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傑通 尹豔輝】「香港已死,臺北成大贏家?」29日,臺灣Yahoo奇摩網站上用大黑標題拋出了這樣一個噱頭。但報導看上去還算清醒,認為「亞洲金融中心格局未變恐怕還差得遠」。
Yahoo奇摩網站29日截圖。
這篇文章的作者稱,隨著「港區國安法」的推行,臺灣媒體出現這樣的猜想:臺灣喊了多年的「亞太金融中心」,有機會在此時局下成真?
作者的觀點是:香港至少在未來 20 年間,依然會穩居亞洲前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前十大國際金融中心。至於臺北或臺灣,很遺憾地不可能「一步登天」,仍有非常多需要追趕的空間。
臺灣《今周刊》也在做類似的迷夢,28日在網站上提出:美國可能將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臺灣有機會一償宿願、搖身變為亞洲金融中心嗎?報導引述一名國際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話稱:臺灣有機會成為亞洲投資中心。
《今周刊》網站28日截圖
在臺灣一些人看來,美國的支持似乎是他們的最大憑仗。
27日,臺媒「中央廣播電臺」載文稱,臺灣應該掌握美國力挺時機建立國際金融中心。
報導還稱,到底,臺灣能不能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取代香港?從理論上存在充分條件。從現實來看,實在困難多多,但設計建設得當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在6月初「罷韓」運動結束後,臺當局能在高雄設置一個自由貿易特區,建立一個相對於獨立臺灣司法、關稅等具有特殊政策的自由港,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中心,是有必要和極有可能成功的。
報導聲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反美國家擁有過國際金融中心,相反,全部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都是得到美國的支持和默許的。
巨亨網截圖
綠媒三立新聞網站29日截圖
《彭博》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近日分析亞洲各城市取代香港的可能,在談到臺北的文章中,費克林表示,由於政治地位影響導致金融法規設下重重障礙,而且追求平等的文化也導致難以接納大量高階金融人才,以及臺當局不斷想擺脫對大陸的依賴,導致臺北轉型成金融之都是難上加難。
費克林在文中稱,儘管臺灣與大陸、香港往來一直都十分密切,還被外國人視為理想居住地,但金融市場卻是「一灘死水」,股票市場遠小於香港、日本及中國,甚至也小於韓國及澳大利亞,新臺幣只佔美元外匯交易的0.9%,幾乎跟土耳其裡拉或南非幣差不多,讓曾在臺北擔任花旗主管的谷月涵(Peter Kurz)直言,臺北「就是個平靜的城市」。
這與臺灣嚴格的金融法規有關,對金融及保險業的嚴格監管,讓臺灣的銀行業相對較小且不國際化,比較像德國法蘭克福而非英國倫敦,也影響創新,費克林稱這又與國際地位有關。
臺灣《自由時報》去年12月截圖
臺灣多次傳出有無可能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的話題,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因美國日前揚言中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島內又傳出相關議論。
有臺灣網友28日在網絡論壇「PTT」發出一篇「香港金融地位,由臺灣來代替的八卦?」的文章,文章稱,從地理位置等條件看來,臺灣最適合取代香港地位,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大量網友討論。
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28日引述一名臺灣網友在網絡論壇「PTT」發文稱,雖然香港現在是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但如果地位崩盤,「接下來會產生新的金融中心,還是東京或新加坡會把多出來的資源吃掉?」一些網友紛紛表示會讓其他國家或地區重新分配,「新加坡、臺灣、東京賺到」、「新加坡大補血,其次日本,再來臺灣」。
臺媒報導截圖
臺灣金融業從業人員宋孟倫、前監獄教誨人員王昱培5月25日曾向臺媒投稿,直言臺灣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很難。文章分析,臺灣對於金融業始終採取高度監管,不利吸引外資。再者,臺灣金融業與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仍然不足,難以滿足外資要求。文章提到,臺灣的產經政策需因地制宜,考慮產業結構、民情與政經環境,如果僅因看到香港的現況就想取而代之,猶如遊泳選手未經周詳評估就想轉行當演員,恐怕不僅失之莽撞而已。
臺灣《聯合報》報導稱,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認為,目前香港在貿易、稅制和金融商品等自由度,均較臺灣自由,臺灣短期不可能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根據過往經驗,得利者應是新加坡。張建一提到,成為籌資中心,臺灣是有機會的。
在「PTT」論壇,很多網友留言表示,「不可能」、「做夢」、「想太多」。
也有臺灣網友點出,「臺灣的公司、稅制跟金融規管制度不變,基本沒機會」;「要也是新加坡...你不知道臺灣的金融自由度沒這麼高嗎?」
還有網友酸諷,「臺灣連機場都蓋不出來」;「要有交通腹地」。
關於「臺灣有無可能取代香港成為金融中心」的話題,已不止一次被臺灣媒體報導。早在去年12月,「修例風波」拖累香港經濟,外界關心臺灣有無機會取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臺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稱,臺灣的環境與香港大不同,其中有五大因素包含臺灣是大陸法系、非英語國家、稅制不同、消費者保護及匯率穩定,他坦言,臺灣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難度。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