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重慶基因來到成都 這家書店譜寫雙城協奏曲

2020-12-17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為響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動員令」,成渝雙城正在各個領域都積極組「CP」,謀求深度融合、聯動發展。這種聯動,以經濟為中心,必然也將輻射到方方面面。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啟動了「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我們也將帶領讀者,將視線掃描成渝那些像星星一樣閃耀在雙城民眾生活、心靈裡的好去處,探尋它們背後的故事。實體書店是一個絕佳的觀察窗口:既是經濟實體,同時又將圖書作為人類精神的凝結,而讓書店帶有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廳性質。

從重慶出發來聆聽成都

最美書店」致力凝結精神生活共同體

近幾年,實體書店在成都呈現復甦之勢。西西弗、方所、言幾又、新山書屋、鍾書閣、侘集·本屋、弘文書店、三聯書店、軒客會、散花書屋等實體書店的存在,讓人切實感受到成都的濃濃書香氣質。2020年5月30日, 「書店之都」還再次上新——3層近萬平方米的文軒BOOKS品牌的第二家店亮相成都城東,成為新冠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實體書店,引發全國矚目。

在這其中,新山書屋是一家來自重慶的文化地標型書店。2018年7月28日誕生於重慶渝北區。雖然年輕,但一亮相就抓住世人眼球,曾在2018年度中國書店大會獲評「中國最美書店」,2019年度亞洲書店論壇獲評「最具城市關懷書店」。2019年12月20日,新山書屋來到成都,落戶成華區杉板橋路。新山書屋的微信公眾號這麼寫道,「帶著山城的秋天和山城的迴響出發。到達成都、愛上成都、解讀成都。」

新山書屋(重慶店)

新山書屋(重慶店)

新山書屋(重慶店)

新山書屋(重慶店)

因清新文藝的氣質和選書品味,靈敏的成都人很快被吸引前來,成為很多年輕人打卡的新地標。口碑和業績都呈現出令人驚喜的戰績。2019年12月26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華西都市網、成都範兒等多家媒體聯合主辦的第四屆YOUNG榜發榜,新山書屋以其中「城市亮度」維度上榜「2019年度成都文旅新地標」。2020年1月7日,在「2019成都生活美學大賞」頒獎典禮上,新山書屋成為2019成都美學生活年度十大新生之一。就算是2020年初疫情期間,實體書店普遍受到重創,恢復緩慢之際,年輕的新山書屋成都店在恢復開門營業的第一個月,2020年4月的運營收入就達到了開店以來最好一個月(2019年12月)的87.5%。「再次證明了當初選址成都,看中這裡強大的文化消費需求,是正確的。」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卞真真說。

「遲來」但「正好」的成都之友

預計2022年在成渝布局10家以上門店

如今,這家書店還正期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所帶來的新機遇。據新山書屋創始人李暉介紹,他們整個團隊2020年的工作重點就是,繼續努力,實現「新山書屋」在西南地區更加規模化的發展。而且在制定公司發展戰略、考慮布局的時候,會將成都和重慶連在一起做規劃,預計到2022年在成渝布局10家以上門店。踩點而來、應運而生,我們也有理由期待,新山書屋將會在成渝雙城CP的生活方式上、精神氣質領域,起到進一步粘合的作用,讓原本就是一家的巴與蜀,在新的時代,有更多的共通,共鳴。如果說,書店是城市的客廳,那麼一家店,兩座城,住進了成渝兩城燈火,凝結成了精神生活共同體。

新山書屋(成都店)

新山書屋起初走向成都是因為看中城市文化土壤的肥沃, 李暉坦言,預估起碼需要兩三年來孵化培養,沒想到只用了短短數月的時間就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這家實體書店人這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秋冬從重慶出發,正式加入成都、認識成都、傾聽成都。初來乍到,成都這位新朋友,也在用心傾聽我們,用它的包容性和三個獎勵告訴我們,我們是遲來的朋友,也是正好的朋友。」

這群書店人拼了

在書店裡種蘑菇 、「定製」讀書會、 圖書「外賣」

新山書屋成都店距離沙河不遠,全店面積約9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書店,走進書店,便被書的溫暖氛圍包圍。二樓上,書店又隔出了一個小小的閣樓,上下樓以舊木樓梯相連,樓上樓下,共放置了近6萬冊書,分為1.3萬餘個品類,在樓下有專門的兒童繪本區域,擺滿了五彩繽紛的繪本。還有一個黑膠區域,擺放了400多張經典唱片。閱讀區域隱藏在書籍深處,一張張小桌子,便於讀者安靜地閱讀和寫作。書店以「書裡書外的美好生活」為經營理念,著力營造生活美學,高大的落地窗營造出明亮的空間,使整個空間通透明亮。花藝師根據二十四節氣為書店插花,燈光下,書本上,花影斑斕。

新山書屋(成都店)

光有美學和情懷還不夠。眾所周知,實體書店生存發展並不易。單憑售賣圖書的單一功能,已是舉步維艱。蔦屋書店的創辦者增田宗昭說:好的書店要有對生活的提案能力。讓讀者能夠按圖索驥尋找到一種舒服的生活方式。

新山書屋開動腦筋,摸索出自己的生存發展之道。新山書屋明確自己的定位:既是連鎖書店,又是生活美學複合空間。他們在書店裡種起了蘑菇;匯集了各種裝幀設計上精美有趣的書籍,把它們共同裝訂在牆上,做成一份「紙上建築」,在平鋪的紙張上閱見多維的思想和趣味;充滿創意的年輕人把文字、紙和筆墨玩出花藝,和書籍為伴;精心策劃黑膠音樂分享活動;在書店裡辦mini書展。比如大衛·霍克尼在中國正式授權出版後的首次創作書展;做「城事紙南」 雙城主題快閃展;分享空間對外開放做定製讀書會。每一場讀書會的主題都是編輯團隊自己策劃,或是應企事業單位的要求,為他們提供的獨家定製。讀書會的主題包括旅行、美食、職業迷霧、名學大家經典著作、女性話題或是年度之書……

新山書屋裡的「紙上建築」

新山書屋裡的mini書展

新山書屋裡的書藝

新山書屋品牌運營總監卞真真介紹說,「我們的模式創造了以書店+餐飲的模式互相倒流,這裡不但有高品質的圖書、各類主題書展,還有五星級酒店主廚設計製作的精美餐食、創意咖啡,讓讀者來這裡,體驗到的是有個性有創意的生活美學,自然有很多受眾願意買單。」

硬朗「戰疫」姿態度過危機

每個員工都化身為「微商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很多實體書店,較長時間處於閉店歇業狀態。面對危機時刻,積極展開自救,尋求困獸突圍之法。新山書屋的「戰疫」姿態是這樣的:搭建多條線上銷售渠道。第一,書店微店;第二,書友社群。新山書屋組建的兩大主題共6個社群,聚集了約2000個左右的活躍粉絲;第三,員工朋友圈,每個員工都化身為『微商』,在疫情期間幫助書店銷售圖書。第四,與美團外賣合作,提供店內圖書、文創、餐食等產品的線上外賣服務。讓店員出鏡直播,帶領讀者「雲逛書店」。卞真真介紹,書店首場直播時,累計觀看達到了千餘次,評論近300條,其後每次觀看數量都在3000次左右,銷售得最好的是與美食相關的,書、咖啡豆、洗護用品、字帖等等。如今,新山書屋還延續著社群、直播等線上運營方式,並且還嘗試更多小視頻、短視頻等新的傳播方式。

新山書屋(成都店)

重慶妹子的「雙城記」

成都到重慶,重慶到成都,都是回家

成渝兩地人緣相親,文化一脈,通過協同發展,一加一一定會大於二。既有重慶的基因,紮根成都,新山書屋著重連結兩地的文化交流與碰撞。而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東風,新山書屋找到更多機遇,「說來我們書店真的非常幸運,現在又是成都的夥伴主動聯繫合作,讓我感嘆成都文化市場團隊的敏銳。未來,我們也會發揮書店這個特殊的文化平臺作用,推動兩地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從凌晨6點至晚上10點之間,每天往返成渝的動車、高鐵的車次達到80列左右。如果乘坐最快的一趟高鐵只需要1小時18分。隨著成渝一體化,展現在成都人和重慶人面前的是更多的機遇、更便捷的交通。卞真真是土生土長的重慶妹子,在重慶上大學、工作。如今因為新山書屋成都店的存在,卞真真已經習慣了在成都和重慶兩座城市間頻繁的出差。她感覺很不錯,「成都和重慶本身的區域都很大,來成都出差跟去重慶另一個區花的時間差不多。」來成都之後,卞真真多了很多朋友,因為和成都人「很容易形成默契感和好感」。在成都,她找到了有信任感的合作夥伴,還動了在成都買房定居的念頭。或許很快,對卞真真來說,從成都到重慶是回家,從重慶到成都也是回家。

相關焦點

  • 成都網紅書店組團出道
    近期,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進行得熱火朝天,成渝兩地的網友紛紛為自己的家鄉打call,不少年輕網友提名方所、言幾又、新山書屋等成都網紅打卡書店為新地標候選地。各具人文特色的實體書店,既是經濟實體,同時又因為圖書作為人類精神的凝結,而讓書店帶有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廳性質。成都、重慶的書店,也在跨地域發展方面做出了探索。
  • 越書越美麗 特色書店背後的成都機遇
    新山書屋帶著重慶基因來成都找到更多機遇去年年底開業的新山書屋,已經是成都人「打卡」的新地標。它與東郊記憶一街之隔,與沙河近在咫尺,全店面積約9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書店。走進書店,你就會被充滿書香的氛圍包圍。
  • 成都寬窄巷子攜手重慶二廠文創公園,引領成渝雙城新消費新場景
    來源: 寬窄巷子最成都 成都本是慢生活,但大街小巷裡,也有它的快意風華;重慶本是快節奏,但山上山下,自有一番慵懶之意。快慢生活總相宜,拾取一次成渝雙城奇遇漂流,打開一扇天窗交換雙城故事。
  • 「五一」購物中心休閒樂逍遙之雙城(成都+重慶)篇
    五一小長假向來是旅遊旺季,而成都和重慶又是遊玩打卡的兩大熱門城市。川蜀之地,天府之國,特有的地域特色和歷史環境造就獨特的巴蜀文化,令無數人心嚮往之。而要展現地道的川蜀風情,商業無疑是不容忽視的參與者,自古以來成都和重慶就極具商業基因,近些年的商業發展更是進入快車道,大力發展和培育首店經濟,成為新一線城市中的頭部力量。
  • 位於重慶楊家坪的這家書店,不是為了看書,是為了拍照而生?
    Instagram截圖 要知道,重慶鍾書閣2019年初才亮相重慶,它何以如此迅速地躥升為重慶人氣最旺的書店,魅力之大甚至連外國人都無法抵抗? 中國最美書店 打造出"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的,是來自上海的鐘書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才在上海開出首家店鋪,僅僅用了6年,就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重慶中迪廣場這家店,是鍾書閣6年裡的第18家店。 鍾書閣的戰略是,一座城市只開一家店。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
  • 成都這家書店,因神似「霍格沃茲城堡」而走紅,被譽成都最美書屋
    這些寶藏景點都說成都人消遣周末的好出去。近期,都江堰又新增了一處網紅打卡地,因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引人入勝,被網友們稱為:霍格沃茲成都分茲。 隨著都市旅遊的興起,網紅公園、網紅書店相繼走紅,最火爆之時甚至需要預約。在成都融創茂商場的二樓就藏著一家被網友們稱為:現實版《盜夢空間》的網紅書店。
  • 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書寫電網新篇章
    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兩地迎來高質量發展「黃金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儘快構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 成都「東進」: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新支點
    來源:中國經營報成都「東進」: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新支點本報記者/黨鵬/成都報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哈工大機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振威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該公司位於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成都經開區」)的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 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發揮主流媒體作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加強成渝媒合作,9月7日,由上遊新聞與紅星新聞共同發起,聯動重慶晨報、成都商報、重慶發布、成都日報、成都發布等,推出的「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型主題活動正式啟動。
  • 榜單:書店數量榜,成都、南京、瀋陽、西安、重慶、南通超兩千家
    隨著文化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近些年來的讀書熱潮,各大城市也開設了很多的書店,那麼哪些城市的書店數量最多呢?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書店最多的城市是成都,超過了3500家,南京、瀋陽分列二三位,西安、重慶排在四五位。
  •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成渝雙城特產館亮相新光天地重慶
    10月11日,成渝雙城特產館在渝北區新光天地綜合體內的美麗市場超市開業。即日起,市民不用出重慶,就能在該特產館買到來自德陽市、廣元市、眉山市、廣安市、攀枝花市和成都雙流區、金牛區等四川多地的農特產品。
  • 重慶書店疫後觀察:「很難,但我們活下來了」
    華龍網首席記者 佘振芳 攝華龍網消息,重慶的書店又活過來了。8月5日上午11點過,南濱路上,精典書店的付費自習室裡已坐滿人。新光天地的新山書屋裡,小哥端著咖啡在店裡穿梭。下午3點,重慶天地的南之山新店裝修已接近尾聲,好趕在月底前開業。大石壩的西西弗書店裡,市民帶著孩子拎著一袋書走出門。
  • 聚焦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合能地產以美好人居致敬城市未來
    對於重慶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來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是當下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目標。川渝間各地往來頻次更高,這也就促使著成都與重慶,這兩個以火辣著稱的西南地區重要城市,如今正在諸多領域攜手發展,兩地的人們在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的巴蜀大地上逐步抱緊。
  • 阿來:成都不僅有火鍋店,還有書店
    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侯志明,原三聯書店總編輯兼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翟德芳,言幾又營銷副總裁王敏慧,重慶永眾文化傳媒執行董事、新山書屋與重慶購書中心品牌聯合創始人李暉,成都市作協副主席、散花書院、見山書店創始人廖芸等圍繞重新審視書店在豐富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共同探討現代書店的未來發展之路和城市公共空間的構建之道。
  • 方所敗走重慶:這家最有Level的書店,全國只剩3家了
    畢竟,和方所一同進入重慶市場的,還有南之山書店、言幾又、新山書屋、鍾書閣等新興「網紅」書店。敗走重慶,方所不能怪山城袍哥。01.不賣咖啡的服裝店,不是好書店2015年5月15日,老黃曆上寫道宜開市、置產。
  • 打卡網紅書店:都江堰鍾書閣,感覺沒啥意思
    周末的時候,帶著小孩來到位於都江堰的成都融創文旅城,這邊有滑雪場,水上樂園,遊樂園都是值得玩耍一天的項目。我們便在遊樂園裡逛到天黑關門。從童話裝修風格的遊樂園出來,右手邊便是融創茂這座購物中心,早就在朋友圈泛濫的鐘書閣也是在這裡面。
  •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特殊標識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同時展示「雙城記」「同城化」的美好願景
  • 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首個雙城學術型智庫在渝成立
    清華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的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重慶市委網信辦、市委黨校、中央駐渝媒體、重慶日報、上遊新聞等主流媒體負責人出席研討。推進會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傳播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會宣布成立。
  • 探訪四川中醫藥見聞 成都藥企表示今年已購千萬重慶藥材
    川渝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近,巴山蜀水,同根同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川渝中醫藥一體化發展,10月21日,由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新聞媒體探訪四川中醫藥」之川渝媒體四川中醫藥探訪活動在成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