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啟動「八閩點睛行動」 低保或特困人員患者將獲臨時救助

2021-01-09 泉州網

泉州市啟動「八閩點睛行動」 低保或特困人員患者將獲500元—1000元臨時救助

泉州網1月8日訊 (記者林書修 通訊員王黎敏)日前,由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市慈善總會聯合主辦的泉州市「八閩點睛行動」啟動儀式舉行。

「八閩點睛行動」將為福建省貧困白內障患者接受復明手術,提供免費醫療救助,全省首批計劃幫扶1萬例白內障患者。目前,該活動在泉州市的定點醫院為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泉州眼科醫院、泉州奧美眼科醫院。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八閩點睛行動」在泉州啟動後,凡具有本市戶籍、患有白內障且具有手術適應症的貧困參保患者均可到定點醫院申請救助。受助患者按現行醫保政策報銷之後,不足部分由項目定點醫院承擔,患者無需承擔任何費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全省統一實施的免費治療外,泉州市對在住院、治療、恢復期間基本生活受到影響的低保或特困人員患者,市民政部門組織安排給予500元—1000元的臨時救助;市慈善總會按每人200元給予受助患者往返路費慈善關懷。相關定點醫院還將組織醫療隊前往各縣(市)區、鄉村提供眼健康義診篩查服務。

相關焦點

  • ...救助制度的意見》近日印發 權威專家解讀:低保覆蓋範圍有哪些...
    當前,一些救助政策和保障措施只覆蓋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一些地方投入不足,制度之間協調聯動不夠。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社會救助對象的範圍有哪些變化?哪些人可以申領低保?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社會救助分會會長、南京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閩鋼。
  • 大救助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精準幫扶,雨花區下一步將這樣幹……
    近年來,雨花區在原有低保救助、特困供養的基礎上,創造了以城鄉低保、流浪救助、臨時救助、喪葬救濟、慈善互助等為內容,惠民解困「雨露工程」為延伸,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為手段,城市困難群體幫扶為補充,涵蓋低保對象
  • 兩辦印發意見: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同時,根據實際需要給予相應的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社會救助。對不符合低保或特困供養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剛性支出較大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根據實際需要給予相應的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專項社會救助或實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
  • 鄭州:今年已發放近四千萬元價格臨時補貼
    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再度提高2009年我市建立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並在2019年實現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體化。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共有城鄉低保對象53296人,城鄉特困供養人員12352人,臨時救助困難群眾21639人次。
  • 山東織密社會救助「兜底網」 重點困境兒童生活費提高251%
    山東省政府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相關情況。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稱,該省將用2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臨時救助為主體,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以信息化為支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到「十四五」末,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難群眾,民生兜底安全網更加密實可靠。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在低保方面,提請省委省政府或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山東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將因殘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貧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納入低保範圍,不斷強化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適度放寬低保申請條件,擴大低保覆蓋範圍。
  • 福州高新區幫扶解民困救助暖人心
    更快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及時提供保障,高新區嚴格落實延保漸退政策,並將低保、特困供養審批權及3000元以下臨時救助權限,要求針對受徵遷影響的困難群眾開展專項摸排工作,同時結合困難群眾巡訪制度,聯合區效能辦、鄉鎮、村(居)開展低保擴面百日摸排行動,逐門逐戶深入低保邊緣群眾家庭,逐一造冊記錄,分析困難邊緣群眾的家庭情況,重點關注臨時救助對象,持續跟蹤他們的生活狀況。
  • 重病殘可以享受低保?高齡補貼怎麼領?「發言人」這麼說
    重慶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劉徵: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因為低保是根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就業能力和收入狀況,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核查。對特困人員、短期內經濟狀況變化不大的低保家庭,每年核查一次。對收入來源不固定、家庭成員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每半年核查一次。核查的結果就是低保金調增、調減或停發的依據。
  • 重慶市發布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
    二、築牢基本生活救助4.穩步擴大基本生活救助範圍。對符合條件的未脫貧重殘人員、重病患者,以及對家庭人均收入高於低保標準,但低於低保標準15倍,且財產符合相關規定的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
  • ...末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縮小到1.3:1以內 東部地區實現城鄉統一
    山東將細化社會救助措施,到「十四五」末,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爭取縮小到1.3:1以內、東部地區實現城鄉統一;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原則上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確定,全自理、半護理和全護理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原則上分別按照不低於當地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1/10、1/6和1/3確定;對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做到願進全進,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不低於60%。
  • 山東:用社會救助兜住困難群眾生活之「底」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12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省低保對象達到145萬人,城鄉低保標準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長到現在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2%和14.6%,城鄉低保標準比由1.67:1縮小到1.31:1。
  • 臨澤縣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
    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板橋鎮聚焦脫貧攻堅、困難群體,創新服務管理,全面落實政策,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防返貧中的重要作用
  • 海蘊新生-乳腺癌患者援助項目啟動
    衛材原研新一代化療藥物海樂衛(通用名:甲磺酸艾立布林)已經在中國上市,為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與希望。為了幫助更多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實現新藥可及性,衛材與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達成共識,在全國發起「海蘊新生-乳腺癌患者援助項目」,該項目將為符合艾立布林中國獲批適應症的患者提供藥品援助。
  •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站 - 社會救助 - 社會救助 - 重點領域信息...
    二是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對因病、因學等特殊情況導致重新返貧的支出型貧困家庭以及當年列入脫貧範圍但因意外傷害、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導致生活困難,其他救助幫扶制度無法覆蓋的家庭給予應急性、過渡性救助;對家庭重大剛性支出經扣除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幫扶後,仍難以為繼的農村牧區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給予特別救助,進一步築牢了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群眾的救急難底線。
  • 小北說政|什麼樣的患者可以申請疾病應急救助?
    網友留言小北老師你好,我現在想申請疾病應急救助,請問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可以申請?康小北網友,您好!您諮詢的關於「疾病應急救助」問題現答覆如下:符合以下條件的患者可以申請疾病應急救助。在全省行政區域內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無力支付相應費用患者包括:一是民政部門認定的城鄉低保對象、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及流浪乞討人員;二是民政部門、學校、工作單位、居住地村(居)委會等確認的收入低下、基本生活困難人員;三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
  • 我區開展禦寒救助行動 幫助民政服務對象禦寒保暖
    1月7日晚,潮陽區連夜組織開展禦寒救助行動,為流浪漢、困難孤寡老人等民政服務對象送去禦寒物品。 當晚,區民政、公安、城管、衛健等有關單位工作人員冒著嚴寒,帶著衣被、食品等禦寒物品,巡城檢查,對露宿街面、廣場、公園、橋洞的流浪人員進行勸返、救助。
  • 江西:構建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
    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將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從目前的縣(市、區)一級下放至鄉鎮(街道),讓救助程序更加便民。救助範圍擴大,程序更加便民按照《實施意見》,我省將根據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致貧原因和困難程度,將救助對象分為三個層次:針對絕對貧困人口,通過低保或者特困供養保障基本生活,並給予相應的專項救助;針對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貧困家庭等相對貧困人口,根據實際需要給予基本生活救助或相應的專項救助;針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
  • 如何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民政部答每經問:劃出三個救助圈層...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發布會上表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佔6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徐州市貧困家庭婦女兒童大病救助公益行動啟動
    為貫徹落實扶貧政策,不斷提高民生福祉,為困難家庭分憂解難,日前,市婦聯、市慈善總會聯合啟動實施徐州市貧困婦女兒童大病救助公益行動,旨在通過匯集社會慈善愛心力量,為貧困家庭患大病的婦女兒童提供醫療自費部分的救助,為社會救助體系提供補充,為優化婦女兒童健康發展環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