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後人稱之為繼孔子之後的聖人,王陽明、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可見王陽明在歷史上的地位之高。
王陽明一生致力於心學的研究,關於人如何做事、修心,王陽明的許多話一語道破,幫助後來者解決了困擾了很多年的難題。
王陽明說:「人的事業之所以止步不前,大多是因為卡在了3個點上」,50歲之前悟透都還來得及!
一、糾結過去
王陽明說:「過去之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了就意味著他沒有那麼重要了,如果還是一味地在意過去,只不過是給自己增加煩惱罷了。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在意過去而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秦檜不為大宋效力,而過分在意金國過去的榮華富貴,殘忍地謀害了一代英雄嶽飛,終遺臭萬年。如若秦檜一心為大宋謀興盛,而不太在意過去,又有誰會比得過他呢?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糾結過去之事上,不如放眼現在,展望未來。
二、擔心結果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功夫,乃有益」
意思就是人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事情上,注重過程,結果不會太差。
一個人如果太注重結果而不在乎過程,那結果一定不會好到那裡去,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如果在這你沒有一個細心照料的過程,有怎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人的一生,生是開始,死是結束,剩下的全都是過程,所有人都想過得幸福,當然是在追求生活過程中的幸福,因此為人處世,多關注過程,結果也不會太差。
三、抱怨天命
王陽明說:「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生而為人,都有七情六慾,也會遇到我們無法預知的事,但如果在每一次遇到困難時,都抱怨老天不公,抱怨命運不濟,那結果只會更遭。一度的抱怨不但不會得不到他人的同情,還會讓人感覺你這個人能力太差。
記住,天空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放晴,戰爭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和平,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完美,苦難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告停……所以抱怨是徒勞的,不如把心態放平,感受人生的輕盈。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神奇的地方在於,他所說的話,所闡述的道理雖然容易理解,但卻常常一語道破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拖泥帶水,這也是王陽明被推崇的原因之一。
王陽明死後,他的心學被千秋萬代的人所推崇,包括曾國藩、張居正、左宗棠等人都是陽明心學的繼承者。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評價他:「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和處世智慧被整合進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裡,書裡將王陽明的學說進行全面且系統地總結,整合了王陽明生平的作品,包含了工作、學習、處世、婚姻、事業等方面的智慧,是當代人為人處世、涵養福報的經典。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