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綠背山雀

2021-02-08 百聞動物

綠背山雀,拉丁學名是Parus monticolus,青背山雀、丁丁拐、花臉雀科,英文名Green-backed Tit,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山雀科的一種動物,命名時間是1830-31,命名人為Vigors。

該物種雌雄羽色相似,額、眼先、頭頂、枕至後頸黑色具藍色光面頰、耳羽和頸側白色,後頸黑色向兩側延伸,沿白色臉頰下緣與頦、喉和前胸黑色相連,使臉頰白斑被圍成一個近似三角形的白斑。上背和兩肩黃綠色,後頸黑色下面亦有一白斑,白斑與上背間黃色,下背和腰藍灰色。尾上覆羽暗灰藍色,羽緣較淡,尾黑褐色,外翈羽緣灰藍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幾全為白色,其餘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翅上覆羽黑褐色,小覆羽具暗灰色羽緣,大覆羽和中覆羽外翈具灰藍色羽緣和寬闊的灰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明顯的白色翅帶。飛羽黑褐色,除最外側兩枚初級飛羽外,其餘初級飛羽外翈羽緣灰藍色,向羽端逐漸變為灰白色,次級飛羽外翈羽緣亦為灰藍色,羽端白色,三級飛羽具寬闊的灰白色端斑。頦、喉和前胸黑色微具藍色金色光澤,其餘下體輝黃色,兩脅輝黃沾綠色,腹部中央有一寬的黑色縱帶,其前端與黑色的胸相連,後端延伸至尾下覆羽。尾下覆羽黑色具寬闊的白色端斑,腋羽黃色,翅下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脛羽黑色,脛下部具白色羽端。 雌鳥腹部中央黑色縱帶較雄鳥稍較細窄,其餘和雄鳥相似。幼鳥和成鳥相似,體色較暗淡而少光澤,頭側白斑沾黃,腹部黃色亦較淡,腹中央不具黑色縱帶或黑色縱帶不明顯。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鉛黑色。

該物種性活潑,行動敏捷,整天不停地在樹枝葉間跳躍或來回穿食,也能輕巧地懸垂在細枝端或葉下面啄食昆蟲,偶爾也飛到地上覓食。鳴聲和大山雀近似,似『吇吇-黑黑』或『吇吇-黑』,受驚時常發出急促的『吇吇-黑黑』或『吇-,吇-』聲,並低頭翹尾,不時左右窺視。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種類主要有金龜甲、步行蟲、瓢蟲、螞蟻等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此外也吃少量草子等植物性食物。 似大山雀,但聲響而尖且更清亮。 似大山雀。

綠背山雀喜歡成群活動,見於海拔在1000-4000米的中高山區,它們常活動於這個海拔的森林或林緣中。用苔蘚、枯葉、樹皮纖維及羽毛作為建造巢穴的材料。夏季主要棲息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和次生林,海拔高度較大山雀高。冬季常下到低山和山腳及平原地帶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有時也出現在果園、庭院和農田地邊的樹叢中。

該物種分布於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印度、緬甸和越南等地。 在中國西南各省,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各省可見,綠背山雀在中國的分布北限可達陝西、甘肅南部的秦嶺一線,東限長江中遊的湖北省,在臺灣島也有本物種分布。新疆北部塔城、阿勒泰地區低矮山區亦見分布。

與大山雀一樣,綠背山雀亦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但種群數量和分布地域的限制,在市場上通常不常看到他們的身影,即便出現,也常常被作為外形怪異的「河南黑子」出售,這種非法貿易對野生綠背山雀的種群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本物種尚未被列入保護動物目錄,其在中國的分布地域雖然非常廣泛,但並非優勢種,屬於稀有種。另外,本物種還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人工飼養綠背山雀,可從育雛開始,也可於秋冬季捕獲成較易馴熟。中國北方,多有玩賞綠背山雀的習慣,一般人多玩賞其婉轉多變的鳴聲為主,但也有馴以簡單技藝的。剛捕來的綠背山雀必須換食,開始餵麵包蟲或其他昆蟲的幼蟲,並將蟲放在粥狀的人工飼料上,綠背山雀吃蟲時會連同飼料一起吃下,這樣就會慢慢認食。飼養綠背山雀可用山雀籠、金絲雀籠和黃雀籠。一般以精製的點頦竹籠單籠飼養雄鳥。其飼料以雞蛋小米及繡眼鳥混合粉料為主,同時飼餵少量昆蟲,如蝗蟲、蟬、蟲、麵粉蟲等,它能生活得很好。一般人認為冬季需增加飼餵少量含脂肪高的飼料,如核桃仁、花生、蘇子等,以增強其禦寒力,也有利於羽毛的光澤度。有人將小塊的生豬油置於籠內任其啄食,其效果也很好。其食性很雜,綠背山雀可選食少量多種植物種子,對營養和健康有益。飼養綠背山雀的環境需通風良好,冬季室內的溫度以不結冰為宜。綠背山雀較喜水浴,在春夏季節應每天或隔天供給浴水。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慄喉蜂虎
    慄喉蜂虎,拉丁學名為Merops philippinus,也叫紅喉蜂虎,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佛法僧目、蜂虎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Blue-tailed Bee-eater,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66年。其尾和腰藍色;喉慄色。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纓甲科
    纓甲科,拉丁學名為Ptiliidae Erichson,,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多食亞目的一種動物。纓甲科,下顎須粗面狀,端節比次末節窄很多。前胸背板側邊完整。跗節2-2-2或3-3-3式,基部一節非常小。腹部可見6或7個腹節,節間膜質區無微骨片,基部數節背板膜質。雄器通常缺乏一個獨立的基片或側片。幼蟲線條形,兩側近於平行,骨化極其輕微,無明顯的背片和腹片。頭蓋縫於和臂不明顯,無單眼,極個別情況每側有一個單眼。上顎末端細長,近端部有齒或鋸齒列,臼葉狹窄,尖銳或鋸齒形,臼齒發達,瘤狀,有背腹兩列小齒。下顎合顎葉末端稍分裂,具外顎葉的修飾。
  • 大山雀:可不是一般的小白臉
    圖片來源:xj616大山雀的頭部大致為黑色,其中臉頰和枕部為白色(因此大山雀還有個俗名叫「白臉山雀」);喙較粗厚,是雀形目比較典型的雜食的喙,又能吃蟲(主食昆蟲,有時也捕食小型爬行動物,甚至小型鳥類)又能吃植物種子;背部灰色,但有的亞種(特別是分布於中國東部和北部的亞種們)背部沾綠色;兩翼深色,具有一道清晰的白色帶狀翼斑;尾羽黑色為主,外側尾羽為白色。
  • 養鳥人功課:從煤山雀貝子談起,了解下容易弄混的山雀和水嘴現象
    全文預計3300字左右,閱讀時間8分鐘,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貝子這種可愛的鳥兒吧!貝子鳥是什麼東西?不要搞混貝子紅子黑子和點子了貝子鳥學名煤山雀(Parus ater),是山雀科下屬一種小體型鳥類,供21個亞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觀賞鳥飼養中,我們主要養的是新疆亞種、臺灣亞種和北京亞種。從飼養方式上來後說,沒個亞種沒有太大區別,所以無論你不需要知道自己具體養的是哪一個細分種類,只知道是煤山雀即可。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中華鼢鼠
    中華鼢鼠,拉丁學名是Myospalax fontanieri,英文名Common Chinese zokor,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齧齒目、倉鼠科、鼢鼠亞科、2個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Milne-Edwards,命名時間在1867年。
  • 【鳥類百科】山雀類鳥種的野外識別
    與褐頭山雀、沼澤山雀易混,區別在有兩道翼斑,頸背有白斑及喉部黑色區塊大。背、翼灰色,有一道白翼斑。上背灰,腹部白略沾灰。與大山雀的灰色亞種易混,但上體為較單純灰色,頭部頸側環中斷,且分布區不重疊。大山雀體大(14釐米),頭黑而具一半橢圓形頰塊。有一道由喉至下體的黑色縱紋。翼有一道白翼斑。上背偏綠或黃。腹部白、灰、沾綠或黃等。中國6個亞種,區別在腹部及上背顏色。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樅樹雞
    樅樹雞,拉丁文名是Dendragapus canadensis,中文別名是樅樹鐮翅雞、加拿大松雞、雲杉松雞,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雞形目、雉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Spruce Grouse,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是1758年。
  • 小刺蝟真的會背果子?動物專家表示: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寫錯了!
    你猜怎麼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他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這段有關刺蝟的描述,來自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第23課《帶刺的朋友》,作者為科普作家宗介華。網名為「瘦駝」的一名廣州爸爸在給兒子默寫時,讀到這樣的描述卻著實吃了一驚。「刺蝟不吃棗,也不吃山楂,刺是自衛用的,不是取食工具。」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紅頭芫青
    紅頭芫青,拉丁名為是Epicauta ruficeps,雞公蟲,屬於昆蟲綱的一種動物。紅頭芫菁,芫菁,鞘翅目的一科,頭下口式,與身體幾成垂直,具有很細的頸。若受到驚嚇,會分泌有異味、毒性的黃色液體[斑螯素]「退敵」。
  • 生命之聲:銀喉長尾山雀
    今天帶大家認識的動物為「銀喉長尾山雀」: 你,見過最萌的鳥是什麼? 1、銀喉長尾山雀,因體型纖小,軀體圓潤,羽毛多白色,被戲稱為「會飛的糯米糰子」。2013年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無危物種。其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及西南地區。行動敏捷,成群棲息,主要啄食昆蟲,多棲息於山地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
  • 聽說你分不清貝子和黑子?來看看這篇山雀類鳥種的野外識別
    與褐頭山雀、沼澤山雀易混,區別在有兩道翼斑,頸背有白斑及喉部黑色區塊大。  背、翼灰色,有一道白翼斑。上背灰,腹部白略沾灰。與大山雀的灰色亞種易混,但上體為較單純灰色,頭部頸側環中斷,且分布區不重疊。大山雀體大(14釐米),頭黑而具一半橢圓形頰塊。有一道由喉至下體的黑色縱紋。翼有一道白翼斑。上背偏綠或黃。腹部白、灰、沾綠或黃等。中國6個亞種,區別在腹部及上背顏色。雄鳥胸、腹部縱紋寬,雌窄,幼鳥減為胸兜。
  • 我的「玩」美動物世界,一套邊玩邊漲知識的動物科普繪本
    有趣好玩的科普書籍必不可少!牆裂推薦Make & Play「玩」美動物世界!好玩的6大場景海洋 ,草地, 森林, 非洲大草原, 恐龍, 神龍生動的24個動物科普30個動物模型盡情搭建它既是一套互動主題遊戲書,又是一套新穎獨特的動物科普繪本,整套可掌握76種動物認知。孩子在動手又動腦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中收穫許多小動物的科普知識,收穫最初的動物科普啟蒙。
  •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時間:2020-05-22 09: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魚類趣味小知識科普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以下哪種動物生活在海裡,屬於真正的魚?
  • 【鳥友匯】紅頭長尾山雀
    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頦、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塊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黃色,胸腹白色者具慄色胸帶和兩脅慄色。       紅頭長尾山雀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百科喜鵲麻雀等鳥屬保護動物 稍不留心就要坐牢
    3.三有保護鳥類:紅喉潛鳥、黑喉潛鳥、小鸊鷉、黑頸鸊鷉、鳳頭鸊鷉、黑腳信天翁、白額鸌、灰鸌、短尾鸌、純褐鸌、白腰叉尾海燕、黑叉尾海燕、白尾鸏、普通鸕鷀、暗綠背鸕鷀、紅臉鸕鷀、小軍艦鳥、白斑軍艦鳥、蒼鷺、草鷺、綠鷺、池鷺、牛背鷺、大白鷺、白鷺、中白鷺、夜鷺、慄鳽、黑冠鳽、黃葦鳽、紫背葦鳽、慄葦鳽、黑鳽、大麻鳽、東方白鸛、禿鸛、大紅鸛、黑雁、鴻雁、豆雁、小白額雁、灰雁、斑頭雁
  • 動物請回答!如何把科普知識的啟蒙教育,講成孩子喜歡看的樣子
    科普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科學的啟蒙教育,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啟蒙教育主要是集中在身邊的一些事物、動物以及植物身上,當然相對而言,動物因為形態各異而且生動活躍會更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對動物感興趣,問為什麼的孩子會更多一些。
  • 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
    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時間:2020-05-29 00: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 關於到現在每日支付寶小雞問答知識大科普:哪種動物一生都在換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
  • 長尾山雀類的判別
    幼鳥色淺,頂冠紋白色,背棕色,胸部具有黑色胸帶。銀喉長尾山雀(Aegithalos glaucogularis)和北長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 )的主要區分:北長尾山雀分布在我國東北,而銀喉長尾山雀分布在其他地區。
  • 什麼是「三有保護動物「,都有哪些?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經研究,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於2000年5月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並制定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實施。
  • 《自然之旅》:360度旋轉式立體科普書,好玩好看長知識
    一般來說,學齡前小孩的書都插圖居多,字體都偏大,所以小孩的書不僅他自己看,我老爸也愛看——不用帶老花鏡就可以愉快地翻書啦。昨天下班剛到家,老爸就說,收到兩本新書,看起來很不一樣。是嗎?我探頭一看,原來是《自然之旅》和《四季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