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本文由歪媽純手敲原創,拒絕侵權轉載。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自從有了寶寶以後,大家的聊天話題總是脫離不了孩子,尤其在孩子的成長發育方面,各位媽媽少不了會「攀比」一番,就擔心自家寶寶的發育跟不上同齡人。這不,前兩天歪媽和同小區的一個媽媽聊天時,就聽她說到:「我在下邊曬太陽的時候發現,好幾個看起來很小的寶寶都會晃晃悠悠地走兩步路了,和他們家裡大人聊天后才知道,裡邊最小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已經可以扶著牆走兩步了,而我們家朵朵已經一歲過一點了,還是每天爬來爬去的不怎麼會走路,我就擔心她是不是有點發育遲緩啊」。
確實,父母對孩子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有一丁點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都能讓他們擔心半天。但孩子學走路慢,真的就是案例中媽媽所擔憂的那樣,是發育遲緩嗎?其實並不是!
寶寶學習走路的最佳時間
孩子的大動作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從躺臥到站立行走,是其動作發育的一個大進步,而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學習走路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寶寶在9~15個月就可以學習走路了。而在此之前,寶寶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爬行,父母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動作,孩子在爬行過程中腹部離地,只由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期間就會鍛鍊他們胸、腰、腹、背以及四肢的肌肉,不但可以促進其骨骼生長,還為將來更好的站立、行走打好了基礎。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寶寶將來更好、更快地學習走路,一定要重視爬行這個動作。
越早學會走路的寶寶越聰明嗎
關於這點,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相反,過早地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並不好。因為對於過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骨骼發育尚未完全,骨質也會比較柔軟,如果此時讓他們學習走路,孩子身體的全部重量都壓在雙腿上,會對他們的腿部造成很大負擔,極有可能導致孩子變成O型腿、X型腿。而且如果過早地學習走路,會導致孩子因為想要看清楚遠一點的事物,而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長時間這樣會使得他們的眼睛產生疲勞損傷,傷害到孩子的視力。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娃一枚,在養娃這條路上,入過坑,也踩過雷,但也在摸索中學會了和寶寶一同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或者困惑,都可以私信問我哦!更多育兒內容,請關注歪媽,歪媽每天都在提升自己,將給你分享更多有價值的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