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這些黑科技奇蹟即將發生,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2021-01-08 騰訊網

據報導,在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去年發射開始,就一直備受矚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科技奇蹟即將變成現實。

第一個科技奇蹟:美國超級計算機有望打破新紀錄

從1929年「超級計算機」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後,美國一直都處於超級計算機研發的前列,在1976年,世界上第一臺超級計算機就由美國研發出來,運算速度達到了2.5億次/秒,可以說震驚全世界。

如今,除了量子計算機領域蓬勃發展之外,更加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研發,也一直都在建造之中,和我們使用的普通計算機不同,超級計算機可以在諸多高科技領域大展身手,比方說軍事、航天、生物科技等。

而美國此前曾經宣布,在2021年會擁有世界上第一臺exascale超級計算機,表示它的運算速度,會是目前所有超級計算機的幾十倍以上,如果2021年美國的「極光」超計算機真的可以成功問世,那麼必然會打破了人類超級計算機歷史的新紀錄。

第二個科技奇蹟:中國即將登陸火星

根據最新報導,大約在2月10日左右,「天問一號」就會抵達火星了,首先會先實現「繞」這個任務,環繞火星進行探測,之後會在今年5月左右,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之後開展各種深入探測工作。

如果「天問一號」成功了,那麼它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到達火星的國家,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航天成功躋身世界前列,擁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

第三個科技奇蹟:美國「毅力號」即將登陸火星

和中國的「天問一號」一樣,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是在去年7月份發射升空的,計劃在今年2月份左右在火星上著陸。

如果「毅力號」成功了,這意味著,美國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航天實力,同時,火星上也迎來了一臺更加先進的火星探測器,此外,「毅力號」的火星著陸點,是在火星上的耶澤羅隕石坑,通過目前的研究來看,這裡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湖泊。

這意味著,「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極有可能會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痕跡,如果真的成功了,人類也就距離揭曉宇宙生命的奧秘,又近了一步。

第四個科技奇蹟:NASA巨型火箭亮相

根據NASA方面的資訊:在今年,NASA將正式發布「太空發射系統」火箭,這個巨型火箭也將是NASA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巨型火箭,它是由太空梭演化而來的,它將在2024年,運送NASA太空人前往月球,幫助美國實現重返月球。

當然,此後的很多航天任務,「太空發射系統」火箭都將擔任重要角色,不過,從目前的評論來看,很多科學家都認為NASA在2024年的時候,可能很難成功實現進行重返月球的目標。

第五個科技奇蹟:美國將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人類來說,它們等於是人類發射到太空中的「一雙眼睛」,可以幫助人類看到宇宙中更多的秘密。

而在今年,被稱作人類航天史上重要裡程碑之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今年10月份左右發射升空了,它的主要探測任務,是幫助人類尋找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景象,幫助人類找到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

同時,幫助人類尋找到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以及找到更多的宜居星球,讓人類了解到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並不孤單,讓人類找到更多潛在的新家園,讓人類不再懼怕地球毀滅。

根據數據顯示,作為NASA目前最引以為傲的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威力大約是著名的哈勃望遠鏡的100倍左右,如果它真的如期發射,或許很多宇宙中的奧秘,都可以由此而揭曉,真的是令人期待。

說起來,雖然從2020年開局至今,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而且如今已經進入到2021年,人類仍然要面臨著疫情等巨大的挑戰,但是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仍然在持續不斷的向前邁進,希望2021年所有的科技奇蹟都可以成真,也希望未來人類會創造更多的奇蹟。

相關焦點

  • 《自然》展望2021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大事件,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近日,《自然》雜誌發表相關文章,列舉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並認為氣候變化和新冠疫苗將是明年影響科學研究的兩大重要主題。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榜上有名。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據中國航天...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俗稱「剎車」減速,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
  •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介紹,「天問」來自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於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不到火星非好漢
    中國在2011年還沒有火星火箭,但如能把不需要火箭部分的火星任務所需要的技術先行演練一下,也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這些技術可以包括:火星入軌、打開太陽電池板和通信天線、展開地—火間長距離通信和火星地表照相等。但這次中俄合作,就是因俄羅斯的火箭故障,連地球軌道都沒有脫離成功,當然更無法輪到考驗中國「螢火一號」的各項性能,就偃旗息鼓了。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同時,「希望號」也是全球首個火星氣象衛星,進入火星軌道後,它將用 1 個火星年的時間觀測火星的地質地貌和氣象狀況,這將大大加深人類對火星大氣的認知。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飛行3.5億公裡 料農曆新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周三(9日)凌晨,飛行裡程突破3.5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39天,距離地球約9,250萬公裡,離火星1,400萬公裡,預計會在一個月後,即農曆新年前後被火星引力捕獲。
  • 漫畫科普「天問一號」太空之旅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 中國為什麼要進行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截至1月3日6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僅重4公斤,黑科技加持!天問一號的「黑匣子」可不一般
    ◎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實習記者 雷浩然應急信標,相當於飛機的黑匣子,在深空探測中,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發送指定信號,分析探測器的著陸狀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該校研製的火星應急信標裝置,將搭載「天問一號」在火星著陸。
  • 「天問」即將迎關鍵時間點,駐紮火星過大年
    2021年1月7日,據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67天,飛行突破4億公裡,目前飛行狀態良好,預計在春節前後,「天問一號」就會在火星上安家,開展對火星的探測任務,5月左右,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進一步深入了解火星。
  • 泰豪科技:助力「天問一號」發射 持續聚焦軍工主業
    近期,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攜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不僅是我國首次完全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我國深空領域裡一個全新的裡程碑。  在本次「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的背後,閃現著泰豪科技的保障身影。泰豪科技旗下的泰豪軍工為此次成功發射提供了發射基地的軍用智能電源模塊。
  • 如同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一樣能探測人體微小腫瘤的PET-CT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中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九章」問世,2020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抗擊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疾病防控科技一次實力大展示。2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左)走進隔離病房準備救治患者。 新華社 發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就迅速搞清了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第一時間向全球共享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全國專家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根據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確定科研攻關重點,科研、臨床、防控嚴密配合,產學研協同發力。
  • 我國8臺25N發動機圓滿完成天問一號第三次中途修正
    我國8臺25N發動機圓滿完成天問一號第三次中途修正 西安新聞網訊10月28日22時,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8臺25N姿軌控發動機同時點火,精準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既標定了25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也為「天問一號」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提供了動力保
  • 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10日電 (記者 梅鐿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簡稱「航天六院」)10日透露,2020年10月9日23時,由該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火星之路漫漫,天問一號可好?現在到哪了?
    [PConline 資訊]7月23日12時41分,執行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開始了火星之旅。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你是不是已經忘了天問一號。那麼天問一號如今在哪裡呢?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的火星探測之旅。探測器究竟如何抵達火星?將執行哪些重大任務?此次探火之旅將面臨哪些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特邀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專門解答。
  • 嫦娥五號、天宮一號、天問一號總設計師,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近日,一張"大學校友之大國工匠"的統計表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在其中的35位國家重大軍工項目的總設計師中,畢業於西安高校的"大國工匠"高達18位,佔總數的51.4%,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榜5次。段寶巖段寶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1977年考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後獲工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1991—1994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作博士後,2000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作訪問學者。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中國航天用50年證明了自己走的路才靠得住
    劉殿富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究員 玉兔二號移動分系統主任設計師 2018年12月8號凌晨,嫦娥四號發射時
  • 「天問一號」升空成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