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常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自己做麵包吃?

2021-02-17 西鎮一嬸美食研究室

先聲明一下,因為嬸子只是烘焙業餘愛好者,所以這篇文章並不能保證內容的專業及權威性。噴子請止步,有可能被誤傷到的商家及行業從事者也請迴避。

一說到添加劑,總會讓很多寶媽們聞聲色變。

其實我倒覺得沒必要那麼誇張,因為我們平日所吃的食物中大部分都是有添加劑存在的。像食鹽、火腿腸、超市裡的麵粉,糖果冰淇淋等等,都是帶著添加劑的。

在規定範圍內使用的添加劑,如果不是長期食用的話,不太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傷害。但最怕的,就是一些無良商家為了利益最大化而大量使用添加劑,而購買者又長期食用的這種,那麼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曾經有很多小夥伴問過我,說為什麼自己做的麵包總是沒有外面賣得那麼鬆軟可口?有的小夥伴還專門拍了自己喜歡吃的麵包包裝發給嬸子看,問如何才能做出跟它一樣軟如棉花般的雪白組織。

在這裡,嬸子要說一個會讓大家比較失望的事實了,那就是我們自己動手做的麵包,是很難像外面市售那種又柔軟又蓬鬆並且保質期長達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的。

不信嗎?看看你買的市售麵包包裝上的配料說明表就明白啦。


不難看出,每個包裝的配料表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專業詞彙。圖省事的廠家,會直接在配料表上打上麵包改良劑乳化劑什麼的,比較認真的,則會寫上像什麼單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山梨酸等等這些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的名詞。

所以你知道了吧,為什麼我們自己做的麵包第二天就開始變硬,麵包房裡的卻能一直保持柔軟,而且還可以長時間都不壞掉,都是這些我們看不懂的食品添加劑在起著作用呢。

麵包改良劑,添加劑之集大成者

麵包改良劑,絕對是麵包店師傅手裡的一大法寶。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市售麵包裡都有這個東西。嬸子去本地勞動局開設的西點培訓班上課時,老師也曾經說過麵包裡是一定要加這個東西,否則麵團會不好吃不出膜的。嗯,既然正規的學習班都這麼教了,更何況外面的商家呢。

曾經有人將加了麵包改良劑的吐司跟沒加過改良劑的吐司切面進行過比較,如圖:


事實證明,右邊加了改良劑的吐司,組織基本很細膩無孔洞,顏色也偏潔白,吃起來更是鬆軟可口保質期長。

左邊沒加的,則布滿大大小小的孔洞,組織也粗糙一些,顏色就是原本的純色,至於鬆軟度和保質期,肯定不如右邊這個了。

如果店裡同時有這兩種麵包片銷售,購買者又不了解其中貓膩的話,估計9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右邊這個看起來漂亮又鬆軟的吐司吧。

所以說普通老百姓都不了解的「麵包改良劑」,絕對是麵包店師傅的必備品。你可別小瞧了這個玩意,它可不是只有一種成分的,包括了酶製劑、乳化劑和強筋劑等三大類,而每種類別裡都有著數種添加劑,加起來二十多種都不少見。它所起的作用幾乎能滿足你對麵包的所有想像,如果再算上其他添加劑的話,一塊普通的麵包裡往往含有幾十種添加劑。


當然了,每天都有很多人買市售麵包吃,也沒見有人吃個麵包就給毒死的。只能說攝入食品添加劑給人體帶來的危害是潛在的,在短期內一般不會有很明顯的症狀。但長期積累,其危害就會顯現出來。

作為堅持自己做麵包的寶媽,我平日裡做麵包的配料就是酵母、高筋粉、牛奶、黃油還有糖這些,偶爾加點自製的果醬或者餡兒料進去,其實也能做出不輸給外面口感的麵包。但為什麼很多麵包店明知道不用添加劑也能把麵包做好,還是要加大量的添加劑進去呢?因為他們要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啊。

你想想看,同樣的一個麵團,加了改良劑的,不但發酵時間短了,而且發的體積也很大,能做很多個麵包成品出來,並且保質期還長,口感還好。不加改良劑的靠自然發酵法的麵團就很慢,並且做出的麵包個數也少了一大半,保質期還很短。追逐利潤最大化是商家的本質,所以如果是我開門做生意,既然大家都吃不出來有什麼不同,我也會選擇猛加添加劑降低成本的。

另外,正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了解麵包製作的原理,所以從味覺本能上就拒絕手工麵包的天然口感,喜歡吃那種因為添加劑而具有鬆軟口感的麵包。商家為了迎合這些人的口感和喜好,自然也就造成了濫用添加劑的局面。

去麵包店裡看看購買東西的消費者態度就能看出來,大部分人,還都停留在看麵包的大小比價格中,總覺得越大越鬆軟的麵包越划算,其實個頭又大又鬆軟的麵包,組織中很大一部分是空氣啊,下次不如掂一掂麵包的實際分量再做選擇吧。


防腐劑,讓麵包保持青春的秘密

曾幾何時,我也特別喜歡買那種又白又細膩的吐司來吃。直到我自己學會做麵包,親眼看到我做的吐司放在28度室溫下一周內就長滿綠毛的恐怖狀態後,我才知道買來的吐司同樣溫度溼度下放一個多星期甚至一個月都不長毛依然潔白無瑕是件多麼不正常的事兒。

坦白說,現在國內的食品業已經離不開防腐劑了,除了常見的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二氧化硫、乳酸等,還有一種名叫丙酸鈣(E282)的防腐劑,在20多年前就被悄悄引入麵包中。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根本無法通過麵包的外觀、氣味和味道分辨出來到底有沒有這種東西存在,但它對人體的危害,卻是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的。研究證明,丙酸鈣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與防腐劑類似,麵包裡添加的抗氧化劑也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這就是為什麼你自己做的麵包要在兩三天內吃掉,而買來的麵包卻可以放一周甚至是更長時間的原因。所以有些事情真不能細想,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的原因了。


乳化劑,讓麵包變美的秘密配方

做麵包,就不能不提到組織的乳化效果,乳化好的麵包組織柔軟有光澤,不會出現塌架或很快變硬變老的樣子。我們家庭做的麵包,乳化效果基本只能靠糖、乳製品、雞蛋和油脂這些食材來提供。因為麵包從出爐那一刻起就開始老化了,這個過程是無法避免的,只能延緩。所以麵包中有牛奶,或者是雞蛋油脂多的,肯定會比沒加或者少加這些材料的麵包老化速度慢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自己做的麵包第一天還很軟,到了第二三天就開始變硬的原因。

我們手工做的麵包,除了加大奶製品、雞蛋和油脂的含量外,也可以通過和面時讓麵團儘量多吸水,麵筋要擴展充分,發酵要適宜,焙烤要烤至全熟,冷卻後要密封包裝這些方法延緩麵包的老化。和這些麻煩的手工操作法相比,添加乳化劑進去就簡單多了,不但能大大延緩麵包的老化速度,給麵包打上「抗老化劑」和「保鮮劑」,還可以幫麵包師傅們節省很多時間呢。剛才嬸子已經說過了,市售麵包店不可能像我們家庭做東西一樣不計食材和時間的成本,所以要讓麵包有彈性有光澤老化速度慢,就需要乳化劑的幫忙了。「雙乙醯酒石酸單雙甘油酯」是麵包乳化劑中最常見的一種,許多生產商會同時好幾種乳化劑混著用,因為單一的乳化劑很難達到做麵包的理想效果。混用不但可以增加彭松的效果,而且生產成本也會更低一些。所以,當你買的麵包配料表裡只寫著乳化劑的時候,也許已經是眾多添加劑的合成了。一般人吃下乳化劑後可以輕易分解代謝,但如果是肝臟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老人,吃了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為什麼自己做的麵包為什麼沒有外面的麵包那麼討人喜歡的原因了吧。

其實以上所說的,還是一些常規的麵包添加劑,也算是麵包店裡不能說的秘密。接下來要說的這些,可就是一些無良商家做的缺德事了。


一、用人造奶油代替動物奶油。

自己做烘焙的人,基本都知道植物(人造)奶油的壞處,所以大家購買麵包以及蛋糕甜點類食品時,包裝配料表上有「植物奶油」或「人造奶油」的都不建議購買。因為這類奶油中含有人造反式脂肪酸。過多食用會導致肥胖、提高患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機率……


二、全麥麵包靠色素薰染

很多人都覺得全麥麵包屬於粗糧食品更健康,但只有全麥粉佔到30%以上的麵包才有資格叫全麥麵包的,要按這個比例來看的話,很多店裡的麵包都是不達標的。因為全麥粉的價格並不便宜,所以一些商家在不捨得放全麥粉又要讓麵包呈現麥色時,就會用一種叫「焦糖色素「的東西給麵包染色嘍。


三、起酥麵包全靠人造黃油

我對人造黃油這個東西是深惡痛絕的,除了口感不好很油膩外,它最大的壞處就是含有大量的人造反式脂肪酸,吃進去起碼一年內都不會代謝出人體而留在血管之中。現在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已經對人造黃油明令禁止了,但在國內由於人造黃油比天然黃油價格便宜很多,而且在製作起酥麵包(像丹麥包、牛角包、手撕包)的過程中需求量非常大,所以被大量的麵包店甚至是知名大店所使用。所以為了大家的健康,儘量少買起酥類麵包吃,就算買,也要看清配料表,找用動物黃油和天然黃油做的來買。


四、水果麵包用水果香精或增亮劑充數

很多自己做過水果麵包或者水果奶油蛋糕的小夥伴都會疑惑,為什麼外面賣的麵包蛋糕上的水果那麼明亮誘人,自己用新鮮水果做的就顏色暗淡呢?其實這是一種叫水果增亮劑的東西在搞怪。原本不怎麼新鮮的草莓櫻桃等,刷上一層人工增亮劑後就會變得明亮誘人了。而那些標榜果蔬的彩色麵包購買起來更要謹慎。你以為它們是用新鮮果汁或果泥做的,其實用的就是色素和水果香精而已。至於味道嘛,哈哈,甚至會比用新鮮水果做出來的還更香甜呢。


五、火腿肉鬆麵包多數不合格

夾著火腿或者包肉鬆的鹹味麵包想想就好吃,但是原材料的成本也並不低啊。所以一些麵包店為了節省成本就會選擇便宜的火腿作為麵包配料,反正經過烘焙或者油煎等步驟後,火腿的好壞大家也吃不出來。更有甚者用的根本不是純肉火腿,而是一點點肉混合澱粉、香精、色素的假火腿。至於肉鬆麵包,水分就更大了,肉鬆本身就是深層加工後的肉類,製作原料是否新鮮是否符合衛生標準根本不得而知。而且有的麵包房使用的根本不是肉鬆,而是「豆松」,這是以榨過油的大豆豆粕為原料製作的假肉鬆,在麵包房中也被稱為「麵包松」,分為原味和辣味,用它們製作的就是頗受人們歡迎的肉鬆包、辣松包。雖然豆松的營養價值沒有肉鬆高,還不至於危害身體,但是對於大多數蒙在鼓裡的消費者來說,花著買肉鬆的錢吃大豆殘渣,還是有點冤枉的。


隔行如隔山,從沒有自己做過麵包或者說不了解詳情的人,很難想像到我們平時所吃的麵包裡會包含了改良劑、膨鬆劑、增香劑、調味劑以及人造奶油等等幾十種添加劑吧。

為什麼總有人抱怨說自己做的麵包不如外面的鬆軟,自己做的蛋糕也不如外面的香甜,甚至是親手榨出來的新鮮果汁都不如外面超市裡買的好喝?就是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的添加劑把我們的味覺、觸覺在不知不覺中摧毀了。在很多人的心裡,添加劑的味道和感覺才是正宗的,尤其是從小就開始吃添加劑食品的孩子們。手工製作的純天然食品,反而是令大家難以下咽的。

前陣子市面上推出了一款號稱零添加的酸奶產品,我專門去買來嘗了嘗,確實是純正老酸奶的味道,酸酸的一點都不甜,更沒有什麼增稠劑防腐劑之類的。廠家本以為這款酸奶會被越來越重視食品健康的人們所歡迎,卻沒想到很多人喝不習慣這種天然的味道而賣不出去成了滯銷品,反而是各種添加劑香精濫用的假酸奶更受歡迎。所以說有時候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


看到這裡,估計會有小夥伴們說我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自己做麵包只能買著吃怎麼辦?那麼,你就要睜大眼睛好好挑選了。

有句話叫一分價錢一分貨,用在食材和廚電上都很適用。所以買麵包的時候,別光圖便宜和好看的外表。羊毛出在羊身上,每個麵包的成本價在那裡擺著呢,用好材料做出來的麵包,你相信會有著輕賤的價格嗎?你當老闆傻啊。

其次就是儘量選擇大品牌,有誠信的麵包店購買,現在很多負責任的麵包店都會標明麵包的使用材料,比如用的是動物黃油還是人造黃油,有的還會註明無防腐劑保質期很短儘快食用。為了健康,請儘量選擇口碑好的商家購買。


還有就是儘量不買太軟太油的麵包吃。商用的烘焙材料裡有一種叫酥油的人造玩意,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髮蠟一樣,怎麼塑型都可以,放在室溫下過久也不會融化。這其實就是反式脂肪的白油加入香料和色素做出來的產品。像牛角麵包、丹麥麵包、手撕包、蛋撻皮,千層派這些起酥類的食品,通常都要加入20%-30%的動物黃油才能做成。當然了,我指的是我們自己做的。如果是市售的,就會把動物黃油換成人造酥油(人造黃油)了。所以如果你實在想吃這種高油的食品,先問問店家或看看配料表,是不是用動物黃油做的。如果是用人造酥油(黃油)做的,那麼你還是少吃吧,一周吃一個就夠你新陳代謝的了。


如果你是有時間自己在家做麵包的手工一族,那麼事情就簡單多了。喜歡自己揉面的就手揉,懶得動彈的就藉助麵包機或者廚師機來做。想吃什麼口味的麵包,從網上或者嬸子的公眾號裡輸入「麵包」或「目錄」找麵包方子做就可以了。

雖然我們自己做的麵包沒法完全像加了改良劑乳化劑的那麼鬆軟保質期又長,但是通過正確的揉面,良好的發酵以及湯種法中種法這些技巧,也是可以做出鬆軟又好吃的麵包的。有關家庭麵包如何製作才有最好的口感,這就是嬸子接下來要仔細寫的專題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囉嗦了半天,你大概能明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自己做麵包吃了吧。真的不是因為我們矯情,也不是說我們太閒,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儘可能讓家人尤其是孩子們吃得更健康一些吧。


最後附一個麵包中常用的添加劑種類吧,也算是普及一下基本常識:

除著色劑、甜味劑、改良劑以外,在麵包中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還包括以下幾類物質,分別起到調節麵團酸度、延緩麵包氧化、增加麵包蓬鬆度等作用,具體包括:

酸度調節劑:富馬酸、富馬酸一鈉;

增稠劑:黃蜀葵膠、羧甲基澱粉鈉、田菁膠、決明膠、可溶性大豆多糖、刺雲實膠、葫蘆巴膠、聚葡萄糖;

抗氧化劑: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竹葉抗氧化物;

防腐劑:山梨酸;

水分保持劑:磷酸鹽類;

膨鬆劑:硫酸鋁鉀、硫酸鋁銨、酸性磷酸鋁鈉、酒石酸氫鉀(兼有穩定劑作用);

乳化劑:吐溫20、吐溫40、吐溫60、吐溫80、琥珀酸單甘油酯(兼有消泡劑和穩定劑作用);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司盤20、司盤40、司盤60、司盤65、司盤80;三聚甘油單硬脂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兼有消泡劑作用);硬脂醯乳酸鈉、硬脂醯乳酸鈣(兼有穩定劑作用);聚甘油脂肪酸酯(兼有穩定劑、增稠劑、抗結劑作用);

穩定劑:硫酸鈣(兼有凝固劑、增稠劑、酸度調節劑作用)。

下面這些美食都是嬸子做的呦

現在就關注嬸子的微信平臺(微信號:xizhenyishen) 分享嬸子精心定製的家庭美食教程。相信自己,只要你肯學習,也可以成為人人羨慕的美食家。

相關焦點

  • 【烘焙常識】什麼是預拌粉?認識麵包預拌粉
    目前很多烘焙企業製作麵包、蛋糕已經在使用預拌粉類產品。隨著國內烘焙的不斷發展,烘焙食品走進千家萬戶,家用烘焙預拌粉潛藏者巨大的市場空間。注意:冬天要用溫水,25-28℃左右3:加入預拌粉,儘量讓粉料覆蓋整個水面,用手指在預拌粉上按出一小窩,不要讓水進入窩內,將酵母倒入小窩內(若麵包體積過大,可適當的減少酵母的用量)。4:選擇麵包機的對應程序,重量,顏色,重量,麵包機開始工作。
  • 麵粉是麵包的靈魂!家庭烘焙如何選擇真正的麵粉?
    家庭烘焙麵包通常現做現吃,一兩天內就可以吃完,相對於商業麵包,不用考慮太多保鮮的問題,吃不完我們可以放冰箱冷凍嘛!至於口感和蓬鬆度,完全可以通過改善發酵技術來達到不亞於商業麵包的效果。喵的麵包絕大部分都用100%國產有機小麥麵粉,效果一樣很好!
  • 新手做烘焙,如果選擇烘焙設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開始關注烘焙食物。
  • 烘焙圈子:私房轉型升級~越來越難做嗎?烘焙如何玩轉私房!
    一些最聰明的私家烘焙玩家他們一是證件齊全,有門店,不做大眾烘焙,受眾仍然是會吃又不差錢的中高端消費者;二是靠朋友圈、人際網絡銷售,並且接受私人訂製,不量產;三是只在對各種證件及生產資質要求嚴格的網絡銷售平臺上架自己的產品;四是產品理念升級持續更新,緊跟流行的步伐並且堅持個人風格;當然, 最最重要的,做的甜點好吃
  • 家庭烘焙烤箱的選擇
    身邊很多朋友在開始進入烘焙天地之際,往往會問我一個相同的問題,「我想在家自製小點心,應該買什麼牌子的烤箱」,也有人會告訴我「單位活動抽獎,抽到一臺12升的小烤箱,我可以開始自己做點心啦~」。      另外,烤箱買回後,在首次使用前,應用紙巾將加熱管上的油擦去(某些廠家給加熱管塗油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未銷售時加熱管受潮生鏽),否則在使用時會有黑煙冒出。  5)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推薦直接購買鑲嵌式烤箱,不僅受熱均勻,還能一次性多烤一些,節約能源。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硅藻泥
    據調查,在牆面裝修材料比例中,雖然硅藻泥的佔比不是最大的,但選擇使用硅藻泥的消費者卻成直線上升趨勢。那麼究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使用硅藻泥呢?首先,選擇硅藻泥的人,一定是愛自己、愛家人的顧家之人。硅藻泥作為健康壁材的首選,自身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同時還能淨化室內空氣。
  • 【常識】聊一聊烘焙中常用到的那些食材吧
    、上次寫了烘焙中必備的18件小工具後,大家催著我趕緊寫烘焙常用原材料。
  • 烘焙新手入門基礎款麵包教程,教你手工麵包常識,趕緊學起來!
    烘焙新手入門基礎款麵包教程,教你手工麵包常識,趕緊學起來!大家好,歡迎各位小夥伴關注小編的美食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烘焙美食,講的是一款小麵包的做法,這款麵包做法也算的上是烘焙新手入門基礎款麵包教程,在給各位介紹麵包做法的過程中,會說到一些烘焙的配料、烘焙技法等,也教給你製作手工麵包的常識,有興趣的小夥伴就趕緊學起來吧!接下來就要講奶酥杏仁墨西哥麵包的做法,這麵包名字很長,也有點怪,很多人其實經常見這款麵包,做法很簡單的,值得親手試一下!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做試管嬰兒了!
    隨著現在信息傳播越來越迅速方便,試管嬰兒技術也開始受到了更多的人認可。現在的人為什麼要做試管嬰兒呢?看完下面的原因,就能懂了。 4.經濟條件好了 生活水平提高,經濟條件好了,就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治療不孕不育多年沒有效果後,就選擇試管嬰兒。國內試管嬰兒的費用是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的,所以,選擇做試管的家庭也就多了。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宜做試管嬰兒呢?
  • 烘焙常識-麵包保存方法
    不過買太多又吃不完,所以看到喜歡的麵包卻不能買,對於吃貨來說還有比這種情況更痛苦的嗎?今天教大家輕鬆地保存麵包。  無論是怎樣的食物,人們都會希望在它最好吃的時候享受它帶來的美味。如果大量購買,就得夜以繼日地狂吃,而這樣的進食度卻往往折損了食物本身的美味。但如果我們能夠聰明地保存美食的話,就能隨時隨地吃到自己喜歡的麵包。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洗碗機?
    答案是老公,為什麼呢?因為恭(公)喜(洗)發財啊哈哈哈哈,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事實上,真正可以解決洗碗問題的,還是需要一臺洗碗機。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洗碗機越來越受歡迎,為什麼呢?如果每次洗碗按30分鐘來算,你從20歲洗到70歲,那麼你的一生會有2年多都在洗碗。如果你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到家能夠陪伴家人和小孩的時間只有晚上那麼幾小時,晚飯過後,有洗碗機就可以從一大堆油膩的碗碟中解放出來,每天多一個小時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看看電視或者喝杯茶、看會兒書,為什麼說不呢?如果你嬌嫩的雙手每天穿梭在油膩膩的碗碟間,浸泡在洗潔精中,再貴的護膚品也挽救不了。
  • 近距離看麵包房,讓你明白為什麼要自己做麵包
    但「全麥麵包並不都是用全麥粉做的,而是全麥粉加部分小麥粉。國外的全麥麵包是有統一標準的,但我國還沒有制定標準,所以全麥粉只有5%的也叫全麥麵包。」可是如果全麥粉實在太少,就表現不出「全麥」的樣子來。因此,就有麵包房往麵包中加入黑色或褐色的色素來矇混過關。
  • 家庭烘焙小白掃盲貼——家庭烘焙必須了解的基礎知識(工具篇)
    --- 如果家裡有人喜歡吃,自己也樂意折騰下,那早晚得買,不如現在就買吧。買多大的?我的不少朋友問我,家裡有烤箱,可是為什麼戚風老烤糊,或者按照菜譜做出來的作品總是和網上的相差十萬八千裡,完全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 全麥麵包越吃越胖?為啥全麥麵包又貴又難吃?如何選擇才最健康?
    大家好,我是:我又把麵包烤糊了,用簡單的原材料做健康烘焙。上次有個朋友想讓我出一期全麥麵包的教程。我去年12月份簡單出過一期了,想到現在看我文章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最近查閱了不少資料以及實踐了幾款全麥產品後。打算寫下自己的一些拙見。通篇閱讀後,你將明白以下三點。1:為什麼市場上的全麥麵包價格這麼貴?
  • 自己做才吃得放心——DIY麵包的保存
    本期「七嘴八舌」的徵集題目是:廚房裡超好用的小物件兒
  • 【麵包常識】麵包新手,也能做出好吃的麵包訣竅
    一、先說揉面。揉面是做麵包的基礎,現在的廚電真是很方便,尤其對很多上班沒時間揉面的人來說,廚師機或者麵包機都是可以代替我們人工揉面的。對我這種懶人來說,手工揉了七八次面後就徹底放棄了,在買了第一臺麵包機之後,我才重新開始做麵包,發展到現在全家的早餐主要以麵包為主。所以你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還是選擇機器取代人工來揉面吧。
  • 《麵包》開篇及烘焙基礎
    人們對於挑選他們的麵包格外精心,而且他們對自己推崇的麵包師,更有一種近乎虔誠的執著。有人說,在麵包沒有上桌之前,桌子還不算擺放好了。除了單吃,麵包還會被用來佐餐,一片麵包就像是又一把叉子,可以用來蘸完最後一口湯汁,把盤子擦得乾乾淨淨。事實上,我們很多人一生的餐桌體驗就是從麵包開始的,因為媽媽往往會給寶貝們一塊硬香的麵包皮來磨牙。
  • 烘焙常識——發酵麵包和無酵麵包的營養成分
    發酵麵包是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麵包種類,與無酵麵包主要的區別是添加了酵母、發酵粉或者小蘇打這樣的膨脹劑。兩種麵包的主要製作成分相似,所以所含有的營養價值也相差不大。所以無論是選擇發酵麵包還是無酵麵包,你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發酵麵包和無酵麵包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相似的。發酵麵包與無酵麵包的主要區別就是含有酵母、發酵粉或者小蘇打這類的膨脹劑,這些膨脹劑在麵團中釋放二氧化碳、產生氣泡,使其體積膨脹變大。無酵麵包一般都是扁平狀的,通常有點像是一張大餅。
  • 烘焙圈子:麵包的花式做法與吃法~~麵包不單調,這麼做、這麼吃才有料!
    「烘焙圈子「近期精彩微文烘焙圈子:可以吸的麵包做法~~邊吸邊吃邊玩, 創意非常贊!烘焙圈子:當麵包新鮮出爐時~~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 , 就像烘焙一樣溫暖.烘焙圈子:北、上、廣這些不起眼的精緻又美味的小店~~傳遞的是品味生活!烘焙圈子:這些年我們一直追愛的麵包餡兒,33款,想想都要流口水了!烘焙圈子:吃披薩未必要到必勝客,在家自己做也非常省心(做法大全)!
  • 烘焙達人之kakeru:麵包不說謊
    恰逢她和家人「賴以為生」的一家西點店關張,早餐麵包沒了著落,她決定買臺麵包機來做麵包。「我早就聽說手工揉面非常麻煩,又加上當時做麵包的人很少,怎麼揉面、怎麼出膜這些,感覺不像現在有很多視頻參考,就直接選擇跳過手工揉面,用麵包機來揉。當時松下的105麵包機剛開始賣,看到網上有個博主在試用,揉出的手套膜特別漂亮,就果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