下,我們去吃一個飯,這叫一個社群;我們去喝 一盤茶,這叫一個社群;我們坐在一起討論一個事情,那這也是一種社群。人只要聚在一起就叫社群,但是現在人們在線下的交際會越來越少,很多的時間,我們在線上就直接進行溝通,所以從QQ開始,我們開始建了QQ群,我們在QQ群裡面討論生意討論學習,討論項目討論如何去賺錢,然後呢,我們就開始慢慢演變到了微信的社群。
  • 高埗商超打通「 線上+線下 」銷售模式
    足不出戶,線上購物!日前,信息時報記者從東莞市高埗鎮獲悉,為了讓市民最大限度減少外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感染風險,轄區內超市不僅線下營業,線上也在營業中!消費者可通過商超合作的APP在線下單,需要什麼,手指點點,送貨到家。
  • 線下教育機構如何數位化轉型?
    本文作者從線下教育的優劣勢出發,對線下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難點以及線下教育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上月,優勝教育被爆出現北京多所校區關閉、拖欠員工薪資、家長難以退費的情況,總部更是「人去樓空」,疑似」跑路」爆雷。隨著優勝教育的「跑路」風波不斷發酵,創始人陳昊在直播間回應:「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鍊近乎斷裂。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  該書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的生產、銷售模式發生變化,其供應鏈的運作模式也會相應地發生轉變。
  • 宜家發展遇瓶頸,線上線下皆不利,未來的突破口在哪裡?
    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物品生產公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線下消費模式。宜家的銷售模式很人性化,這也是宜家能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逛宜家的時候,想要什麼東西都可以自己拿,就像逛超市一樣方便。假如要拿大件的商品可以到付款的地方付完錢,然後去提獲取自己拿。宜家這種自助式的銷售方式,很注重對於顧客本身的服務,關注消費者的需求。
  • 線上線下全域互通,Babycare線下模式能否走通?
    全域互通渠道賦能 深度構建零售全渠道隨著社會科技發展及消費升級,構建無縫化營銷、踐行全渠道零售運營模式成為零售行業發展依循的重要戰略。如何做好以顧客為中心,實現線上渠道實體化、線下渠道網絡化,為身處海量信息中心的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無縫化、無邊界的購物體驗,是品牌發展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
  • 2021年,線下傳統健身房如何做線上化轉型?
    編輯導讀:疫情讓傳統健身房受到重創,轉戰線上是行業普遍的選擇。具體有哪些方法,線下傳統健身房如何選擇自身的線上轉型路徑?本文作者從拉新,復購,品牌三個角度出發,對線下傳統健身房轉型線上的難點以及突破口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2020受到疫情影響,線下門店類產業紛紛受到重創,而這其中,屬健身房受到的打擊最重,於是,在今年,越來越多的健身房企業開始嘗試線上化轉型,那麼在缺乏懂行網際網路人才的情況下,傳統健身房門店該如何去轉型?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對教育企業而言,OMO轉型是不是唯一出路?OMO之路又該如何走?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智庭在《技術賦能教育變革: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主旨報告中談到,大規模疫情暴露教育系統的脆弱,線上線下融合(OMO)是未來教育常態,他闡釋了OMO模式的教育內涵及新認知,並分享目前國內OMO的應用形態,他強調在OMO教學創新設計與實踐模式中,一定以學習者為中心。
  • 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本文章從線下教育的優勢和劣勢、線下教育機構數位化轉型的難點以及線下教育數位化轉型的突破口三個方面來討論研究線下教育如何做數位化轉型。 其實現實情況有不少難點 技術問題 對於傳統的線下教育來說,AI、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 技術需要一定的學習門檻,線上教育機構是重運營,而線下機構的基因和團隊都很傳統,是重銷售。
  • 擁抱新零售 宜家線上渠道多元化,線下嘗試新商場模式
    籌備6個月上線,首期全是熱銷品採訪中,天貓家裝事業部總經理吹雪表示,宜家入駐天貓,前前後後準備了差不多6個多月籌備中雙方討論的焦點集中在消費者體驗上。「宜家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品牌,有足夠大的粉絲的基數,而天貓有大量活躍年輕用戶。
  • 「線上+線下」齊發力!雲分唄布局新零售模式
    那麼健身房的本質就是提供服務和場地給消費者進行健身活動。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下繼續前行,這是以健身房為主的傳統行業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馬雲曾經說的「新零售」模式,也許就是破題的關鍵。
  • 白酒的銷售渠道是線下,未來的白酒銷售渠道是線上線下相融合
    想來也是,一個億對王先生來說,只是「小意思」怎麼用放心上。當我們將目光聚焦於白酒市場,「電商之爭」這個問題就變得更有意思了。《2018線上酒業消費報告》中顯示2017年酒水市場線上銷售保持著50%以上的增速,其中京東線上酒水銷售額同比增長率達52.5%。
  • 「雙管齊下」助力水果木瓜線上線下銷售
    「雙管齊下」助力水果木瓜線上線下銷售 2020-03-16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線下觀影模式比較研究
    今年5月份以來,全國院線全面開啟復工模式。經過了半年多的宅家生活,以「雲觀影」為標誌的線上觀影模式已經為觀眾所習慣。隨著院線復工的推進,線上和線上兩種觀影模式究竟會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還是會實現良性競爭、均衡發展,值得觀察和思考。
  • 打通線上線下促進讀者共享
    該計劃得以實施,得益於北京市及時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北京市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的緊急通知》,其中特別提出,要「推動網上網下合作。協調電商平臺對書店免收或降低入駐費用,並給予特殊費率優惠和流量補貼。推動實體書店與電商平臺合作,引導實體書店找準網上網下渠道結合點,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圖書銷售推廣業務。」
  • 線下頻頻閉店線上轉型「遇阻」 永輝超市賣場模式如何破局
    永輝超市曾試圖拓展線上業務,但結果並不理想。前不久,公司重新回購雲創業務,欲推進線上線下業務全渠道融合,但能否快速扭虧為盈尚屬未知。就在線上模式尚未梳理清楚之際,線下商超頻頻閉店。面對行業競爭對手不斷湧入,以及消費模式的求新求變,永輝超市如何破局前行?
  • 溫江區線上線下聯動助力特色農產品銷售
    全面梳理特色農產品生產企業名錄,針對性指導企業採取自建網站、入駐第三方知名電商銷售平臺、微信帶貨、「網紅」直播等方式持續擴大對外銷售渠道,形成線上立體銷售網絡,目前,引導建立農產品電商主體109戶,今年已實現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額2.21億元。(2)優化線下營銷模式。
  • 加快線上線下一體化建設,同仁堂集團推進企業轉型發展
    最近,為順應市場發展形勢,同仁堂商業集團轉變經營思路,調整經營模式,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大力改革,以優化產品結構,促進提質增效;同時,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工作,促進集團振興發展,並推進區域管控模式,更好地促進集團做精、做優、做強、做長,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如何做好線上線下商店的同步營銷?
    不少企業的線上和線下業務呈現左右手互博狀態,那如何規避此情況讓你的線上線下商店相互支持呢?保持兩者最佳同步狀態很重要!企業線上和線下業務應該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你的線上商店和線下實體最好能夠想盡一切辦法相互支持,如果你只重視其中一部分,都會限制你公司的發展潛力,說不定也會失去許多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