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有兩座城市最受關注,一個即將迎來特區40年的深圳,另一個則是同為特區的海南省。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這意味著海南開始正式建設自由貿易港。高水平、高標準的自由貿易港,將給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也將讓我們在家門口購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進口免稅商品。
對此,深圳人最熟悉不過了。我們的鄰居香港,正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購物天堂。但自從去年開始,動蕩的局勢以及疫情的封鎖,使得香港零售業旅遊業迅速凋零,購物天堂的地位已經出現了動搖。
但其實,相比剛剛開始建設自貿港的海南,各方麵條件均已成熟的深圳,或許更有機會成為黑馬,取代香港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
圖片來源:@新時代新羅湖
1.
免稅才是硬道理
自從海南宣布自由港建設之後,海南瞬間成為網紅城市,相關概念股票持續高漲。其中,「零關稅」是海南自貿港的重要制度設計。
近日,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居民免稅購買。此外,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限額,從每人每年3萬元提高至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同時優化管理,提高旅客購物便利程度。
這不僅讓三亞的代購紅火起來了,而且這幾天,已經有深圳市民「打飛的」去海南「血拼」購物。一位深圳女士表示,以前常常去香港購物,由於香港又延遲通關一個月,索性來三亞購物,沒想到這裡的商品比香港更加實惠。
於此同時,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近幾十年來,從奶粉、紙尿褲、化妝品到名包名表、手機數碼,從打醬油到打疫苗,深圳人在赴港消費這件事情上,樂此不疲。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無論在哪個地段,都有大型購物商場或店鋪在售賣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大到國際頂級品牌,小至地方特色商品。
可以說,不曾被香港掏空錢包的人,不是合格的深圳人。
點擊播放 GIF 1.0M
為什麼在全球化不斷加劇的今天,大家都在爭奪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地位?
因為「買買買」給整座城市帶來的不止是財富,而是整個生態產業的發展。以香港為例,早在2013年,訪港的內地遊客就約達4000萬,給香港零售業帶來4400億港元的銷售額,相關的就業也佔香港總勞動人口的1/6。
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去香港消費,難道就因為香港有海港城、太古城、中環等購物中心?其實最大的原因,是香港的進口商品價格相較內地便宜不少,尤其是在奢侈品、化妝品、數碼產品等商品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在商品物美價廉背後,究其根本原因則是香港是一個免稅自由港。除香港外,新加坡和杜拜都是國際公認較為成功的自由貿易港。
不過這幾年,香港動蕩的局勢,加上嚴峻的勞工市場情況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疫情的封鎖,使得香港的免稅優勢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香港零售業更是雪上加霜。
6月1日,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經同比下跌36.1%,連跌15個月。此前香港奢侈品店如LV、Prada之類的關店已經頻繁發生;近期,黃金、珠寶與日用品店如周大福、莎莎、卓越等,也在醞釀大面積關店。
可見,「免稅購物」是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一張重要的王牌;而失去免稅優勢的香港,世界級消費中心地位正在遭遇挑戰,這給有「先行示範」的深圳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2.
為什麼不能是深圳,為什麼一定是羅湖?
跨境免稅確實幫助一座城市實現了實力的跨越。如果先行示範的深圳也建設免稅區,那麼下一個世界級消費中心,為什麼不能是深圳呢?
由於香港這個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存在,加上深圳出入香港購物十分便利,使得深圳在消費領域一直成為「短板」。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有錢」的深圳竟然只全國排名第七。更令人費解的是,深圳的常住人口比武漢多了222.68萬人,但去年的消費總額卻比武漢少了866.79億元。
事實上,深圳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
202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核心商圈」。2018年發布的《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徵求意見稿)》,也明確提出將深圳建設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任務。
但是,想要獲得「免稅牌照」談何容易,誰不想以此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除了已經獲得「尚方寶劍」的海南島外,「免稅消費」一直是北上廣深的必爭之地。
去年,北京計劃三年內完善市內免稅店稅收政策,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對市內免稅政策的試點突破,促進入境遊消費;今年4月,上海市官方文件提到,「支持免稅品經營企業增設市內免稅店,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推動國產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5月份,廣州市也提出,將積極爭取政策突破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導消費回流,釋放免稅消費潛力。
雖然從總規模來看,目前我國免稅行業發展規模尚處於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們的免稅品銷量增速很快。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國外一線品牌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近年來免稅業的蛋糕越做越大,每座城市都在想著如何分享這份「甜蜜」?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先行示範區」的機遇下,深圳無疑擁有天然的政策優勢。
6月初,在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中提及,市口岸辦計劃將在「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片區將建設免稅購物區」!根據羅湖區《深港口岸經濟帶羅湖先行區發展規劃》,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片區將建設免稅購物區。
並且,通過口岸「人文景觀+免稅購物+商業配套」相關制度供給和基礎設施升級,釋放口岸「免稅載體」、「城市名片」等商業、形象功能,在保障口岸通關功能基礎上,將口岸打造成深圳國際化城市名片和特色旅遊消費極點。
而羅湖的「跨境免稅」政策一旦落地,那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購物中心指日可待。
點擊播放 GIF 1.5M
▲蓮塘口岸規劃效果圖
3.
價值重回「金三角」
為什麼是羅湖?因為,羅湖是深圳商業的發源地。
尤其是是東門商圈、蔡屋圍地王商圈和人民南商圈組成的「金三角」商圈,更是深圳繁華的代名詞,至今仍然是整個深圳目前公認最成熟、最具規模的商圈。
在這之中,人民南商圈從整體配套、地標商業、消費水平等綜合實力而言,是最具想像力的地區。而且近日來,有關「免稅區落地人民南」的消息開始在坊間傳播。
圖片來源:@新時代新羅湖
這種推斷並非空穴來風。5月底,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到深物業集團考察交流,目的是希望未來雙方能在地產開發與商業模式相結合,推動雙方尋求合作空間。
根據報導,深物業集團董事長重點介紹了國貿大廈及人民南商圈的發展歷史,以及國貿大廈一體化改造的整體計劃。他希望雙方爭取在商圈改造提升,打造新消費極方面實現合作共贏。
市場永遠是敏感的,此次會晤讓「免稅區落地人民南」的傳聞不絕於耳。截止6月3日,深物業已經實現了收盤價連續5日上漲。顯而易見,從股票到物業,以人民南為代表的羅湖價值正在不斷兌現與拔升。
作為深圳開發最早、最繁華的商圈,人民南商圈以人民南路為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金光華廣場、佳寧娜購物廣場、羅湖商業城等商業項目。其高檔次的精品潮牌定位,也帶動了羅湖商圈的層次。由於這個地帶臨近羅湖口岸,吸引的不止是內地消費者,許多香港居民也經常光顧。
以前,人們總說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深圳就有人民南,因為曾經能到人民南免稅店買到一些進口商品,是一件很體面的事。也正因為人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匯集了不少外資企業,員工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如今,隨著商圈的升級改造和區域規劃,人民南的高端消費服務自然會更加成熟。如果以後真的成為免稅區,那麼羅湖的區域價值也會發生一個本質性的變化。無論是全國乃至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會在此產生交匯。
點擊播放 GIF 1.6M
作為佔據羅湖金三角核心、深南大道頭排的兆鑫匯金廣場,獨享國貿、湖貝、蔡屋圍羅湖金三角板塊核心地段。在兆鑫匯金廣場周邊,萬象城、KKMALL、國貿、金光華、東門等全檔次商業集聚,將形成近300億商產值地,而且坐擁全市唯一雙萬象城,未來超1000家國際高端品牌入駐。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兆鑫匯金廣場是羅湖十大重點城市更新首發項目。在項目周邊,超200萬㎡華潤湖貝舊改已動工,預計後年入市,眾多品牌開放商也將紛紛入駐。
據內部消息透露,國貿天虹正在與兆鑫匯金廣場二期接洽免稅商業入駐。目前,按照工程進度,項目二期即將入市。屆時,產品種類更為豐富,頂級大師的豪華陣容也將引領產品品質再升級。另外,在商業運營、配套服務、物業服務上均實現價值升級。
同時,作為未來的世界級消費中心,發達的交通路網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兆鑫匯金廣場是深南大道上極少數的在售物業,59-70平米的絕版SOHO翻倍空間,250米高的天際地標。其所在的片區,擁有全市唯一的九條地鐵,三個口岸,以及高鐵站和火車站,半小時即可覆蓋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
可見,擁有舊改前景、黃金地段、完美配套三重利好的封面地標綜合體,兆鑫匯金廣場最有希望成為人民南商圈落地跨境免稅政策的絕佳載體,從而率先帶動羅湖板塊的價值回升,以繁華姿態重新佔領深圳價值高地。
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羅湖從誕生之日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如今,如果跨境免稅政策的靴子正式落地,羅湖成為國際消費中心的目標將瞬間加速,羅湖的價值勢必提前兌現。
點擊播放 GIF 0.1M
圳長在此向各位推薦深圳客的兄弟號
「世範區」 洞察時代先機
歡迎各位關注支持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請聯繫圳長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