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一條步行街踏出商業文明之路

2020-12-21 騰訊網

深圳東門步行街旺角廣場8號,一家名為八哥酸辣粉的門店生意紅火。80多歲的杜老闆在1996年花700多萬元買下這處30平方米的鋪頭,「當時這筆錢在老家可以起兩百多幢兩層的樓了」。

24年不變的美味將店鋪打造成《東門美食圖鑑》上的招牌。依靠這家轉角處的小店,杜老闆又在東門開了好幾家店鋪。難怪有人笑言:「從東門走出的千萬、億萬富豪,可能比深圳CBD或高新區的還要多。」

和杜老闆一同在東門起家的還有富豪黃茂如,以東門為起點,黃茂如開始締造他的百貨王國。如今茂業百貨已遍布深圳各區並落子全國,不少分店的經理、老總都是在東門店成長起來的,因而東門茂業也被稱作是茂業百貨的「黃埔軍校」。

迎來送往300餘年,無數商賈踏著老東門的古石板路走向現代商業文明。個人與群體,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撞和轉變,是深圳商業發展40年的成長底色。

如何實現從"小商人"到"大商人",從傳統商業到現代商業的轉型升級?

深圳對標紐約、東京、新加坡等國際一流消費目的地,從軟硬體建設和商品服務供給等方面入手,將深圳建設成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

把脈的藥鋪郎中、負肩前行的轎夫、肚圓腸肥的金鋪老闆……清朝鼎盛景象一角的商賈行狀被畫家潘喜良定格在東門老街廣場。

這幅青銅鑄造的浮雕壁畫名為《老東門墟市圖》,創作者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店鋪林立、客流熙攘的嶺南民俗風情圖,東門墟市昔日的繁榮仿佛曆歷在目。

早在明代中期,這一帶幾個村落之間就建起了集市,被稱為「深圳舊墟」。到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成為當時新安縣的一個著名墟市。直到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

如今,在東門不難找到過去的記憶。「世紀鐘」、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以及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都讓東門的歷史可觸摸、可被感知。

老街廣場的正中懸掛著「東門世紀鐘」不僅是開市鍾,寓意市場興旺發達;鑄銅鐘身上的「東門」字樣,還表明深圳起源於此;2000年正式落成,寓意東門邁入新世紀新徵程。

人民北路風貌街是東門最旺的一條街,兩側是騎樓風格的建築。街的一頭豎著一桿秤,旁邊還有一個青銅秤砣。在創作者夏和興看來,秤作為商業器具,代表準確、誠信,代表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作為文化的「秤」,代表公開、公平、公正,代表世道良心、民意民情。

在東門有不少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店鋪,東門町的貴哥滷肉卷就是一家。熟客們都喊老闆老闆娘貴哥貴嫂,10年來滷肉卷的品質沒有變,貴哥寧可舍點小本,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馬女士是店裡的老顧客,每次來她都點一份加了牛肚和火腿腸的滷肉卷,「讀書的時候經常吃這家的滷肉卷,製作流程比較規範看著現做的,吃著也比較放心」。

1990年,在東門老街上排隊打金飾的遊客。

利聯太陽百貨董事長李衛東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90年10月8日那天,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首家門店——光華餐廳正式開業。當他看著面前繞了好幾圈的長隊,決定第二天再來。

沒想到第二天的隊伍依然很長,「這次不能漏了」。等了半個小時,李衛東買到一份巨無霸漢堡,一口下去「味道不太習慣,但很特別」。

1990年10月8日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首家門店——光華餐廳在深圳開業。

麥當勞餐廳開業當天門前大排長龍

將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第一家門店選在東門,麥當勞的選擇並不出乎意料。上世紀90年代,深圳東門已經與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廟、廣州的上下九一樣,成為全國著名的商業街。那句「不逛東門,不算到過深圳」成為深圳人和遊客的共識。

數據顯示,1996年大年三十那天,超過100萬人次的市民遊客來到東門購物休閒,客流量穩居深圳各大商圈之首。

20多年後,在商業面積不足0.2平方公裡的東門商圈,仍然有30萬至50萬人次的日均客流,節假日黃金周日均人流量可達80多萬人次,年銷售額100億元。

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來自東門自下而上的自我革新。每年感恩節前後,東門的太陽百貨會聯合多家百貨打造「68小時不打烊」購物狂歡節,商家紛紛低價促銷,這場連續多天的促消費活動成為深圳現代商貿業發展的經典案例。

疫情期間,線下客流減少,商戶們展開自救。鄭女士是東門茂業的一名櫃姐,她所在的專櫃每周都會開一場帶貨直播,碰上大活動,還會申請參加商場的大型直播。「直播賣貨是櫃檯導購的必備技能,基本每家櫃檯都有一位主播。」鄭女士說。

「抖音直播帶貨選品會(深圳站)」於深圳羅湖金展珠寶廣場舉行。

「我們現在每個月平均8場直播,這在疫情前是很難想像的。」東門茂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直播和線上商城是該商場重點打造的兩塊線上業務,為此,公司專門配備了超百人的研發技術團隊、專職營運團隊和推廣宣傳團隊,收穫的成績是茂樂惠線上商城的業績較去年同期翻倍增長。

更大的改變正在發生。7月,東門商業步行街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羅湖區委、區政府與深圳市有關部門結合商務部對東門改造提升的調研成果提出了東門改造2.0版的基本思路。改造從步行街約20萬平方米的範圍拓展到周邊130萬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形成「東大門片區」的規劃改造概念。

深圳水貝LIVE直播基地

「傳承與再生」一直是東門蝶變的主旋律。東門商圈改造升級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造升級將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對東門歷史印記、街區特色、文化底蘊、建築風貌予以科學合理地活化和利用。

東門變遷是深圳商貿業40年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深圳從鼓勵商貿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消費載體、推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加快培育消費新供給、深入挖掘居民消費潛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多方面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

就在本月,「鵬城歡樂購」活動再次啟動,四大主題活動、七億資金補貼、十一個轄區加入、百家商圈聯動,點亮灣區的夏日,打造一個「煙火氣、時尚潮、國際範」的深圳。

東門「食街」人氣鼎盛。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深圳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提出目標,在明年建成立足華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成為全球消費創新版圖上的重要一極,是深圳的下一站目的地。

近日,深圳市商務局發布《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將聚焦消費、貿易、投資、招商等重點領域,著力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球數字商務創新型城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成為全國商務領域制度創新示範引領城市。

東門「食街」人氣鼎盛。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其中包括東門在內的羅湖「金三角」商業區、福田中心商業區、后海灣超級商業區等有了清晰的定位:對標全球最佳最優商圈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世界級地標性商圈。

在城市核心高端商圈,這裡是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國際消費資源要素集聚力正在明顯增強。

如今的深圳,是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走進羅湖萬象城,瑪絲菲爾、影兒等國內一大批知名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在深圳設立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艦店,成為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中國製造品牌、質量、標準、信譽的重要窗口。

如今的深圳,也是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40年間,深圳消費電子、服裝、珠寶、鐘錶、眼鏡等時尚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創意迸發、名牌匯聚、引領潮流的全球時尚消費高地。

【撰文】祁覬 戴曉曉

【策劃】甘雪明 曲廣寧 豐雷

【統籌】張瑋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獨家|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近日,深晚記者走訪東門步行街發現,從「深圳墟」到百萬客流商圈,東門步行街從傳統商業步入現代商業,迎來了蝶變與新生。如今,東門步行街正從軟硬體建設和商品服務供給等方面著手,引領傳統消費升級,培育新興消費業態,致力打造成為「商旅文」融合的國際時尚街區。▲東門步行街。
  • 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沉澱百年歷史,東門步行街再起芳華
    萬商雲集"深圳墟"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東門步行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彼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 (今蔡屋圍 )、羅湖村、隔塘村 (今水貝村 )、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晚明始,這裡便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 家園報 |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商圈!東門步行街升級改造邁入...
    明代中期,形成以東門為中心的「深圳墟」,明末時期,發展成為聞名遐邇的重要墟市,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已是店鋪林立,客流熙攘的墟鎮,清宣統三年(1911年),廣(州)九(龍)鐵路通車後,內地與香港往來更加便利,客流大增,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集鎮。
  • 深圳「最熱鬧」的步行街,文化底蘊深厚,商品價格都很便宜!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步行街,步行街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購物活動中心,也是一個城市的象徵以及城市的社會活動中心,步行街,讓人們的行為方式變得非常豐富,在輕鬆的環境氣氛中享受人與人交往之間的樂趣,加強了人們的地域認同性,而在深圳這樣一座新興的城市,也有一個老牌的商業步行街,只要是深圳人或是來過深圳的人,都會知道並去的一條步行街,由幾條小路圍成,各種商品價格都很便宜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說起商業步行街,許多人都會回答是「童年回憶」。商業步行街已經發展多年,在豐富居民生活、活躍城市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消費升級、大型購物中心不斷崛起的衝擊下,很多步行街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
  • 老深圳的市墟—東門老街
    深圳「老東門墟市圖」在「東門步行街」商業中心的小廣場上,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區開闢了遊客廣場,提供給來這裡的買家(遊客)休息,商業觀光。專門有一面牆掛了這張「老東門墟市圖」。東門老街由最初的「墟市」,如今,經過深圳新一輪的環境提升工程。東門步行街,變得越來越「靚」了。
  • 實拍東門,它是深圳最大最繁華最古老的步行街,被稱為深圳第一街
    東門商業步行街位於深圳羅湖區,說到東門的歷史,那可是頗有一些來頭的,它是深圳的前身,深圳市的發源地,深圳的根,深圳市區就是以此為基點發展起來的。東門又叫「深圳舊墟」,墟就是集市的意思,地處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以現今的東門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為構架。
  • 深圳市區地標步行街,昔日繁華人頭攢動,如今行人稀少眾說紛紜
    東門步行街是深圳形成時間最早、最成熟和最具規模的商業旺區,也是深圳最著名的步行街,處在深圳城市中心羅湖區,距離深圳火車站不到3公裡路程,從火車站出發,駕車沿著人民南路一路向北行駛
  • 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馮慶)記者從商務部近日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全國第二批改造升級的12條步行街試點中,深圳東門步行街榜上有名。東門老街承載了許多深圳人的記憶,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後深圳最早的商業中心,引領消費潮流。
  • 中國十大步行街之一深圳東門
    說到深圳人們並不陌生,但要說到東門那就很多人不知道了,對於來過深圳的人對她來說在熟悉不過了,但是也有部分人因為工作或宅族原因,有所耳聞但沒有去過,就像小編我一樣一直很忙,也是第一次去。東門老街東門步行街又稱東門老街,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城市的發展需要,不斷的升級改造與古宅結合為一體的大型商業街,更是給城市添加了一張新的明片。
  • 深圳:東門「老街」將煥新活力
    深圳市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周建軍說:「未來的『東門』將打造成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的商業打卡地以及具有世界能級、國際化屬性的跨境旅遊消費合作區。」圖為深圳東門步行街。文陽洋攝從墟市到百萬客流商圈「嶺南謂村市為虛。」墟市亦稱「墟(虛) 」。
  • 省級步行街:塑造城市消費新名片
    「以開展省級步行街認定為契機,推動各市對一些基礎較好的步行街進行改造提升。」據介紹,通過改造提升,有利於優化街區環境、提升商品檔次、完善服務功能,既有利於改善消費環境,增加有效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也有利於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吸引力,擴大影響力。同時以點帶面,通過步行街的輻射帶動,推動流通創新,繁榮城市經濟,促進城市發展。5家省級步行街,5張城市名片。
  • 經濟日報報導 | 國際時尚街區拍了拍你,東門「老街」將大變樣!
    01從墟市到百萬客流商圈嶺南謂村市為虛墟市亦稱「墟(虛) 」早在明末時期,以東門為中心的「深圳墟」就已發展成為當地聞名遐邇的重要市集。隨著清末廣(州)九(龍)鐵路的通車,在東門逐漸形成繁華的商業集鎮。1979年深圳市成立,市名即來源於「深圳墟」。
  • 從百貨商場到購物中心,深圳商業發展幾經迭代 已能滿足多元化消費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快速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第一家商場誕生到如今購物中心鱗次櫛比,深圳商業發展歷經幾度迭代,商業業態已從單一的購物體驗,升級為能滿足多元化消費、探索人文藝術、傳播公益文化、凝聚特區創新精神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 打卡深圳-藏匿在東門老街的記憶……
    人民國時期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天的和平路,建設路,人民南路和火車站,構成了一個約35萬平方米的小鎮。深圳市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市場已經是新安縣的著名市場。 從清初到1957年,深圳市場一直是幾十英裡半徑內的重要商業市場。
  • 深圳能否取代香港,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
    近幾十年來,從奶粉、紙尿褲、化妝品到名包名表、手機數碼,從打醬油到打疫苗,深圳人在赴港消費這件事情上,樂此不疲。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無論在哪個地段,都有大型購物商場或店鋪在售賣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大到國際頂級品牌,小至地方特色商品。可以說,不曾被香港掏空錢包的人,不是合格的深圳人。
  • 步行街到「不行街」,作為小店經濟的抓手,商業步行街如何破局?
    而到2020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造提升步行街」七字單列成一句話,作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消費回升的一個抓手納入了報告。而談到今年下半年在擴大內需方面如何發力時,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要在促進消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消費,要推動商業步行街的改造提升。
  • 深圳東門步行街,被稱為深圳最有名的步行街
    圳東門步行街是深圳歷史最為悠久的商業區,俗話說,「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在以前,東門商業街主要是一些小攤、小販,經營低檔商品為主。
  • 深圳鬧市這條老街,曾是鵬城歷史起點,如今成最繁華之地備受歡迎
    如果要問你,最有「深圳味道」的地方是哪裡?蓮花山?市民中心?還是深圳灣?但我覺得,可能東門老街才是。東門老街其實不只是一條商業街,更是深圳城市文化的起點。如果說古代深圳的根,在南頭老城,那麼近代深圳的根,則在「深圳墟」。
  • 商業地產:只有防錯、試錯、糾錯,才能踏出一條通路自己的路
    像國內的諸多國際品牌管理機構,既了解國情,也能同國際品牌機構站在同一舞臺上,結合商業地產的開發,不斷調整現有的商業業態,改變傳統的百貨經營模式,聘用國際化的管理人才,按照國際化的企業運作方法,從較高的層面起步,與國際通行的商業模式接軌,定製規則,起承轉合,營造軟環境,成為開發商、小業主和品牌經營者三方信賴和倚重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