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否取代香港,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

2020-12-10 騰訊網

近期全國有兩座城市最受關注,一個即將迎來特區40年的深圳,另一個則是同為特區的海南省。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這意味著海南開始正式建設自由貿易港。高水平、高標準的自由貿易港,將給未來帶來更多的可能,也將讓我們在家門口購買到更多物美價廉的進口免稅商品。

對此,深圳人最熟悉不過了。我們的鄰居香港,正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購物天堂。但自從去年開始,動蕩的局勢以及疫情的封鎖,使得香港零售業旅遊業迅速凋零,購物天堂的地位已經出現了動搖。

但其實,相比剛剛開始建設自貿港的海南,各方麵條件均已成熟的深圳,或許更有機會成為黑馬,取代香港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

圖片來源:@新時代新羅湖

1.

免稅才是硬道理

自從海南宣布自由港建設之後,海南瞬間成為網紅城市,相關概念股票持續高漲。其中,「零關稅」是海南自貿港的重要制度設計。

近日,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表示,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居民免稅購買。此外,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限額,從每人每年3萬元提高至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同時優化管理,提高旅客購物便利程度。

這不僅讓三亞的代購紅火起來了,而且這幾天,已經有深圳市民「打飛的」去海南「血拼」購物。一位深圳女士表示,以前常常去香港購物,由於香港又延遲通關一個月,索性來三亞購物,沒想到這裡的商品比香港更加實惠。

於此同時,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

近幾十年來,從奶粉、紙尿褲、化妝品到名包名表、手機數碼,從打醬油到打疫苗,深圳人在赴港消費這件事情上,樂此不疲。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無論在哪個地段,都有大型購物商場或店鋪在售賣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大到國際頂級品牌,小至地方特色商品。

可以說,不曾被香港掏空錢包的人,不是合格的深圳人。

點擊播放 GIF 1.0M

為什麼在全球化不斷加劇的今天,大家都在爭奪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地位?

因為「買買買」給整座城市帶來的不止是財富,而是整個生態產業的發展。以香港為例,早在2013年,訪港的內地遊客就約達4000萬,給香港零售業帶來4400億港元的銷售額,相關的就業也佔香港總勞動人口的1/6。

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去香港消費,難道就因為香港有海港城、太古城、中環等購物中心?其實最大的原因,是香港的進口商品價格相較內地便宜不少,尤其是在奢侈品、化妝品、數碼產品等商品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在商品物美價廉背後,究其根本原因則是香港是一個免稅自由港。除香港外,新加坡和杜拜都是國際公認較為成功的自由貿易港。

不過這幾年,香港動蕩的局勢,加上嚴峻的勞工市場情況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疫情的封鎖,使得香港的免稅優勢受到了很大的削弱,香港零售業更是雪上加霜。

6月1日,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已經同比下跌36.1%,連跌15個月。此前香港奢侈品店如LV、Prada之類的關店已經頻繁發生;近期,黃金、珠寶與日用品店如周大福、莎莎、卓越等,也在醞釀大面積關店。

可見,「免稅購物」是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一張重要的王牌;而失去免稅優勢的香港,世界級消費中心地位正在遭遇挑戰,這給有「先行示範」的深圳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2.

為什麼不能是深圳,為什麼一定是羅湖?

跨境免稅確實幫助一座城市實現了實力的跨越。如果先行示範的深圳也建設免稅區,那麼下一個世界級消費中心,為什麼不能是深圳呢?

由於香港這個世界級消費中心的存在,加上深圳出入香港購物十分便利,使得深圳在消費領域一直成為「短板」。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有錢」的深圳竟然只全國排名第七。更令人費解的是,深圳的常住人口比武漢多了222.68萬人,但去年的消費總額卻比武漢少了866.79億元。

事實上,深圳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

2020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核心商圈」。2018年發布的《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1年)(徵求意見稿)》,也明確提出將深圳建設成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任務。

但是,想要獲得「免稅牌照」談何容易,誰不想以此成為下一個國際消費中心?除了已經獲得「尚方寶劍」的海南島外,「免稅消費」一直是北上廣深的必爭之地。

去年,北京計劃三年內完善市內免稅店稅收政策,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對市內免稅政策的試點突破,促進入境遊消費;今年4月,上海市官方文件提到,「支持免稅品經營企業增設市內免稅店,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推動國產自主品牌走向國際市場」;5月份,廣州市也提出,將積極爭取政策突破設立市內免稅店,引導消費回流,釋放免稅消費潛力。

雖然從總規模來看,目前我國免稅行業發展規模尚處於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們的免稅品銷量增速很快。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國外一線品牌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近年來免稅業的蛋糕越做越大,每座城市都在想著如何分享這份「甜蜜」?

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先行示範區」的機遇下,深圳無疑擁有天然的政策優勢。

6月初,在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中提及,市口岸辦計劃將在「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片區將建設免稅購物區」!根據羅湖區《深港口岸經濟帶羅湖先行區發展規劃》,羅湖口岸、文錦渡口岸片區將建設免稅購物區。

並且,通過口岸「人文景觀+免稅購物+商業配套」相關制度供給和基礎設施升級,釋放口岸「免稅載體」、「城市名片」等商業、形象功能,在保障口岸通關功能基礎上,將口岸打造成深圳國際化城市名片和特色旅遊消費極點。

而羅湖的「跨境免稅」政策一旦落地,那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購物中心指日可待。

點擊播放 GIF 1.5M

▲蓮塘口岸規劃效果圖

3.

價值重回「金三角」

為什麼是羅湖?因為,羅湖是深圳商業的發源地。

尤其是是東門商圈、蔡屋圍地王商圈和人民南商圈組成的「金三角」商圈,更是深圳繁華的代名詞,至今仍然是整個深圳目前公認最成熟、最具規模的商圈。

在這之中,人民南商圈從整體配套、地標商業、消費水平等綜合實力而言,是最具想像力的地區。而且近日來,有關「免稅區落地人民南」的消息開始在坊間傳播。

圖片來源:@新時代新羅湖

這種推斷並非空穴來風。5月底,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到深物業集團考察交流,目的是希望未來雙方能在地產開發與商業模式相結合,推動雙方尋求合作空間。

根據報導,深物業集團董事長重點介紹了國貿大廈及人民南商圈的發展歷史,以及國貿大廈一體化改造的整體計劃。他希望雙方爭取在商圈改造提升,打造新消費極方面實現合作共贏。

市場永遠是敏感的,此次會晤讓「免稅區落地人民南」的傳聞不絕於耳。截止6月3日,深物業已經實現了收盤價連續5日上漲。顯而易見,從股票到物業,以人民南為代表的羅湖價值正在不斷兌現與拔升。

作為深圳開發最早、最繁華的商圈,人民南商圈以人民南路為軸心,向周邊輻射形成金光華廣場、佳寧娜購物廣場、羅湖商業城等商業項目。其高檔次的精品潮牌定位,也帶動了羅湖商圈的層次。由於這個地帶臨近羅湖口岸,吸引的不止是內地消費者,許多香港居民也經常光顧。

以前,人們總說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深圳就有人民南,因為曾經能到人民南免稅店買到一些進口商品,是一件很體面的事。也正因為人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匯集了不少外資企業,員工的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如今,隨著商圈的升級改造和區域規劃,人民南的高端消費服務自然會更加成熟。如果以後真的成為免稅區,那麼羅湖的區域價值也會發生一個本質性的變化。無論是全國乃至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都會在此產生交匯。

點擊播放 GIF 1.6M

作為佔據羅湖金三角核心、深南大道頭排的兆鑫匯金廣場,獨享國貿、湖貝、蔡屋圍羅湖金三角板塊核心地段。在兆鑫匯金廣場周邊,萬象城、KKMALL、國貿、金光華、東門等全檔次商業集聚,將形成近300億商產值地,而且坐擁全市唯一雙萬象城,未來超1000家國際高端品牌入駐。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兆鑫匯金廣場是羅湖十大重點城市更新首發項目。在項目周邊,超200萬㎡華潤湖貝舊改已動工,預計後年入市,眾多品牌開放商也將紛紛入駐。

據內部消息透露,國貿天虹正在與兆鑫匯金廣場二期接洽免稅商業入駐。目前,按照工程進度,項目二期即將入市。屆時,產品種類更為豐富,頂級大師的豪華陣容也將引領產品品質再升級。另外,在商業運營、配套服務、物業服務上均實現價值升級。

同時,作為未來的世界級消費中心,發達的交通路網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兆鑫匯金廣場是深南大道上極少數的在售物業,59-70平米的絕版SOHO翻倍空間,250米高的天際地標。其所在的片區,擁有全市唯一的九條地鐵,三個口岸,以及高鐵站和火車站,半小時即可覆蓋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

可見,擁有舊改前景、黃金地段、完美配套三重利好的封面地標綜合體,兆鑫匯金廣場最有希望成為人民南商圈落地跨境免稅政策的絕佳載體,從而率先帶動羅湖板塊的價值回升,以繁華姿態重新佔領深圳價值高地。

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羅湖從誕生之日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如今,如果跨境免稅政策的靴子正式落地,羅湖成為國際消費中心的目標將瞬間加速,羅湖的價值勢必提前兌現。

點擊播放 GIF 0.1M

圳長在此向各位推薦深圳客的兄弟號

「世範區」 洞察時代先機

歡迎各位關注支持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請聯繫圳長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

相關焦點

  • 各地紛紛布局 誰將成為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金漢昕攝(人民視覺)  近日,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西安、青島等地已經圍繞《指導意見》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  什麼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各地為何紛紛抓緊建設?
  • 取代香港成亞太金融中心,臺灣一些人的春夢
    原標題:取代香港成亞太金融中心,臺灣一些人的春夢[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傑通 尹豔輝]「香港已死,臺北成大贏家?」29日,臺灣Yahoo奇摩網站上用大黑標題拋出了這樣一個噱頭。但報導看上去還算清醒,認為「亞洲金融中心格局未變恐怕還差得遠」。
  • 從「深圳墟」到國際消費中心,一條步行街踏出商業文明之路
    早在明代中期,這一帶幾個村落之間就建起了集市,被稱為「深圳舊墟」。到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深圳墟已成為當時新安縣的一個著名墟市。直到1979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如今,在東門不難找到過去的記憶。「世紀鐘」、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以及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都讓東門的歷史可觸摸、可被感知。
  • 深圳700米深港國際中心或遭砍,依舊成為龍崗地標,但高度未定
    深圳的城市建設計劃正穩步推進,近幾年,深圳批准了多項超高層建築工程,如666米的華潤湖貝塔、京基晶都舊改項目、龍崗700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等。這些高樓,最初設計高度都超過了500米。然而,今年因為「限高令」的發布,上述三座高樓已經有兩座確認被砍,紛紛降高至500米以下,只剩龍崗深港國際「前途未卜」,沒有傳出具體調整方案。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若崩盤臺灣可取代?臺網友討論的結果是……
    這篇文章的作者稱,隨著「港區國安法」的推行,臺灣媒體出現這樣的猜想:臺灣喊了多年的「亞太金融中心」,有機會在此時局下成真?作者的觀點是:香港至少在未來 20 年間,依然會穩居亞洲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前十大國際金融中心。至於臺北或臺灣,很遺憾地不可能「一步登天」,仍有非常多需要追趕的空間。
  • 我國下一個香港或將「破殼」,不是廣州和深圳,你知道是哪個嗎?
    這個城市是香港。 香港可以說是中西文化交匯的節點城市。 國際上與紐約和倫敦齊名,享有極高的榮譽,是高度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去過香港的人知道香港的面積非常小,人口在750萬以上,所以高樓非常多,密密麻麻。
  • 香港名醫診療中心入駐深圳坪山 探索國際前沿藥事服務
    關注新華網   新華網深圳11月19日電(記者印朋)深圳市坪山區香港名醫診療中心19日舉行入駐儀式。這是記者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了解到的。  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說,香港名醫診療中心不僅可以引進香港名醫,還可以率先在定點的醫療機構使用香港審批過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據介紹,香港名醫診療中心將探索利用在香港及境外上市的藥物提供國際前沿藥事服務等,打造國際標準的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平臺,提供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
  • 深圳這裡將新增一個中心地標
    世茂集團落子龍崗大運新城片區的世茂深港國際中心項目,也力爭成為促進深港交流融合的發展平臺及粵港合作的標杆項目。強大的打造力及資源整合能力,幫助深圳東部吸納來自香港的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資源,推動深圳和香港深度合作。
  • 杭州下城: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區
    近年來,銀泰、國大城市廣場、杭州中心等項目為武林商圈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在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過程中,下城隨時而動,因勢而變,全力謀求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發展多元化商業業態,重煥武林盛世風姿。下城看到了機會,「新零售、新消費、新商業」可以為商貿零售帶來新活力,賦予新內涵,打造新經濟,獲取新的消費增長點。
  • 特寫 | 一年開出28家奢侈品牌門店,深圳會成為下一個上海嗎?
    而 Hermès、Louis Vuitton 則是在今年開出了在深圳的第二家店鋪,其中 Louis Vuitton 的這家新店是目前深圳最大的一家精品店;Hermès 新店是品牌在中國(除去臺灣、香港和澳門外)的第 25 家專賣店。此外,12月1日阿迪達斯華南首家品牌中心在深圳福田星河 COCO Park 試營業。
  • 「空港+保稅+會展」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啟國際業務「會展+」模式
    國際展會各類展品的運輸通關能否順暢進行,是國際展會逐步落地粵港澳大灣區、打開國際會展交流局面的關鍵一環。與此同時,早在啟動儀式之前,深圳海關與寶安區政府已正式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將合力把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打造成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一流會展平臺,真正把國際展品通關模式打造成為全球的模範標杆。
  • 都會風尚指南丨香港健身瑜伽品牌舒適堡Physical將落戶深圳中心OneAvenue卓悅中心
    舒適堡Physical創辦於1986年,迄今已設立87家分店,業務遍布香港及內地,分店佔地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健身瑜伽美容纖體集團,亦是當地最早創立的連鎖健身瑜伽中心,業務遍及香港、上海、廣州、成都、重慶等各大城市。
  • 深圳變「妝」
    魔幻現實主義劇情上演,香港的耀眼,已掩不住深圳的愛「美」之心。美妝,成了這座城市新的代言人。1湧進購物中心,美妝眾生相「深圳最大彩妝集合店來了!」除了調色師,Dior後臺彩妝概念精品店、YSL、CPB、紀梵希等14個國際品牌都來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離香港較近,商業成熟度和價格優勢不明顯,深圳並不受國際美妝大牌的「待見」。
  • 拜登、人民幣、香港、深圳…2020年不能錯過的十大關鍵詞
    第四,在消費環節,要優化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暢通國際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對中國如何通過「雙循環」戰略取得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表了見解。他認為,「雙循環」是一個大戰略,絕對不是封閉起來。
  •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迎來18萬㎡的秋季深圳禮品家居展,助力行業跨步前行
    展會與香港禮品展及廣交會同期,又恰逢下半年的行業採購旺季,對帶動行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規模影響,從而促進行業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當然,在展會影響力的背後,也少不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的助力。  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建成之前,深圳僅有一個位於福田中心區,室內展覽面積為10.5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隨著深圳會展業的高速發展,面臨面積不足、難以滿足更大型展覽會的用地需求,檔期爆滿、難以接納新的展會來深圳辦展,位於市中心CBD區、展期交通瓶頸無法有效緩解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深圳會展業的發展。
  • 粵港澳灣區四大中心城市:廣州,香港,深圳和澳門
    而在粵港澳灣區中也分布著許許多多的大中型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等城市,從這些城市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確實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我們從簡易地形圖的角度來了解一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四大中心城市。
  • 深圳GDP首次超越香港,成為大灣區第一城,漁村憑啥「後發制人」
    整體而言,香港經濟在2018年增3%,處於去年預算案預測範圍的下限,但仍然高於過往十年平均2.8%的趨勢增長率。對於今明兩年的預測,陳茂波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前景充滿變數,將會制約香港今年經濟表現。他預計2019年香港經濟將會有2%~3%的實質增長,但假如外圍不利因素惡化,不但會影響香港的出口及資產市場,香港的投資及私人消費亦會轉弱。
  • 香港創科新媒體入駐深圳,開啟New Cloud Media新一代消費模式!
    網際網路時代下,網紅經濟的發展速度與商業潛能,不斷地刷新人們的認知:因搞笑短視頻走紅的papi醬,一條廣告在2016年就賣出了2200萬。如今,網紅營銷帶貨已成功取代了電視,紙媒等傳統營銷方式,成為了品牌營銷的新趨勢,席捲了全球營銷領域的新浪潮。
  • 國際消費金融中心總部項目遴選方案(公示稿)
    ,現就國際消費金融中心總部用地項目制定如下遴選方案: 一、項目名稱 國際消費金融中心(大廈) 二、意向用地單位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車消費金融中心 三、項目可行性研究 (一)必要性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促進消費升級是國家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方向,總產值佔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上海取代倫敦,成為世界最大航空樞紐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