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女孩,查出腸癌,這3種食物,堪稱腸癌加速器,儘量少吃

2020-12-12 騰訊網

24歲的小霞(化名),從小就是個小胖子,從幾年前開始,小霞卻突然變了體質,幹吃不胖了。

這可讓別人羨慕死了,可小霞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她經常腹痛、腹瀉。吃的時候是爽了,可到拉的時候也是挺遭罪的。

大概是為了維持自己幹吃不胖的體質吧,小霞愣是拖著沒管,從來沒想過自己頻繁腹痛、腹瀉是疾病信號。

最近,小霞腹瀉的頻率特別高,幾乎是吃完就要跑廁所,一天要去廁所七八次。

都說「好漢架不住三泡稀」,更何況本來就挺瘦的小霞呢,不僅人變得沒精神、渾身無力,臉色都變得很差,看起來就有病。

在家人的勸說下,小霞終於去醫院做了檢查,可結果讓小霞難以接受:腸癌,還是晚期!

小霞的腸道裡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癌腫,無法手術治療,只能寄希望於化療,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讓小霞苦不堪言。

病床上的小夏,悔恨不已。想想自己過去吃過多少垃圾食品啊,現在倒好,什麼也吃不下了。

醫生指出,腸癌的發生,和飲食密切相關,想要腸道好,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然而,美食當前,許多年輕人總是不管不顧,這也是近年來,腸癌高發、越來越年輕化的原因所在。

下面這3種食物,堪稱腸癌加速器,儘量少吃

一、麻辣刺激食物

代表食物:麻辣燙、麻辣火鍋等

麻辣燙的主要特點就是麻辣還有燙。濃湯的溫度可以高達90℃~100℃,太燙的食物對腸胃是不好的。

另外,麻辣燙反覆使用一鍋的湯底,容易使亞硝酸鹽和草酸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不斷上升,增加了致癌的風險。

再加上麻、辣這樣的重口味,很容易刺激腸道,加重腸道負擔,引起腹瀉,甚至是腸癌。

二、加工肉類

代表食物:香腸、火腿、罐頭肉等

這些加工肉類,方便食用、口味獨特,是很多人的最愛,但這種食物是不宜多吃的,否則也會增加腸癌風險。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這類食物中,添加劑較多,進入人體內,容易破胃腸黏膜,進而誘髮結腸或直腸的癌變。

三、油炸食物

代表食物:炸雞、薯條等

油炸食物可謂是十裡飄香,很少有人能抵擋這種誘惑,但很多人也知道,油炸食物是不利於健康的。

在高溫烹調肉類時,肉中的蛋白質及胺基酸會發生熱解,分離出一種具有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叫雜環胺,這種物質可導致腸癌的發生。

經調查發現:經常吃油炸食物的人,比少吃或者幾乎不吃的人,大腸癌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以上。

一旦身體出現3多2痛,趁早就醫,別拖延

「3多」:

1、排便次數變多

腸癌早期患者,排便習慣會發生變化,比較明顯的就是排便次數增多。

正常人一天的大便次數是1~3次,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大便次數突然變多,還總是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的現象,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腸癌引起的排便次數改變!

2、放屁次數變多

腸道和屁的關係很大,屁含有400種成分,放屁的有無或多少並非小事,還可能反映機體腸道是否正常。

一般的屁是不會特別臭的,而屁之所以多且臭,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發生在直腸,較接近肛門、管腔小,即便腫瘤不大也容易發生阻塞,因此引起放屁頻頻;

而屁臭,是因為其中所含胺類物質,胺即致癌物。

3、便血增多

腸癌早期會出現便血(或粘液便)等症狀。

正常的排便並不會引起腸黏膜破損出現便血,若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卻極易出血,這時的血不像痔瘡一樣是鮮紅色,而是呈暗紅色,通常與大便混合在一塊。

這一定要學會區分,及早去醫院檢查。

「2痛」

1、腹痛

腸癌患者會因腸道梗阻發生腹脹、腹痛,其中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

但隨著癌細胞對腸道的不斷侵蝕,還會出現潰爛和感染,使腸道發生痙攣,引起腹部異常疼痛。

這種疼痛呈陣發性或者是持續性,並且腹部按壓時可能會發現不同程度的腫塊,橫結腸和乙狀結腸出現腫塊的症狀較為明顯。

2、肛痛

如果腫瘤生長在肛門附近,就可能表現出肛門疼痛,這需要我們仔細分辨。

隨著腫塊增大破潰後,還會出現肛門部墜脹、隱痛,大便習慣改變消瘦等異常。

養護腸道,常飲二水,堅持二多,牢記二要

常飲二水

1、植物茶水

水,是使腸道保持清潔、潤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茶水,可使大腸保持清潔,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用一些潤腸通便小植物,泡水代茶飲,對於腸道健康,大有益處。

蒲谷丁苦苣茶,泡水代茶飲,有助於腸道排毒,改善腸道菌群,助力健康。

蒲谷丁,隨處可見,被稱為「排毒草」,有助於人體排毒,此外,還可以促消化,有益腸道健康。

苦苣,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其根莖,富含低聚果糖。

這是一種「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體小腸內消化吸收,但能夠被大腸中的微生物發酵,產生乳酸和短鏈脂肪酸,有益腸道健康。

此外,還可改善體內菌群,排毒清腸、改善脂質代謝、調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促進礦物質吸收等生物活性。

這兩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腸排毒,改善便秘,保護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2、蔬菜湯水

喝湯水,可洗滌腸道,促排毒。

黑木耳、銀耳、白菜等,一起煮湯喝,對腸道健康有益。

黑木耳含大量植物膠質,可吸附殘留於腸道的「毒素」,將其排出體外。

銀耳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和吸水膨脹,有利於糞便的排出。

大白菜含纖維素,能潤腸、排毒,還能促進身體對於動物蛋白質的吸收。

堅持二多

1、多粗糧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對調節腸道菌群,保持腸道健康意義重大。

膳食纖維包括兩種,一種是,可溶性膳食纖維,包括:樹膠、黏膠、果膠、和一些半纖維素等,主要來自於豆類、水果。

能夠吸收水分,有效改善腹瀉;進而形成類似果凍的膠狀物,增加食物的體積,有效減輕飢餓感。

另一種是,不溶性膳食纖維,包括:纖維素、木質素、一些半纖維素,主要來源於全穀物,及一些高纖維含量豐富的蔬菜中。

其間隙能夠保留水分,可增加便便的體積和溼度,有效改善便秘。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多吃點粗糧,注意補充膳食纖維。

2、多走路

走路,是預防腸癌,最簡單方便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研究顯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幾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腸癌的機率降低了31%。

《國際癌症雜誌》報導,每周散步時間,超過1小時,患腸癌的風險,就能降低30%。

所以,生活中,不要太懶惰,經常走走路,有益腸道健康。

牢記二要

1、要控體重

肥胖,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

肥胖者,脂肪堆積,還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容易轉化為致癌物質。

此外,肥胖者,膳食纖維攝入相對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分解脂肪,一旦,缺少缺少膳食纖維,還易發生便秘,增加直結腸癌的風險。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邁開腿,多運動,控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2、要重檢查

重視腸道檢查,尤為重要。

臨床上,約80%以上晚期腸癌,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90%的腸癌,都是通過腸鏡檢查出來的,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

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17歲少女患腸癌,醫生:這些毒物儘量少吃,以免腸道病變
    但是最近幾年,腸癌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高。最近有一位年僅17歲的女孩患有腸癌疾病,因為平時生活中有便秘的問題,最近又出現了消化不良和大便出血的情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非常讓人驚訝,由於癌細胞擴散比較快,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一、醫生也很好奇,為什麼年紀還小,就發現了腸癌?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32歲女子,查出腸癌,一旦排便出現3種徵兆,查一下腸鏡
    小雪今年32歲了,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
  • 19歲女孩,查出腸癌晚期,都是愛美害了她,醫生也替她惋惜
    小漁(化名),才19歲,本應是花樣的年華,卻被診斷為腸癌晚期。  得知原因,原來都是愛美害了她,醫生也替她可惜!    這三類食物,勸你少往嘴裡塞  第1類:油炸類食物
  • 5歲男孩查出腸癌,醫生勸告:3種肉是「虐」娃榜首,家長別再給吃
    小亮奶奶對小亮的寵愛還體現吃食上。像是小亮愛吃的超市裡烤香腸,小亮奶奶就在家的冰箱囤了好幾包,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地一大早上起來弄一根烤腸香腸給小亮帶去學校吃。因為有了烤香腸,小亮有時連早飯也是隨便扒幾口了事。這一吃就吃了好幾年,更是把小亮給吃出了問題。
  • 19歲女生患腸癌,醫生提醒:這些「毒」食物要少吃,以免腸道癌變
    經過一番了解之後發現原來是因為小張是一個非常熱愛美食的人,而且還是那種大家都羨慕的怎麼吃也不長胖的體質,所以隔三差五的就朋友一起去美食街吃各種燒烤麻辣燙,尤其是冬天,火鍋麻辣燙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好幾年。因為吃的多也不怕長胖,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所以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少吃。
  • 母子3人相繼查出腸癌!哈醫大四院專家提示:有腸癌家族史人群患癌...
    母子3人相繼查出腸癌!哈醫大四院專家提示: 有腸癌家族史人群患癌風險高來源:網易 龍江印象 10年前,媽媽因腸癌做了全切手術。10年後,兩個兒子也相繼查出腸癌。針對這種情況,哈醫大四員普外一病房陳洪生主任提醒,直系親屬中有罹患腸癌的,其患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很多,建議此類人群沒有症狀,最好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據介紹,半個多月以前,張先生因為便血來到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一病房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最終診斷為直腸癌。
  • 經常拉肚子,結果查出腸癌!小夥慘痛經歷提醒你,腸癌喜歡這樣吃
    一開始小胡仍然沒有重視,但這種症狀持續了一個月,上周更是幾乎無法排便,這才讓他害怕起來,周末到醫院做了個腸鏡,醫生告知他已經是腸癌晚期! 小胡平時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體型也不算胖,平時還經常約朋友一起打打籃球,家裡又沒有腸癌家族史,為何在這麼年輕的年紀就患了腸癌晚期? 仔細詢問小胡的生活習慣之後,答案逐漸浮出水面。原來,小胡由於工作性質原因,經常加班到晚上,下了班之後難免肚子餓,他就會叫上幾個同事一起吃頓宵夜,這幾乎已經成了他每天的固定環節。
  • 23歲女孩,腸癌晚期,提醒:出現3多2痛,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23歲的林曼(化名),就是由於忽視了身體的「提醒信號」,最終導致了晚期腸癌。 原來,早在一年前,林曼就偶爾腹瀉,有的時候,也腹痛,但是,由於她平時比較愛吃,總覺得是吃得不太衛生導致的。 因此,林曼,並沒有放在心上,腸胃不是舒服的時候,就少吃點。
  • 27歲IT男長期便秘查出腸癌,醫生:便秘不能拖,3種方法告別便秘
    今年3月初,暨南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接診了一位年僅27歲的IT業男性患者,因為長期便秘沒有及時到醫院檢查,直到出現腹痛、便血的情況才到暨大附一院治療,一查已經是大腸癌中晚期,雖然經過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切除了病灶,但是腫瘤已經侵犯腸壁外膜,患者還需接受化療。
  • 29歲男子,長期腹瀉,查出腸癌,2樣食物吃太多,不知控制惹得禍
    29歲小萬(化名),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被放化療折磨的沒有一絲力氣。 自從兩個月前被確診腸癌,小萬就一直積極配合治療,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癌症會好。
  • 32歲女子大肚子查出腸癌!醫生:身體3個表現是前兆,你卻沒在意
    王豔(化名)今年32歲。在她的日常工作中是一個辦公室職員。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王豔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一開始,她總是便秘,但她沒有認真對待。過了一會兒,她的便秘越來越嚴重,於是他決定去醫院檢查一下。醫生給她做了檢查,告訴她這是久坐導致的腸癌。
  • 經常放屁是腸癌預警嗎?腫瘤醫生:這2種屁可能是腸癌來「敲門」
    實際上,大約有70%的屁量是我們吃東西時吞下去的空氣,而從空氣進入到放屁的過程,還是挺複雜的。  我們在吃東西時,食物進入體內可經胃腸消化和吸收,但腸腔內多少會有食物殘留,這些殘留食物會與腸道菌群相互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等氣體,並在腸道規律蠕動的推助下,到達直腸,最後由肛門排出體外。
  • 腸癌的前兆有哪些?
    最終,在控制潛在混雜因素後,發現與排便頻率基本1次/d者相比,排便頻率>1次/d者發生結直腸癌、結腸癌和直腸癌風險分別增加24%、12%和37%。簡單來說就是每天排便多次者,未來5年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
  • 30歲女子確診腸癌,家屬痛哭,醫生:這兩個習慣太致命!
    「我的女兒才30歲啊,平常健健康康的,怎麼就得了腸癌呢?」看到女兒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這位母親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淚水,獨自走到病房外痛哭起來。作為女孩的主治醫生,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戴曉宇介紹,患者家族裡沒有直腸癌的病史,從問診的情況來看,患病主要與她的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 放屁多,容易得腸癌嗎?排查腸癌,3個方法來得更靠譜
    而36歲的小利,正是「多屁」的受害者。不知道是壓力問題,還是飲食不規範,相比於之前,小利最近的屁量有明顯增多的跡象,以至於嚴重影響到她的生活和工作。為了健康起見,小利根據自身症狀,上網查詢了一下,發現不少觀點都說頻繁放屁是腸癌的前兆,這到底是真的嗎?
  • 經常放這2種屁,或代表腸癌來報到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有些人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說話,或者狼吞虎咽,馬馬虎虎地吞食了一些空氣。2、體內食物殘渣發酵而產生的氣體。人體的消化道內,其實有很多種細菌,特別是大腸桿菌,在發酵的作用下,很容易就產生了氣體。所以說,放屁在多數情況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 23歲小夥腹痛難忍確診腸癌晚期,醫生嘆息:都是吃這種東西害的
    事實上,這位小夥名叫小濤,今年剛滿23歲,是一個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小濤剛剛畢業出來,工作非常認真,每天努力加班到半夜。但是小濤有個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就是加班回去後,經常去附近的小攤上吃麻辣燙,吃習慣了之後,晚上下班到了半夜肚子就咕嚕咕嚕叫,不吃都渾身不舒服。
  • 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預防尤為重要,做好這4點,腸癌繞道走
    而是因為便秘會增加自身患結直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的病發率,而腺瘤性息肉恰恰就是腸癌出現的主要危險因素。越是中老年人群長期存在便秘問題,後期腸癌風險也就會越高。所以,在生活中大家應預防便秘出現,積極配合體育鍛鍊、多飲水、改善飲食習慣很有必要;2、少吃紅肉、加工肉:有大量的臨床研究都指出,長期攝入紅肉、加工肉類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且世衛組織也在2016年將加工肉製品列入了致癌物中。
  • 26歲女子,腸道內長滿腫瘤,再次提醒:這3種食物,少往嘴裡塞
    再次提醒:這3種食物,少往嘴裡塞 第一種:加工肉製品香腸、火腿腸等加工肉會增加腸癌的風險,這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證實。 因為這些加工肉製品中往往添加了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物質,且膳食纖維少,會增加腸道負擔,久而久之,致使癌變。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這類加工肉製品,吃得越多,患腸癌機率越大,一定要注意忌口,切莫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