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家的孩子積極向上,而自己家的孩子就有些悲觀?

2020-12-13 超級奶爸的養成日記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當孩子學會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時,他的未來就會都充滿燦爛的陽光。樂觀的孩子會比悲觀的孩子更易獲得成功,這是因為樂觀是成功的催化劑,悲觀是失敗的孵化器。

樂觀豁達也是孩子應具備的良好品質。可是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就不那麼樂觀了。

作為一個家長,該怎麼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悲觀的心態呢?家長平時可以多注意一下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

1、經常打退堂鼓

有的孩子再遇到了麻煩困難後,不是先想著想辦法解決,而是第一時間覺得自己不行,沒有把握想要放棄。

2、做事情有始無終

有的孩子剛開始總是很熱情,做事情也很有幹勁,學習上也勤勤懇懇,但是這樣的情況堅持不了多久,就變得很散漫頹廢,幹勁全無。

3、情緒起伏較大

家長們平時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情緒波動較大。遇到了讓自己激動的事情,就會特別的興奮,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顯得比較消沉,有時很高興,有時很失落。

4、畏縮,不主動,害怕失敗

比較消極悲觀的孩子往往很害怕失敗,他們不會主動的去做什麼事情,凡事都要老師、大人催促才肯去做。

為什麼有的孩子積極向上,有的孩子就如此的悲觀消沉呢?

1、父母的期望太高

一些父母對孩子各方面期望過高,孩子不管表現多麼良好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這樣孩子從小就沒有聽到父母對自己的誇獎,相反在父母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一堆,優點一條也沒有,從父母的評價中感覺自己是一個無用之人,從而產生悲觀的心理。

2、孩子錯誤地自我認知

有些孩子做事情,失敗了總是認為自己無能,把失敗的原因都歸結在自己身上;而當自己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時,又把成功歸結於別的因素,認為是有人幫助自己,或者認為自己是僥倖成功,下次再做時就不會有這樣的好運。 這樣錯誤的認知與歸因,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悲觀心理也隨之產生。

3、家庭環境

家長可以反思一下在平時的生活中是不是經常會向孩子抱怨這抱怨那,經常地數落孩子,覺得孩子這做得不好哦,那做得不好。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莫大的關係。一個家庭氛圍好的孩子自然會生性樂觀、積極向上一些,而家庭氛圍不好的孩子,則往往會悲觀、消極。

4、孩子缺乏自信

有的孩子因為天生的缺陷、不完美的容貌或者後天的成績不好等而感覺到自卑,就缺乏自信。這樣導致孩子遇到困難就向後退縮,不敢上前;遭受挫折就沒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因此也就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天天處於失敗的陰影之中,無法高興起來,最後就會變得悲觀

相關焦點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3、欠缺主動性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孩子總是不主動。做事情總是懶懶散散,就像石子一樣,踢一下動一下。當孩子有這些不好的表現,家長要多觀察重視起來,避免孩子陷入悲觀的情緒越來越深。二、過於悲觀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汪國真指出: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自己家的孩子」
    我們常常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看看別人家孩子XXX,多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畫畫也很棒……再看看你,什麼都不會,還不知道努力,怎麼也不給我爭口氣……」這樣類似的比較很常見,但是,我想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
  • 孩子消極悲觀,總是唉聲嘆氣,3個方法,培養樂觀積極的孩子
    前幾天,朋友注意到孩子悶悶不樂地對著作業本發愁,還一直說著「我怎麼什麼都做不出來,我真笨」之類的話。看到兒子如此悲觀的情緒,朋友感到有些擔憂。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消極情緒呢?一、缺乏自信心很多孩子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表現得有些膽怯、放不開,包括在事前一直否定自己。其實這是孩子對自身缺乏自信心的一種表現。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3、經常否定自己 孩子每當遇到問題時,不是迎難而上,而總是說「我不行」、「我不會」,經常否定自己,這也是過於悲觀的表現。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
  • 如何改變孩子悲觀心態?培養孩子樂觀精神,首先家長要先「快樂」
    一、打小性格消極經常對事物提不起興趣,對自己的行為或者未來覺得沒有盼頭,是由於其心態悲觀,對生活感到失望。意外的是,這樣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天生的習慣想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有些孩子天生在生活中存在更多的負面情緒。
  •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孩子顏值更高一籌?3個原因是關鍵,真比不了!
    這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則帖子,說現在有錢人家的孩子普遍顏值都很高,相比之下,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確實略遜一籌。想一想不管是電視上看到的還是我們身邊見到的確實存在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一般家庭條件比較好孩子的五官即使不那麼精緻,但他們的穿衣打扮卻都很得體,看起來也很自信陽光;而有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即便五官長得端正,但在氣質上卻稍差了些。
  • 為什麼有些家長把自己的孩子稱為「神獸」?
    「神獸」是近幾年出現的一個網絡熱詞,用在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一種戲稱,一般用在男孩子身上,很形象地表達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無可奈何。稱呼孩子為神獸,一方面孩子聰明伶俐可愛,另一方面又調皮搗蛋。在父母眼裡可謂既是神又是獸,怎麼愛你也不夠,怎麼厭你也無用。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無所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周圍人帶給的消極情緒孩子在生活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也因此很多時候情緒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孩子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面對消極的人,他們經常灌輸一些悲觀消極的情緒,那麼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消極,對生活提不起任何興趣。
  • 為什麼盲目鼓勵,反而讓孩子更悲觀?
    但是,事實恰好相反,自尊運動的開展反而提高了患抑鬱的機率,降低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有統計就發現,自尊運動開始推行之後出生的人,比之前出生的人,患抑鬱症的比例足足高出了10倍。這是為什麼呢?塞利格曼就指出,只有教會孩子「表現滿意」,才能實現「感覺滿意」。簡單來說,就是當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他們才會獲得愉悅感,培養出該有的自尊。如果家長只急著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而忽視了對正確行為的培養,那麼就把因果關係倒置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在現實世界交往當中的困難。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為什麼會控制不住自己,暴跳如雷
    為什麼孩子發脾氣、哭鬧時,你的情緒也會瞬間如洩洪一般,無法控制,是孩子太氣人了,還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我家老大的性格有些悲觀,常常被負面情緒左右,他喜歡打籃球,不過體能不是很好,比較瘦弱,又經常和一些比他大兩三歲的孩子一起打籃球,總是「吃虧」,有時也會被其他孩子嘲笑兩句,我一直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可孩子不這樣想。
  • 同樣挨批評,有些孩子長進了,有些孩子卻要跳樓,為什麼?
    於是批評,便成了點燃孩子怒火、分裂家庭的原罪,說深了不行,說淺了不是。可另一方面,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孩子在聽到父母批評後,雖然也會不開心,但他們會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來改正,甚至事後還會感謝父母曾經指出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同樣是批評,怎麼差別就這麼大呢?
  • 有些優秀學生對自己太嚴苛,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重要的是心態
    有一些學生,自己拿到試卷後,看到錯誤的題目會責怪自己,怎麼連竟然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沒有做出來,或者會覺得這種簡單的地方怎麼會能出錯呢,等等這些問題,然後自己對這種低級的錯誤感覺無法原諒自己,這就是這類對自己特別嚴格的孩子最常表現的心理狀態。
  • 古代有錢人家為什麼喜歡養「家妓」?原來是這麼用的!
    家妓也稱為「家伎」,顧名思義就是是蓄養在家庭中的妓X,她們能歌善舞,但是地位十分卑微。起源於戰國時期,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才會蓄養家妓,當時有個富甲一方的商人名為呂不韋,他在陽翟非常有威望,以低價買入高價售出商品,掙其中的差價,因此積攢大量財富。
  • 評價孩子不只有成績,家長要綜合評價自己的孩子
    趙小姐的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她說:「這次回到溫州去看孩子的爺爺,我們在那兒整整五天,爺爺壓根兒就沒有提到我女兒讀書的事。在離開的時候,我實在憋不住了,我問爺爺為什麼不問問孩子們讀書、考試的事,爺爺說,這還用問嗎?咱們佳佳這麼聰明,看書一定很好。」趙老師一臉無奈地說:「我對自己的孩子沒辦法。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想讀書,連寒假的作業每天都在磨磨蹭蹭的不肯做。
  • 為什麼有些人的孩子「才高八鬥」,有些人的孩子卻是「扶不起的阿鬥?」(附解藥)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李玫瑾在談及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些家長往往在該管孩子的時候不作為,而在不該管的時候卻常常施加幹預。」管教孩子是一門藝術,多一分,少一分,都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 你家孩子作業還是鬼畫神符?看看人家孩子的「印刷體」,羞愧不
    開學延遲了,孩子都在家裡進行線上學習,家長們也變身成了「臨時老師」,又是答疑解難,又是輔導作業,這時候的家長才深深感到老師的不易,自己面對一個孩子就已經很頭疼了,老師卻要面對幾十個這樣的「神獸」 。說到輔導作業,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的字跡潦草,用有的家長的話說,那就是「鬼畫神符」。每次都因為孩子的字跡潦草,大動肝火,但效果卻不太好,孩子寫不了幾個字就又故態萌發。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讓你家孩子拿自己的字和別人家孩子的「印刷體 」對比一下,就問他羞愧不。首先我們看看兩張「草書」,看到這樣的作業,是不是有點血壓升高,頭痛欲裂的感覺?
  •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長得好看?」原因很現實,哈哈哈哈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孩子都長得好看?這年頭還有人問這麼沙雕的問題啊,因為有錢人都找漂亮老婆,基因好啊,這也就是為什麼越窮的人越醜的原因了孩子現在玩的挺開心,相信一會回家被男女混合雙打的時候就開心不起來了狗子可真會演戲,要不是一直在這瞅著你,可能就真的被你騙了!
  • 有些孩子為什麼容易流鼻血?
    有些孩子本身陽氣足旺,又或者陰虛火旺。家長沒有留意到孩子的體質,只管按成年人的喜好安排飲食,有時吃了辣的、熱性的、易上火的食物。孩子的體質嬌嫩,身體有點什麼變化,就很明顯地展示出來。出現了火氣勃發,血隨氣湧,上行到鼻咽,這下,又出現流鼻血了。
  • 為什麼感覺統合對有些自閉症孩子沒什麼效果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被診斷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給他進行感統訓練時沒有什麼效果呢?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 為什麼天才們都有些「孩子氣」?
    3歲的莫扎特能用鋼琴彈奏出他聽到過的樂曲,6歲的他已經登上了世界巡演的舞臺;3歲的張愛玲「出口成章」,17歲的她已經能夠寫出有哲思的代表作;相對於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您家的孩子難道就沒有成為「天才」的可能了嗎?畢卡索給出的回答是:「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