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有趣的心理學9大效應,請花幾分鐘閱讀,或許能改變你的一生

2020-12-13 寧城風語

所謂心理學,通俗來講就是指點迷津,今天給大家說說好玩又有趣的心理學9大效應,請花10分鐘閱讀,或許能改變你的一生,希望大家喜歡。

1、 首因效應

也就是第一印象,「初次見面,請多關照」如果某人在交往中給人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更願意和他繼續接觸,這種第一印象的好感,對以後的交往會產生一個積極的影響,這個效應人人皆知,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學規律,因為人們都習慣對看見的事物進行歸類,簡單來說就是貼標籤,我們喜歡給人貼標籤,當我們接收到來自外部的信息的時候,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認知的框架,後來接收的信息就會被整合到這個框架中去,一旦定型就很難改變。

2、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來自於一個著名的雜技表演家名叫巴納姆,巴納姆的演藝生涯非常的成功,後來他在評價自己的表演的時候說,他的節目之所以受大眾的歡迎,是因為其中包含了一些人人都很喜歡並且很容易對號入座的東西,就是我們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概念化的東西,然後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藉助外部的信息來評價自己,其實十分的空泛,沒有什麼道理,比如:當我們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會感覺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心聲;看一部喜歡的劇,感覺自己就是劇中的人。說白了,就是人們喜歡對號入座,很多社會現象的背後都有巴納姆效應的影子,如算命的一說,對方會覺得很準、很對,這就是著名的巴納姆效應。

3、 鳥籠效應

心理學家詹姆斯和物理學家卡爾森是好朋友,有一天詹姆斯對卡爾森說,我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卡爾森當時聽了不以為然,沒過幾天,詹姆斯就把一個漂亮的鳥籠送給卡爾森,不久,卡爾森發現了一件特別奇怪的現象,只要有朋友來他家裡做客,看見了靈籠以後,幾乎都會問他鳥去哪裡了,剛開始卡爾森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朋友們解釋,自己從來不養鳥,鳥籠只是別人送給他的禮物,但是效果並不大,依然有朋友不斷地問他相同的問題,這讓他不勝其煩,終於有一天他買了一隻鳥放在鳥籠裡。

這就是著名的鳥籠效應,是指人們偶爾獲得了一件原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後,對於這個不需要的物品,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或其它原因,就會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如果用鳥籠效應的招術來追女孩,或許管用呢,把你的照片貼到她家裡,別人會問她:你男朋友?問的次數多了,你就變成了她的男朋友了。

4、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指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帶動了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一個很著名的比喻就是:一隻南美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閃動一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說明了萬事萬物皆有聯繫,初始條件極小的偏差會引起結果極大的差異,在航天領域裡,一個小小的螺絲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事故,原因僅僅是一顆小螺絲沒擰好。

5、 拆屋效應

大家同在一個屋裡,你說這屋子太暗,要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許,但是如果你如果鬧著要拆掉屋頂,他們就會讓步,同意開天窗了,這一效應隱含著雙方心理的動態博弈,當你提出一個不合理要求的時候,對方會權衡得失,調整自己的方案,同時做出最壞的打算,然後你再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對方覺得比第一個合理而讓步,所謂的退而求其次,人們做生意討價還價的時候就是常見的一個應用。

6、墨菲定律

這個定律很著名,又稱「倒黴定律」,就是你如果擔心某種事情發生,那麼它就有可能發生,主要內容有四點:.一是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二是個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期的時間要長;三是會出錯的事總出錯;四是如果你擔心某種事情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墨菲定理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它揭示了一種古怪而又普遍的現象,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怕什麼就來什麼,你越怕就越來。

7、瓦達倫效應

瓦達倫效應得名於鋼索表演家瓦達倫,他以高危表演為生,從沒有失手過,1978年,73的他準備退休告別這個行業,不過在宣布退休前,他決定作最後一次告別演出,沒想到此次演出讓他告別了生命。演出中,當瓦倫達剛走到鋼索中間,做了幾個難度並不大的熱身動作,就從鋼索上掉下來搶救無效離世。

瓦達倫在出場前就不斷的說,這次演出很重要,不能失敗。以前每一次成功的表演,他都只是想順利地走鋼絲,而不去管好或壞,而在最後一次表演中,瓦倫達太想成功了,反而無法專注於事情本身,變得患得患失。瓦倫達效應就是指人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患得患失的一種心態,太在乎能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過大的心理負擔反而容易使結果適得其反,把事情搞砸,越放鬆做,就越做得好,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演員和運動員常犯這種錯誤 。

8、路西法效應

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監獄做了個實驗,實驗者被隨機扮演獄警和犯人兩組,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中,一開始實驗者都努力地去扮演既定的角色,但是到後來,情況失去了控制,原本單純的大學生變成了兇惡的獄警和逆來順受的犯人,原定兩周的實驗,也不得不提前結束。這個監獄實驗它展現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地讓一個人性情大變,不得不讓人感嘆。路西法效應體現在人性中惡的一面,只不過,平時被人的意識壓制住了,一旦到了某個特定的環境或者情境中,這些惡就會噴薄而出,讓我們從好人變成壞人,所以說,人之初性本惡,大家一定要小心了啊。

9、羊群效應

羊群散亂無序的,但如果一隻羊做出了異常的舉動跑向某個方向,其它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跟上,簡而言之,羊群效應就是從眾心理,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龐樂說: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會嚴重的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群體的歸屬感,群眾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支持著某種觀念,並不是觀念本身很正確,而是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很多。生活中,很多人因此受到不少的委屈。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別讓破窗效應,毀掉了你的一生
    這其實沒有太多的深奧問題,其實就是「自控力不足」,也就是我們常人所說的缺乏自律性,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網上關於自律話題的文章實在太多,今天我們另闢蹊徑,從犯罪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為大家講解你的人生為什麼會被一步步摧毀。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一個很有意義的心理學現象。
  • 人力資源管理中五大有趣的心理學效應
    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重視方法和技巧,其管理方法中隱藏著一些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主要有五個有趣現象:在許多人眼中,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使然,事實果真如此嗎?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實驗:先向被試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現了20多次,有的出現了10多次,有的只出現了一兩次,然後請被試評價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被試更喜歡那些看過很多次的熟悉照片,而非那些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即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種對越熟悉的東西就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
  • 五大兒童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教育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從選擇接受教育那一刻起,便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許多老師或者家長為了教育學生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成人容易站在成人的高度看孩子,對於孩子的心理並不了解。把握這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對於教育孩子至關重要。
  • 有趣的戀愛心理學:「吊橋效應」
    「吊橋效應」是心理學上一個著名的現象,來自正經的心理學家做的正經的心理學實驗,看完後你或許會對如何讓心儀的對象增加其對自己的心動值,有所領悟。這篇看完記得私藏哦,或推薦給不會「撩」的小夥伴們,不然景區裡的吊橋你可能搶不到。
  • 社交心理學:期待效應,想改變一個人,那就給他期待!
    人的情緒往往會隨著其他人的期待變化而變化,心理學解釋為「期待效應」。 期待效應,是指一個人能向著人們所期待的方向發展。即期待他成為什麼,他就會變成什麼。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然而,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 【小羅莉Talk心理】一句小小的鼓勵,能改變他的一生——比馬龍效應
    點擊關注「心晴服務驛站」,了解更多心理資訊在心理學裡
  • 28個心理學效應,產品人的提升法則
    文章有點長,大家慢慢閱讀,結合自己的產品,挖掘更深層次的應用場景。希望這些心理學理論能夠對大家走向「理解人性」的偉大產品經理有所幫助。產品經理必懂的28個心理學效應1. 暈輪效應定義: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即「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
  • 學會這5個心理學效應,讓你今天脫單!
    今天真正的意義在於提醒你脫單。所以,今天的內容乾貨滿滿,5個心理學效應拉近關係+《沒錢沒顏怎麼脫單》。關於《沒錢沒顏怎麼脫單》的乾貨,樹根已經整理好了,大家微信私信樹根就可以免費領取啦。(沒微信可直接劃至文末添加領取)至於用哪5個心理學效應拉近關係,下面跟大家展開講講。
  • 心理學效應之睡眠效應
    他又開始數落起鄰居的劣行:「今天,您一定要幫我評出個是非對錯,那個人簡直是……」牧師仍然不緊不慢地說:「你的怒氣還是沒有消除,等你心平氣和後再說吧!正好我的事情還沒有辦好。」牧師問道:「現在,你還需要我來評理嗎?」說完,微笑地看著他。那個人笑了笑,說:「我已經心平氣和了!現在想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生氣的,更不值得麻煩您了。」牧師仍然不緊不慢地說:「是啊!這就對了,我不急於和你說這件事情就是想給你時間消消氣啊!請記住,以後不要在氣頭上說話或行動。」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1、蘑菇定律我最近和最好的朋友聊天。她剛開始工作,但每天都感到困惑。想要遵從自己的內心生活,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閱讀和寫作;但是我的工作要花很多時間,常常在深夜失眠,在焦慮和艱辛之間掙扎。實際上,她的現狀可以用蘑菇定律來解釋。我們許多人處於「蘑菇」狀態,但我們每天都幻想自己是「靈芝」。最後,「靈芝」不被視為「蘑菇」。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巴納姆效應
    你是否會相信星座決定性格?你是不是也會認為星座預測很符合你?你算過命嗎?是否覺得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居然什麼都知道?其實,這些只是套路,當你知道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後,你或許會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閱讀下面一段話:你有時候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候則很內向、謹慎、沉默。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時候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你有許多可以成為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都可以克服他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表面上顯得很從容,其實內心焦慮不安。
  • 這些冷門但十分實用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1.遲延滿足效應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2.淬火效應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鍊,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的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
  • 十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讓你更懂自己
    下面十個心理學效應 讓你更懂生活 更懂自己 No.1 責任擴散效應 這一效應指發生了某種緊急事件時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今天為大家介紹 10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生活中更「得心應手」!
  • 投射效應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看一個人不爽
    於是你真去到重慶,並且正好遇到重慶人當街鬥毆,你的大腦就會激活「重慶人火爆」的認知並加強;而第三種原因,是心理學上認為的:對一個人的好惡可能是「投射效應」在起作用。如果我說,「當有些人讓你感到不舒服,你的不舒服可能與這個人無關」,你一定會大聲反駁這怎麼可能。
  • 「雞尾酒效應」:教你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偉人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讀書是他最大的愛好,無論是什麼時期,毛澤東在哪,書就讀到哪裡,而且為了練就心無旁騖讀書的能力,青年毛澤東還曾經專門跑到熙熙攘攘的鬧市讀書。而在如今,這種能力也是很少人能夠做到的,家長都羨慕學習好的尖子生、學霸,但是卻不知道,你的孩子與尖子生之間差的就是這種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保持精神高度專注的能力。尖子生為什麼能夠保持高度專注?
  • 普通人學習心理學,對人生的改變竟然這麼大!
    在上千個回復裡,我看見了悅納自己的成長,令人驚喜的改變,也有給這個世界帶去的愛和溫暖:看到這些留言,我不禁在想,這或許就是心理學能帶給普通人的最大價值:心理學在溫暖和治癒他人的同時,也賦予普通人自我療愈、自我成長,治癒他人的能力。然而,無論是療愈自我,還是治癒他人,其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然而回到家之後,再次品嘗這款食物時,就會覺得並不怎麼樣,還特別的難吃,其實這種行為就是霍桑效應,心理學家表示,人在受到關注度的時候,往往會刻意的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認知能力,會阻礙大腦的正常判斷,因此會產生一些錯誤出現!
  • 心理學:想讓男生離不開你,運用好「棄貓效應」,事半功倍
    多數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會經歷幾段感情,一步步從不懂愛到懂愛,從不成熟到成熟。感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並非兩個人光有愛就能夠永恆,也不是憑著滿腔熱血就有好的結果,偶爾還是需要一些適當的技巧和套路,使得感情的主動權牢牢在自己手中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