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2020-12-16 新京報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據通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出事女嬰家陽臺已加裝護欄。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先後兩次墜樓,疑被母親拋下

在石家莊康泰園小區,多位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了女嬰墜樓的時刻。11月30日13時許,住在女嬰家對面8號樓的張彩月(化名)聽到「嘭」的一聲,她從窗戶往下看到,一個只穿著尿不溼的嬰兒墜落在9號樓下的防護網上。

防護網就裝在9號樓一樓租戶嶽寧(化名)家小院的上方。她聽到動靜後出去查看,看到了頭頂斜上方防護網上的嬰兒,「當時孩子肚子上一起一伏在呼吸,但是沒有哭。」

住戶們急忙尋人救孩子,還撥打了120。可當時正值飯點,院子裡人很少,保安室也沒人在。過了一會兒120趕到,但由於防護網位置較高,沒人爬得上去。一位住戶拿來梯子,路過的快遞員爬上梯子將女嬰抱了下來。

「從發現到抱下來用了大約20分鐘,小孩兒凍得紫紅紫紅的。」張彩月說。

一位住戶回憶,事發時女嬰的父親鄭某並不在家,快遞員救女嬰時他從外面回來,一起幫忙扶著梯子,「看上去很焦急的樣子」。然而,等到120和110的工作人員趕到,鄭某卻並不想去醫院,打算把女嬰抱回家,但被警方制止,鄭某不得不帶著女嬰一起上了救護車。

關於此次女嬰墜樓的原因,12月8日,鄭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妻子魏某「愛鬧脾氣,可能是她發脾氣的時候不小心扔下去的。」

女嬰家所在的小區是個老小區,據住在此地多年的街坊鄰裡反映,11月30日的墜樓事件,已經是第二次發生了。

住在同單元4樓的住戶周清(化名)回憶,孩子剛出生六七天時就墜過一次樓,當時樓下還沒裝防護網,女嬰直接掉到一樓的小院裡。

一樓房東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房子的上一任租客退租,正在找新的租客。8月6日下午4點多,她母親去房子裡打掃過,當時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到了下午5點多,她的丈夫和兒子又去房子裡,結果看到院裡草堆上有個光著身子的小孩兒,「剛看到小孩他倆都挺害怕,不敢碰,趕緊喊人幫忙。」

一位當時到場的住戶說,孩子當時什麼也沒穿,眼睛睜著,但是沒有哭,他一摸發現孩子還在喘氣,趕緊找了床被子把孩子裹了起來。

隨後,聚集起來的鄰居們撥打了120、110。正趕上女嬰之父鄭某買完菜回家,周清讓鄭某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結果鄭某說了一句,「要送她(魏某)送。」

鄰居們猜測,女嬰墜樓時鄭某不在家,而女嬰剛出生沒幾天,還不會翻身,可能是被精神異常的母親魏某從五樓扔下來的。

周清記得,女嬰被之後到場的120送往醫院,但「第二天孩子就被鄭某從醫院抱了回來。」

鄰居們說,這次事故過後,街道辦、居委會等部門多次來到鄭某家裡,勸說他將魏某送到醫院治療,但是鄭某並不配合。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所居住小區。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神經系統重度損傷,未來可能留下後遺症

12月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了女嬰家中。其父鄭某此前曾對媒體表示,不想讓女嬰住院,因為醫院細菌太集中,家裡環境會好很多。但記者看到,鄭某家中的衛生壞境十分糟糕,臥室裡堆滿了雜物,地面汙跡斑斑,有厚厚的一層汙垢,瓜子皮滿地都是。廚房和灶臺上都有厚厚的黑色油汙,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屋裡不少小飛蟲和蒼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女嬰睡覺的地方是一張小沙發床,外包的紅色皮面已經脫落的差不多,破舊的布面外露著,有很多黑色的汙垢。女嬰在家喝的奶粉沒有封蓋,雜亂地擺在地上。

12月8日,女嬰家中環境十分雜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書架和沙發墩上面堆滿了書,其中包括《食療與養生》、《小智慧大健康》、《手到病自除》、《看手識病》等養生書籍。

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我擅長養生,按摩、嬰幼兒護理是我的專長。」他表示,之前沒有送孩子去醫院,是因為「孩子沒有明顯的外傷,現在已經進入恢復階段,養養就好了。」「人除了表面的關護之外還需要感情溝通」,在他看來,他和小孩的感情可以喚醒孩子的求生意識。

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聲明,11月30日中午,女嬰墜落事件發生後,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友誼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現正在省兒童醫院ICU接受治療。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女嬰住在重症監護室內,除了醫護人員,其他人不允許進入病房。

12月8日,河北省兒童醫院重症二科黃波主任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通過女嬰家長之前的反映,孩子墜樓之初,出現過頻繁的抽搐,存在意識喪失、雙眼凝視、四肢抖動、顏面青紫等情況。

黃波說,經過檢查,發現女嬰顱內有出血情況,從神經系統的損傷角度來看屬於重度損傷,「還是比較嚴重的,存在留有後遺症的可能。」因為目前女嬰還處於昏迷階段,影響臨床判斷,「所以還不能有確定的結論。等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後,做一些輔助檢查,再來評估孩子的受傷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孩子屬於複合型的顱腦損傷,不同的腦部區域有不同的損傷情況,包括硬膜下的出血、腦挫裂傷。未來兩三周是急性期,將來神經系統的恢復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據黃波介紹,女嬰肺部CT影像有損傷的跡象存在,腎臟也不排除有基礎問題,「存在可能跟這次外傷不一定有直接關聯的一些變化,比如可能以前有腎積水。」女嬰沒有營養不良情況,但有基礎性的貧血。

12月8日,女嬰之父鄭某在家中。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母親精神異常,頻繁高空拋物,有暴力行為

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女嬰之母魏某平時存在精神異常狀況。一樓租戶嶽寧說,他們家是今年10月1日搬來的,因為魏某經常從五樓往下扔東西,房東11月份在小院上方安裝了防護網。

嶽寧的姑姑也表示,他們搬來的這兩個多月裡,魏某隔三岔五就往下扔東西,「書、辣椒醬、洗衣液,什麼都有。」周清也證實,魏某會往外扔書、衣服、臉盆,連家裡戶口本都扔下來過。

周清回憶,鄭某魏某夫妻二人是四五年前搬來小區的,二人剛搬過來時,魏某看起來就不太正常,很怕人,「你去她家裡,她特別有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正眼看你,一副羞羞答答的害怕樣子。」

但魏某那時候還比較老實,「後來越來越兇,發瘋時歇斯底裡,大喊大鬧,鑿地板,不分晝夜,就是拆樓的那個動靜。我都怕這個樓板被她砸透了。」周清說,有一次,魏某曾經拿刀把樓道的扶手鑿得面目全非。

根據小區多位居民的講述,魏某發病時還帶有攻擊性,典型症狀就是到處打人,「沒有招惹她,打得都是弱勢群體,婦女和老人。」

有居民看到過魏某在小區裡走,路上遇到行人,「見一個踹一個」。「犯病的時候眼睛瞪著人,看著都害怕,打人不知輕重。」不少住戶表示,平時見到魏某不敢說話,會刻意躲避。

一位住戶回憶,去年自己家的保姆與魏某擦肩而過時,無緣無故被魏某推倒,腦袋磕到了石頭上。她去找鄭家理論,最後鄭家賠了保姆兩千元。

12月8日,女嬰家陽臺灶臺十分骯髒。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據鄰居們回憶,此前街道辦、社區等多次來給鄭某做過工作,勸說他將魏某送去醫院治療,然而他拒不配合。有一次街道辦好不容易把魏某送進了醫院,結果上午送進去,下午鄭某就把魏某領了回來。

對此,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解釋,妻子比較脆弱,「多勞動就不會得抑鬱」。他說妻子原先去過精神病院,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還不如在家裡「吃好喝好睡好,自然就不得病。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精神補。」

鄭某向記者表示,自己沒工作,魏某病退的一個月4000多的退休工資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

據通報,魏某已於 12月4日下午被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女嬰在家中所睡床鋪。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父母還育有一女,父親直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剛出生4個月的女嬰,鄭某和魏某二人還生育過一個大女兒。鄭某表示,大女兒今年8歲,在縣城跟爺爺一起生活。

鄰居們回憶,大女兒之前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兩年前奶奶去世後,鄭某將女兒接到了身邊,但沒幾天就被孩子姑姑接走了。

多位鄰居都提到,在大女兒和父母短暫同居的幾天裡,一天半夜三點多,大女兒一個人跑到小區的保安室外睡覺,稱「我媽犯病吵得我睡不了。」

對於大女兒上述半夜離家的情形,鄭某表示,「魏某覺得多個人一起生活很彆扭,不願意小孩兒在家待著,就把大女兒攆出去了。」

周清記得,鄭某跟她說過,自己此前有個兒子,但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鄭某向新京報記者承認了此事,但不願意多講。

不過,他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重男輕女的想法,「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

他形容,「有閨女是很平淡的感覺,但是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很有底氣,因為有後了。」他表示,「很多老祖宗的技術都傳男不傳女,因為孩子跟的是別人的姓。」「你即使把閨女當兒子養,把全部心願都寄托在閨女身上,到時候閨女嫁出去,你付出越多越傷心。多難受啊,是不是?」

12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的監護權問題正在走相關程序,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商討其父是否還具有監護權。

12月8日,女嬰家廚房十分凌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新京報記者 喬遲

編輯 王婧禕 校對 陳荻雁

相關焦點

  •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 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 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女嬰已是先後兩次墜樓
    全面的調查女嬰墜樓事件。石家莊康泰園小區女嬰先後兩次墜樓在小區內有多位熱心居民向記者回憶了女嬰墜樓的時刻。在11月30日下午13時左右,住在該女嬰家對面的張女士聽到「嘭」的一聲,她從窗戶往下看到,一個只穿著尿不溼,而全身沒有任何衣物的嬰兒墜落在對面一樓租戶嶽某的防護網上。
  • 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其父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其父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近期,河北石家莊一4個月大的女嬰被親母從五樓扔下受傷,其父一直拒絕住院治療此事被曝光後在網上引發輿論,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及時將女嬰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現已無大礙,但還是有可能留下後遺症。起初,大家都以為女嬰父親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才放棄將孩子送醫治療,但結果顯示我們都錯了。
  • 墜樓女嬰父親現身醫院,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
    題目: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稱由於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自語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被親生母親從五樓摔下,受傷後,父親一直拒絕住院,還聲稱「在家養就好」。這件事曝光後在網絡上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將女嬰送往醫院救治,現在並沒有大礙,但仍可能留下後遺症。一開始,每個人都認為女嬰的父親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才放棄把孩子送去看病的,但是結果顯示我們都錯了。
  • 墜樓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無業游民重男輕女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 石家莊女嬰疑遭母親兩次拋下樓!父親拒絕送醫,直言重男輕女
    這兩天,「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在網絡掀起軒然大波。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次數超過1億次。 這一事件最初能被大眾注意到,是因為一則「快遞員見義勇為」的新聞。 快遞員楊豔峰在石家莊某小區派件,發現有女嬰從5樓墜落到一道防護網上。
  • 「墜樓女嬰」事件父親為何重男輕女?他可能還沒有明白父愛的本質
    這句話充滿了重男輕女的色彩,也表現出父母對子女的愛,並沒有人們說的那樣無私,養兒子能給父母帶來更多的好處,養女兒是一樁虧本的生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成了一種交易關係,這是個非常錯誤的思想。近日河北石家莊發生一起「墜樓女嬰」事件,4個月大的女嬰,被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從5樓扔下,幸好落在了鄰居家的防護網上,沒有生命危險,但身體多處受傷。女嬰父親明知孩子受傷,但拒絕住院治療,而且把孩子接回了家,其行為非常不能讓人理解,並且言語中透漏出了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
  • 墜樓女嬰父親軟飯硬吃:坦言重男輕女,沒工作靠妻子退休工資
    #墜樓女嬰父親奇葩行為被質疑#11月30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墜落在一層的防護網裡,當時這個女孩只穿了一個紙尿褲,被一個快遞員發現後抱起,經鄰居證實是從5樓一戶人家墜落的。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此前有個兒子,但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鄭某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他說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 石家莊4個月女嬰墜樓:對不配做父母的人,真沒辦法了嗎
    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多月大的女嬰從5樓墜落,因為落在1樓上方的防護網,孩子萬幸保住了生命。這一驚險事件還有更令人錯愕的細節:孩子已是二次墜樓,父親多次拒絕救治……輿論一片譁然,憤恨的網友們也在思考一個法律問題:對那些「不配」做父母的人,真的拿他們沒有辦法?
  • 河北「女嬰墜樓」事件,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全家靠老婆養活
    近段時間,在河北石家莊一個居民小區,「一名不滿4個月大的女嬰從5樓意外墜落」的事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還好在1樓地方有一個金屬防護網,才保住了女嬰的生命,不過即便是這樣,經過醫院檢查,這名女嬰存在顱內出血、休克,腦部、腎部、肺部多處嚴重損傷。
  • 親友眼中的石家莊墜樓女嬰父親:他不是不愛孩子,但從理念到方式都...
    11月30日,石家莊橋西區,鄭利平四個月大的女兒從樓上墜落,疑是被精神異常的生母從五層扔下。墜樓發生後,鄭利平的一系列舉動引起眾怒,他多次將孩子從醫院接回家中,堅持要用自己的方式給孩子「看病」,還籤下了《放棄治療協議書》。即使事發十多天後,面對北青深一度記者的採訪,他依然稱,將孩子送回醫院是「迫於輿論壓力」。
  • 4個月女嬰5樓墜落至重傷,父親拒絕治療把孩子接回家:養養就好了
    就在前天,「女嬰墜樓受傷父親拒絕治療」這一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無數網友熱議,下面讓我們回憶一下事情經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11月30日在河北石家莊某小區內一名女嬰從五樓跌落在安全網上,在被快遞小哥成功救援後,被緊急送往醫院。
  • 4個月女嬰被「精神病」母親扔下樓,父親:拒絕治療!
    12月11號,「石家莊4個月大女嬰墜樓,父親拒絕治療」的事情持續發酵,患有精神病的母親從5樓將孩子扔下摔成重傷,面對這樣的慘劇,其親生父親卻拒絕送醫治療,稱自己重男輕女,孩子在家養養就好了。女嬰被精神病母親魏某兩次扔下樓,在2017年5月4號,魏某還曾將自己半歲大的兒子溺死在池塘裡,因為她有精神病,所以撤案不予追究,12月8號,石家莊當地稱,魏某已經被送往精神病院進行精神鑑定治療。
  • 女嬰墜樓受傷父親拒絕治療 稱孩子養養就好了
    11月30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女嬰從5樓墜落被快遞員救出。12月6日,女嬰已被父親接回家照顧。據悉,孩子腦部有出血,肺部、腎部等多處受傷,但孩子父親拒絕住院治療,堅持把孩子帶回家,稱孩子只需要奶粉和睡眠,養養就好了。
  • 石家莊4個月女嬰被媽媽從窗戶扔下,目前仍在重症監護室
    參與救助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的一線愛心媽媽馬麗華(化名)向健康時報記者講述了她見到「小四月」的場景,其間幾度落淚。參與救助的5天前,只有4個月大的小四月被媽媽從5樓的家中的窗戶扔下,掉到了一樓院子的上方。12月11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現在女嬰接受治療的河北省兒童醫院處獲悉,「目前小四月還在重症監護室」。
  • 志願者稱幫墜樓女嬰穿衣被拒,孩子父親說吸收天地精華,河北省婦聯...
    11月30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女嬰從5樓墜落多處受傷,但孩子父親拒絕住院治療。一名到現場探訪的公益機構志願者表示,孩子沒有穿衣服,家中非常髒亂,睡的床還發黴了。志願者試圖給孩子穿衣服被阻止,孩子父親說這樣孩子舒服,吸收天地精華。顱內出血能自己吸收。
  • 婦聯回應女嬰墜樓父親拒絕治療:監護權問題將依法處理
    婦聯回應女嬰墜樓父親拒絕治療:監護權問題將依法處理 2020-12-08 17:53:14 來源:中國青年網  |  作者:| 字號:A+ | A- 【婦聯回應女嬰墜樓父親拒絕治療】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女嬰從5樓墜落受傷,父親拒絕住院治療,並稱「養養就好了」。
  • 女嬰墜樓被父親拒絕治療,因為真有人相信天地精華能治病
    這是阿西熱評的第198篇原創11月30日,河北石家莊,一名女嬰從5樓墜落在二樓的鐵絲網上,沒有被家長救出,而是被一位好心的快遞小哥所救。對於這件事,我們本猜測是哪家小孩爬行不慎跌落。女嬰,是被人為從五樓拋下的。然而墜樓還不是最離譜的,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是其父不願給孩子治療。11月30日當天醫院檢查後,其父就選擇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治。
  • 河北女嬰出生4個月墜樓兩次,父親拒絕治療:人活著就是來受罪的
    孩子雖然有時候調皮搗蛋像個小惡魔,但有時候真的可愛得像個小天使。試問一下有孩子的爹媽,哪個不是愛到骨子裡,又怎麼會想到去傷害孩子呢?近日,就有#女嬰墜樓受傷父親拒絕治療#的新聞竄上了熱搜。11月30日,在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從5樓墜下,掉落在了1樓的金屬防護網上。那天,石家莊的氣溫是-2℃-4℃。在這寒冷的冬天,女嬰卻全身赤裸,只穿了一條紙尿褲。
  • 「被墜樓」的女嬰背後,是不配為人的父母
    這兩天,網絡上沸沸揚揚的「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在微博,「官方回應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的話題一度佔據熱搜前十,被將近1億人所閱讀、關注。11月30日下午,快遞員楊豔峰在石家莊某小區派件時,發現有女嬰從5樓墜落,落在一道由鐵絲搭成的防護網上。於是,他翻越2米多高的圍牆,爬到防護網上將女嬰救出。被救出時,小孩看起來沒有嚴重外傷,但因為一絲不掛,已經凍得發紫了。隨後,警方和救護車趕到,將女嬰送往醫院救治。女嬰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被父親從醫院帶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