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曉圖,仇英的繪畫密碼

2021-01-08 環球人物網

《環球人物》記者 王晶晶

 

     人物簡介

仇英(約1494年—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中國明代畫家,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擅畫人物,尤長仕女。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

 

不久前,兩岸博物館似乎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發起了對明代畫家仇英的紀念。

蘇州博物館推出「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展出了國內外31件仇英珍品,內容涵蓋山水、人物、歷史等不同主題。臺北故宮則推出「明四大家(即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特展之仇英作品展」,拿出仇英的30多幅作品參展。其中,便有其傳世名作《漢宮春曉圖》。

「仇英山水、花鳥、人物都畫得好,尤工仕女。《漢宮春曉圖》是個尺幅很大的長卷仕女圖,展開來將近6米,光人物就畫了110多個。在仇英的所有作品中,它的價值無疑是很高的。」研究明清美術史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付陽華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漆工出身

《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繪出春日清晨時分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戲嬰……畫中人物,以后妃、宮娥為主,此外還有皇子、太監、侍衛、畫師等。雖名為「漢宮」,但人們的身上都穿著唐宋風格的服飾,衣著鮮麗,姿態各異。宮殿、園林、家具,則似乎是明代風格。

「《漢宮春曉圖》的創作經過是個謎,大家都想知道,可沒人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說法。」付陽華說。

之所以會留下一個謎,和仇英本人的經歷頗有關係。

「史籍記載,仇英是漆工出身,本人不擅文辭。他的畫上基本沒有什麼詩歌、題跋來記錄作畫過程,他本人也沒有留下任何文章、文集,甚至連墓志銘都沒有。」

從一些畫的年款和零星記載中,學者們拼湊出了仇英的人生經歷:「他本來是太倉人,後移居蘇州,因為有繪畫天賦,受到大畫家周臣的器重,把他收為弟子。」

這位周臣,在付陽華看來,「特別需要被發掘」,因為「明四家」裡不僅仇英是他的弟子,唐伯虎據說也與他有師承關係。「《吳郡丹青志》上說,唐伯虎一旦有什麼創作的想法,就跑到周臣那裡去,受其啟發後,再回去畫畫。相當於是良師益友。此外,拿唐伯虎的一些作品和周臣的作品對比,也能發現非常接近。」

在周臣門下時,仇英便已開始「均衡發展」,周臣畫功好,仇英則「盡得其法」,把老師的技藝全學到手,山水人物、樓臺車馬,包括佛教題材,都獨當一面。

「周臣學的是南宋畫家李唐,仇英早期的作品,也很有李唐風格,高古細膩。此外,因為在蘇州,經常與文徵明等文人往來,出身寒微的仇英也開始畫一些文人畫,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仇英《蓮溪漁隱圖》。」

仇英畫的《蓮溪漁隱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仇英畫名越來越大後,一些收藏名家、畫商對他青睞有加,「比如崑山的周鳳來、蘇州的陳官、嘉興的項元汴,先後把他聘到家裡,他得以看到很多古畫並臨摹。」

據付陽華推斷,《漢宮春曉圖》便是作於這個時期。「史籍記載仇英特別擅長臨摹,『落筆亂真,無慚古人』,還有特別重要的一句話,說他『稍或改軸翻機』,就是臨摹時總會對原作再做些改動。比如他也臨過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結構大體上是按照張擇端母版的景物順序布局,但描繪的卻是明朝中期的蘇州。這幅《漢宮春曉圖》,名為漢宮,裡面的人物、建築風格卻唐宋明皆有,也應該是『改軸翻機』之後的創作。但是,《漢宮春曉圖》的母版究竟是誰所畫,並沒有記載,也沒辦法憑空猜測。所以這幅畫從源頭到何時何地創作,至今都沒有權威說法。」

 

一幅畫值價二百金

歷史跨越千年,《漢宮春曉圖》後來的流傳,也只能從圖上找一些蛛絲馬跡了。

「這幅畫的卷首有一個標記,寫了一個『慮』字,是明代收藏家項元汴藏畫時經常用的,他用千字文來給自己的收藏品編號,慮是其中一種。卷末還有項元汴手書的『值價二百金』。這是確定無疑的。」

仇英曾在項元汴家中待過一段時間,這幅畫是為他畫的,或者在項家畫的?「我覺得都沒有充足的依據。還有種說法是這幅畫曾被明代大奸臣嚴嵩收藏過,後來嚴嵩被抄家,畫進入明內府,大約隆慶時期流傳出來,被項元汴購買,所以它上面會有一個項元汴手書的關於價格的東西。」

仇英所畫的《漢宮春曉圖》(局部),此畫為工筆重彩,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作為富甲一方的畫商,項元汴收藏的唐宋元書畫不止千幅。不過令人驚異的是,在他所有標記過價格的藏畫中,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是價格最貴的一幅。文徵明的《袁安臥雪圖卷》只是16金,唐伯虎的《畫嵩山十景冊》也不過24金。在仇英自己的作品中,這幅畫作也是最貴的,仇英曾花費6年時間,為崑山周鳳來繪製《子虛上林圖》,長達5丈,所獲的酬勞也不過100金。

「在當時,所謂的『金』其實就是白銀,200金就是200兩白銀。」有很多人都驚異於這個價格高出同時代其他畫家那麼多,仇英有何獨特之處?「我的朋友李萬康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他的觀點是這200金並不是一個市場流通的價格。因為項元汴以往在給藏畫寫價格時,總會寫『原價』多少多少金,記錄他從別人手中買回來的價格。現在用的卻是『值價』,應該是他對這幅畫將來價值的估計。當然,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漢宮春曉圖》在藏家眼中的地位。」

 

從被譏諷到被讚美

《漢宮春曉圖》卷後的收藏印鑑裡,還能找到一個大腕。他就是清代收藏家梁清標,「他的印鑑是『蒼巖子』『蕉林收藏』。」

梁清標是清初的文學家、收藏家,他官做得很大,從翰林院一路發跡,在兵部、禮部、刑部、戶部都當過一把手,官至保和殿大學士,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校長。

1667年,梁清標主持會試期間,因與人意見不合被參奏,一度卸職革任,就回老家蓋了個「蕉林書屋」,一心一意搞收藏。「他的家是一個收藏聖地,名畫很多,比如展子虔的《遊春圖》、閻立本的《步輦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等。」

「這時,『明四家』的說法已經有了,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四人齊名。」仇英的地位,與明代相比,無疑是高了不少。在明代,仇英雖也有名氣,畫作也能賣出高價,但那時的文人圈子,並未真正接納他。

付陽華講了一個小故事。「文徵明曾畫過一幅畫,叫《湘君湘夫人圖》。畫作完成30年後,明代文人王穉(音同至)登觀賞此畫,留下一段題跋,記載文徵明曾讓仇英來幫他給這幅畫設色,改了兩稿都不滿意,於是自己創作,之後王穉登又評論:(文徵明)筆力扛鼎,非仇英輩所能夢見也。意思是文徵明畫中的風格氣質,仇英這種畫家做夢都夢不到。」

可見,仇英因為不擅文辭,出身工匠,雖然與文徵明等人有所交往,但地位、名望在時人看來,仍然是要遜色很多的。

「仇英所在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士、農、工、商地位開始模糊的時期。如果說沈周是吳門畫派開宗立派的文人畫家,文徵明是緊接其後的執牛耳者,那麼唐伯虎和仇英就明顯是在文人畫家和職業畫家之間遊走。唐伯虎的人生箭頭是從士人到職業畫家、賣畫為生,仇英更是從開始就是職業畫家。」付陽華評論道。

到了清代中後期,仇英顯然更加為人看重。1713年,《漢宮春曉圖》作為恭賀康熙皇帝六十大壽的賀禮被送進宮,從此收藏於內府。如今卷末的一系列印章裡,還有清代內府收藏印、石渠寶笈印,和乾隆、嘉慶、宣統幾位皇帝的御覽之寶。

「臺灣有學者統計過,在臺北故宮,仇英名下的畫有240多幅,但假的也多。這次臺北、蘇州的特展,總共60多幅,都被認為是真品。前不久蘇州的展覽我曾去看過, 對其中兩件作品印象深刻。一件是仇英的《臨宋人畫冊》,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畫冊都被誤認為是宋人畫的,可見他技藝之高。另外一件是《人物故事圖冊》,裡面也有很多仕女形象,感覺和《漢宮春曉圖》還是挺有視覺關聯的。」

仇英的畫作歷來也是拍賣場上藏家追捧的熱點。2010年北京瀚海春拍,《浮巒暖翠圖》一經露面即引起藏家關注,最終以7280萬元成交。而《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其價值更是不可估計。

責任編輯:周潤豐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名畫系列 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幅畫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的創作與流傳一直是個謎,大家都想知道,可沒人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說法,我們也只能從圖上找一些蛛絲馬跡了。
  • 傳世名畫 第2幅|仇英·《漢宮春曉圖》
    那是因為仇英生活在江南吳浙一帶,這是一個商賈聚集之地,不僅商品經濟發達,繪畫需求也應不在少數。仇英出生在明代社會尚奢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期,他早年接觸和浸染在這樣的世俗文化之中,直接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漢宮春曉圖》就是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產生。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仇英《漢宮春曉圖》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讀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明代畫家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它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全貌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重彩畫。重彩畫在中國繪畫早期階段佔有重要地位,「丹青」是古人對於中國畫的稱謂。
  • 《漢宮春曉圖》:看仇英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成功
    仇英《漢宮春曉圖》仇英這個人雖然與文徵明、唐寅齊名,但他的出身遠不如文、唐二位,在沒成為大畫家之前,仇英只是一個油漆工。簪花仕女圖仇英並沒有宮廷生活的經驗,但這並不妨礙他畫出個複雜的大型宮廷生活寫真《漢宮春曉圖卷》。因為他模仿能力超強,所以沒有模特那就學古人好了!
  • 賞仇英《漢宮春曉圖》,看古代建築及人物服飾的演變過程
    明 仇英《漢宮春曉圖》全卷絹本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絹本設色,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此長卷描繪後宮佳麗百態;畫中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
  • 古中國十大傳世國畫-漢宮春曉圖
    在明代中期的大收藏家項元汴的家中,有一幅人物畫力作,這幅作品在項元汴的眾多繪畫藏品中價格最高,它就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作品《漢宮春曉圖》。這幅作品規制宏大,構圖巧妙,設色妍麗,人物形象生動自然,它也是能代表仇英作品整體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淺析《漢宮春曉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漢宮春曉圖》,是由明代畫家仇英所繪的人物畫,收錄於《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漢宮春曉圖》全幅欣賞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漢宮春曉圖》
    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最為人熟知的要屬《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了,但如果了解過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位列其中的《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絕世名畫《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漢宮春曉圖》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甚至成為當時仕女畫的時代典範仇英這副畫詳盡的記述了中國漢朝時期仕女漢宮景象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畫中人們各司其職一派和諧美好的模樣。
  • 【名畫賞析】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就是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 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
  • 用甄嬛傳的方式打開《漢宮春曉圖》
    在中國古代繪畫中,描寫宮廷生活的有很多,最著名的應該是仇英的這幅《漢宮春曉圖》,它用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後宮女子的生活百態,如妝扮、賞花、採摘、奏樂、歌舞、弈棋、賞畫、讀書等等,畫中共出現人物一百一十五人,總結起來她們的生活就是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接下來,就用甄嬛傳的方式打開這卷近六米長的《漢宮春曉圖》。
  • 《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明代仇英作,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  接下來,就隨小編細看古代宮廷美女們都在玩什麼? 自拍       還是御用畫師?
  • 一卷《漢宮春曉圖》長卷繪出漢宮侍女的春曉的歡快姿態
    然而宮廷仕女生活也有歡快開心的一面,今天小陽就給大家帶來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的《漢宮春曉圖》。《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而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他與沈周,文徵明和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 ,也稱「天門四傑」。
  •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漢宮春曉圖》是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 《漢宮春曉圖》為何如此出名?放大10倍後再看,瞬間明白
    談到中國歷史上面有名的畫作,《富春山居》和《漢宮春曉圖》一定榜上有名。《富春山居圖》的成名和影視劇的推動有著莫大的關係,而《漢宮春曉圖》則以其高超的歷史價值流傳至今。《漢宮春曉圖》成作於明朝時期,是明朝著名繪畫家仇英的作品,畫作詳盡的記述了,中國漢朝時期的仕女漢宮景象圖,還原漢朝的真實歷史。畫作中,宮人們各司其職,一副和諧鼎盛的模樣。在畫冊的開卷冊,繪畫著正在梳洗的宮人,栩栩如生,就像是對漢宮庭真實生活的記錄。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凸顯古人畫技
    《漢宮春曉圖》 寫像局部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稱「吳門四家」。這裡重點討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仇英《漢宮春曉圖》卷。仇英《漢宮春曉圖 》局部建築的描繪在畫卷的上半部分,明代畫家已經開始注意對象的透視問題,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屋簷和梁柱形成了成角透視,宮苑的屋簷、梁柱、迴廊、帷幔、石橋等皆描繪的真實細緻。
  • 絕世名畫《漢宮春曉圖》(超清細賞)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 《漢宮春曉圖》生動描繪了宮中嬪妃的生活,成為當時仕女美的典範
    在之前我們介紹了凡爾賽宮,美第奇家族以及洛可可繪畫,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中國名畫《漢宮春曉圖》,帶領大家看一看咱們中國"重彩第一長卷"都說了啥。《漢宮春曉圖》創作時間為明代,作者是仇英,尺寸為縱37.2釐米,橫574.1釐米,收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趕緊欣賞一下《漢宮春曉圖》吧!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人物畫,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該圖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漢宮春曉圖》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