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孩子悲觀心態?培養孩子樂觀精神,首先家長要先「快樂」

2020-12-21 果果媽育兒經

我的鄰居家裡有個六歲的女兒,這孩子屬於內向優點自卑型的,在學校或者在家都不愛表現自己,無論走到哪裡都感覺不合群。在學校極少會主動和同學,老師聊天,參加活動的時候,經常還沒開始就會覺得沒有意義,日常處理事情,還沒開始做就會覺得自己結果不好。

她很少主動找同學聊天,平時也是自己獨來獨往。好像也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據了解,她們是個體戶,文化程度都不高,生活不富足因此他們要經常為生活奔波。

導致孩子內心自閉的原因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三至六歲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階段,根據不同問題採用相應的處理辦法。

那麼來看一下什麼情況下孩子更容易悲觀?

一、打小性格消極

經常對事物提不起興趣,對自己的行為或者未來覺得沒有盼頭,是由於其心態悲觀,對生活感到失望。

意外的是,這樣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天生的習慣想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有些孩子天生在生活中存在更多的負面情緒。

導致自己容易在還沒有開始一件事前,就吃著悲觀的態度,覺得他們各方面都比不上別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時,就會導致自己越來越自卑。

二、家庭原因導致

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尊重和接納他們的不同,相信每個孩子都具有無限發展的潛能。

可許多家長常常貶低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從而以打擊孩子的方式給他們施加壓力,鞭策他們更優秀。

許多孩子本身都要承受許多學業上的壓力,回到家等待他們的是父母「恨鐵不成鋼」責備,會容易使孩子陷入被動,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經常陷入到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中。

三、才智與能力欠缺

在競爭性社會中,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被和別的孩子比較的情況。上學之後,學習成績、特長甚至父母都會被比較,如果不及人又缺乏正確的引導,會更容易產生自卑情緒。

也仍然會有些孩子開始表現並不好,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依然沒有什麼進步,便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打擊本身自信心。

四、親密關係缺失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學校或者在家庭中,沒有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重視,或者是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遭受冷落等等,這樣的情況都容易使我們的孩子產生自卑感,因此在平時我們要多關心他們,提出需求時要給他們回應。

如何培養自信陽光的性格?

一、接納孩子的不足之處

孩子首先要被父母接納,才有機會在自我接納的基礎上認識了解自己。我們要相信他們是獨一無二的,成績只是評價他們標準之一,而不是全部。

相比較之下,我們應該時常肯定樂於奉獻過、熱心助人、樂於分享這樣的性格品質,培養一個擁有正確三觀的孩子比培養一個只能考高分的孩子更重要。

二、培養孩子的興趣

擁有一技之長的小朋友會擁有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更容易找到生活的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會學會堅持、付出以及勇敢地面對困難,或者在許多場合下,不會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二線的被動。

三、接受失敗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難免會磕磕絆絆,讓孩子們明白這樣的生活才是常態。有些孩子面臨失敗的打擊時,不懂如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容易一直沉浸在消極中。

幼兒時期是養成良好性格的關鍵期,性格決定命運,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會使今後的道路走得更加順暢。

但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知從何下手,所以我們給大家推薦這本《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學習科學的教育方式。

這本書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寓教於樂為主的方式,結合有趣的故事和生動的卡通形象,使孩子也能夠讀懂書中的內容。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本書採用了中英雙語的書面表達,讓三至六歲的小朋友在各種生動有趣的畫面中,同時能夠開展英語啟蒙,培養孩子們對外語的學習興趣。

《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是一本能夠帶孩子們發現自我、接納自我、欣賞自我的書,同時它告訴孩子們分享帶來快樂,誠實守信是美好的品格,以及引導他們學習情緒管理等等。

這系列的叢書,並沒有繁瑣晦澀難懂的內容,更加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在故事中學習做人的道理。

整套繪本原價150元,現在書店做活動,只要69.9元!不到一個玩具的錢,就能夠給孩子買到性格啟蒙的」好夥伴「。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戳上方連結購買,給孩子一個好的性格啟蒙,讓孩子逐漸成長為受人喜歡的「小明星」。

果果媽育兒經總結

生活中,存在自卑感的孩子不在少數,而影響孩子心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父母要懂得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其次是培養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磨難,都要有強大自信的信念,才能不輕易受到外界影響,這一點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家長們對於孩子這種情況表示很擔憂,但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這種不良的情緒。相信這類問題許多家長都很苦惱,當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去做呢?當孩子有這些不好的表現,家長要多觀察重視起來,避免孩子陷入悲觀的情緒越來越深。二、過於悲觀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汪國真指出: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擁有良好的心態也同樣重要。如果孩子不能夠樂觀的去面對生活,那麼即使孩子的能力再強,也無法獲得一番成就。 很多家長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稍微遇到一點坎坷,心態馬上就崩了。
  • 樂觀的孩子,是可以培養的
    可是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樂觀的孩子人生才會充滿希望,而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誌。」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教會孩子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敗,面對壓力、面對挫折。孩子的悲觀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習來的,是從父母、教師以及大眾傳播那裡習得並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 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
    前言:培養一個樂觀的小寶寶並不像媽媽們想的那麼容易,很多的時候在生活的教育之中我們都要掌握一些的小技巧,以下就讓我們具體的來關注下有關此方面的一些方法吧,相信對於你培養樂觀的小寶寶很有意義
  • 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想要培養「樂觀」娃,家長要用ABC法則
    《教出快樂的孩子》是來自美國的一本暢銷書籍,作者賽林格曼在書中表示,人之所以會有悲觀產生,基因佔有很小的部分,後天很大原因是"習得性無助"造成的。 他花了30多年時間,在如何培養出一個樂觀的孩子這個問題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讓不少家長都茅塞頓開,努力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
  • 孩子性格樂觀好處多,家長做好三點培養孩子好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想必這麼樂觀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也差不了,今年高考必定也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那麼家長的樂觀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幫助呢?家長又該如何做?我們下面來了解一下。 我們剛剛了解了樂觀的心態,對孩子的幫助有哪些,既然孩子性格樂觀可以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好孩子樂觀的性格呢?
  • 教給孩子樂觀的解釋風格,培養孩子樂觀精神,才更容易讓他們成功
    這就需要教孩子培養樂觀三步走1、教孩子捕獲習慣性思維思維就是大腦的思考模式。不同的人,思維是不同的。思維是可發現、可變化的,孩子不必相信進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我們都有發生在意識邊緣的「自動思維」,它們就是我們整天對自己所說的短暫、很少能感受到的那些話。雖然這些想法十分短暫,難以察覺,它們卻會直接帶來悲傷、焦慮和氣憤。教孩子明白思維的存在與可變性。
  • 孩子消極悲觀,總是唉聲嘆氣,3個方法,培養樂觀積極的孩子
    大人們通常都覺得孩子是最無憂無慮的了,不需要養家也沒有很大的責任。但現在不少孩子不僅顯得早熟,還總是有很多在大人身上才會出現的情緒,例如悲觀、消極。朋友的兒子圖圖原本是個開心果,從小就很討人喜歡。可最近他卻發現兒子經常唉聲嘆氣,還時常自言自語,臉上總是掛著憂傷的表情。
  • 愛有道 育有方 | 樂觀孩子養成5部曲
    東城區家庭教育文化推廣中心的老師,將為家長朋友們分享「樂觀孩子養成5部曲」。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爸爸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非常樂觀,一個兒子非常悲觀。有一天,爸爸給悲觀的兒子買了很多漂亮好玩的玩具,而把樂觀的兒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馬房。結果,悲觀的兒子泣不成聲,爸爸問:「為什麼有新玩具還哭?」兒子回答:「玩具會被玩壞的。」
  • 為什麼人家的孩子積極向上,而自己家的孩子就有些悲觀?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當孩子學會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時,他的未來就會都充滿燦爛的陽光。樂觀的孩子會比悲觀的孩子更易獲得成功,這是因為樂觀是成功的催化劑,悲觀是失敗的孵化器。樂觀豁達也是孩子應具備的良好品質。
  • 家長朋友,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遠比你們眼中的分數更重要
    雖然是閒談,但是大家閒聊中一致提到的就是,家長要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很重要,成績是次之,孩子長大成人後,才能在社會生活中有一席之地。教育人王福明主認為,孩子健全的人格培養是最重要的,遠比平常家長心目那個分數最重要。
  • 改變孩子心態的最好方法——神奇的潛意識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家長朋友們,探討一下神奇的潛意識對我們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影響,希望給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有一些啟示。一、羅森塔爾效應簡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理論。
  • 單手女孩強勢回擊惡意嘲笑 新東方在線教你這樣強大孩子的內心
    新東方在線老師在為女孩樂觀精神折服的同時,也提醒家長們,孩子的強大內心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因此,家長要注重對孩子心裡素質的培養。具體來看,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全身心接納孩子,給予他們充分的愛和安全感。家庭和父母是孩子的心靈加油站,孩子的內心是否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和父母是否給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 孩子「膽子小」,父母是主要原因,教育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這樣的話,其實不利於孩子的人格獨立培養,讓孩子在長大後也不敢一個人出行,或者獨立自主地完成事情。因此,如果說無法從用家長的努力和引導改善孩子膽小的問題,那麼建議家長到兒童心理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孩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那麼,如果不是孩子患病的話,家長該如何去引導和改善孩子膽小的問題?在這裡可以了解一下,其實父母才是主要原因,教育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 禁止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寫作業習慣?
    俞偉躍又表示「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個學校就沒有教育責任了,家長要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呢?三、 家長心態是關鍵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的心態很重要,一定要接納孩子當下寫作業的狀態,不急不躁,用更多的耐心,愛心去陪伴,靜待花開。而且,孩子的慢,是學習的必然過程,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
  • 董卿談育兒:不要指望孩子自律,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家長在課外還為孩子報了不少培訓班、補習班,所以很多孩子每天不止要做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訓班布置的任務,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不少家長看到孩子那麼辛苦,不免感到心疼,對他們的學習也就不再那麼嚴厲,讓他們自覺學習,但其實有很多人的自控力並不是那麼好。
  •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愛笑的孩子更聰明,教你培養個愛笑的孩子
    小新長大之後也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有些小孩子去幼兒園總是會哭,在陌生的環境下都會哭,這也是讓父母會頭疼的地方。但是小新就不一樣,他到了陌生的環境不是害怕,而是覺得很新奇。他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很快樂的,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哭鬧。長大之後的小新在人群中也總是受歡迎的那個,在社交上比其他孩子都要強一點。
  • 心理學家:「性格決定命運」,如何培養孩子人生態度,只需這樣做
    有的人對生活充滿了積極樂觀的心態,無論遭受到生活多大的打壓,他們依然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但是悲觀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旦陷入生活的困境,就難以走出。因為他們習慣性的只會看到眼前發生的消極的事,看不到任何未來的希望,此時,他們早已被他們的心理蒙蔽了雙眼。
  • 養成樂觀的解釋風格是教出樂觀孩子的關鍵!!!
    莉迪亞學會如何正確地去評估她最害怕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她能夠將自己的精力用來改正問題,而不再處於不真實的恐懼幻想中。家長要通過教孩子捕捉自己的「自動思維」,教孩子判斷自我指責及悲觀思維對待來自外部的指責一樣判斷其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就摒棄。
  • 培養男孩自信心,女孩就不需要嗎?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本書為家長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讓家長能夠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正面應對困難,建立自信心,積極、樂觀地活出自我,走向成功。本書重點闡述自信對男孩的成長有重要作用。應該幫助男孩培養自信,從而使其產生前進的動力,進而成就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