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到「不行街」,作為小店經濟的抓手,商業步行街如何破局?

2020-12-23 中外管理傳媒

從「夜經濟」到「地攤經濟」和「小店經濟」,真正的抓手是激活商業步行街。

本期「管理百家」特約觀察家:

陳珉瑛(九悅Malltel首席創始人、生態商業學者)

文:本刊記者 任慧媛 責任編輯:李靖

從「夜經濟」到「地攤經濟」再到「小店經濟」,無一例外,都在追尋著那份熙熙攘攘的煙火氣。而商業步行街恰恰是彰顯城市溫度的最佳載體。

近期,商務部提出:要用3年左右時間,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培育30-50條全國示範步行街。同時,商務部公布了南京夫子廟、杭州湖濱路、重慶解放碑、成都寬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5條步行街為「全國示範步行街」。同時,啟動了第2批共12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可見,重視無論是激活「夜經濟」,還是大力發展「小店經濟」,真正有力的抓手都是激發商業步行街的活力。

「步行街」改造計劃,在2018年被商務部提出,並開啟了首批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意在推動形成一批高品位步行街,培育消費新增長點,促進商圈建設與繁榮。

而到2020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造提升步行街」七字單列成一句話,作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消費回升的一個抓手納入了報告。而談到今年下半年在擴大內需方面如何發力時,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要在促進消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消費,要推動商業步行街的改造提升。

可以看出,從計劃的提出,到重點推進,再到如今的全面展開,步行街改造升級已經成為國家擴大內需、釋放消費潛力的重點策略。那麼,中國商業步行街發展的現狀如何?「讓步行街改頭換面」,意味著挑戰什麼?改變什麼?

1

從步行街到「不行街」

曾幾何時,步商業行街有過何其耀眼的「黃金時代」,它之於一座城,是窗口,是名片,是「城市客廳」,更是商業地標。

一般來說,步行街多位於城市的歷史文化區,而且是城市商貿服務業各種業態和要素,聚集度最高的區域。既可滿足消費者購物、休閒、文化、娛樂、餐飲、旅遊等方面的需求,又可使消費者充分體驗逛街的樂趣,獲得更多的物質和精神享受。而且步行街中各種類型商業企業在空間上的聯合,會產生1+1>2的綜合經濟效應。應該說,步行街匯聚著人流、商流和資金流,商業地位不可小覷。

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傳統商業步行街由於長期的粗放發展和轉型動力不足,與消費者的需求和城市商業的發展逐漸脫節。曾經有多光鮮,如今就有多落寞,這句話形容步行街當下的尷尬尤為恰當。

據戴德梁行發布的《2020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白皮書》統計,全國經營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超過2100條,總經營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但從現狀來看,普遍存在文化內核缺失、功能定位混亂、業態內容同質化、建築規劃不合理等多重問題。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主要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重點商圈及步行街式商圈的客流年齡結構數據後發現:多數傳統步行街商圈的年輕客流佔比都處於低位,大多以年齡偏大、外地遊客為主。如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瀋陽中街等傳統步行街的30歲以下客層佔比不足35%。步行街現狀被總結為四大不行:人氣不行、品牌不行、形象不行、服務不行,步行街成了「不行街」。

改造提升成為當務之急,尤其當前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步行街改造被稱為是促進消費的「小切口」,經濟復甦的「排頭兵」。

2

唯利益論,拉低了步行街形象

步行街從昔日的輝煌到如今的問題重重、失去「逛感」,原因是什麼?誠然,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新型商業綜合體的出現,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在「大盒子」裡一站式解決消費、娛樂需求。而電商興起也將一部分線下的購物慾望,轉移到了線上。於是就有了「街盒之爭」的說法,認為是這些新型業態搶走了本屬於步行街的客流。

對此,九悅Malltel首席創始人、生態商業學者陳珉瑛表示並不認同:無論是從購物環境還是文化內涵,二者本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和邏輯,反倒是接地氣的步行街和高大上的購物中心相結合,可以釋放出更多的消費可能。如今,一些商業地產開發商也越來越傾向於在商業體周圍打造配套街區,比如:萬達廣場與萬福金街同屬一個系統,就能夠實現『大河有水小河滿』,相互補充與促進。

所以,並非是「大盒子」搶走了步行街的客流,而是消費者拋棄了不長進的步行街。陳珉瑛進一步向記者分析:步行街衰落的本質問題是,業態沒有經過整體規劃和統一運營管理,而呈現經營分散和參差不齊的狀態。一個個品牌自成獨立個體,並沒有考慮如何對另一個品牌形成補充與烘託,這是因為私人業主自然會單純從局部經濟利益出發,難以有步行街的整體定位和組合可言。

具體而言,一是太重老不重小,大部分步行街上是傳統的老字號,缺乏商業吸引力,快閃店或潮店不願意進駐步行街,人為將年輕人割裂出去了,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只剩下中老年消費者。二是太重大眾不重個性,開店喜歡一擁而上地跟風,導致千篇一律,業態低端化和單一化現象突出。三是太重品牌不重調性,而且都是過氣的老品牌,沒有文化內核和設計元素的品牌配比和消費者需求錯配。

步行街品牌一旦劣化,會直接導致主流年輕消費群體的喪失。如今大批步行街已經因過分重視短期商業利益而淪為中低檔商業集群,或旅遊景區,失去了「城市名片」的功能。以廈門中山路街道為例,超過60%的禮品工藝品小商店拉低了商業街的形象和品質,使得整條街出現「旺丁不旺財」的狀態。

3

新生長點:「新零售」特色與個性化定製

在陳珉瑛看來,步行街業態升級並不是要升級到高大上的狀態,而是加強品質的持續改善和升級,讓消費者喜聞樂見。步行街尤其應當注重品牌調性,比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已成為「品牌高地」,除了更時尚、更年輕化的外觀外,首店、旗艦店、體驗店的大量引入,包括帶專屬定製的耐克首家全球旗艦店、亞洲首家樂高城市中心旗艦店、Hello Kitty上海灘時光之旅等,給商業街注入了新活力。

還有一些勢頭良好的步行街引入了「新零售」特色。比如:杭州湖濱步行街區共有8處歷史文化遺蹟、13家老字號,改造之後,隨著盒馬鮮生等新型商業業態的入駐,遊客和周邊居民的購物體驗與生活品質得到了雙重升級。目前杭州湖濱步行街已經擁有上百家創新業態和國際著名品牌,湖濱商圈社零總額連續5年增速超10%,其中湖濱步行街貢獻1/3。

陳珉瑛提道:步行街一定要做「個性化定製」的開發。比如:現場體驗感比較強的「前店後裝」「前店後倉」模式,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間和內容讓用戶參與進來,產生互動。「其實無論是夜經濟、地攤經濟還是小店經濟,都是生計經濟,都是生活所迫所做的生意,步行街作為載體應做好基礎設施或平臺的完善,因為這裡是最彰顯商業初心的地方。」

4

怎樣破局「都覺得應該改,但都沒有能力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老城區步行街物業產權普遍較為複雜,導致的經營權分散,成了步行街改造提升落地的根本阻礙。以至於步行街的發展一度陷入「誰都覺得應該改,但誰都沒有能力改」的窘境。

無獨有偶,2018年,英國政府也開始了一系列對步行街改造的專項扶持。其中,倫敦的多條「城市地標」型步行街已初見改造成果。要知道,商業步行街依然是英國實體商業的主要呈現形式,也是英國經濟的重要引擎。2016年,商業步行街零售額為英國貢獻了20%的GDP。

而同樣是面對產權複雜的問題,倫敦牛津商業街為了清晰、有序地進行步行街優化,且在最小程度上受產權分散的限制,採用了「分區改造」辦法。

據了解,「分區改造」方式是不以主幹道為中心進行改造,而是將其融入周圍片區,以「主幹道+支馬路」為組合切割整條步行街,分區單獨改造。這樣一來,既能通過改善支馬路問題以優化主幹道,又能分出固定節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

而且還緩解了產權壓力,對主幹道重要節點,以及與重要支馬路交叉線處產權進行回收和統一運營管理;其他支馬路和街巷,在不影響整體商業氛圍的情況下,由產權人自主運營管理。這便避免了產權統一全部回收的麻煩。如此,英國倫敦的步行街改造方式或許會為國內步行街的改造提供新的視角與思路。

總體來說,改造步行街,需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消費者選擇三方參與,缺一不可,尤其需要政府對定位、客群有更準確的把握。

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焦點

  • 中國步行街,都是真的不行街
    /wiki此後,雙門底幾度更名,1966年改名北京路,寓意廣州人民擁護首都,嚮往北京之意,一直沿用到今天。不管名字如何變更,北京路作為千年商都廣州的縮影,印證著這座城市商業文明的一脈相傳。1979年7月,時值改革開放初期,陳興昌領取了他的個體戶執照,成為廣州第一個個體戶,而他的商鋪,就位於北京路。
  • 深圳東門升級改造:傳統商業步行街如何重生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說起商業步行街,許多人都會回答是「童年回憶」。商業步行街已經發展多年,在豐富居民生活、活躍城市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消費升級、大型購物中心不斷崛起的衝擊下,很多步行街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
  • 「步行街」還是「不行街」?廣州北京路終於做了選擇
    作為廣州傳統城市中軸線的北京路,近年來在內外部的諸多挑戰下已顯露出一些疲態,它終於開始改變自己。 圖片來源:cfp 記者 | 吳容北京路步行街,是眼下廣州周末期間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傍晚五點到夜裡十點是高峰期,整條街熙熙攘攘。
  • 臺東商業街區要升級 力爭打造國家級步行街
    原標題:青島這條有著120年歷史的商業街區要升級,力爭打造國家級步行街1月11日下午,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步行街迭代升級與城區探索轉型研討會在中聯自由港灣舉行。本次會議由市北區政府主辦,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推進辦公室承辦,通過「如何發揮步行街小切口、作出大文章」的研討,為青島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 「特寫」「步行街」還是「不行街」?廣州北京路終於做了選擇
    在今年年初發布的《2019年阿里巴巴步行街經濟報告》裡可以看到,全國多條步行街的排名裡,北京路的客單價排名落後。從品牌分布來看,北京路一直大眾品牌居多。(圖片拍攝:吳容)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一樣,傳統商業步行街面臨的挑戰多少有些類似。
  • 仿佛已經一個世紀沒逛過步行街了|南京路步行街|南京路|購物中心|...
    其實,不僅是美特斯邦威、班尼路、佐丹奴這類曾經的「步行街品牌」正在被遺忘,步行街本身也早已不再是城市的「流量擔當」。不管在上海、北京還是廣州,亦無論商業如何更替、城市如何進化,步行街似乎始終是那個「你愛來不來」的老樣子。7月9日,戴德梁行發布《2020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白皮書》。據統計,全國經營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超過2100條,總經營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
  • 青島臺東步行街折桂而歸,「國字號」步行街如何落地生花?
    當下,步行街改造不再是一個新鮮話題。2018年起,國務院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關於完善促進消費機制的意見書》中就明確表示,城市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需大力推動;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中再次指明了步行街升級改造的迫切。
  • 淘寶直播、夜經濟、步行街……新消費成地方兩會關鍵詞
    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7.8%,依然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數位化則為消費帶來新亮點:越來越多人通過淘寶直播購物,夜經濟豐富了消費場景,步行街重新吸引年輕人……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地方兩會,至少20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夜經濟,至少13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升級步行街、商業街、商圈。這些新消費新業態,已經成為繁榮區域經濟的重要手段。
  • 臺東步行街迭代升級?老城區如何轉型?市北有話說
    學者,會議通過「如何發揮步行街小切口、作出大文章」的研討,為青島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步行街迭代升級與老城區探索轉型研討會。「步行街有什麼最重要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總結概括了四句話,一是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二是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三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閃亮名片,四是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中國步行街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說。
  • 邢國輝調研檢查民族路商業步行街
    」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以創建全國示範性步行街為契機,大力解放思想,對標學習先進,體現地域特色,高標準高品質謀劃推進,著力將民族路步行街打造為省會一張靚麗名片,進一步繁榮城市經濟,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消費需求,為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提供堅實支撐。
  • 解放碑步行街獲頒「全國示範步行街」稱號
    渝中區商務委主任江南介紹,2018年底,該區正式啟動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將推動商業業態轉型升級、提升商業質量作為其中的重點。一年多來,解放碑步行街累計調整改造商業面積16萬平方米,引進零售、餐飲、休閒娛樂等各類品牌首店30餘家,國際一線品牌20餘個。截至今年6月底,街區品牌總數超過1600個,其中僅國際知名品牌數量就有200多個。
  • 美團《步行街數字消費報告》:石家莊民族路步行街成為00後人群首選
    作為促進城市消費的新地標,步行街正在成為帶動消費升級的新引擎。12月3日,在美團與成都文旅寬窄巷子聯合主辦的「寬窄巷子智慧街區一周年」媒體溝通會上,美團正式對外發布了《步行街數字消費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 美團《步行街數字消費報告》: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成最受女性歡迎...
    作為促進城市消費的新地標,步行街正在成為帶動消費升級的新引擎。12月3日,在美團與成都文旅寬窄巷子聯合主辦的「寬窄巷子智慧街區一周年」媒體溝通會上,美團正式對外發布了《步行街數字消費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 憑什麼入選全國示範步行街?
    從「夜經濟」到「地攤經濟」再到「小店經濟」,無一例外,都在追尋著那份熙熙攘攘的煙火氣,而商業步行街恰恰是彰顯城市溫度的最佳載體。8月21日晚,以「築歷史為碑,展重慶風採」為主題的全國示範步行街揭牌儀式在解放碑步行街拉開帷幕。解放碑步行街正式成為「全國示範步行街」。
  • 【活力市北】臺東步行街醞釀蝶變,力爭躋進「國家級」
    1月11日,市北區舉行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步行街迭代升級與城區探索轉型圓桌會議,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中商商業發展規劃院等單位專家、學者代表參加,旨在通過「如何發揮臺東步行街小切口、作出大文章」的研討,為青島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 解放碑步行街 獲頒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稱號
    八一廣場重慶直轄之初,解放碑建成了中國西部第一條商業步行街。7月22日,解放碑步行街被國家商務部命名為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是首批獲得命名的5條步行街之一。解放碑,在步行街建設的示範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解放碑 重慶的象徵解放碑,作為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是重慶人民心中的精神家園,是重慶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標誌和象徵,是重慶人心中的「城」和外地人眼中的「重慶城」。解放碑,更是重慶主城中心城區的商貿核心。
  • 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啟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12月11日晚,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正式啟幕。此次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為期17天,橫跨「雙12購物節」,預熱跨年、元旦等多個年終大促重要節點,以「商業創新賦能場景」為理念,聯合本土優質品牌,齊聚紮根青島創新、嘗試、付出的優秀品牌及創業青年共同打造集展示、交流、合作及場景體驗為一體的商業創新平臺,以文化、場景、流量、科技多維賦能商業創新,為臺東步行街再續百年「頂流傳奇」。
  • 商務部舉行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
    湖濱步行街作為杭州新的商業地標,將以國家級示範步行街命名為新起點,以最時尚、最智慧、最人文的新消費示範街區為特徵,以城市品質提升的「醉杭州」樣本為目標,不負殷殷囑託,努力為杭州戰疫情、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裡誠摯的邀請各位記者朋友到杭州湖濱步行街走走看看。  謝謝。
  • 中華商業第一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的延伸,是20年時光痕跡的延伸,與20年商業智慧的延伸,是步履的延伸,是流量的延伸......京路步行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全長1033米。國慶50周年時落成的這條步行街,使「百年南京路」煥然一新,成為上海又一處靚麗的城市新景觀。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正式亮相明年或還有「大動作」
    9月12日,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伴隨著上海旅遊節開幕正式亮相。南京路步行街延伸到外灘,融合國際時尚、海派風情,並嵌入江南特色的街巷物理空間,放大了「近在咫尺」的濱江天際線,也將延展步行街更為豐富的視覺和購物消費體驗。