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東門步行街旺角廣場8號,一家名為八哥酸辣粉的門店生意紅火。80多歲的杜老闆在1996年花700多萬元買下這處30平方米的鋪頭,「當時這筆錢在老家可以起兩百多幢兩層的樓了」。
24年不變的美味將店鋪打造成《東門美食圖鑑》上的招牌。依靠這家轉角處的小店,杜老闆又在東門開了好幾家店鋪。難怪有人笑言:「從東門走出的千萬、億萬富豪,可能比深圳CBD或高新區的還要多。」
和杜老闆一同在東門起家的還有富豪黃茂如,以東門為起點,黃茂如開始締造他的百貨王國。如今茂業百貨已遍布深圳各區並落子全國,不少分店的經理、老總都是在東門店成長起來的,因而東門茂業也被稱作是茂業百貨的「黃埔軍校」。
迎來送往300餘年,無數商賈踏著老東門的古石板路走向現代商業文明。個人與群體,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撞和轉變,是深圳商業發展40年的成長底色。
如何實現從"小商人"到"大商人",從傳統商業到現代商業的轉型升級?
深圳對標紐約、東京、新加坡等國際一流消費目的地,從軟硬體建設和商品服務供給等方面入手,將深圳建設成全球消費創新重要策源地、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
把脈的藥鋪郎中、負肩前行的轎夫、肚圓腸肥的金鋪老闆……清朝鼎盛景象一角的商賈行狀被畫家潘喜良定格在東門老街廣場。
這幅青銅鑄造的浮雕壁畫名為《老東門墟市圖》,創作者用寫實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店鋪林立、客流熙攘的嶺南民俗風情圖,東門墟市昔日的繁榮仿佛曆歷在目。
早在明代中期,這一帶幾個村落之間就建起了集市,被稱為「深圳舊墟」。到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成為當時新安縣的一個著名墟市。直到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
如今,在東門不難找到過去的記憶。「世紀鐘」、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以及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都讓東門的歷史可觸摸、可被感知。
老街廣場的正中懸掛著「東門世紀鐘」不僅是開市鍾,寓意市場興旺發達;鑄銅鐘身上的「東門」字樣,還表明深圳起源於此;2000年正式落成,寓意東門邁入新世紀新徵程。
人民北路風貌街是東門最旺的一條街,兩側是騎樓風格的建築。街的一頭豎著一桿秤,旁邊還有一個青銅秤砣。在創作者夏和興看來,秤作為商業器具,代表準確、誠信,代表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作為文化的「秤」,代表公開、公平、公正,代表世道良心、民意民情。
在東門有不少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店鋪,東門町的貴哥滷肉卷就是一家。熟客們都喊老闆老闆娘貴哥貴嫂,10年來滷肉卷的品質沒有變,貴哥寧可舍點小本,也要用最好的材料。
馬女士是店裡的老顧客,每次來她都點一份加了牛肚和火腿腸的滷肉卷,「讀書的時候經常吃這家的滷肉卷,製作流程比較規範看著現做的,吃著也比較放心」。
1990年,在東門老街上排隊打金飾的遊客。
利聯太陽百貨董事長李衛東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90年10月8日那天,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首家門店——光華餐廳正式開業。當他看著面前繞了好幾圈的長隊,決定第二天再來。
沒想到第二天的隊伍依然很長,「這次不能漏了」。等了半個小時,李衛東買到一份巨無霸漢堡,一口下去「味道不太習慣,但很特別」。
1990年10月8日麥當勞在中國大陸首家門店——光華餐廳在深圳開業。
麥當勞餐廳開業當天門前大排長龍
將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第一家門店選在東門,麥當勞的選擇並不出乎意料。上世紀90年代,深圳東門已經與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廟、廣州的上下九一樣,成為全國著名的商業街。那句「不逛東門,不算到過深圳」成為深圳人和遊客的共識。
數據顯示,1996年大年三十那天,超過100萬人次的市民遊客來到東門購物休閒,客流量穩居深圳各大商圈之首。
20多年後,在商業面積不足0.2平方公裡的東門商圈,仍然有30萬至50萬人次的日均客流,節假日黃金周日均人流量可達80多萬人次,年銷售額100億元。
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來自東門自下而上的自我革新。每年感恩節前後,東門的太陽百貨會聯合多家百貨打造「68小時不打烊」購物狂歡節,商家紛紛低價促銷,這場連續多天的促消費活動成為深圳現代商貿業發展的經典案例。
疫情期間,線下客流減少,商戶們展開自救。鄭女士是東門茂業的一名櫃姐,她所在的專櫃每周都會開一場帶貨直播,碰上大活動,還會申請參加商場的大型直播。「直播賣貨是櫃檯導購的必備技能,基本每家櫃檯都有一位主播。」鄭女士說。
「抖音直播帶貨選品會(深圳站)」於深圳羅湖金展珠寶廣場舉行。
「我們現在每個月平均8場直播,這在疫情前是很難想像的。」東門茂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直播和線上商城是該商場重點打造的兩塊線上業務,為此,公司專門配備了超百人的研發技術團隊、專職營運團隊和推廣宣傳團隊,收穫的成績是茂樂惠線上商城的業績較去年同期翻倍增長。
更大的改變正在發生。7月,東門商業步行街列入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羅湖區委、區政府與深圳市有關部門結合商務部對東門改造提升的調研成果提出了東門改造2.0版的基本思路。改造從步行街約20萬平方米的範圍拓展到周邊130萬平方米左右的區域,形成「東大門片區」的規劃改造概念。
深圳水貝LIVE直播基地
「傳承與再生」一直是東門蝶變的主旋律。東門商圈改造升級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造升級將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對東門歷史印記、街區特色、文化底蘊、建築風貌予以科學合理地活化和利用。
東門變遷是深圳商貿業40年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深圳從鼓勵商貿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消費載體、推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加快培育消費新供給、深入挖掘居民消費潛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多方面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
就在本月,「鵬城歡樂購」活動再次啟動,四大主題活動、七億資金補貼、十一個轄區加入、百家商圈聯動,點亮灣區的夏日,打造一個「煙火氣、時尚潮、國際範」的深圳。
東門「食街」人氣鼎盛。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深圳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提出目標,在明年建成立足華南、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成為全球消費創新版圖上的重要一極,是深圳的下一站目的地。
近日,深圳市商務局發布《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將聚焦消費、貿易、投資、招商等重點領域,著力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球數字商務創新型城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成為全國商務領域制度創新示範引領城市。
東門「食街」人氣鼎盛。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其中包括東門在內的羅湖「金三角」商業區、福田中心商業區、后海灣超級商業區等有了清晰的定位:對標全球最佳最優商圈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世界級地標性商圈。
在城市核心高端商圈,這裡是國際品牌的「重要駐地」,國際消費資源要素集聚力正在明顯增強。
如今的深圳,是中國製造的「世界櫥窗」。走進羅湖萬象城,瑪絲菲爾、影兒等國內一大批知名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務品牌在深圳設立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艦店,成為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中國製造品牌、質量、標準、信譽的重要窗口。
如今的深圳,也是引領潮流的「時尚之都」。40年間,深圳消費電子、服裝、珠寶、鐘錶、眼鏡等時尚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設計之都」「時尚之都」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創意迸發、名牌匯聚、引領潮流的全球時尚消費高地。
【撰文】祁覬 戴曉曉
【策劃】甘雪明 曲廣寧 豐雷
【統籌】張瑋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